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唾液测基因备受资本青睐 但这行业的问题还有很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唾液测基因备受资本青睐 但这行业的问题还有很多

23魔方的CEO周坤曾判断,未来五年内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有5000万人口接受检测。

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普及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持续受到资本关注。

3月6日,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宣布已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此前投资方汉王科技、德商奇点和雅惠精准医疗基金继续跟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检测产能,实现实现全自动化、全流水线的检测分析流程,并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

23魔方成立于2015年3月,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整个检测流程用户可在APP上完成。用户线上支付费用后,公司将采集盒寄给消费者,消费者采集唾液后邮寄回公司,约4-6周即可线上查看报告。目前,23魔方提供的基因检测产品售价499元,可获得祖源、遗传风险、运动潜能、营养补充与用药建议等。

与医疗性质的基因检测不同,消费级基因检测近几年才被公众熟悉。精准医疗中的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可诊断疾病或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应用最广泛的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或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而消费级基因检测主要面向普通受众,通过简单的口腔试纸或唾液检测,获得健康风险、营养代谢、遗传性疾病、药物指南、遗传特征等基因分析结果。 

根据Illumina的市场分析,在当前的基因检测服务领域,肿瘤学市场规模最大,达到60%;包括遗传病在内的生命科学研究次之,达到25%;而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生育和基因健康领域,占有率到达20%。2017年开始逐渐兴起的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也仍然处于相当早期的发展阶段。“美国已实现1000万例人次的基因检测,而这一数字在中国还不到20万,接下来三到五年可能会真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间段。”王小康曾对《每日经济新闻》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内目前已有超过230家从事基因检测相关业务的企业和机构,其中70%左右的企业主要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国内比较受关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有华大基因、美因基因、碳云智能、一脉基因、水母基因、Wegene、23魔方等。

而今年来,WeGene也在1月29日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贝壳天使基金,成潍新生命基金,华大基因集团及其旗下的创投基金奇迹之光,卓佳成长创投基金等共同参投。目前,WeGene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个人基因组服务用户已超过10万人。

实际上,2014年开始,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就开始逐渐受到资本关注。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4-2016年,我国基因检测行业融资规模从5亿元增长至69亿元,翻了十余番,远远高于同期全球基因检测的融资规模增长速度。而2017年1-10月,共计27家国内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宣布完成32轮融资(不包括上市),其中明确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有25笔,未明确披露金额的有7笔,明确融资金额事件共获得融资总金额达50.86亿元,其中单笔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有15笔。2018年开始,WeGene、23魔方的新一轮融资也让消费级基因检测再度受到关注。

国内基因检测市场的发展前景、消费升级下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是消费级基因检测获得企业布局、资本关注的前提。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机构测算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60亿元人民币,是2012年的5倍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位居全球前列。23魔方的CEO周坤曾判断,未来五年内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有5000万人口接受检测。

不过,由于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仍有待提升。新格元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方南曾表示,消费级基因检测大部分解读都是基于几万个或者更少的人体样本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只是统计学上的概率,并不能从原理上验证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基因检测提供的遗传风险也并不是某种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数据分析与检测结果解读能力也明显不足。以23魔方为例,其目前并不涉及成病因素较多的疾病监测,所做项目的基因检测报告解读也更多以西方文献为主,更偏向西方人种,检测过程也难免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从统计学上看,数据库数据样本数量越多,包含的基因型和表型的信息越新,基因检测结果准确度越高。行业发展初期,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机构都参考的是国际通用数据,但自建数据库也正在成为不少公司获得样本与数据的方式

对此,周坤表示, 23魔方正在努力分析和解读更适合中国人的基因检测报告,并急需强大的中国消费者数据库。

由于用户普遍对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认知度较低,加上监管部门缺乏准入制度与监管机制,不少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还存在过度娱乐化的营销导向。一些公司为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往往以检测抗雾霾指数、祖源、运动天赋、情商等偏向娱乐化的基因检测产品为主。

眼下,消费级基因检测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如何在基因检测中积累优质的数据,并提升数据的分析与变现能力是行业关注的重点。

在WeGene创始人陈钢看来,盈利模式方面,数据的更多价值不在买卖,向制药企业卖数据、与医美机构商业化合作等都不是好的盈利模式,“能够了解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积累高质量的样本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挖掘,最终出售从中挖掘出来的新发现、新知识,或者自行对其进行变现,是比较理想的盈利模式。”同时,引入健身、第三方分析、疾病预防甚至餐饮服务等合作方,也是获得收益的方向。

多位行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更多资本与玩家的进入,基因检测市场发展将越来越规范,行业也将出现洗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唾液测基因备受资本青睐 但这行业的问题还有很多

