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春节特供·风味|季羡林的记忆里有一道山东酥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春节特供·风味|季羡林的记忆里有一道山东酥锅

一个济南人的春节除了包饺子、炸藕荷,还得打上一锅酥锅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年期间,一个济南家庭的饭桌上,肯定会出现这三样食品:饺子、油炸食品和酥锅。

饺子不用多说。油炸食品在济南统称“炸货”——炸藕盒,炸萝卜丸子,炸麻叶,炸松肉,炸鱼……酥锅?那是什么。

一个济南人向外地朋友介绍本地特色菜,他/她多半会自豪地把鲁菜馆子里的菜名报一遍:九转大肠,奶汤蒲菜,葱烧海参,烤鸭,糖醋鲤鱼……多聊几句,你很可能还会听到“宫廷菜”、“满汉全席”、“四大菜系之首“、“北京菜就约等于鲁菜”等关键词句。

一说鲁菜就会必然会提到的名吃九转大肠,其实与山东人的日常餐桌关系不大

可除了九转大肠这样的馆子菜,有什么“济南独占”的家常菜吗?像四川毛血旺、上海腌笃鲜、东北地三鲜……这么说来,仿佛真的有这样一道特色菜,在济南当地人人都吃,家家会做,但一年中几乎仅在春节前后时段供应的——酥锅。

经过“打扮”的酥锅

酥锅,简单说来,就是用酱油和醋把大量荤素食材一起炖煮至酥烂,最后分盘切配冷食的一种食物。它用到的食材平凡普通,主要配料有鱼(一般是鲫鱼或鲅鱼)、海带、白菜、藕、猪肘,不同的人家会根据自家口味再加入豆腐、鹌鹑蛋、花生米等食材。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种口感更像罐头食品的卤味,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用料更平民的大号盆菜。

与酥锅相连的动词是“打”,没有小份之说,打一次就是一大锅,不然达不到各种食材味道融合的程度。打酥锅,首先你需要一个巨大的锅,有人用砂锅,说透气,但实际上用铁锅、不锈钢锅的也大有人在,毕竟容易储存打理。所有食材洗净切好,海带整片泡发扎成卷,就可以开始往锅里码食材了。锅底一定要垫一点什么,或者用大块骨头,或者用篦子,总之,不能让食材与锅底直接接触,而是要隔离出一些空间,这点空间比较关键,既可以存蓄汤水,又免得糊锅影响口味;接着,开始一层层平铺食材,猪肘、成段的藕、成卷捆扎的海带、鱼……最后用大白菜把整个锅边环绕一圈,直到高过锅边,锅盖都盖不上的程度,再把混了酱油、醋、糖、料酒、盐的调料浇在锅里,压上重物,开火。

真实的酥锅

烹煮时间由锅的大小和火力情况而定,从三五个小时到一整夜不等,后来有人用上了高压锅,速度更快,一两个小时就好了。一大锅食材最早是高高耸出裹面,随着热度的渗透,各种食材慢慢失水,食材堆逐渐塌陷。如果一开始有汤水沸出,就用汤匙舀出,待食材软熟一点后再浇回去。等全部食材熟透,香气飘出来,就可以关火了,趁热淋上香油,再盖上锅盖等到自然放凉,至此,工作已完成大半。以前人们家里还没有冰箱的时候,等食物凉透,就整锅端到室外去,等吃的时候就挑几样出来切配摆盘。

做好的酥锅,口感酸咸酥烂,素菜里有肉味,荤菜里则带着咸鲜。连鲫鱼这种多刺的河鱼也出现在酥锅里,被炖得骨酥肉烂,儿童也可以放心的连皮带骨一起吃下去。每个济南人都有自己最偏爱的酥锅菜,但总的说来,吸饱了肉汁、十分入味的海带、藕片是人气最高的“单品”。

酥锅做起来费时费工,且量大惊人,但似乎又没有简化的办法,因为只有足够大量的各类食材经过长时间炖煮,才能达到味道互相融合的效果。仅从这个角度讲,酥锅就有点不太适应当下的家庭结构了,但在过去,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春节食物。

首先,它食材易得,丰俭由人,富人多放一只鸡,穷人少放一条鱼,谁都可以根据自家的口味和经济情况,做出一大锅与家人分享。其次,它保质期长,可以配合山东人过年“过年不动刀、不动火”的习俗。白菜、醋和海带,是最关键的食材。酥锅做的过程中不加水,大部分水分都来自白菜,大量的醋除了让食物更快酥软入味,也延长了保质期。做好了的酥锅堪称方便食品,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储存在室外,可以放上十几天,“老济南”们年二十三开始陆陆续续“打酥锅”,一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济南不是山东境内唯一吃酥锅的地方。实际上,如果现在去网上查询,更多的搜索结果可能来自山东淄博,那是酥锅真正的发源地,至今也仍是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特色菜。但像任何一种随着移民传播的食物一样,博山酥锅跟济南酥锅原理相同,食材类似,但济南酥锅曾经过一些鲁菜大厨的改良,前者把所有食材切块下锅,但在济南,人们喜欢保持食材的完整,等到摆盘时再切配,这样一来,口感味道没有太多变化,但“卖相”变好了。

