正在阅读:

原来,麓湖的理想是让人忘掉“麓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原来,麓湖的理想是让人忘掉“麓湖”

当一个小镇、一座新城里的人们被充分链接的时候,是不是叫麓湖,已经不重要了。

文/蒲阳

1月13日,国内现象级“神盘”麓湖举办“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发布活动,这场活动更像是一场关于城市发展的研讨会。活动中麓湖总设计师罗立平在其主题演讲中首次发布“群岛计划”,强调“人,才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土壤,设计师和建设者不过是园丁。”

通篇演讲,罗立平从麓湖寻找的项目原型里斯顿说起,多次强调麓湖希望成为居住、工作、游憩于其中的人们共同的家园,而并非一个简单的房地产项目。

透过这场活动,麓湖实际表达了一种新的城市运营理想:希望人们忘掉楼盘“麓湖”,记住“共同的家园”——麓湖。

罗立平在“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上发布“群岛计划”

这一次发布会,麓湖不卖房子,而是希望更多人加入他的“圈子”

回到发布会现场,麓湖将这场“城市创想礼”发布会分成了三个章节,即致敬城市事件、七位城市社群运营者的分享和发布麓湖“群岛”计划。整场活动中并未对过去一年里麓湖的销售业绩、物业交付使用的情况等做任何阐述,而是将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城市”二字上。

这样的环节设置,充分表达了麓湖站在城市运营的视角下对项目未来发展的思考。这也是麓湖继2016年之后,再次浓墨重彩地强调项目的城市属性。

发布会聚焦于麓湖的城市属性

2016年,麓湖总设计师罗立平在其给业主的公开信中提出,麓湖将是一座“MIX之城”,产业、居住、生活、工作,都是这座“城市”必须承载的功能。在这样的前提下,麓湖自然不仅仅是一个为富人打造极具设计感和个性化的房子的项目,而是充分考虑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财富量级的人们的需求的城市。

“MIX之城”提出后不久,麓湖即宣布推出总价门槛在百万级的“轻奢系”产品,以至于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行业内和买房人都还认为”MIX”只不过是麓湖为自己推出低总价门槛的住宅产品但又不想拉低项目调性的一种“托词”。

对于这样的误读,麓湖并没有做过多阐释。而是借这场城市创想礼发布“麓湖·群岛计划”,将其“MIX之城”的含义,呈现得更为完整,更为充分。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群岛计划”严格说来并不是一个完成的、成型的计划,而是一种宣言和号召,希望所有认同麓湖理念、认同“麓客”价值观和理想的人们,彼此链接,为一座城市的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罗立平在他的演讲中指出,“人,才是一座城市中最核心的土壤,而设计师与开发者不过是园丁。只有土壤被激活,怀抱着共同的期待,充分参与,这个城市才能真正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长久活力。”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这至少表明,麓湖发起这个链接每个人的“群岛计划”的动机,并不是考虑项目后期仍将不断修建起来的房子该如何卖掉,而是关心这个蕴含了开发者极大热情、理想与抱负的“城市”在完全交到城市居民们手中时,还能否良好地运转下去。

看得出来,相比卖房子,麓湖更关心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麓湖的“圈子”,共创家园。

在罗立平演讲的过程中,去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中就被提及的词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在笔者脑中浮现。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美好?恐怕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

然而,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以及个人价值实现角度进行思考,人的幸福感、被认同感更多的来自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这不正是麓湖所强调的参与性和家园共创吗?这应该也是90%以上的人的积极生活态度的来源。

麓湖的愿望:重构城市中产业和人的关系

房地产市场在最近两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控步步升级之下,开发企业获取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开发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但同时政策也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特色小镇”成为国家政策大力提倡的方向,而带产业拿地、进军产业地产和特色小镇领域,也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们的共识。

特色小镇也好,产业新城也罢,命脉都在“产业”。动辄上千亩的土地,要求进入到这个领域的开发商必须在大规模的土地上建设一个完整城镇起来,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盖几个工厂,修几个小区。哪怕只是为了房子更好卖,开发商也必须站在“城市”的层面上来给买房人讲故事。

全世界都不乏怀揣着“产城一体”美好愿景而最终被建成 “鬼城”、“睡城”的项目。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产业人口与居住人口的重合度太低。

如何在新城中完成城市产业与居住者之间的关系重构,关系到一个产城项目最终的成败。“群岛计划”发布的背后,正是麓湖对这个问题的深度思考。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在“群岛计划”中,麓湖给出了探索的路径:充分链接人与人,与“麓客”分享项目的产业和商业计划,并以较低的门槛让“麓客”参与其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麓客”并非狭隘的仅指麓湖业主,而是指所有认同麓湖价值观,愿意参与到麓湖创建中的人们——简单地说,麓客,即麓湖价值观共同体。

