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律师炫富陷入职业危机 你的朋友圈人设还好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律师炫富陷入职业危机 你的朋友圈人设还好吗?

Hold住,别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现在发条微信朋友圈,平均耗时要多久?

冲动都是魔鬼,在社交网络说话得谨慎,比如最近职场里就连着出现了两个因朋友圈言论而闹得危及饭碗的例子。

9日,盈科律师张晴的个人朋友圈和微博上许多炫富及玛丽苏式言论内容突然在网上集中热传,不仅遭到网友嘲讽,其宣称的“北大本科”学历、“亚太第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职业身份等信息也被质疑,本人也因此陷入了职业危机。1月10日,广东省律师协会以“在网络上发表的信息涉嫌虚假宣传”为由,要求深圳市律师协会按规定处理张晴。1月12日,张晴在个人微博公开发文认错,称愿意接受社会批评以及行业处理。

几乎同期,公关媒体圈内也在经历一场类似风波。一名珠海某报前记者姜某在跳槽企业后,发朋友圈称媒体是“要饭的”,结果被愤怒的前同行们告上在职公司,最终闹丢了工作。“你是自己辞职还公司辞退?”领导恼怒地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在本意搞好媒体关系的活动中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而当事人在此后发文中则认为,自己的朋友圈言论只限于私人圈子的个人感想抒发,错不至此。

其实现今的社交网络平台,早不是所谓可以随意说话的私人空间了。即使微信朋友圈本来只有加入的好友可见,但实际上很多联系人并非真正的好友关系,当而家庭成员和经常交往的朋友圈子之外的不特定多数人能够阅读、欣赏或以其它方式感知作品,就构成了公开传播。

“我转发这篇文章会不会被嫌幼稚?”“我对此事的看法会不会不跟主流?”在一家著名公关公司上班的黄婷每次发朋友圈前都要仔细斟酌,往往反复删改半个小时最终干脆作罢。“朋友圈里关系太复杂了,有客户有领导有同事有亲友,你也分不清每个人的喜好价值观,所以还是少说少错。”

就在不久前,黄婷也跟风去搜索咪蒙的公众号,查看了有多少微信朋友正在关注,就此判断自己交友圈是否只是假高大上。“近千个联系人,有六七十个人喜欢看咪蒙,说明跟我三观不合的人比例也不小啊。”黄婷说,在咪蒙大推职场培训课期间,自己也有看到几个微信朋友发文公开表示要把报名的朋友拉黑名单。“虽然我也不喜欢这个口味,但碰上这么激进反对的,我也会发怵,想着这个人实际上也不适合深交。”

早睡早起、健身跑步、烹调美食、读书背单词又或是熬夜加班……似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少不了有些好友的内容可以对号入座。如此种种,都显示着一个事实:当很多人对我们的了解不再只来源于线下沟通,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就成了我们修饰和维护个人形象的重要场合。

而在朋友圈里的人设不做好,甚至还会给工作带来反噬。无论是什么行业,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专业”的标签都尤为重要。例如批评姜某的人认为,其在转行公关后,思维却没有跟着转换,低情商的做法一点也不专业。而张律师遭到的质疑,则不仅是其苦心打造的玛丽苏人设与职业律师的期待形象不符,还涉嫌欺骗不讲职业操守。

女性在职场所遇环境本就苛刻,尤其加上律师这个职业对思辨力要求更甚,可以说张晴就是自己一步步主动走进泥沼的典型。

“那两天我们的各个群都爆了。”正在国内某知名律所工作的柳雯告诉界面记者,虽然之前并不认识张晴,但她现在可谓成了行业笑柄。柳雯吐槽了张晴暴露的种种不专业行为:“很多律师都是有美国十年签证的,说去就去了,哪儿还要这么当个大事儿。还有那几百万的单,肯定也不是她的,就是干了贴发票的活儿咯,这我们还都有秘书做的。”

律师对律师事务所和本人身份的表述,本质上是在间接推销其法律服务。在深圳市律师协会出的2016年版实习人员培训资料上,界面记者看到对律师广告内容有明确规定,其中就包括不得“对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进行不符合实际的陈述或宣传”以及“未获得有权机构认定,使用“最……”、“优秀”、“著名”、“资深”等文字”。

张晴在社交网络营造的“北大本科毕业”、“亚太第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自己对某领域属“最资深的”等精英形象,都经不起考究。“也许从人数上,盈科还是算挺大的。拿深圳这边来说,盈科2012年设立的,有了四五百人,而像十多年前就在深圳有设点的金杜或君合现在都才几十人。所以盈科的招人门槛很低啊。”柳雯表示,通过司考只是律师职业路径的第一步,拿到律师资格证后,还需要实习至少一年,去律协考试拿到执业证书。按《律师法》,在合伙制律所,至少得有三年执业经历才是合伙人。2015年9月才开始执业的张晴明显不符。

不光合伙人身份存疑,张晴也称不上什么资深。柳雯表示,在律师行业,一般做某个领域七年以上才算真正资深。“有七年律所经验的跳出去公司,一般匹配法律总监,五年的都只是副总,三年出去的都只算普通法律工作者。”

“其实爱吹水的人很多,不只是我们这行,但张是明显走偏了。要想获得客户尊重和信任,真正靠的还是你的专业实力。”柳雯就从不在朋友圈谈及工作,全是在旅游,尽管这其实也是一种形象的展现。“我觉得人们在朋友圈上喜欢营造的那个个人形象,往往是他内心最想要成为的样子。”

 

(黄婷、柳雯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律师炫富陷入职业危机 你的朋友圈人设还好吗?

