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蓝单车托管给滴滴得过政府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蓝单车托管给滴滴得过政府关

通过业务托管,解决共享单车的债务危机,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好事一定要做到底,千万不要做夹生饭,滴滴在获取小蓝单车资源时,不能对企业的用户押金包袱视而不见。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罗聪冉

山穷水尽处,峰回路转时。

经历了资金链断裂、押金难退、拖欠供应商款项等一系列风波后,小蓝单车迎来了转机。

1月9日,滴滴出行和小蓝单车双双宣布,小蓝单车将托管给滴滴,未来用户可在滴滴App内免押金骑行小蓝单车。滴滴同时表示,将于近期在端内推出共享单车平台,陆续汇集ofo小黄车、小蓝单车、自有单车等更多单车品牌,推出免押金骑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根据托管安排,小蓝单车的品牌、押金和欠款等各项事务仍归属于小蓝公司,滴滴并无义务偿还。但此次托管合作之后,滴滴将为小蓝单车用户额外提供一种转换押金、特权卡和充值余额的方式,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转换为等值的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滴滴将于近期公告具体的转换方案。对于不接受转换方案的用户,小蓝单车方面表态“将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一时间,这种托管合作方式引起业界广泛热议。1月12日,深圳交委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应称,暂未收到小蓝单车、滴滴相关企业托管文件;对于运营异常企业,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未明确企业处理结果之前,企业不得以置换名义更新车辆。

这种押金转换方案是否合理合法?这起商业合作,能否获得主管部门的认可?在多个城市下达“禁投令”的情况下,滴滴的自有单车品牌如何开疆拓土?

业务托管并非收购

“我只想拿回我的押金!”

“不同意兑换就只能等着,这总比找不到人强吧。”

“转换方案还未公布,万一到时候设定了各种使用限制,还是一样坑。”

“这意思是把小蓝单车的负债直接变为滴滴的流量吧”……

自滴滴与小蓝单车达成业务托管合作的消息传出后,微博评论区里小蓝单车用户的留言瞬间炸了锅。新浪科技于1月9日下午在微博发起投票,截至记者发稿,有327人参与投票,其中84.7%用户选择“不同意,这种做法太流氓了,我想要人民币”,11%用户选择“同意,反正押金也退不了,拿了也不吃亏”,4.3%用户选择“无所谓”。

那么,不接受转换方案的用户如何和小蓝公司协商押金?小蓝公司是否有归还能力?滴滴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此问题应咨询小蓝单车方面。而法治周末记者多次拨打小蓝单车官网客服电话和公司电话,均未成功接通;1月12日,记者对其官网邮箱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也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1月2日,就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已和小蓝单车签署收购协议,计划以发放滴滴出行券偿还小蓝单车用户押金。彼时,有观点指出,滴滴此举违反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滴滴收购小蓝单车后,用户申请退押金的合同条款并不会因收购行为发生改变,因此,滴滴的方案是违规行为。

不过,随后滴滴和小蓝单车正式宣布,双方是业务托管合作,推翻了此前业界流传的收购传闻。

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介绍,托管是企业对另一企业的业务经营进行管理,获得收益,并未承担另一企业的债权债务;收购则是收购方成为公司股东,不仅获得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同时也获得公司的所有权。

“滴滴对小蓝单车业务托管后,由滴滴负责小蓝单车未来的业务运营工作;品牌、债务等与业务运营无关的要素,由小蓝单车继续保留或承受。”王维维谈道,小蓝单车与用户之间原有的押金、账户充值等债权债务关系,并未因业务托管而消灭,小蓝单车应尽快拿出押金、账户充值退还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媒体表示,从转换方案来看,这遵循各方意愿自治,没有法律风险;如用户选择滴滴的转换方案,则用户对小蓝公司的债权将被转换抵消,用户如不选择转换方案,有权继续向小蓝公司主张债权、要求退还押金和充值款,其债权得到法律保护。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押金的所有权属于用户,如何处置应该由用户来决定,滴滴和小蓝公司提供的方案看似给了用户选择的权利,其实质为霸王条款,因为从当前的方案来看,用户要么无条件接受,要么继续等待,等到小蓝公司找到其他解决办法,至于要等待多久,目前无人承诺。

还得经过主管部门审议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我个人筹措到部分资金,倾我所有,尽我所能。希望能用这样一笔资金为小蓝单车野兽骑行的员工发放所欠工资,为我们的供应商降低损失。”在小蓝单车与滴滴发布业务托管合作的当天,小蓝单车CEO李刚发表公开信称。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对于拖欠的员工薪资以及供应商欠款,小蓝单车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应予偿付;但是,这部分资金被优先用于偿付员工薪资和供应商欠款,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问题。

