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区块链+金融”应用现状、模式及趋势研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区块链+金融”应用现状、模式及趋势研究

当区块链技术刚被提出的时候,金融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具体包括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点对点支付结算系统和跨境支付系统、在交易所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股权的登记和转让等。

本色财经 / 清风

一、发展现状

从数字货币起,区块链的分布式价值交易性质和多种部署形式,叠加其交易安 全性较高、数据保全性强的特点导致其在金融领域有天然的较佳应用性。从具体的业务场景出发,解决现实问题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合理途径。如京东的ABS云平台采用了区块链技术来解决ABS参与各方的信任问题,在区块链的系统架构上完成交易,确认资产的权属和资产的真实性。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场外、低频的一些交易场景中,仍颇具实验性质,并未出现大规模应用的情况。

区块链应用于金融领域有着天生的绝对优势,主观来看,金融机构在区块链应用的探索上意愿最强,需要新的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来应对整个全球经济当前现状。客观来看,金融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些许的进步就能带来巨大收益。金融行业是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如果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得以验证,那么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迅速在其他行业推广。

IBM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17年会有14%的金融市场机构和15%的银行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商用解决方案,65%的银行在三年内会采用区块链技术。传统金融机构间因为竞争关系导致数据无法畅通,新的共赢商业模式将数据共享,不同机构间数据整合并增值成为可能。物联网、车联网、智能设备、移动支付等IOT的兴起为数据收集提供了新渠道,这些数据对于保险、营销、征信等业务创新尤为重要;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突破对于智能投顾等商业模式发展提供契机。

(一)部署方式:比特币和其底层技术区块链对所有人开放,公共链性质导致其起初不受金融机构待见重视,较慢的处理速度是瓶颈,权限全节点公开也和现在很 多相关法律监管所冲突。如果分布式帐本可以被调整以适应现在的法律和监管,或可打开区块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这导致了私链的演变。

私链中,可以进行核实交易的验证节点受信任程度强,而且非匿名,所以受法律和监管的制约。同时新加入网络的会员节点需要向验证节点公布身份,并得到批准,整个网络的可控性大幅增强,安全性得到保证,能量消耗相比公共链大幅降低,同时批准速度大幅提升。

还可发展出公私链混合机制,例:众银行或金融机构间可以建立私链,私链内部的交易需要得到大部分节点批准,但数据保存限制给一定数量的有授权的参与节点,例如政府批准的审计机构等。 混合链在贸易金融中应用较为顺畅。

(二)交易速度:市场对于比特币区块链的交易速度可以得到保证,但验证速度没法满足银行体系高频的要求较为存疑。其实比特币区块链本身也是可以达到高频,但因安全性的考虑所以特意把性能降低,10 分钟产一个区块。如果到10秒,性能就可提高60倍;现在每个区块1MB,那10MB的转变其实又增了10倍性能。所以并非提升不了,但因用POW共识机制,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秒级。

目前一些区块链联盟相关的金融机构可用的区块链较不同,用的是另类共识算法,可达到秒级响应。我们在APP上通过银行转账,特别是跨银行转账,估计也要等10秒左右才能收到反馈,但目前一些联盟和实验室内的区块链可以做到这个速度。IBM在实验室测它的区块链每秒可以达到10万个交易。

(三)存储方式:区块链可采用数据分片技术解决这个问题,你在一个节点上不保存所有的副本,比特币区块链中所有节点保存所有的副本,每个节点需要保存的数据现在已经达到了80G左右容量,节点会越来越少,比特币的节点有很多是个人搞的,费用高支撑不了。节点少的话,本身货币的安全性就差,网络就会出现问题。

二、商业模式

(一)交易平台模式。解决多方参与的交易确认问题,主要应用场景是资产的发行和交易。所有的交易参与方信息、流程步骤、时间序列都能在区块链上记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盈利模式为参与方搭建系统平台的项目费收入,或者是自建独立平台,向参与方收取技术服务费。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通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提高企业的周转率,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记录货物状态、资金流向,确保交易的真实性。盈利模式可以从交易服务里面提成,但提供免费服务再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取利息收入的可能性更大。

三、主要应用

在金融领域,除去数字货币应用,区块链也逐渐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保险、数字票据、资产证券化、银行征信等泛金融领域开始了应用。传统金融领域2017年大量开始布局区块链,如2017年7月,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首个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2017年12月,招商银行直联清算系统落地,跨境转账就是用的这个系统;中国平安目前资产交易、征信两大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已经上线等。

