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圣殿:生活在“共同毁灭原则”下的恐惧

威胁从未远去。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在冷战最紧张的时期,美国的秘密地下基地网中曾藏有上千枚洲际弹道导弹。尽管这场核战争的威胁(暂时)已基本消失,那些武器储备也已很大程度上被束之高阁,但那个时期内建设的基础设施被保留了下来。透过它们,我们得以瞥见生活在“相互保证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简称M.A.D.机制,亦称共同毁灭原则)这一疯狂逻辑下的恐惧。

摄影师Adam Reynolds拍摄的No Lone Zone系列记录了两处地点:南达科他州的民兵导弹国家历史遗址(Minuteman Missile National Historic Site)以及亚利桑那州部的泰坦导弹博物馆(Titan Missile Museum)。他说道,“最初,这个项目探索的是对于冷战的追忆。这两处地点都与冷战主题的旅游业密切相关,这个行业是一个奇特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细分的小众市场)。这个行业正在蓬勃成长,因为关于核的话题正重新出现在我们的集体意识之中。”

No Lone Zone系列的基础是Adam Reynolds此前拍摄的Architecture of an Existential Threat系列,后者探索了以色列各地防空洞内部的景象。这燃起了他强烈的探索欲望——他想要一探建于这场政治纷争中的基础设施。No Lone Zone系列的标题源自美国空军曾在所有洲际弹道导弹基地强制施行的两人同行制(buddy system), 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士兵在值班期间蓄意破坏这些能够造成毁灭性灾难的武器。

他决定把人物排除在这组照片之外,这个决定部分出于美学考虑,部分出于现实考虑。他说道,“我用4×5相机拍摄了No Lone Zone系列,尽可能不漏掉任何细节,有时候曝光时间尤其长。我还想把这些区域拍成无人区一般,让观者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这片空间。”

Adam Reynolds之所以选择采用4×5相机来拍摄这些“战争圣殿”,是因为它能让摄影师的照片构图更加引人入胜。他曾用35毫米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了Architecture of an Existential Threat系列,“然后刻意将那些照片裁成了4:5的比例,原本只为模仿那种经典的建筑风格。我开始真正着手这项工作后,就一直拍摄到了今天,期间从未停止过。”他说道。

这些地点位于地下,这为Adam Reynolds提供了许多方便。正因民兵导弹国家历史遗址位于地下,他才得以在仲冬时节拍摄了那里。他解释道,“我想在雪中的地表进行拍摄,从而影射核冬天(nuclear winter),但那里的温度只有-7华氏度(约-21.6摄氏度),实在太冷。幸运的是,遗址位于地下,因此用不着担心自然光源的强弱问题。如果你想的话,你可以在那里待到半夜。”

Adam Reynolds在这处地下时间胶囊里发现的最意外的东西,或许是遗址的员工摆下的一盘战舰游戏。他解释道,“奇怪的是,这块曾可能毁灭世界的遗址的管理方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它同时也是约塞米蒂(Yosemite)国家公园和大烟山(the Smokey Mountains)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这幅景象是一番幽默而讽刺的评论,讽刺这场核战争背后的自我主义冲动,堪称这个系列最好的开场白。

Adam Reynolds补充道,“这个系列提醒着人们,核问题在冷战期间曾侵扰过我们每一个人。冷战结束后,人们不再记得那上千枚蓄势待发的核弹。冷战本身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褪了色,它给予我们的教训以及这些武器曾经带给公众的恐惧也被淡忘了。”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选自No Lone Zone系列 拍摄:Adam Reynolds

翻译:王宁远

来源:It's Nice That

原标题:The lonely claustrophobia of Adam Reynolds' nuclear missile site series

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