“对于不属于企业财产的用户押金,用户原本就可以要求随时取回。”李俊慧指出,由于小蓝单车可能已经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条件,因此,其当前的财产处置行为应受到企业破产法的约束;用户、供应商等相关权益方,应及时向法院提交小蓝单车的破产清算申请,避免小蓝单车进一步不当处置、分配财产,给各方权益造成损害。

按照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无偿转让财产的;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放弃债权的。

李俊慧认为,对滴滴而言,拿走了小蓝单车最核心的资产(即车辆和用户),不必负担债务,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但如果符合上述情形,也不排除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事实上,滴滴与小蓝单车的托管合作,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1月12日,深圳交委在《重磅!深圳关于小蓝单车业务将托管给滴滴出行的权威意见!》一文中表示,鉴于前期小蓝单车企业运营异常对于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利益损害,对于该类企业的托管,为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公众利益再次受损,企业需通过正式渠道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明确责任关系,并根据我市已出台的《市交通运输委关于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制定并提交详细的运营管理方案,由我市各相关管理部门经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并审议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的运营安排。

针对深交委的此番意见,滴滴方面是否将向政府部门提交相应的方案,滴滴方面称各地情况不一,滴滴肯定会按照政府的规定执行。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指出,依据深圳交委的意见,滴滴与小蓝单车的业务托管合作方案,须向管理部门详细对接,明确双方的责任关系,例如小蓝单车押金问题如何解决;倘若违反规定,是处罚运营方还是品牌方;小蓝单车运营企业是要退出市场经营还是继续运营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进行明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通过业务托管,解决共享单车的债务危机,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好事一定要做到底,千万不要做夹生饭,滴滴在获取小蓝单车资源时,不能对这个企业的包袱视而不见,双方应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押金产权,弘扬契约精神。”

“禁投令”或成滴滴单车业务扩围障碍

“滴滴托管小蓝单车,是一个可以实现三方共赢的解决方案。”易观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会娥认为,对于用户而言,从小蓝公司拿回押金可能暂时比较困难,滴滴提供的转换方案,可以减少用户的损失;对于小蓝单车而言,此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端的资金压力;对于滴滴而言,接手小蓝单车有助于构建共享单车平台。可以说,这种做法为共享经济中以市场化手段解决企业倒闭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值得类似企业研究并规范适用。

“死亡名单”上的共享单车那么多,滴滴为什么就挑中了小蓝单车?王会娥指出,小蓝单车曾被誉为最好骑的共享单车,在用户骑行体验上有较好的口碑;其次,小蓝单车是第二梯队的头部企业,用户体量较大,也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业内人士指出,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实行限投政策,小蓝单车在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具有投放资质,这是滴滴需要的,滴滴要进入这些城市,接管成为必要的选择。

不过,深圳交委已经率先表态,由于小蓝单车前期涉及大量用户押金未退还、企业债务等方面问题,深圳交委正积极联系注册地主管部门跟踪了解实际情况,协调注册地主管部门研究处理后续处置问题,在尚未明确处理结果之前,企业不得以置换名义更新车辆。

另外,在滴滴即将推出的共享单车平台上,还将上线自有单车品牌,在多地下达“禁投令”的当下,滴滴如何破局,也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王会娥认为,目前出台“禁投令”的有十多个城市,滴滴可以选择到非限投的城市进行单车投放。另外,各大城市的“禁投令”也不是武断地否定一切,一些地方旧车、坏车过多,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置换方案。

滴滴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自有品牌的推出和投放,滴滴将和城市管理者密切沟通;滴滴的共享单车平台,会陆续推出免押金骑行,优化单车的使用流程;同时,还将和城市管理者探讨,优化停放秩序。

有观点认为,滴滴选择小蓝单车,可能只是其推动摩拜和ofo合并未果的一个代替计划;现在滴滴接管了小蓝单车,既表明了其进军共享单车行业的决心,又将了ofo一军,为此后可能出现的对抗增添了胜算的砝码。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纵观移动出行领域,美团拟在多地上线网约车业务,摩拜也推出了共享汽车服务,面对来势汹汹的跨界“抢地盘”,滴滴升级短途出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台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因为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能拓展自己的业务,覆盖到用户生活的更多场景,增加平台用户粘性,提高边际效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蓝单车托管给滴滴得过政府关