(一) 跨境支付。该领域的痛点在于到账周期长、费用高、交易透明度低。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中心,完成支付流程中的记账、结算和清算,到账周期长,比如跨境支付到账周期在三天以上,费用较高。以PayPal为例,普通跨境支付交易手续费率为4.4%+0.3美元,提现到国内以美元进账,单笔一次35美元,以人民币进账为1.2%的费用。

区块链去中介化、交易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点,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缩短了支付周期、降低费用、增加了交易透明度。在这一领域,Ripple支付体系已经开始了的实验性应用,主要为加人联盟内的成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基于区块链协议的外汇转账方案。国内金融机构中,招商银行落地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民生银行、中国银联等也在积极推进。

(二)数字票据。该领域痛点在于三个风险问题。操作风险:由于系统中心化,一旦中心服务器出问题,整个市场瘫痪;市场风险:根据数据统计,在2016年,涉及金额达到数亿以上的风险事件就有七件,涉及多家银行;道德风险:市场上存在“一票多卖”、虚假商业汇票等事件。区块链去中介化、系统稳定性、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减少传统中心化系统中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目前,国际区块链联盟R3联合以太坊、微软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票据交易系统,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巴克莱银行等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加入了试用,并对票据交易、票据签发、票据赎回等功能进行了公开测试。与现有电子票据体系的技术支撑架构完全不同,该种类数字票据可在具备目前电子票据的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 础上,进一步融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票据形态。

(三)资产证券化。这一领域业务痛点在于底层资产真假无法保证;参与主体多、操作环节多交易透明度低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造成风险难以把控。数据痛点在于各参与方之间流转效率不高、各方交易系统间资金清算和对账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产回款方式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无法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还存在资产包形成后,交易链条里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信任问题。

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增加数据流转效率,减少成本,实时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保证交易链条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的信任问题。在所有交易所中,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表现最为激进。其目前已正式上线了FLinq区块链私募证券交易平台。此外,纽交所、澳洲交易所、韩国交易所也在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的 探索与实践。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百度、京东、蚂蚁金服等也在积极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其中百度金融先后与华能信托、长安新生等落地了国内首单区块链技术支持证券化项目和区块链技术支持交易所ABS 项目。

(四)供应链金融。 这一领域的痛点在于融资周期长、费用高。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系统为中心,第三方增信机构很难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伪,造成人工审核的时间长、融资费用高。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不需要第三方增信机构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实性,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的周期。易见股份与IBM合作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 “易见区块“;宜信、点融网与富金通、群星金融等机构也推出了相关应用。

(五)保险业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关于个人的健康状况、事故记录等信息可能会上传至区块链中,使保险公司在客户投保时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区块链的共享透明特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还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而其历史可追踪的特点,则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四、应用案例

在具体的应用案例中,以中国平安旗下的”壹账链“为例。2月6日,中国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正式推出区块链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壹账链。借助加密信息可授权式解密共享技术,壹账链支持国密算法的异地快速一键部署,这一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中小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获得高性能区块链底层设计服务的成本,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创造了透明、高效的监管环境。

(一)应用情况

(1)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云平台的”商贷链”,在云平台上分阶段记录用户申请贷款的全流程信息,优化数据录入流程,实时自动信息核对,制定严谨的审批规则,安全并有选择地共享贷款信息,提升小微贷款的工作效率。目前平台已连接1.5万多个中小企业节点,54万多个个人信用护照。

(2)机构资产交易服务平台,其中包括电子合同验真、交易记录追溯、交易数据共享,累积交易量达到8万亿,涉及2300个金融产品和500个金融机构。

(3)资产平台,在核心资产账本中支持多个账户体系,通过密码算法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实现跨机构、跨平台的资产发布、转移和转移认证。

(4)多机构对账。交易的实时对账、实时差错处理,可以将80%的T+1处理的差错进行实时处理,提高金融产品的运营效率、交易成功率和用户交易体验。

(二)技术能力

平安壹账链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底层数据库技术和加密算法上。数据库的高性能远高于开源版本,交易速度可达到10万笔/秒;另开发了多种加密算法,保证客户的隐私安全。

五、发展趋势

趋势一:数据开放。数据开放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每个行业都在朝着数据开发的方向发展,使数据发挥更大价值。区块链技术能从一定程度上平衡企业数据保密和行业数据共享,通过加密技术来设定数据 的权限。

趋势二:生态圈。无论是互联网公司或者金融机构都从BATJ上看到了生态圈的价值,通过主导区块链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成为所在领域的核心公司。

趋势三: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区块链技术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事件的通道,建立起实物资产和数字资产之间的映射,扩大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范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区块链+金融”应用现状、模式及趋势研究

