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拥有健康的童年,不做令人厌憎的“熊孩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拥有健康的童年,不做令人厌憎的“熊孩子”

孩子不同阶段都有具体的恐惧、焦虑、愤怒,要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随着其成长摆脱儿时的不恰当特质,就要创造条件让之自我同一性获得增长,达到社会心理平衡。

所评图书:

书名:《童年与社会》

作者:(美)爱利克·埃里克森

译者:高丹妮、李妮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春节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走亲访友最害怕遇到的,一是劝酒劝到了逼酒、灌酒的地步,二是熊孩子。

有着熊孩子表现的,覆盖了很多人,大部分是孩子,但也有年龄上已经成年,甚至已经逼近中老年,但行事荒诞不经,对于他人尤其是与之亲近的人,会随意发泄自己的敌意和任性。按照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爱利克·埃里克森在其代表作《童年与社会》一书中发表过的观点,熊孩子以及成年熊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强迫型神经症。所以他们(她们)会通过其任性来争取注意力,获得本不应该为其独享的资源,试图最大化的控制他人,尽管他们(她们)有时也会表现出温情的一面,但一旦其控制他人及争取注意力的目标没有达成,就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歇斯底里。

《童年与社会》是高度学术化的心理学专著,对于大众读者而言,读完这本书并理解其评述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但这本书依然在学术界之外的大众领域,广受好评,主要就是因为书作者清晰的指出了儿童尤其是带有熊孩子特征的儿童,是如何在家庭为核心的小环境中,以及社会大环境中,逐步形成其心理和行为特征。

书中颇为有趣的引入了苏族印第安人培养孩子,以及以印第安人家庭为研究目标的美国学者的系统考察。印第安儿童会在一种类似于“放养”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在幼年时可以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通常不会干预孩子的任性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残留的婴儿习惯也不会受到阻止。只有当孩子变得身强力壮并且建立了自信时,才需要服从传统,否则会受到公众嘲笑。印第安部落有着自己的超自然信仰。而在西方文化中,童年时期就需要对于人体的功能和冲动进行调节,人们会给易受影响的婴儿和儿童灌输各种机械呆板的教育。人们会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呆板的社会化教育,孩子才能树立雄心,并且服从社会规则。当然,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模式,会更加频繁的造成对于儿童的抑制。

书中指出,同一性的形成巩固了童年也巩固了成年早期。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后,会或多或少的接收到成年人的哄骗或忽略。无论怎样,可以行走、可以走远,都成为儿童发展出自尊的步骤之一。“成长中的孩子必须在成长的每个步骤中认识到自己掌握经验的方式……从中获得一种现实感”。如果打破了孩子的这样一种成长过程,就会使得孩子逐渐失去自行发展技能、知识、社会反应甚至自尊。事实上,所谓的熊孩子、成年熊孩子,都是在“试图以同质的过去来适应异质的现在”,其原因很可能与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或社会存在密切关系。

《童年与社会》书中列出了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愧、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整合对绝望。每一阶段,都决定着人的情感发育的完整性。婴儿阶段,如果母亲的关怀不周,极可能使之毕生对于亲情等感情抱以不信任。而在儿童阶段,孩子通过各种体验和挫折成长,这一过程中,“父母不能只通过禁止和允许来指引孩子,还要向孩子们指出他们所做之事的意义”。关于羞愧,过度羞愧并不会导致正当行为,但会导致极大的缺乏自信,让人尽可能远离可能诱发羞愧的人事物;反过来,不懂得羞愧,就极可能使得行为出现偏差。

孩子在成长的各阶段都表现出活力,但主动行为很多情况下未必产生预期效果,还可能是反效果,这就会触发内疚。爱利克·埃里克森的观点是,成年人要在儿童成长阶段提供恰当的引导,使之比较好的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让内疚等情绪也控制在恰当的幅度以内。有关勤奋对自卑,需要指出的是,儿童在学校不同学习阶段,都可能存在于不足感与自卑感之中,会感觉父母夸耀自己的那些话都不是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仍需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对之提供鼓励,同时要使之接受普通社会成员的角色安排。

“良知的不成熟起源会威胁到人们的成熟和成就。婴儿期的恐惧将伴随一生。”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需要从童年中走出来,打破其原有的童年印记。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教师等要使之区分恐惧和焦虑。尤其要注意到当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外部控制与之内部控制不相符时,会产生一种周期性的愤怒和焦虑。孩子不同阶段都有具体的恐惧、焦虑、愤怒,要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随着其成长摆脱儿时的不恰当特质,就要创造条件让之自我同一性获得增长,达到社会心理平衡,不再是人人厌憎的、成年人面孔的熊孩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拥有健康的童年,不做令人厌憎的“熊孩子”