通过业务托管,解决共享单车的债务危机,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好事一定要做到底,千万不要做夹生饭,滴滴在获取小蓝单车资源时,不能对企业的用户押金包袱视而不见。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罗聪冉

山穷水尽处,峰回路转时。

经历了资金链断裂、押金难退、拖欠供应商款项等一系列风波后,小蓝单车迎来了转机。

1月9日,滴滴出行和小蓝单车双双宣布,小蓝单车将托管给滴滴,未来用户可在滴滴App内免押金骑行小蓝单车。滴滴同时表示,将于近期在端内推出共享单车平台,陆续汇集ofo小黄车、小蓝单车、自有单车等更多单车品牌,推出免押金骑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根据托管安排,小蓝单车的品牌、押金和欠款等各项事务仍归属于小蓝公司,滴滴并无义务偿还。但此次托管合作之后,滴滴将为小蓝单车用户额外提供一种转换押金、特权卡和充值余额的方式,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转换为等值的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滴滴将于近期公告具体的转换方案。对于不接受转换方案的用户,小蓝单车方面表态“将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一时间,这种托管合作方式引起业界广泛热议。1月12日,深圳交委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应称,暂未收到小蓝单车、滴滴相关企业托管文件;对于运营异常企业,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未明确企业处理结果之前,企业不得以置换名义更新车辆。

这种押金转换方案是否合理合法?这起商业合作,能否获得主管部门的认可?在多个城市下达“禁投令”的情况下,滴滴的自有单车品牌如何开疆拓土?

业务托管并非收购

“我只想拿回我的押金!”

“不同意兑换就只能等着,这总比找不到人强吧。”

“转换方案还未公布,万一到时候设定了各种使用限制,还是一样坑。”

“这意思是把小蓝单车的负债直接变为滴滴的流量吧”……

自滴滴与小蓝单车达成业务托管合作的消息传出后,微博评论区里小蓝单车用户的留言瞬间炸了锅。新浪科技于1月9日下午在微博发起投票,截至记者发稿,有327人参与投票,其中84.7%用户选择“不同意,这种做法太流氓了,我想要人民币”,11%用户选择“同意,反正押金也退不了,拿了也不吃亏”,4.3%用户选择“无所谓”。

那么,不接受转换方案的用户如何和小蓝公司协商押金?小蓝公司是否有归还能力?滴滴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此问题应咨询小蓝单车方面。而法治周末记者多次拨打小蓝单车官网客服电话和公司电话,均未成功接通;1月12日,记者对其官网邮箱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也未收到回复。

实际上,1月2日,就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已和小蓝单车签署收购协议,计划以发放滴滴出行券偿还小蓝单车用户押金。彼时,有观点指出,滴滴此举违反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滴滴收购小蓝单车后,用户申请退押金的合同条款并不会因收购行为发生改变,因此,滴滴的方案是违规行为。

不过,随后滴滴和小蓝单车正式宣布,双方是业务托管合作,推翻了此前业界流传的收购传闻。

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介绍,托管是企业对另一企业的业务经营进行管理,获得收益,并未承担另一企业的债权债务;收购则是收购方成为公司股东,不仅获得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同时也获得公司的所有权。

“滴滴对小蓝单车业务托管后,由滴滴负责小蓝单车未来的业务运营工作;品牌、债务等与业务运营无关的要素,由小蓝单车继续保留或承受。”王维维谈道,小蓝单车与用户之间原有的押金、账户充值等债权债务关系,并未因业务托管而消灭,小蓝单车应尽快拿出押金、账户充值退还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媒体表示,从转换方案来看,这遵循各方意愿自治,没有法律风险;如用户选择滴滴的转换方案,则用户对小蓝公司的债权将被转换抵消,用户如不选择转换方案,有权继续向小蓝公司主张债权、要求退还押金和充值款,其债权得到法律保护。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押金的所有权属于用户,如何处置应该由用户来决定,滴滴和小蓝公司提供的方案看似给了用户选择的权利,其实质为霸王条款,因为从当前的方案来看,用户要么无条件接受,要么继续等待,等到小蓝公司找到其他解决办法,至于要等待多久,目前无人承诺。

还得经过主管部门审议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我个人筹措到部分资金,倾我所有,尽我所能。希望能用这样一笔资金为小蓝单车野兽骑行的员工发放所欠工资,为我们的供应商降低损失。”在小蓝单车与滴滴发布业务托管合作的当天,小蓝单车CEO李刚发表公开信称。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对于拖欠的员工薪资以及供应商欠款,小蓝单车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应予偿付;但是,这部分资金被优先用于偿付员工薪资和供应商欠款,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问题。

