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势态正在到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势态正在到来

没有国资改革的成功,便不可能有国企改革的成功,而国资改革常常处于基础与决定性地位。现在直指国资改革,从改革逻辑上理顺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李锦

2018年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改革质量提升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论述看,改革要有利于国企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这是明确无虞的任务。报告从三个层次提出与回答问题,即国资体制改革、国有经济结构改革与国企混改,我们预计授权放权、优化重组、主业核心竞争力这些基础性关健领域将可能取得突破。

关于国企改革,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词是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今年则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把国资改革放在国企改革之前。这一顺序转变给人的感觉是,以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的势态正在趋于明朗。

过去的国企改革,政府是改革决策主体,企业是执行主体,企业在相当程度上缺乏改革自主权,一切改革措施必须等待上级批准。没有国资改革的成功,便不可能有国企改革的成功,而国资改革常常处于基础与决定性地位。现在直指国资改革,从改革逻辑上理顺了。

报告开门见山,直接提出“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可谓响鼓重锤。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授权经营体制,现在具体化了,从建立权责清单入手,进入操作阶段,政府及国资委有哪些权,哪些责任,自己列出来,这是一场自我革命。

国务院于2017年5月转发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授权43项权责下放,出台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科学界定出资人监管边界。这对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是根本性的一招。

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核心的国资改革的核心,“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是一个起点的改革。

明确授权经营的中心枢纽 要害是"赋予更多自主权”

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去年也讲了,今年加上“赋予更多自主权”一句,把目的与仼务明确了。对于国资委而言,重点是“授得下与管得好”的问题;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而言,重点是“接得住、放得下与管得好”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重点则是“接得住与经营好”的问题。

授权的目的是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确保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激发企业活力、创新力和内生动力。在国企改革的十项试点中,唯有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被写入,表明中央对国资改革核心环节的高度重视。

过去十项试点,点多面散,现在报告围绕改革的主体内容,聚集焦点,対准穴位发力。在中央企业层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包含8家,,资本运营公司包含2家。我们目前看到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经验,围绕一个“权”字说得少,围绕一个“事”字说得多。总结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经验,授予企业更加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是下一阶段的着力点。

国有企业重组数量不是目的 重在结构优化的质量

报告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放在突出位置,突出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重组用“优化”两个字限定,表明性质是结构性重组,股份制改革是方法与手段。中央企业通过重组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盘活存量,减少重复建设,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与资源配置。

预计2018年将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洋工程装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减少重复建设。明确用“央企”一词,意味着央企重组在2018年要加大力度,提高水平。自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先后完成19组36家企业重组,目前央企97家。恐怕数量不是目的,重组重在质量。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要求,可见对重组质量的重视。

持续瘦身健体 重在“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是首次作为重要目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高国企竞争力是重要目标,但是要聚焦于“主业”,定位与任务明确了。目前,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相对多元,主业不振,副业做大现象比较严重,不少企业是主业、金融、房地产各占三分之一,主业所占比例日渐萎缩。

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做大做强做好主业是央企应该普遍重视的问题。持续瘦身健体与2018年中央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结合起来,做好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包括深入推进“压减”工作,推进“处僵治困”。

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改不是只刮风

报告中有三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联系。特别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行多元化、多样化、混合化,从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方面优势,实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后面一段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强调“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实质上,这些提法都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紧密联系。

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 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深改组通过的第一个文件是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产制度,怎样把全国人民的财产保护好、发展好是国企的重要任务。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实行“代理一授权”做法,形成“全国人民一人大一国务院一国资委、地方政府一企业”的代理链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最终管理权。

过去只有国资委一家报告国资管理情况,财政部 、国土部、农业部、文化部等从未报告过,这种报告是不全面的。今年按照中央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牵头,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参与承担了“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的改革任务,向前走了一步。当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有资产的体制有待完善,这是一个过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势态正在到来

没有国资改革的成功,便不可能有国企改革的成功,而国资改革常常处于基础与决定性地位。现在直指国资改革,从改革逻辑上理顺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李锦

2018年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改革质量提升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论述看,改革要有利于国企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这是明确无虞的任务。报告从三个层次提出与回答问题,即国资体制改革、国有经济结构改革与国企混改,我们预计授权放权、优化重组、主业核心竞争力这些基础性关健领域将可能取得突破。

关于国企改革,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词是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今年则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把国资改革放在国企改革之前。这一顺序转变给人的感觉是,以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的势态正在趋于明朗。

过去的国企改革,政府是改革决策主体,企业是执行主体,企业在相当程度上缺乏改革自主权,一切改革措施必须等待上级批准。没有国资改革的成功,便不可能有国企改革的成功,而国资改革常常处于基础与决定性地位。现在直指国资改革,从改革逻辑上理顺了。

报告开门见山,直接提出“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可谓响鼓重锤。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授权经营体制,现在具体化了,从建立权责清单入手,进入操作阶段,政府及国资委有哪些权,哪些责任,自己列出来,这是一场自我革命。

国务院于2017年5月转发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授权43项权责下放,出台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科学界定出资人监管边界。这对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是根本性的一招。

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是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核心的国资改革的核心,“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是一个起点的改革。

明确授权经营的中心枢纽 要害是"赋予更多自主权”

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去年也讲了,今年加上“赋予更多自主权”一句,把目的与仼务明确了。对于国资委而言,重点是“授得下与管得好”的问题;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而言,重点是“接得住、放得下与管得好”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重点则是“接得住与经营好”的问题。

授权的目的是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确保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激发企业活力、创新力和内生动力。在国企改革的十项试点中,唯有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被写入,表明中央对国资改革核心环节的高度重视。

过去十项试点,点多面散,现在报告围绕改革的主体内容,聚集焦点,対准穴位发力。在中央企业层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包含8家,,资本运营公司包含2家。我们目前看到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经验,围绕一个“权”字说得少,围绕一个“事”字说得多。总结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经验,授予企业更加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是下一阶段的着力点。

国有企业重组数量不是目的 重在结构优化的质量

报告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放在突出位置,突出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重组用“优化”两个字限定,表明性质是结构性重组,股份制改革是方法与手段。中央企业通过重组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盘活存量,减少重复建设,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与资源配置。

预计2018年将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洋工程装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减少重复建设。明确用“央企”一词,意味着央企重组在2018年要加大力度,提高水平。自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先后完成19组36家企业重组,目前央企97家。恐怕数量不是目的,重组重在质量。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要求,可见对重组质量的重视。

持续瘦身健体 重在“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是首次作为重要目标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高国企竞争力是重要目标,但是要聚焦于“主业”,定位与任务明确了。目前,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相对多元,主业不振,副业做大现象比较严重,不少企业是主业、金融、房地产各占三分之一,主业所占比例日渐萎缩。

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做大做强做好主业是央企应该普遍重视的问题。持续瘦身健体与2018年中央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结合起来,做好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包括深入推进“压减”工作,推进“处僵治困”。

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改不是只刮风

报告中有三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联系。特别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行多元化、多样化、混合化,从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方面优势,实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后面一段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强调“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实质上,这些提法都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紧密联系。

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制度 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深改组通过的第一个文件是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产制度,怎样把全国人民的财产保护好、发展好是国企的重要任务。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实行“代理一授权”做法,形成“全国人民一人大一国务院一国资委、地方政府一企业”的代理链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最终管理权。

过去只有国资委一家报告国资管理情况,财政部 、国土部、农业部、文化部等从未报告过,这种报告是不全面的。今年按照中央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牵头,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参与承担了“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的改革任务,向前走了一步。当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有资产的体制有待完善,这是一个过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