学者季羡林是山东临清人,曾在济南长时间居住,他的儿子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细致记录父亲的饮食习惯,其中就提到了酥锅:“春节的时候,叔祖母做的酥菜又是一绝。所谓酥菜,是我们济南的地方菜,是用醋来烧制蔬菜、肉类,诸如海带、藕、胡萝卜、黄花菜、大白菜,以及猪肉、鱼等。这样的酥菜,在春节期间特别受欢迎。叔祖母制作酥菜,不光我们家人可以享受,李铮夫妇以及左邻右舍都能沾光。”

济南历史上涌现过一批供应酥锅的老字号鲁菜馆子,他们“把肉、鱼、海带分开称斤打包外卖,喜欢吃哪种食物就买哪种。”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渐渐都不做了。我猜,多半是这种食物费时费力又卖不上价钱,所以人们现在还是只能在一些小规模经营的商铺那里,买到成品酥锅。也有人试着把酥锅做成真空包装的方便食品,但是,对大部分济南人来说,酥锅是一个百家百味,谁家都比不上自家味的东西,所以,买来的酥锅,总是不那么称心如意。

虽说酥锅原理不复杂,但备料和烹煮时间长,所以年轻人会做在家做酥锅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都是春节期间长辈做了与各家分享,或者去经过检验、口碑不错的商家购买。

我相信,酥锅在每个济南人的心中都排位甚高,但至于为什么不热衷于向外地朋友介绍推广……也许是因为,它卖相不佳,气质平凡,口感和味道都有点微妙,远不像九转大肠、葱烧海参那样明白易懂有“卖点”?

因为醋和酱油的双重作用,酥锅里的所有食材最后都挂上了浓浓的棕褐色,但又不像广粤地区的盆菜那么油亮可人,而是呈现出一种哑光混沌的质地。因为冷食,油脂凝结,卖相更差一点,一点都不“拍照友好”。所以哪怕在互联网时代,UGC 菜谱繁荣的今天,酥锅也没有迎来三分钟的网红时刻,而是牢牢盘踞在一代代济南人味觉记忆中,在一年又一年的春节饭桌上,完成这种记忆的传递。敝帚亦自珍,就让酥锅作为一种本地人心照不宣的“隐藏菜单”,继续生存下去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春节特供·风味|季羡林的记忆里有一道山东酥锅

一个济南人的春节除了包饺子、炸藕荷,还得打上一锅酥锅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年期间,一个济南家庭的饭桌上,肯定会出现这三样食品:饺子、油炸食品和酥锅。

饺子不用多说。油炸食品在济南统称“炸货”——炸藕盒,炸萝卜丸子,炸麻叶,炸松肉,炸鱼……酥锅?那是什么。

一个济南人向外地朋友介绍本地特色菜,他/她多半会自豪地把鲁菜馆子里的菜名报一遍:九转大肠,奶汤蒲菜,葱烧海参,烤鸭,糖醋鲤鱼……多聊几句,你很可能还会听到“宫廷菜”、“满汉全席”、“四大菜系之首“、“北京菜就约等于鲁菜”等关键词句。

一说鲁菜就会必然会提到的名吃九转大肠,其实与山东人的日常餐桌关系不大

可除了九转大肠这样的馆子菜,有什么“济南独占”的家常菜吗?像四川毛血旺、上海腌笃鲜、东北地三鲜……这么说来,仿佛真的有这样一道特色菜,在济南当地人人都吃,家家会做,但一年中几乎仅在春节前后时段供应的——酥锅。

经过“打扮”的酥锅

酥锅,简单说来,就是用酱油和醋把大量荤素食材一起炖煮至酥烂,最后分盘切配冷食的一种食物。它用到的食材平凡普通,主要配料有鱼(一般是鲫鱼或鲅鱼)、海带、白菜、藕、猪肘,不同的人家会根据自家口味再加入豆腐、鹌鹑蛋、花生米等食材。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种口感更像罐头食品的卤味,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用料更平民的大号盆菜。

与酥锅相连的动词是“打”,没有小份之说,打一次就是一大锅,不然达不到各种食材味道融合的程度。打酥锅,首先你需要一个巨大的锅,有人用砂锅,说透气,但实际上用铁锅、不锈钢锅的也大有人在,毕竟容易储存打理。所有食材洗净切好,海带整片泡发扎成卷,就可以开始往锅里码食材了。锅底一定要垫一点什么,或者用大块骨头,或者用篦子,总之,不能让食材与锅底直接接触,而是要隔离出一些空间,这点空间比较关键,既可以存蓄汤水,又免得糊锅影响口味;接着,开始一层层平铺食材,猪肘、成段的藕、成卷捆扎的海带、鱼……最后用大白菜把整个锅边环绕一圈,直到高过锅边,锅盖都盖不上的程度,再把混了酱油、醋、糖、料酒、盐的调料浇在锅里,压上重物,开火。