“对于不属于企业财产的用户押金,用户原本就可以要求随时取回。”李俊慧指出,由于小蓝单车可能已经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条件,因此,其当前的财产处置行为应受到企业破产法的约束;用户、供应商等相关权益方,应及时向法院提交小蓝单车的破产清算申请,避免小蓝单车进一步不当处置、分配财产,给各方权益造成损害。

按照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无偿转让财产的;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放弃债权的。

李俊慧认为,对滴滴而言,拿走了小蓝单车最核心的资产(即车辆和用户),不必负担债务,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但如果符合上述情形,也不排除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事实上,滴滴与小蓝单车的托管合作,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1月12日,深圳交委在《重磅!深圳关于小蓝单车业务将托管给滴滴出行的权威意见!》一文中表示,鉴于前期小蓝单车企业运营异常对于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利益损害,对于该类企业的托管,为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公众利益再次受损,企业需通过正式渠道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明确责任关系,并根据我市已出台的《市交通运输委关于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制定并提交详细的运营管理方案,由我市各相关管理部门经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并审议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的运营安排。

针对深交委的此番意见,滴滴方面是否将向政府部门提交相应的方案,滴滴方面称各地情况不一,滴滴肯定会按照政府的规定执行。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指出,依据深圳交委的意见,滴滴与小蓝单车的业务托管合作方案,须向管理部门详细对接,明确双方的责任关系,例如小蓝单车押金问题如何解决;倘若违反规定,是处罚运营方还是品牌方;小蓝单车运营企业是要退出市场经营还是继续运营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进行明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通过业务托管,解决共享单车的债务危机,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好事一定要做到底,千万不要做夹生饭,滴滴在获取小蓝单车资源时,不能对这个企业的包袱视而不见,双方应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押金产权,弘扬契约精神。”

“禁投令”或成滴滴单车业务扩围障碍

“滴滴托管小蓝单车,是一个可以实现三方共赢的解决方案。”易观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会娥认为,对于用户而言,从小蓝公司拿回押金可能暂时比较困难,滴滴提供的转换方案,可以减少用户的损失;对于小蓝单车而言,此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端的资金压力;对于滴滴而言,接手小蓝单车有助于构建共享单车平台。可以说,这种做法为共享经济中以市场化手段解决企业倒闭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值得类似企业研究并规范适用。

“死亡名单”上的共享单车那么多,滴滴为什么就挑中了小蓝单车?王会娥指出,小蓝单车曾被誉为最好骑的共享单车,在用户骑行体验上有较好的口碑;其次,小蓝单车是第二梯队的头部企业,用户体量较大,也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业内人士指出,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实行限投政策,小蓝单车在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具有投放资质,这是滴滴需要的,滴滴要进入这些城市,接管成为必要的选择。

不过,深圳交委已经率先表态,由于小蓝单车前期涉及大量用户押金未退还、企业债务等方面问题,深圳交委正积极联系注册地主管部门跟踪了解实际情况,协调注册地主管部门研究处理后续处置问题,在尚未明确处理结果之前,企业不得以置换名义更新车辆。

另外,在滴滴即将推出的共享单车平台上,还将上线自有单车品牌,在多地下达“禁投令”的当下,滴滴如何破局,也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王会娥认为,目前出台“禁投令”的有十多个城市,滴滴可以选择到非限投的城市进行单车投放。另外,各大城市的“禁投令”也不是武断地否定一切,一些地方旧车、坏车过多,也需要制定相应的置换方案。

滴滴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自有品牌的推出和投放,滴滴将和城市管理者密切沟通;滴滴的共享单车平台,会陆续推出免押金骑行,优化单车的使用流程;同时,还将和城市管理者探讨,优化停放秩序。

有观点认为,滴滴选择小蓝单车,可能只是其推动摩拜和ofo合并未果的一个代替计划;现在滴滴接管了小蓝单车,既表明了其进军共享单车行业的决心,又将了ofo一军,为此后可能出现的对抗增添了胜算的砝码。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纵观移动出行领域,美团拟在多地上线网约车业务,摩拜也推出了共享汽车服务,面对来势汹汹的跨界“抢地盘”,滴滴升级短途出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台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因为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能拓展自己的业务,覆盖到用户生活的更多场景,增加平台用户粘性,提高边际效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