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试点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预报精度可细至3公里以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试点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预报精度可细至3公里以内

上海正探索让气象服务从传统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目前上海气象精细化的区域数值预报已经从9公里细化至3公里,未来还将进一步细化至1公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正探索让气象服务从传统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3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上海气象部门获悉,目前上海气象精细化区域数值预报已经从9公里细化至3公里,未来还将进一步细化至1公里。

传统天气预报难以满足城市运转需求

“在超大型城市,重大气象灾害可能衍生出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连锁反应。”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冯磊表示。

他以今年1月4日美国东北部30年罕见的暴风雪天气为例。极端天气登陆纽约后,造成纽约城内学校停课、企业放假、航班取消、电力瘫痪、交通事故高发。他说:“传统的天气预报已经满足不了政府、行业的更高要求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预警信号已超越单纯的气象要素标准,需要与用户应对能力相结合。”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气象部门建立了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基础,与用户的承载力及决策过程相结合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体系,这也是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第二十一条要求: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水务、交通、环保等部门针对气象因素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道路拥堵、航班延误、空气污染、健康损害等,组织开展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引导社会科学防御。

据冯磊介绍,气象风险预警是一种新型交互式预报服务,它是在气象灾害来临前,提前预估对城市各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部门联动,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达到减灾的目的。包括天气要素预报、影响预报、风险预警和联动响应四个核心环节。

他还透露,自2015年起,上海就在杨浦区联合民政、社区等相关部门试点开展了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服务,“通过与相关部门对接,获取该地区的交通、房地等信息,将这些大数据导入模型进行计算,一旦出现降水偏强的天气,模型会自主计算是否会形成内涝,并标注重点关注区域。气象部门随即向相关部门做出预警,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预警模型精确度如何?冯磊透露,“2017年,上海气象部门共向杨浦区发出内涝风险预警7次,而实际受到影响的仅2次。”

除了在杨浦区试点暴雨内涝风险预警外,上海气象部门还联合徐汇区政府共同开展基于气象的城市运行管理新模式探索,打造风险预警服务升级版:通过集成交通、网格、热线等城市综合治理大数据,实现对暴雨内涝、低温寒潮、高温热浪的风险预警,提高政府部门的响应行动效率。

精准预报服务国产大飞机试飞

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还服务于“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开展航空气象和试飞保障技术攻关,为国产大飞机试飞和适航取证保驾护航。

上海气象部门透露,该部门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联合成立了试飞气象工程研究中心,着力发展试飞气象影响预报,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

2016年,上海气象部门联合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等单位在安徽安庆首次成功开展了飞机结冰综合观测试验,对过冷水、结冰等云物理参数进行高空采样,成功收集到大量试验数据和实测资料,为找到我国飞机自然结冰试飞试验的适合区域和季节奠定了基础。

2017年4月,上海气象部门联合商飞以及锡林郭勒盟气象台开展ARJ21-700国产支线飞机地面大侧风试验的试飞气象保障,精确“捕获”五次大风过程,确保了试验成功,成功将ARJ21发动机、APU地面正侧风值提升至30节目标,超过了原有预期目标。

2017年5月,上海气象部门与商飞公司试飞中心联合组成的试飞气象保障团队,联合江苏、浙江气象部门开展天气加密观测,确保了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准确捕捉到2小时的“试飞窗口期”,成功保障国产大飞机C919安全执行首飞任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试点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预报精度可细至3公里以内

上海正探索让气象服务从传统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目前上海气象精细化的区域数值预报已经从9公里细化至3公里,未来还将进一步细化至1公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海正探索让气象服务从传统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3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上海气象部门获悉,目前上海气象精细化区域数值预报已经从9公里细化至3公里,未来还将进一步细化至1公里。

传统天气预报难以满足城市运转需求

“在超大型城市,重大气象灾害可能衍生出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连锁反应。”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冯磊表示。

他以今年1月4日美国东北部30年罕见的暴风雪天气为例。极端天气登陆纽约后,造成纽约城内学校停课、企业放假、航班取消、电力瘫痪、交通事故高发。他说:“传统的天气预报已经满足不了政府、行业的更高要求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预警信号已超越单纯的气象要素标准,需要与用户应对能力相结合。”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气象部门建立了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基础,与用户的承载力及决策过程相结合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体系,这也是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第二十一条要求: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水务、交通、环保等部门针对气象因素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道路拥堵、航班延误、空气污染、健康损害等,组织开展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引导社会科学防御。

据冯磊介绍,气象风险预警是一种新型交互式预报服务,它是在气象灾害来临前,提前预估对城市各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部门联动,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达到减灾的目的。包括天气要素预报、影响预报、风险预警和联动响应四个核心环节。

他还透露,自2015年起,上海就在杨浦区联合民政、社区等相关部门试点开展了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服务,“通过与相关部门对接,获取该地区的交通、房地等信息,将这些大数据导入模型进行计算,一旦出现降水偏强的天气,模型会自主计算是否会形成内涝,并标注重点关注区域。气象部门随即向相关部门做出预警,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预警模型精确度如何?冯磊透露,“2017年,上海气象部门共向杨浦区发出内涝风险预警7次,而实际受到影响的仅2次。”

除了在杨浦区试点暴雨内涝风险预警外,上海气象部门还联合徐汇区政府共同开展基于气象的城市运行管理新模式探索,打造风险预警服务升级版:通过集成交通、网格、热线等城市综合治理大数据,实现对暴雨内涝、低温寒潮、高温热浪的风险预警,提高政府部门的响应行动效率。

精准预报服务国产大飞机试飞

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还服务于“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开展航空气象和试飞保障技术攻关,为国产大飞机试飞和适航取证保驾护航。

上海气象部门透露,该部门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联合成立了试飞气象工程研究中心,着力发展试飞气象影响预报,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

2016年,上海气象部门联合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等单位在安徽安庆首次成功开展了飞机结冰综合观测试验,对过冷水、结冰等云物理参数进行高空采样,成功收集到大量试验数据和实测资料,为找到我国飞机自然结冰试飞试验的适合区域和季节奠定了基础。

2017年4月,上海气象部门联合商飞以及锡林郭勒盟气象台开展ARJ21-700国产支线飞机地面大侧风试验的试飞气象保障,精确“捕获”五次大风过程,确保了试验成功,成功将ARJ21发动机、APU地面正侧风值提升至30节目标,超过了原有预期目标。

2017年5月,上海气象部门与商飞公司试飞中心联合组成的试飞气象保障团队,联合江苏、浙江气象部门开展天气加密观测,确保了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准确捕捉到2小时的“试飞窗口期”,成功保障国产大飞机C919安全执行首飞任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