麓湖所设想的产业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应该如这个项目规划建设团队从十多年前就参照的现代新城蓝本——美国里斯顿新城一样,让人们能在同一社区工作并生活,通过多种类型住宅的组合,使一个家庭从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都无需从社区中搬走。

麓湖的城市蓝本、全世界新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里斯顿”

麓湖就规划设计寻求里斯顿之父罗伯特·西蒙的建议

实现这个美好愿景其实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挑战,因为在产业和人口导入的同时,麓湖还必须兼顾整个项目的开放性。既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产业总部、生产基地引进来之后为产业人口修建“员工住房”和相应的生活配套,也不可能以其所构建的产业“理想国”来说服那些买了麓湖房子的人们,都成为麓湖未来的“产业人群”。

可行的办法应该是,首先通过一定量的产业导入,让麓湖这座“城市”有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其次在整个项目的规划上有充分的前瞻性,为后续的城市产业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提供给居住其中的人们在麓湖创立各种全新产业的机遇,以促使整个“城市”可以不断自我升级,自我更新。这既需要通盘的谋划,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潜移默化。

群岛计划:让人忘掉作为项目案名的“麓湖”

在“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的活动中,第二个环节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社群运营的探索者们的分享,他们讲述了社群运营各种可能的方向和有价值的实践,这些嘉宾所分享的,也正是一直以来麓湖在不断探索的社群运营可能性。

山野真悟在“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上作主题分享

并且,往细微的层面上说,罗立平在最后的演讲环节提出的“群岛计划”,也正是希望麓湖在更多的维度上、更充分地链接各种形式的社群,而且,必须打破狭义的社群定义和社群边界。

国内著名的自媒体人、社群运营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房叔”倪哲迟从社群运营的角度将麓湖的实践定义为“城市社群”运营,并认为是在“社区社群”、“小镇社群”之外,给社群运营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命题。

作为一个城市级社群的麓湖,希望链接所有的“麓客”,这个愿景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更透露出麓湖的“野心”——让人们忘掉那个作为项目案名的“麓湖”,记住一个新的,意味着所有麓客共同家园的“麓湖”。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将“一生之城”里斯顿视作蓝本的麓湖,在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中,一直在向里斯顿借鉴、学习。当然,两者确实具有很多相似性,比如所处区域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及其所带动的高素质人口聚集,比如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自然和人造景致的营造,比如生活、工作、休闲等多重城市功能的复合,比如多样化的住宅产品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可以说,里斯顿建设的七条原则,在麓湖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

里斯顿

但要像里斯顿新城那样,从一开始就让居住其中的人们充分参与新城建设和运营的各项决策,让人们形成“里斯顿是大家共同的家园”这样的共识,则是麓湖一直在花费巨大心力去做,却又最难实现的一环。“餐议会”也好,“商业共享计划”也好,“志愿者系统”也好,都难以复刻里斯顿那样一个从一开始就具有共同愿景和建设原则的城市“公约”,更何况,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这个词的含义,早就被固化甚至被妖魔化。那么,打破人与人之间“孤岛”的状态,实现更多的链接,以形成“群岛”,就是麓湖生态城寻求“解法”的必然方向。

“链接”,不仅仅是社群运营的核心,更是当下新零售、新经济的组织模式的核心,在充分的链接下,消费行为的产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共同利益的呈现、共同愿景的确立、管理方式的变革,都有了新的场景来承载。

记者观察:

对于麓客来说,不止是麓湖,更是“共同家园”

麓湖认为,共同创建的才是家园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今天所面临的特色小镇、产业新城等新的命题,让开发商必须开始思考新的场景如何去构建。有一种共识是,3—5年之后将是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大规模出现烂尾的高潮期,我们起码可以预见的是,像麓湖这样早已开始“焦虑”自己打造的这座“城市”未来如何实现永续发展,并为之不断实践,不断链接,构建城市级的社群的项目,离它的成功蓝本里斯顿新城是最近的。

十年间,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开发商同行前往麓湖考察、交流、学习,大多数都是带着“复制一个麓湖”的愿景而来,最终却都以“麓湖无法复制”的结论而去。不过,最新发布的“群岛计划”却告诉所有人:当一个小镇、一座新城里的人们被充分链接的时候,当新城里的人们有了共同家园意识的时候,是不是叫麓湖,已经不重要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原来,麓湖的理想是让人忘掉“麓湖”