Hold住,别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现在发条微信朋友圈,平均耗时要多久?

冲动都是魔鬼,在社交网络说话得谨慎,比如最近职场里就连着出现了两个因朋友圈言论而闹得危及饭碗的例子。

9日,盈科律师张晴的个人朋友圈和微博上许多炫富及玛丽苏式言论内容突然在网上集中热传,不仅遭到网友嘲讽,其宣称的“北大本科”学历、“亚太第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职业身份等信息也被质疑,本人也因此陷入了职业危机。1月10日,广东省律师协会以“在网络上发表的信息涉嫌虚假宣传”为由,要求深圳市律师协会按规定处理张晴。1月12日,张晴在个人微博公开发文认错,称愿意接受社会批评以及行业处理。

几乎同期,公关媒体圈内也在经历一场类似风波。一名珠海某报前记者姜某在跳槽企业后,发朋友圈称媒体是“要饭的”,结果被愤怒的前同行们告上在职公司,最终闹丢了工作。“你是自己辞职还公司辞退?”领导恼怒地认为自己看错了人,在本意搞好媒体关系的活动中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而当事人在此后发文中则认为,自己的朋友圈言论只限于私人圈子的个人感想抒发,错不至此。

其实现今的社交网络平台,早不是所谓可以随意说话的私人空间了。即使微信朋友圈本来只有加入的好友可见,但实际上很多联系人并非真正的好友关系,当而家庭成员和经常交往的朋友圈子之外的不特定多数人能够阅读、欣赏或以其它方式感知作品,就构成了公开传播。

“我转发这篇文章会不会被嫌幼稚?”“我对此事的看法会不会不跟主流?”在一家著名公关公司上班的黄婷每次发朋友圈前都要仔细斟酌,往往反复删改半个小时最终干脆作罢。“朋友圈里关系太复杂了,有客户有领导有同事有亲友,你也分不清每个人的喜好价值观,所以还是少说少错。”

就在不久前,黄婷也跟风去搜索咪蒙的公众号,查看了有多少微信朋友正在关注,就此判断自己交友圈是否只是假高大上。“近千个联系人,有六七十个人喜欢看咪蒙,说明跟我三观不合的人比例也不小啊。”黄婷说,在咪蒙大推职场培训课期间,自己也有看到几个微信朋友发文公开表示要把报名的朋友拉黑名单。“虽然我也不喜欢这个口味,但碰上这么激进反对的,我也会发怵,想着这个人实际上也不适合深交。”

早睡早起、健身跑步、烹调美食、读书背单词又或是熬夜加班……似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少不了有些好友的内容可以对号入座。如此种种,都显示着一个事实:当很多人对我们的了解不再只来源于线下沟通,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就成了我们修饰和维护个人形象的重要场合。

而在朋友圈里的人设不做好,甚至还会给工作带来反噬。无论是什么行业,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专业”的标签都尤为重要。例如批评姜某的人认为,其在转行公关后,思维却没有跟着转换,低情商的做法一点也不专业。而张律师遭到的质疑,则不仅是其苦心打造的玛丽苏人设与职业律师的期待形象不符,还涉嫌欺骗不讲职业操守。

女性在职场所遇环境本就苛刻,尤其加上律师这个职业对思辨力要求更甚,可以说张晴就是自己一步步主动走进泥沼的典型。

“那两天我们的各个群都爆了。”正在国内某知名律所工作的柳雯告诉界面记者,虽然之前并不认识张晴,但她现在可谓成了行业笑柄。柳雯吐槽了张晴暴露的种种不专业行为:“很多律师都是有美国十年签证的,说去就去了,哪儿还要这么当个大事儿。还有那几百万的单,肯定也不是她的,就是干了贴发票的活儿咯,这我们还都有秘书做的。”

律师对律师事务所和本人身份的表述,本质上是在间接推销其法律服务。在深圳市律师协会出的2016年版实习人员培训资料上,界面记者看到对律师广告内容有明确规定,其中就包括不得“对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进行不符合实际的陈述或宣传”以及“未获得有权机构认定,使用“最……”、“优秀”、“著名”、“资深”等文字”。

张晴在社交网络营造的“北大本科毕业”、“亚太第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自己对某领域属“最资深的”等精英形象,都经不起考究。“也许从人数上,盈科还是算挺大的。拿深圳这边来说,盈科2012年设立的,有了四五百人,而像十多年前就在深圳有设点的金杜或君合现在都才几十人。所以盈科的招人门槛很低啊。”柳雯表示,通过司考只是律师职业路径的第一步,拿到律师资格证后,还需要实习至少一年,去律协考试拿到执业证书。按《律师法》,在合伙制律所,至少得有三年执业经历才是合伙人。2015年9月才开始执业的张晴明显不符。

不光合伙人身份存疑,张晴也称不上什么资深。柳雯表示,在律师行业,一般做某个领域七年以上才算真正资深。“有七年律所经验的跳出去公司,一般匹配法律总监,五年的都只是副总,三年出去的都只算普通法律工作者。”

“其实爱吹水的人很多,不只是我们这行,但张是明显走偏了。要想获得客户尊重和信任,真正靠的还是你的专业实力。”柳雯就从不在朋友圈谈及工作,全是在旅游,尽管这其实也是一种形象的展现。“我觉得人们在朋友圈上喜欢营造的那个个人形象,往往是他内心最想要成为的样子。”

 

(黄婷、柳雯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