当区块链技术刚被提出的时候,金融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具体包括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点对点支付结算系统和跨境支付系统、在交易所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股权的登记和转让等。

本色财经 / 清风

一、发展现状

从数字货币起,区块链的分布式价值交易性质和多种部署形式,叠加其交易安 全性较高、数据保全性强的特点导致其在金融领域有天然的较佳应用性。从具体的业务场景出发,解决现实问题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合理途径。如京东的ABS云平台采用了区块链技术来解决ABS参与各方的信任问题,在区块链的系统架构上完成交易,确认资产的权属和资产的真实性。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场外、低频的一些交易场景中,仍颇具实验性质,并未出现大规模应用的情况。

区块链应用于金融领域有着天生的绝对优势,主观来看,金融机构在区块链应用的探索上意愿最强,需要新的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来应对整个全球经济当前现状。客观来看,金融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些许的进步就能带来巨大收益。金融行业是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如果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得以验证,那么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迅速在其他行业推广。

IBM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17年会有14%的金融市场机构和15%的银行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商用解决方案,65%的银行在三年内会采用区块链技术。传统金融机构间因为竞争关系导致数据无法畅通,新的共赢商业模式将数据共享,不同机构间数据整合并增值成为可能。物联网、车联网、智能设备、移动支付等IOT的兴起为数据收集提供了新渠道,这些数据对于保险、营销、征信等业务创新尤为重要;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突破对于智能投顾等商业模式发展提供契机。

(一)部署方式:比特币和其底层技术区块链对所有人开放,公共链性质导致其起初不受金融机构待见重视,较慢的处理速度是瓶颈,权限全节点公开也和现在很 多相关法律监管所冲突。如果分布式帐本可以被调整以适应现在的法律和监管,或可打开区块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这导致了私链的演变。

私链中,可以进行核实交易的验证节点受信任程度强,而且非匿名,所以受法律和监管的制约。同时新加入网络的会员节点需要向验证节点公布身份,并得到批准,整个网络的可控性大幅增强,安全性得到保证,能量消耗相比公共链大幅降低,同时批准速度大幅提升。

还可发展出公私链混合机制,例:众银行或金融机构间可以建立私链,私链内部的交易需要得到大部分节点批准,但数据保存限制给一定数量的有授权的参与节点,例如政府批准的审计机构等。 混合链在贸易金融中应用较为顺畅。

(二)交易速度:市场对于比特币区块链的交易速度可以得到保证,但验证速度没法满足银行体系高频的要求较为存疑。其实比特币区块链本身也是可以达到高频,但因安全性的考虑所以特意把性能降低,10 分钟产一个区块。如果到10秒,性能就可提高60倍;现在每个区块1MB,那10MB的转变其实又增了10倍性能。所以并非提升不了,但因用POW共识机制,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秒级。

目前一些区块链联盟相关的金融机构可用的区块链较不同,用的是另类共识算法,可达到秒级响应。我们在APP上通过银行转账,特别是跨银行转账,估计也要等10秒左右才能收到反馈,但目前一些联盟和实验室内的区块链可以做到这个速度。IBM在实验室测它的区块链每秒可以达到10万个交易。

(三)存储方式:区块链可采用数据分片技术解决这个问题,你在一个节点上不保存所有的副本,比特币区块链中所有节点保存所有的副本,每个节点需要保存的数据现在已经达到了80G左右容量,节点会越来越少,比特币的节点有很多是个人搞的,费用高支撑不了。节点少的话,本身货币的安全性就差,网络就会出现问题。

二、商业模式

(一)交易平台模式。解决多方参与的交易确认问题,主要应用场景是资产的发行和交易。所有的交易参与方信息、流程步骤、时间序列都能在区块链上记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盈利模式为参与方搭建系统平台的项目费收入,或者是自建独立平台,向参与方收取技术服务费。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通上下游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提高企业的周转率,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记录货物状态、资金流向,确保交易的真实性。盈利模式可以从交易服务里面提成,但提供免费服务再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取利息收入的可能性更大。

三、主要应用

在金融领域,除去数字货币应用,区块链也逐渐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保险、数字票据、资产证券化、银行征信等泛金融领域开始了应用。传统金融领域2017年大量开始布局区块链,如2017年7月,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首个国内信用证区块链应用;2017年12月,招商银行直联清算系统落地,跨境转账就是用的这个系统;中国平安目前资产交易、征信两大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已经上线等。