当一个小镇、一座新城里的人们被充分链接的时候,是不是叫麓湖,已经不重要了。

文/蒲阳

1月13日,国内现象级“神盘”麓湖举办“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发布活动,这场活动更像是一场关于城市发展的研讨会。活动中麓湖总设计师罗立平在其主题演讲中首次发布“群岛计划”,强调“人,才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土壤,设计师和建设者不过是园丁。”

通篇演讲,罗立平从麓湖寻找的项目原型里斯顿说起,多次强调麓湖希望成为居住、工作、游憩于其中的人们共同的家园,而并非一个简单的房地产项目。

透过这场活动,麓湖实际表达了一种新的城市运营理想:希望人们忘掉楼盘“麓湖”,记住“共同的家园”——麓湖。

罗立平在“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上发布“群岛计划”

这一次发布会,麓湖不卖房子,而是希望更多人加入他的“圈子”

回到发布会现场,麓湖将这场“城市创想礼”发布会分成了三个章节,即致敬城市事件、七位城市社群运营者的分享和发布麓湖“群岛”计划。整场活动中并未对过去一年里麓湖的销售业绩、物业交付使用的情况等做任何阐述,而是将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城市”二字上。

这样的环节设置,充分表达了麓湖站在城市运营的视角下对项目未来发展的思考。这也是麓湖继2016年之后,再次浓墨重彩地强调项目的城市属性。

发布会聚焦于麓湖的城市属性

2016年,麓湖总设计师罗立平在其给业主的公开信中提出,麓湖将是一座“MIX之城”,产业、居住、生活、工作,都是这座“城市”必须承载的功能。在这样的前提下,麓湖自然不仅仅是一个为富人打造极具设计感和个性化的房子的项目,而是充分考虑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财富量级的人们的需求的城市。

“MIX之城”提出后不久,麓湖即宣布推出总价门槛在百万级的“轻奢系”产品,以至于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行业内和买房人都还认为”MIX”只不过是麓湖为自己推出低总价门槛的住宅产品但又不想拉低项目调性的一种“托词”。

对于这样的误读,麓湖并没有做过多阐释。而是借这场城市创想礼发布“麓湖·群岛计划”,将其“MIX之城”的含义,呈现得更为完整,更为充分。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群岛计划”严格说来并不是一个完成的、成型的计划,而是一种宣言和号召,希望所有认同麓湖理念、认同“麓客”价值观和理想的人们,彼此链接,为一座城市的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罗立平在他的演讲中指出,“人,才是一座城市中最核心的土壤,而设计师与开发者不过是园丁。只有土壤被激活,怀抱着共同的期待,充分参与,这个城市才能真正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长久活力。”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这至少表明,麓湖发起这个链接每个人的“群岛计划”的动机,并不是考虑项目后期仍将不断修建起来的房子该如何卖掉,而是关心这个蕴含了开发者极大热情、理想与抱负的“城市”在完全交到城市居民们手中时,还能否良好地运转下去。

看得出来,相比卖房子,麓湖更关心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麓湖的“圈子”,共创家园。

在罗立平演讲的过程中,去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中就被提及的词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在笔者脑中浮现。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美好?恐怕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

然而,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以及个人价值实现角度进行思考,人的幸福感、被认同感更多的来自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这不正是麓湖所强调的参与性和家园共创吗?这应该也是90%以上的人的积极生活态度的来源。

麓湖的愿望:重构城市中产业和人的关系

房地产市场在最近两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控步步升级之下,开发企业获取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开发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但同时政策也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特色小镇”成为国家政策大力提倡的方向,而带产业拿地、进军产业地产和特色小镇领域,也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们的共识。

特色小镇也好,产业新城也罢,命脉都在“产业”。动辄上千亩的土地,要求进入到这个领域的开发商必须在大规模的土地上建设一个完整城镇起来,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盖几个工厂,修几个小区。哪怕只是为了房子更好卖,开发商也必须站在“城市”的层面上来给买房人讲故事。

全世界都不乏怀揣着“产城一体”美好愿景而最终被建成 “鬼城”、“睡城”的项目。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产业人口与居住人口的重合度太低。

如何在新城中完成城市产业与居住者之间的关系重构,关系到一个产城项目最终的成败。“群岛计划”发布的背后,正是麓湖对这个问题的深度思考。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在“群岛计划”中,麓湖给出了探索的路径:充分链接人与人,与“麓客”分享项目的产业和商业计划,并以较低的门槛让“麓客”参与其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麓客”并非狭隘的仅指麓湖业主,而是指所有认同麓湖价值观,愿意参与到麓湖创建中的人们——简单地说,麓客,即麓湖价值观共同体。

