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车2017年报净利略降4.35% 新签订单3141亿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车2017年报净利略降4.35% 新签订单3141亿元

国内新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准入政策,市场结构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公司轨道交通部分板块结构性产能过剩等,成为中车可能要继续面对的风险。

3月28日晚,中国中车发布2017年企业年报及董事会经营评述:中车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110.13亿元,降幅为8.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07.99亿元,降幅为4.35%。

年报显示,2017年12月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3751.71亿元,同比增10.89%;资产负债率62.19%,比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2017年,公司新签订单约3141亿元(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57亿美元),期末在手订单约2434亿元。

国内新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准入政策,市场结构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公司轨道交通部分板块结构性产能过剩等,成为中车可能要继续面对的风险。

中车董事会经营评述提到,“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准入政策、城轨交通产业政策以及新产业板块产业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给公司的战略和经营带来风险。”今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控城轨车辆新增产能,“城轨车辆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区,不得新增城轨车辆产能。”中车的应对措施是做好政策和趋势研究,提高经营效率,应对政策变化。

中车可能面对的风险还包括“国内铁路市场增长趋缓,铁路客货运输改革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结构性调整”,以及国际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制约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中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业绩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内铁路市场增长趋缓的压力,但近期中美间贸易战也带来了担忧。中车集团总经理孙永才近日就贸易战对媒体回应表示,“向美国出口方面应该也不会受影响,据中车目前得到的消息,轨道交通应该不在此次加征关税范围内。”中国中车曾联系中标美国波士顿、洛杉矶的地铁车辆订单,并成立北美公司,拓展美国及加拿大市场。

董事会经营评述还谈到中车“产业结构调整风险”,指由于历史原因,中车轨道交通部分板块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面临产业结构性调整。例如货车业务板块,中车在2017年进行了涉及10家子企业4.6万名员工的货车业务重组,中车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和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两大货车子集团启动筹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业务重组顺利完成,中国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业务重组深入推进。

在中国中车2017年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批量投入运行。今年4月后,将有更多复兴号列车,在京沪和京杭线路上投入运营。中国铁路总公司陆东福在两会期间透露,未来三年还将900组“复兴号”投入运营。

在国际业务方面,董事会经营评述谈到,中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谋划全球布局,加快开拓国际业务。尤其是高端市场持续拓展。相继获得美国洛杉矶地铁、波士顿地铁加车、费城双层客车、加拿大蒙特利尔双层客车、英国货车、瑞士货车等项目。签订印尼雅万高铁车辆项目,赢得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

近期印发的《铁路“十三五”规划》指出,至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全面提升铁路装备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同时,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制造2025》鼓励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这也是中车的市场机遇。

董事会经营评述提到,未来几年,全球轨道交通车辆市场容量预计年均增长约2.2%,2020年将达到1340亿欧元。高铁外交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使世界对中国铁路产品的认可度提升,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加快国际化经营提供了重要发展时机。另外,《“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中车2018年主要经营目标为确保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中车

3.3k
  • 中国中车在丹东成立新能源装备公司,注册资本7200万
  • 哈铁科技(688459.SH):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下降3.9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车2017年报净利略降4.35% 新签订单3141亿元

国内新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准入政策,市场结构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公司轨道交通部分板块结构性产能过剩等,成为中车可能要继续面对的风险。

3月28日晚,中国中车发布2017年企业年报及董事会经营评述:中车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110.13亿元,降幅为8.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07.99亿元,降幅为4.35%。

年报显示,2017年12月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3751.71亿元,同比增10.89%;资产负债率62.19%,比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2017年,公司新签订单约3141亿元(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57亿美元),期末在手订单约2434亿元。

国内新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准入政策,市场结构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公司轨道交通部分板块结构性产能过剩等,成为中车可能要继续面对的风险。

中车董事会经营评述提到,“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准入政策、城轨交通产业政策以及新产业板块产业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给公司的战略和经营带来风险。”今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控城轨车辆新增产能,“城轨车辆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区,不得新增城轨车辆产能。”中车的应对措施是做好政策和趋势研究,提高经营效率,应对政策变化。

中车可能面对的风险还包括“国内铁路市场增长趋缓,铁路客货运输改革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结构性调整”,以及国际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制约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中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业绩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内铁路市场增长趋缓的压力,但近期中美间贸易战也带来了担忧。中车集团总经理孙永才近日就贸易战对媒体回应表示,“向美国出口方面应该也不会受影响,据中车目前得到的消息,轨道交通应该不在此次加征关税范围内。”中国中车曾联系中标美国波士顿、洛杉矶的地铁车辆订单,并成立北美公司,拓展美国及加拿大市场。

董事会经营评述还谈到中车“产业结构调整风险”,指由于历史原因,中车轨道交通部分板块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面临产业结构性调整。例如货车业务板块,中车在2017年进行了涉及10家子企业4.6万名员工的货车业务重组,中车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和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两大货车子集团启动筹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业务重组顺利完成,中国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业务重组深入推进。

在中国中车2017年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批量投入运行。今年4月后,将有更多复兴号列车,在京沪和京杭线路上投入运营。中国铁路总公司陆东福在两会期间透露,未来三年还将900组“复兴号”投入运营。

在国际业务方面,董事会经营评述谈到,中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谋划全球布局,加快开拓国际业务。尤其是高端市场持续拓展。相继获得美国洛杉矶地铁、波士顿地铁加车、费城双层客车、加拿大蒙特利尔双层客车、英国货车、瑞士货车等项目。签订印尼雅万高铁车辆项目,赢得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

近期印发的《铁路“十三五”规划》指出,至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全面提升铁路装备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同时,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制造2025》鼓励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这也是中车的市场机遇。

董事会经营评述提到,未来几年,全球轨道交通车辆市场容量预计年均增长约2.2%,2020年将达到1340亿欧元。高铁外交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使世界对中国铁路产品的认可度提升,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加快国际化经营提供了重要发展时机。另外,《“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中车2018年主要经营目标为确保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