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滴滴被打乘客和解后再发声:与人和解 亦是与己和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滴滴被打乘客和解后再发声:与人和解 亦是与己和解

司机与乘客双方已达成和解。

5月2日,滴滴公布乘客张桓被打事件最新进展,称司机与乘客双方已达成和解。3日,张桓发文称,司机已经书面道歉,保证永不再犯,之后不追究任何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

以下为全文:

其实这几天,身心疲惫。

因为每天医院、派出所来回折腾,每天基本2、3小时睡眠时间,也没时间吃饭。

​ 这几天,心更累。

郁闷自己被滴滴司机打得左眼视力衰减到了0.12,但仍被很多网友说活该,谁让你对司机用了“侮辱性词汇”?

觉得自己明明是受害者,不知怎么就成了“挑衅者”,恃强凌弱……

于是,在我知道司机被带到派出所的消息的时候,我非常开心,觉得终于可以还原事实真相,还我清白,也顺便可以对打人的司机绳之以法了。

可当我和这个司机当面对质的时候,我却听到了另一面的“真相”:他不是故意拉错人的,是对方上错了车;他一直想尽快回来拉我,但无奈当时掉头回来比较远;他说给我关闭订单本意是不让我付费让我打下一辆车;他回来后听到我向滴滴客服投诉他,之所以情绪失控打了我,是因为我投诉意味着他本来就不够的收入锐减,于我是一个投诉而已,于他却关乎生存;他之所以逃跑,是听到我喊了让人拍照、录视频,他怕被拍;他之所以起初不向滴滴总部承认打了人,是怕失去这份工作;他之所以不敢来派出所,是舆论太大了,担心有刑事责任,自己家人没人照顾;他一家三口在北京租房,老婆没有工作,孩子还小,自己白天打工,晚上兼职做滴滴司机,每个月收入不到1万,也就刚够生存……

当时,民警给了我两个选择:一个是一切按照法律程序来,他可能面临拘留甚至刑事责任;一个是双方进行纠纷调解。

说实话,我当时至少在警局里内心挣扎了一个多小时:

视力下降到0.12,左大拇指软基骨折,都可能会构成轻伤,一旦依法处理,他肯定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个司机其实没有我想象的戾气很重,本身是很老实的一个人,只是那天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听到我正好投诉一时冲动。

何况:他被拘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他被拘了,我的眼睛就能好了吗?他被拘了,他家人怎么办?他孩子怎么看?

难道我就没有过错吗?我如果同意关闭订单;我如果没喝酒不说不礼貌的话;我如果不投诉人家……

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一个滴滴司机不会闲得蛋疼以打乘客为乐吧?!

越想,越释然。

于是我做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司机只需书面道歉,保证永不再犯,我即可不追究他任何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而且,我还建议滴滴再给他一次养家糊口的机会。

并且,也向滴滴司机当面致歉自己当时情绪冲动骂了他,非常对不起,是我不礼貌在先。

为保护他的个人隐私(他说担心干扰到他的私人生活),也不想自己太丢人,滴滴公司给我的音频(总共4条音频,前三条我还是一个很斯文的人,第四条等急了,司机一句不让你付费惹毛了我,可能我不太关心钱,更关心被浪费了时间,一下就火了,说要投诉他)就不公布了,还请关心的媒体朋友们谅解。

也请很多朋友不要再去打扰这个司机,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至此,滴滴打人事件,南磨房派出所已调解完毕,请各位媒体朋友也不要再去打扰,他们太辛苦了,我也今晚赶回广州,最近各方面压力太大。

善良,是一种选择。

我选择与司机和解,其实也是与自己和解,我的脾气并不好,我不确认我以前伤害了多少人,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的包容,让我这是第一次挨了打,对他,是一个教训,对我,何尝不是?!

