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津同仁堂IPO:从杂技演员到资本玩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津同仁堂IPO:从杂技演员到资本玩家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IPO,让持续百年的“同仁堂”品牌之争,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斑马消费 沈庹

A股即将迎来又一个同仁堂?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同仁堂”)冲击IPO,让持续百年的“同仁堂”品牌之争,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前杂技团演员张彦森,参与股改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取代天津市医药集团成为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同样的方法复制,拿下天津宏仁堂和狗不理,张彦森已成为2家上市公司、3个百年老字号的实际控制人。

“同仁堂”之争

提到同仁堂,大家都知道那句耳熟能详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正因为太过知名,所以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北京同仁堂,还出现了其他几个,如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都同仁堂。

此次,天津同仁堂递交IPO招股书,将纠缠百年之久的“同仁堂”品牌之争,再次推到前台。

同仁堂由乐氏家族创立于清代。清末,乐家女婿张益堂将自家“张家药铺”更名为天津同仁堂,冒用同仁堂名号。民国期间,同仁堂在天津立案,状告天津同仁堂侵权,天津方面败诉。

不过,天津同仁堂这一名号却保留了下来。

2002年,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天津同仁堂制药厂股改,与张彦森等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更名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成为如今的拟上市主体。

事实上,即便将来成功上市,天津同仁堂使用“同仁堂”作为简称或对外宣传,并不合适。

毕竟,“同仁堂”的商标归属于北京同仁堂(旗下3家上市公司,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国药08138.HK)。

天津同仁堂虽然也叫同仁堂,但旗下商标归属于两大医药老字号,“津同仁”和“宏仁堂”之下。

从杂技团演员到资本玩家

在2002年之前,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彦森,跟医药行业并无交集。他先是在天津市杂技团当了20多年演员,后来做过广告,干过餐饮。

2002年,天津同仁堂制药厂股改,张彦森以现金出资 1700万元,持股34%,成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二股东,并出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随后,经过数次增资和股权转让,张彦森家族成为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59%。

当演员真是埋没了张彦森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能力。

随后几年,他以几乎相同的操作手法,控制了另一家医药老字号天津宏仁堂(天津同仁堂的子公司),以及天津的名片之一——狗不理包子背后的运营商狗不理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狗不理此前曾冲击IPO折戟,在2015年底和天津同仁堂结伴挂牌新三板(狗不理834100.OC、津同仁堂834915.OC)。

这么多年,天津同仁堂、天津宏仁堂、狗不理集团由国有企业变身家族企业,所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争议从未停止。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张彦森的资本版图。从一名杂技团演员,到控制3个百年老字号、2家上市公司,张彦森只用了十几年。

关联交易凶猛,原料采购价异常

正是因为天津市医药集团与天津同仁堂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了天津同仁堂挥之不去的关联交易。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天津同仁堂向关联方销售药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96%、17.52%和16.06%,向关联方采购中药材、包装物等占总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11.40%、12.19%和2.33%。

天津同仁堂的第一大客户,正是天津市医药集团下属的中新药业(600329.SH),中新药业是天津同仁堂子公司天津宏仁堂的二股东。早些年,中新药业因反复倒手宏仁堂股权而备受质疑。

2017年,天津同仁堂与中新药业的关联交易达到9315.39万元,占天津同仁堂营业收入的15%。

另一方面,斑马消费发现,天津同仁堂的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异常。

2015年-2017年,天津同仁堂采购的人参和西洋参这两种药材,价格相差3倍以上。

事实上,斑马消费通过中药材天地网查询这两种中药材的价格后发现,上述时间范围内,市场并不存在如此之大的价格波动。

而且,天津同仁堂的关联公司中新药业、天士力(600535.SH)(天士力投资为天津同仁堂二股东),均是天津同仁堂的同行和潜在竞争对手。

整体产能过剩

尽管有着品牌争议、关联交易等先天不足,天津同仁堂还是在4月底披露了IPO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募资7.04亿元,主要用于扩大产能。

2015年-2017年,天津同仁堂营业收入分别为5.15亿元、5.77亿元、6.23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374.30万元、6254.87万元、1.14亿元。

天津同仁堂旗下的主要产品为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公司有效期内药品批准文号 114 个,包括 22 项独家品种, 34 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13 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不过,斑马消费发现,尽管天津同仁堂准备大规模扩大产能,但实际上公司目前的整体产能存在严重过剩。