(一) 跨境支付。该领域的痛点在于到账周期长、费用高、交易透明度低。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中心,完成支付流程中的记账、结算和清算,到账周期长,比如跨境支付到账周期在三天以上,费用较高。以PayPal为例,普通跨境支付交易手续费率为4.4%+0.3美元,提现到国内以美元进账,单笔一次35美元,以人民币进账为1.2%的费用。

区块链去中介化、交易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点,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缩短了支付周期、降低费用、增加了交易透明度。在这一领域,Ripple支付体系已经开始了的实验性应用,主要为加人联盟内的成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基于区块链协议的外汇转账方案。国内金融机构中,招商银行落地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民生银行、中国银联等也在积极推进。

(二)数字票据。该领域痛点在于三个风险问题。操作风险:由于系统中心化,一旦中心服务器出问题,整个市场瘫痪;市场风险:根据数据统计,在2016年,涉及金额达到数亿以上的风险事件就有七件,涉及多家银行;道德风险:市场上存在“一票多卖”、虚假商业汇票等事件。区块链去中介化、系统稳定性、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减少传统中心化系统中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目前,国际区块链联盟R3联合以太坊、微软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票据交易系统,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巴克莱银行等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加入了试用,并对票据交易、票据签发、票据赎回等功能进行了公开测试。与现有电子票据体系的技术支撑架构完全不同,该种类数字票据可在具备目前电子票据的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 础上,进一步融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票据形态。

(三)资产证券化。这一领域业务痛点在于底层资产真假无法保证;参与主体多、操作环节多交易透明度低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造成风险难以把控。数据痛点在于各参与方之间流转效率不高、各方交易系统间资金清算和对账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产回款方式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无法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还存在资产包形成后,交易链条里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信任问题。

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增加数据流转效率,减少成本,实时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保证交易链条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的信任问题。在所有交易所中,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表现最为激进。其目前已正式上线了FLinq区块链私募证券交易平台。此外,纽交所、澳洲交易所、韩国交易所也在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的 探索与实践。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百度、京东、蚂蚁金服等也在积极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其中百度金融先后与华能信托、长安新生等落地了国内首单区块链技术支持证券化项目和区块链技术支持交易所ABS 项目。

(四)供应链金融。 这一领域的痛点在于融资周期长、费用高。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系统为中心,第三方增信机构很难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伪,造成人工审核的时间长、融资费用高。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不需要第三方增信机构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实性,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的周期。易见股份与IBM合作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 “易见区块“;宜信、点融网与富金通、群星金融等机构也推出了相关应用。

(五)保险业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关于个人的健康状况、事故记录等信息可能会上传至区块链中,使保险公司在客户投保时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区块链的共享透明特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还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而其历史可追踪的特点,则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四、应用案例

在具体的应用案例中,以中国平安旗下的”壹账链“为例。2月6日,中国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正式推出区块链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壹账链。借助加密信息可授权式解密共享技术,壹账链支持国密算法的异地快速一键部署,这一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中小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获得高性能区块链底层设计服务的成本,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创造了透明、高效的监管环境。

(一)应用情况

(1)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云平台的”商贷链”,在云平台上分阶段记录用户申请贷款的全流程信息,优化数据录入流程,实时自动信息核对,制定严谨的审批规则,安全并有选择地共享贷款信息,提升小微贷款的工作效率。目前平台已连接1.5万多个中小企业节点,54万多个个人信用护照。

(2)机构资产交易服务平台,其中包括电子合同验真、交易记录追溯、交易数据共享,累积交易量达到8万亿,涉及2300个金融产品和500个金融机构。

(3)资产平台,在核心资产账本中支持多个账户体系,通过密码算法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实现跨机构、跨平台的资产发布、转移和转移认证。

(4)多机构对账。交易的实时对账、实时差错处理,可以将80%的T+1处理的差错进行实时处理,提高金融产品的运营效率、交易成功率和用户交易体验。

(二)技术能力

平安壹账链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底层数据库技术和加密算法上。数据库的高性能远高于开源版本,交易速度可达到10万笔/秒;另开发了多种加密算法,保证客户的隐私安全。

五、发展趋势

趋势一:数据开放。数据开放对于行业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每个行业都在朝着数据开发的方向发展,使数据发挥更大价值。区块链技术能从一定程度上平衡企业数据保密和行业数据共享,通过加密技术来设定数据 的权限。

趋势二:生态圈。无论是互联网公司或者金融机构都从BATJ上看到了生态圈的价值,通过主导区块链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成为所在领域的核心公司。

趋势三: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区块链技术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事件的通道,建立起实物资产和数字资产之间的映射,扩大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范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