孩子不同阶段都有具体的恐惧、焦虑、愤怒,要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随着其成长摆脱儿时的不恰当特质,就要创造条件让之自我同一性获得增长,达到社会心理平衡。

所评图书:

书名:《童年与社会》

作者:(美)爱利克·埃里克森

译者:高丹妮、李妮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春节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走亲访友最害怕遇到的,一是劝酒劝到了逼酒、灌酒的地步,二是熊孩子。

有着熊孩子表现的,覆盖了很多人,大部分是孩子,但也有年龄上已经成年,甚至已经逼近中老年,但行事荒诞不经,对于他人尤其是与之亲近的人,会随意发泄自己的敌意和任性。按照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爱利克·埃里克森在其代表作《童年与社会》一书中发表过的观点,熊孩子以及成年熊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强迫型神经症。所以他们(她们)会通过其任性来争取注意力,获得本不应该为其独享的资源,试图最大化的控制他人,尽管他们(她们)有时也会表现出温情的一面,但一旦其控制他人及争取注意力的目标没有达成,就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歇斯底里。

《童年与社会》是高度学术化的心理学专著,对于大众读者而言,读完这本书并理解其评述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但这本书依然在学术界之外的大众领域,广受好评,主要就是因为书作者清晰的指出了儿童尤其是带有熊孩子特征的儿童,是如何在家庭为核心的小环境中,以及社会大环境中,逐步形成其心理和行为特征。

书中颇为有趣的引入了苏族印第安人培养孩子,以及以印第安人家庭为研究目标的美国学者的系统考察。印第安儿童会在一种类似于“放养”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在幼年时可以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通常不会干预孩子的任性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残留的婴儿习惯也不会受到阻止。只有当孩子变得身强力壮并且建立了自信时,才需要服从传统,否则会受到公众嘲笑。印第安部落有着自己的超自然信仰。而在西方文化中,童年时期就需要对于人体的功能和冲动进行调节,人们会给易受影响的婴儿和儿童灌输各种机械呆板的教育。人们会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呆板的社会化教育,孩子才能树立雄心,并且服从社会规则。当然,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模式,会更加频繁的造成对于儿童的抑制。

书中指出,同一性的形成巩固了童年也巩固了成年早期。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后,会或多或少的接收到成年人的哄骗或忽略。无论怎样,可以行走、可以走远,都成为儿童发展出自尊的步骤之一。“成长中的孩子必须在成长的每个步骤中认识到自己掌握经验的方式……从中获得一种现实感”。如果打破了孩子的这样一种成长过程,就会使得孩子逐渐失去自行发展技能、知识、社会反应甚至自尊。事实上,所谓的熊孩子、成年熊孩子,都是在“试图以同质的过去来适应异质的现在”,其原因很可能与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或社会存在密切关系。

《童年与社会》书中列出了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愧、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整合对绝望。每一阶段,都决定着人的情感发育的完整性。婴儿阶段,如果母亲的关怀不周,极可能使之毕生对于亲情等感情抱以不信任。而在儿童阶段,孩子通过各种体验和挫折成长,这一过程中,“父母不能只通过禁止和允许来指引孩子,还要向孩子们指出他们所做之事的意义”。关于羞愧,过度羞愧并不会导致正当行为,但会导致极大的缺乏自信,让人尽可能远离可能诱发羞愧的人事物;反过来,不懂得羞愧,就极可能使得行为出现偏差。

孩子在成长的各阶段都表现出活力,但主动行为很多情况下未必产生预期效果,还可能是反效果,这就会触发内疚。爱利克·埃里克森的观点是,成年人要在儿童成长阶段提供恰当的引导,使之比较好的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让内疚等情绪也控制在恰当的幅度以内。有关勤奋对自卑,需要指出的是,儿童在学校不同学习阶段,都可能存在于不足感与自卑感之中,会感觉父母夸耀自己的那些话都不是真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仍需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对之提供鼓励,同时要使之接受普通社会成员的角色安排。

“良知的不成熟起源会威胁到人们的成熟和成就。婴儿期的恐惧将伴随一生。”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需要从童年中走出来,打破其原有的童年印记。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教师等要使之区分恐惧和焦虑。尤其要注意到当强加在儿童身上的外部控制与之内部控制不相符时,会产生一种周期性的愤怒和焦虑。孩子不同阶段都有具体的恐惧、焦虑、愤怒,要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随着其成长摆脱儿时的不恰当特质,就要创造条件让之自我同一性获得增长,达到社会心理平衡,不再是人人厌憎的、成年人面孔的熊孩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