最大的善良,就是敢于在受伤后,去相信下一个人。

至于滴滴,我一直认为他们是不作为甚至向我泼脏水的,和他们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比我面对的压力更大,29日发布的关于对我的致歉下面,唾骂滴滴的更多,他们被泼的脏水更多。

这次,我和司机一和解,他们也立即再次致歉,并承认监管不力,我认为也是很有诚意的,临上飞机那一刻我看了下评论,依然是各种不满意,我顿时觉得滴滴也很可怜,做什么都是“错”的。

当然,我也中枪,很多人在我微博下面留言:“和解了、拿到巨款了,被套路了”。也有记者问我:你和司机真和解了?我反问道:否则呢?他被拘留,我被戴上“把滴滴司机送进拘留所的恶人”的帽子;人民公安不进行调解,让人人觉得来北京打车很容易被打;滴滴不出来道歉,一副只是技术平台的样子;

大家才觉得合理?彼此都退一步,海阔天空。

司机、滴滴和我都需要反思,都需要道歉,都要成长,我不觉得是我懦弱了,恰恰相反,初心依然是让滴滴道歉,并承诺做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司乘用车安全。

既然人家真的道歉了,很诚恳,实事求是,我接受道歉,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而且,看到他们各种被骂,各种委屈和百口莫辩,我也开始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以往是否过于臆断了。

通过警方,我也刚知道,原来滴滴那边不是不作为,之所以不能第一时间把司机信息给到警方,是因为法律上有规定好的调取程序,也是为了保护好司机和乘客的隐私权,哪怕对方是嫌疑人。

最后,也是滴滴给了警察很多司机的大数据信息以及对司机的各种劝导才让司机配合调查的,只是,这些工作我们并看不到而已。

哎,好像给滴滴在洗白,其实与我并不存在,我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我被滴滴司机打了,就默认滴滴纵容和包庇司机打人,其实造成这么大舆论,我想滴滴也对这个司机很无奈。

当然,除了道歉,其实我更关心滴滴接下来会怎么做,如何避免类似的打人事件发生,我相信这才是很多用户和媒体最关心的,我的个人病情,不用过分担心,已无大碍。

作为一个此次事件的当事人,我希望能够代表更多在滴滴出行过程中遭受过不公平待遇的乘客,希望:我挨得这一拳,是有价值的一拳。

滴滴应该拿出更多更具体的措施比如:成立专项乘客安全基金,顾客安全受到侵犯,先行赔付;建立女性顾客关爱保障计划(5星以上司机,0投投诉方能服务);严格筛选和培训司机的服务品质,0投诉可以奖励,而非一投诉就扣钱;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能否落地不得而知,希望能够促进滴滴更加的关注司乘安全,不是说现在不好,是可以更好,因为对平台哪怕是0.1%的概率,对个体都是100%。

一个国民级的应用,肯定要承担国民级的责任。

今日的滴滴对于我们大众而言,已是中国人民出行方案解决商,亦相信滴滴会日趋完善,从安全角度出发,才会有与之匹配的措施,也才会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和喜爱。

没有人否认过滴滴出行给大家带来的美好,但不可否认公司大了、平台大了后,你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一定有更好的办法让司机赚到更多钱,用户出行更安全。

整个事件下来,我觉得所有人都挺不容易的,司机生存艰难,我左眼差点致残,公安连续几天不合眼,滴滴公司有苦难言……

各方无意中都对彼此造成了不少的伤害,我收回我要贱卖滴滴股份的话,因为我不过是认购了某投资机构100万美金的LP出资人,哪有权利说卖就卖,一时气话而已,还请各位谅解我的反悔,毕竟从长期来看,我依然看好滴滴的发展。

至于我被打的视频,应警方要求,不能公布,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舆论,无论如何,这于我而言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原来我只知道自己长得丑,但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才知道,原来我长得还很欠揍,哎,不知有没有导演看得上,让我本色出演一个欠揍的角色。