麓湖所设想的产业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应该如这个项目规划建设团队从十多年前就参照的现代新城蓝本——美国里斯顿新城一样,让人们能在同一社区工作并生活,通过多种类型住宅的组合,使一个家庭从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都无需从社区中搬走。

麓湖的城市蓝本、全世界新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里斯顿”

麓湖就规划设计寻求里斯顿之父罗伯特·西蒙的建议

实现这个美好愿景其实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挑战,因为在产业和人口导入的同时,麓湖还必须兼顾整个项目的开放性。既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产业总部、生产基地引进来之后为产业人口修建“员工住房”和相应的生活配套,也不可能以其所构建的产业“理想国”来说服那些买了麓湖房子的人们,都成为麓湖未来的“产业人群”。

可行的办法应该是,首先通过一定量的产业导入,让麓湖这座“城市”有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其次在整个项目的规划上有充分的前瞻性,为后续的城市产业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提供给居住其中的人们在麓湖创立各种全新产业的机遇,以促使整个“城市”可以不断自我升级,自我更新。这既需要通盘的谋划,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潜移默化。

群岛计划:让人忘掉作为项目案名的“麓湖”

在“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的活动中,第二个环节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社群运营的探索者们的分享,他们讲述了社群运营各种可能的方向和有价值的实践,这些嘉宾所分享的,也正是一直以来麓湖在不断探索的社群运营可能性。

山野真悟在“麓客+ 2018城市创想礼”上作主题分享

并且,往细微的层面上说,罗立平在最后的演讲环节提出的“群岛计划”,也正是希望麓湖在更多的维度上、更充分地链接各种形式的社群,而且,必须打破狭义的社群定义和社群边界。

国内著名的自媒体人、社群运营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房叔”倪哲迟从社群运营的角度将麓湖的实践定义为“城市社群”运营,并认为是在“社区社群”、“小镇社群”之外,给社群运营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命题。

作为一个城市级社群的麓湖,希望链接所有的“麓客”,这个愿景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更透露出麓湖的“野心”——让人们忘掉那个作为项目案名的“麓湖”,记住一个新的,意味着所有麓客共同家园的“麓湖”。

罗立平发布“群岛计划”时的演讲

将“一生之城”里斯顿视作蓝本的麓湖,在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中,一直在向里斯顿借鉴、学习。当然,两者确实具有很多相似性,比如所处区域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及其所带动的高素质人口聚集,比如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自然和人造景致的营造,比如生活、工作、休闲等多重城市功能的复合,比如多样化的住宅产品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可以说,里斯顿建设的七条原则,在麓湖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

里斯顿

但要像里斯顿新城那样,从一开始就让居住其中的人们充分参与新城建设和运营的各项决策,让人们形成“里斯顿是大家共同的家园”这样的共识,则是麓湖一直在花费巨大心力去做,却又最难实现的一环。“餐议会”也好,“商业共享计划”也好,“志愿者系统”也好,都难以复刻里斯顿那样一个从一开始就具有共同愿景和建设原则的城市“公约”,更何况,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这个词的含义,早就被固化甚至被妖魔化。那么,打破人与人之间“孤岛”的状态,实现更多的链接,以形成“群岛”,就是麓湖生态城寻求“解法”的必然方向。

“链接”,不仅仅是社群运营的核心,更是当下新零售、新经济的组织模式的核心,在充分的链接下,消费行为的产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共同利益的呈现、共同愿景的确立、管理方式的变革,都有了新的场景来承载。

记者观察:

对于麓客来说,不止是麓湖,更是“共同家园”

麓湖认为,共同创建的才是家园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今天所面临的特色小镇、产业新城等新的命题,让开发商必须开始思考新的场景如何去构建。有一种共识是,3—5年之后将是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大规模出现烂尾的高潮期,我们起码可以预见的是,像麓湖这样早已开始“焦虑”自己打造的这座“城市”未来如何实现永续发展,并为之不断实践,不断链接,构建城市级的社群的项目,离它的成功蓝本里斯顿新城是最近的。

十年间,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开发商同行前往麓湖考察、交流、学习,大多数都是带着“复制一个麓湖”的愿景而来,最终却都以“麓湖无法复制”的结论而去。不过,最新发布的“群岛计划”却告诉所有人:当一个小镇、一座新城里的人们被充分链接的时候,当新城里的人们有了共同家园意识的时候,是不是叫麓湖,已经不重要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