23魔方的CEO周坤曾判断,未来五年内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有5000万人口接受检测。

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普及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持续受到资本关注。

3月6日,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宣布已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此前投资方汉王科技、德商奇点和雅惠精准医疗基金继续跟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检测产能,实现实现全自动化、全流水线的检测分析流程,并进一步加大市场推广。

23魔方成立于2015年3月,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整个检测流程用户可在APP上完成。用户线上支付费用后,公司将采集盒寄给消费者,消费者采集唾液后邮寄回公司,约4-6周即可线上查看报告。目前,23魔方提供的基因检测产品售价499元,可获得祖源、遗传风险、运动潜能、营养补充与用药建议等。

与医疗性质的基因检测不同,消费级基因检测近几年才被公众熟悉。精准医疗中的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可诊断疾病或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应用最广泛的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或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而消费级基因检测主要面向普通受众,通过简单的口腔试纸或唾液检测,获得健康风险、营养代谢、遗传性疾病、药物指南、遗传特征等基因分析结果。 

根据Illumina的市场分析,在当前的基因检测服务领域,肿瘤学市场规模最大,达到60%;包括遗传病在内的生命科学研究次之,达到25%;而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生育和基因健康领域,占有率到达20%。2017年开始逐渐兴起的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也仍然处于相当早期的发展阶段。“美国已实现1000万例人次的基因检测,而这一数字在中国还不到20万,接下来三到五年可能会真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间段。”王小康曾对《每日经济新闻》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内目前已有超过230家从事基因检测相关业务的企业和机构,其中70%左右的企业主要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国内比较受关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有华大基因、美因基因、碳云智能、一脉基因、水母基因、Wegene、23魔方等。

而今年来,WeGene也在1月29日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贝壳天使基金,成潍新生命基金,华大基因集团及其旗下的创投基金奇迹之光,卓佳成长创投基金等共同参投。目前,WeGene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个人基因组服务用户已超过10万人。

实际上,2014年开始,我国基因检测行业就开始逐渐受到资本关注。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14-2016年,我国基因检测行业融资规模从5亿元增长至69亿元,翻了十余番,远远高于同期全球基因检测的融资规模增长速度。而2017年1-10月,共计27家国内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宣布完成32轮融资(不包括上市),其中明确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有25笔,未明确披露金额的有7笔,明确融资金额事件共获得融资总金额达50.86亿元,其中单笔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有15笔。2018年开始,WeGene、23魔方的新一轮融资也让消费级基因检测再度受到关注。

国内基因检测市场的发展前景、消费升级下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是消费级基因检测获得企业布局、资本关注的前提。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机构测算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60亿元人民币,是2012年的5倍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位居全球前列。23魔方的CEO周坤曾判断,未来五年内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有5000万人口接受检测。

不过,由于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仍有待提升。新格元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方南曾表示,消费级基因检测大部分解读都是基于几万个或者更少的人体样本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只是统计学上的概率,并不能从原理上验证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基因检测提供的遗传风险也并不是某种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数据分析与检测结果解读能力也明显不足。以23魔方为例,其目前并不涉及成病因素较多的疾病监测,所做项目的基因检测报告解读也更多以西方文献为主,更偏向西方人种,检测过程也难免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从统计学上看,数据库数据样本数量越多,包含的基因型和表型的信息越新,基因检测结果准确度越高。行业发展初期,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机构都参考的是国际通用数据,但自建数据库也正在成为不少公司获得样本与数据的方式

对此,周坤表示, 23魔方正在努力分析和解读更适合中国人的基因检测报告,并急需强大的中国消费者数据库。

由于用户普遍对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认知度较低,加上监管部门缺乏准入制度与监管机制,不少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还存在过度娱乐化的营销导向。一些公司为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往往以检测抗雾霾指数、祖源、运动天赋、情商等偏向娱乐化的基因检测产品为主。

眼下,消费级基因检测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如何在基因检测中积累优质的数据,并提升数据的分析与变现能力是行业关注的重点。

在WeGene创始人陈钢看来,盈利模式方面,数据的更多价值不在买卖,向制药企业卖数据、与医美机构商业化合作等都不是好的盈利模式,“能够了解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积累高质量的样本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挖掘,最终出售从中挖掘出来的新发现、新知识,或者自行对其进行变现,是比较理想的盈利模式。”同时,引入健身、第三方分析、疾病预防甚至餐饮服务等合作方,也是获得收益的方向。

多位行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更多资本与玩家的进入,基因检测市场发展将越来越规范,行业也将出现洗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