与人和解,亦是与己和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滴滴出行

1.3k
  • “五一”滴滴发放超4亿元司机补贴鼓励假期接单
  • 滴滴企业版生态全面升级 一站式商旅出行更简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滴滴被打乘客和解后再发声:与人和解 亦是与己和解

司机与乘客双方已达成和解。

5月2日,滴滴公布乘客张桓被打事件最新进展,称司机与乘客双方已达成和解。3日,张桓发文称,司机已经书面道歉,保证永不再犯,之后不追究任何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

以下为全文:

其实这几天,身心疲惫。

因为每天医院、派出所来回折腾,每天基本2、3小时睡眠时间,也没时间吃饭。

​ 这几天,心更累。

郁闷自己被滴滴司机打得左眼视力衰减到了0.12,但仍被很多网友说活该,谁让你对司机用了“侮辱性词汇”?

觉得自己明明是受害者,不知怎么就成了“挑衅者”,恃强凌弱……

于是,在我知道司机被带到派出所的消息的时候,我非常开心,觉得终于可以还原事实真相,还我清白,也顺便可以对打人的司机绳之以法了。

可当我和这个司机当面对质的时候,我却听到了另一面的“真相”:他不是故意拉错人的,是对方上错了车;他一直想尽快回来拉我,但无奈当时掉头回来比较远;他说给我关闭订单本意是不让我付费让我打下一辆车;他回来后听到我向滴滴客服投诉他,之所以情绪失控打了我,是因为我投诉意味着他本来就不够的收入锐减,于我是一个投诉而已,于他却关乎生存;他之所以逃跑,是听到我喊了让人拍照、录视频,他怕被拍;他之所以起初不向滴滴总部承认打了人,是怕失去这份工作;他之所以不敢来派出所,是舆论太大了,担心有刑事责任,自己家人没人照顾;他一家三口在北京租房,老婆没有工作,孩子还小,自己白天打工,晚上兼职做滴滴司机,每个月收入不到1万,也就刚够生存……

当时,民警给了我两个选择:一个是一切按照法律程序来,他可能面临拘留甚至刑事责任;一个是双方进行纠纷调解。

说实话,我当时至少在警局里内心挣扎了一个多小时:

视力下降到0.12,左大拇指软基骨折,都可能会构成轻伤,一旦依法处理,他肯定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个司机其实没有我想象的戾气很重,本身是很老实的一个人,只是那天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听到我正好投诉一时冲动。

何况:他被拘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他被拘了,我的眼睛就能好了吗?他被拘了,他家人怎么办?他孩子怎么看?

难道我就没有过错吗?我如果同意关闭订单;我如果没喝酒不说不礼貌的话;我如果不投诉人家……

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一个滴滴司机不会闲得蛋疼以打乘客为乐吧?!

越想,越释然。

于是我做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司机只需书面道歉,保证永不再犯,我即可不追究他任何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而且,我还建议滴滴再给他一次养家糊口的机会。

并且,也向滴滴司机当面致歉自己当时情绪冲动骂了他,非常对不起,是我不礼貌在先。

为保护他的个人隐私(他说担心干扰到他的私人生活),也不想自己太丢人,滴滴公司给我的音频(总共4条音频,前三条我还是一个很斯文的人,第四条等急了,司机一句不让你付费惹毛了我,可能我不太关心钱,更关心被浪费了时间,一下就火了,说要投诉他)就不公布了,还请关心的媒体朋友们谅解。

也请很多朋友不要再去打扰这个司机,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至此,滴滴打人事件,南磨房派出所已调解完毕,请各位媒体朋友也不要再去打扰,他们太辛苦了,我也今晚赶回广州,最近各方面压力太大。

善良,是一种选择。

我选择与司机和解,其实也是与自己和解,我的脾气并不好,我不确认我以前伤害了多少人,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的包容,让我这是第一次挨了打,对他,是一个教训,对我,何尝不是?!