真实的酥锅

烹煮时间由锅的大小和火力情况而定,从三五个小时到一整夜不等,后来有人用上了高压锅,速度更快,一两个小时就好了。一大锅食材最早是高高耸出裹面,随着热度的渗透,各种食材慢慢失水,食材堆逐渐塌陷。如果一开始有汤水沸出,就用汤匙舀出,待食材软熟一点后再浇回去。等全部食材熟透,香气飘出来,就可以关火了,趁热淋上香油,再盖上锅盖等到自然放凉,至此,工作已完成大半。以前人们家里还没有冰箱的时候,等食物凉透,就整锅端到室外去,等吃的时候就挑几样出来切配摆盘。

做好的酥锅,口感酸咸酥烂,素菜里有肉味,荤菜里则带着咸鲜。连鲫鱼这种多刺的河鱼也出现在酥锅里,被炖得骨酥肉烂,儿童也可以放心的连皮带骨一起吃下去。每个济南人都有自己最偏爱的酥锅菜,但总的说来,吸饱了肉汁、十分入味的海带、藕片是人气最高的“单品”。

酥锅做起来费时费工,且量大惊人,但似乎又没有简化的办法,因为只有足够大量的各类食材经过长时间炖煮,才能达到味道互相融合的效果。仅从这个角度讲,酥锅就有点不太适应当下的家庭结构了,但在过去,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春节食物。

首先,它食材易得,丰俭由人,富人多放一只鸡,穷人少放一条鱼,谁都可以根据自家的口味和经济情况,做出一大锅与家人分享。其次,它保质期长,可以配合山东人过年“过年不动刀、不动火”的习俗。白菜、醋和海带,是最关键的食材。酥锅做的过程中不加水,大部分水分都来自白菜,大量的醋除了让食物更快酥软入味,也延长了保质期。做好了的酥锅堪称方便食品,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储存在室外,可以放上十几天,“老济南”们年二十三开始陆陆续续“打酥锅”,一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济南不是山东境内唯一吃酥锅的地方。实际上,如果现在去网上查询,更多的搜索结果可能来自山东淄博,那是酥锅真正的发源地,至今也仍是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特色菜。但像任何一种随着移民传播的食物一样,博山酥锅跟济南酥锅原理相同,食材类似,但济南酥锅曾经过一些鲁菜大厨的改良,前者把所有食材切块下锅,但在济南,人们喜欢保持食材的完整,等到摆盘时再切配,这样一来,口感味道没有太多变化,但“卖相”变好了。

学者季羡林是山东临清人,曾在济南长时间居住,他的儿子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细致记录父亲的饮食习惯,其中就提到了酥锅:“春节的时候,叔祖母做的酥菜又是一绝。所谓酥菜,是我们济南的地方菜,是用醋来烧制蔬菜、肉类,诸如海带、藕、胡萝卜、黄花菜、大白菜,以及猪肉、鱼等。这样的酥菜,在春节期间特别受欢迎。叔祖母制作酥菜,不光我们家人可以享受,李铮夫妇以及左邻右舍都能沾光。”

济南历史上涌现过一批供应酥锅的老字号鲁菜馆子,他们“把肉、鱼、海带分开称斤打包外卖,喜欢吃哪种食物就买哪种。”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渐渐都不做了。我猜,多半是这种食物费时费力又卖不上价钱,所以人们现在还是只能在一些小规模经营的商铺那里,买到成品酥锅。也有人试着把酥锅做成真空包装的方便食品,但是,对大部分济南人来说,酥锅是一个百家百味,谁家都比不上自家味的东西,所以,买来的酥锅,总是不那么称心如意。

虽说酥锅原理不复杂,但备料和烹煮时间长,所以年轻人会做在家做酥锅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都是春节期间长辈做了与各家分享,或者去经过检验、口碑不错的商家购买。

我相信,酥锅在每个济南人的心中都排位甚高,但至于为什么不热衷于向外地朋友介绍推广……也许是因为,它卖相不佳,气质平凡,口感和味道都有点微妙,远不像九转大肠、葱烧海参那样明白易懂有“卖点”?

因为醋和酱油的双重作用,酥锅里的所有食材最后都挂上了浓浓的棕褐色,但又不像广粤地区的盆菜那么油亮可人,而是呈现出一种哑光混沌的质地。因为冷食,油脂凝结,卖相更差一点,一点都不“拍照友好”。所以哪怕在互联网时代,UGC 菜谱繁荣的今天,酥锅也没有迎来三分钟的网红时刻,而是牢牢盘踞在一代代济南人味觉记忆中,在一年又一年的春节饭桌上,完成这种记忆的传递。敝帚亦自珍,就让酥锅作为一种本地人心照不宣的“隐藏菜单”,继续生存下去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