最大的善良,就是敢于在受伤后,去相信下一个人。

至于滴滴,我一直认为他们是不作为甚至向我泼脏水的,和他们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比我面对的压力更大,29日发布的关于对我的致歉下面,唾骂滴滴的更多,他们被泼的脏水更多。

这次,我和司机一和解,他们也立即再次致歉,并承认监管不力,我认为也是很有诚意的,临上飞机那一刻我看了下评论,依然是各种不满意,我顿时觉得滴滴也很可怜,做什么都是“错”的。

当然,我也中枪,很多人在我微博下面留言:“和解了、拿到巨款了,被套路了”。也有记者问我:你和司机真和解了?我反问道:否则呢?他被拘留,我被戴上“把滴滴司机送进拘留所的恶人”的帽子;人民公安不进行调解,让人人觉得来北京打车很容易被打;滴滴不出来道歉,一副只是技术平台的样子;

大家才觉得合理?彼此都退一步,海阔天空。

司机、滴滴和我都需要反思,都需要道歉,都要成长,我不觉得是我懦弱了,恰恰相反,初心依然是让滴滴道歉,并承诺做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司乘用车安全。

既然人家真的道歉了,很诚恳,实事求是,我接受道歉,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而且,看到他们各种被骂,各种委屈和百口莫辩,我也开始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以往是否过于臆断了。

通过警方,我也刚知道,原来滴滴那边不是不作为,之所以不能第一时间把司机信息给到警方,是因为法律上有规定好的调取程序,也是为了保护好司机和乘客的隐私权,哪怕对方是嫌疑人。

最后,也是滴滴给了警察很多司机的大数据信息以及对司机的各种劝导才让司机配合调查的,只是,这些工作我们并看不到而已。

哎,好像给滴滴在洗白,其实与我并不存在,我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我被滴滴司机打了,就默认滴滴纵容和包庇司机打人,其实造成这么大舆论,我想滴滴也对这个司机很无奈。

当然,除了道歉,其实我更关心滴滴接下来会怎么做,如何避免类似的打人事件发生,我相信这才是很多用户和媒体最关心的,我的个人病情,不用过分担心,已无大碍。

作为一个此次事件的当事人,我希望能够代表更多在滴滴出行过程中遭受过不公平待遇的乘客,希望:我挨得这一拳,是有价值的一拳。

滴滴应该拿出更多更具体的措施比如:成立专项乘客安全基金,顾客安全受到侵犯,先行赔付;建立女性顾客关爱保障计划(5星以上司机,0投投诉方能服务);严格筛选和培训司机的服务品质,0投诉可以奖励,而非一投诉就扣钱;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能否落地不得而知,希望能够促进滴滴更加的关注司乘安全,不是说现在不好,是可以更好,因为对平台哪怕是0.1%的概率,对个体都是100%。

一个国民级的应用,肯定要承担国民级的责任。

今日的滴滴对于我们大众而言,已是中国人民出行方案解决商,亦相信滴滴会日趋完善,从安全角度出发,才会有与之匹配的措施,也才会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和喜爱。

没有人否认过滴滴出行给大家带来的美好,但不可否认公司大了、平台大了后,你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一定有更好的办法让司机赚到更多钱,用户出行更安全。

整个事件下来,我觉得所有人都挺不容易的,司机生存艰难,我左眼差点致残,公安连续几天不合眼,滴滴公司有苦难言……

各方无意中都对彼此造成了不少的伤害,我收回我要贱卖滴滴股份的话,因为我不过是认购了某投资机构100万美金的LP出资人,哪有权利说卖就卖,一时气话而已,还请各位谅解我的反悔,毕竟从长期来看,我依然看好滴滴的发展。

至于我被打的视频,应警方要求,不能公布,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舆论,无论如何,这于我而言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原来我只知道自己长得丑,但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才知道,原来我长得还很欠揍,哎,不知有没有导演看得上,让我本色出演一个欠揍的角色。

与人和解,亦是与己和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