天津同仁堂的募投项目,将新增肾炎康复片产能13.79亿片/年、新增脉管复康片产能3.74亿片/年、新增清降片产能4.12亿片/年。

拳头产品的产能紧缺客观存在,但天津同仁堂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为:片剂七成,胶囊四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同仁堂

3.8k
  • “三品”年成效显著 同仁堂业绩再创新高
  • 同仁堂(600085.SH):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6.69亿元,同比增长16.9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津同仁堂IPO:从杂技演员到资本玩家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IPO,让持续百年的“同仁堂”品牌之争,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斑马消费 沈庹

A股即将迎来又一个同仁堂?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同仁堂”)冲击IPO,让持续百年的“同仁堂”品牌之争,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前杂技团演员张彦森,参与股改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取代天津市医药集团成为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同样的方法复制,拿下天津宏仁堂和狗不理,张彦森已成为2家上市公司、3个百年老字号的实际控制人。

“同仁堂”之争

提到同仁堂,大家都知道那句耳熟能详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正因为太过知名,所以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北京同仁堂,还出现了其他几个,如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都同仁堂。

此次,天津同仁堂递交IPO招股书,将纠缠百年之久的“同仁堂”品牌之争,再次推到前台。

同仁堂由乐氏家族创立于清代。清末,乐家女婿张益堂将自家“张家药铺”更名为天津同仁堂,冒用同仁堂名号。民国期间,同仁堂在天津立案,状告天津同仁堂侵权,天津方面败诉。

不过,天津同仁堂这一名号却保留了下来。

2002年,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天津同仁堂制药厂股改,与张彦森等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更名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成为如今的拟上市主体。

事实上,即便将来成功上市,天津同仁堂使用“同仁堂”作为简称或对外宣传,并不合适。

毕竟,“同仁堂”的商标归属于北京同仁堂(旗下3家上市公司,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国药08138.HK)。

天津同仁堂虽然也叫同仁堂,但旗下商标归属于两大医药老字号,“津同仁”和“宏仁堂”之下。

从杂技团演员到资本玩家

在2002年之前,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彦森,跟医药行业并无交集。他先是在天津市杂技团当了20多年演员,后来做过广告,干过餐饮。

2002年,天津同仁堂制药厂股改,张彦森以现金出资 1700万元,持股34%,成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二股东,并出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随后,经过数次增资和股权转让,张彦森家族成为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59%。

当演员真是埋没了张彦森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能力。

随后几年,他以几乎相同的操作手法,控制了另一家医药老字号天津宏仁堂(天津同仁堂的子公司),以及天津的名片之一——狗不理包子背后的运营商狗不理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狗不理此前曾冲击IPO折戟,在2015年底和天津同仁堂结伴挂牌新三板(狗不理834100.OC、津同仁堂834915.OC)。

这么多年,天津同仁堂、天津宏仁堂、狗不理集团由国有企业变身家族企业,所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争议从未停止。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张彦森的资本版图。从一名杂技团演员,到控制3个百年老字号、2家上市公司,张彦森只用了十几年。

关联交易凶猛,原料采购价异常

正是因为天津市医药集团与天津同仁堂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了天津同仁堂挥之不去的关联交易。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天津同仁堂向关联方销售药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96%、17.52%和16.06%,向关联方采购中药材、包装物等占总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11.40%、12.19%和2.33%。

天津同仁堂的第一大客户,正是天津市医药集团下属的中新药业(600329.SH),中新药业是天津同仁堂子公司天津宏仁堂的二股东。早些年,中新药业因反复倒手宏仁堂股权而备受质疑。

2017年,天津同仁堂与中新药业的关联交易达到9315.39万元,占天津同仁堂营业收入的15%。

另一方面,斑马消费发现,天津同仁堂的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异常。

2015年-2017年,天津同仁堂采购的人参和西洋参这两种药材,价格相差3倍以上。

事实上,斑马消费通过中药材天地网查询这两种中药材的价格后发现,上述时间范围内,市场并不存在如此之大的价格波动。

而且,天津同仁堂的关联公司中新药业、天士力(600535.SH)(天士力投资为天津同仁堂二股东),均是天津同仁堂的同行和潜在竞争对手。

整体产能过剩

尽管有着品牌争议、关联交易等先天不足,天津同仁堂还是在4月底披露了IPO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募资7.04亿元,主要用于扩大产能。

2015年-2017年,天津同仁堂营业收入分别为5.15亿元、5.77亿元、6.23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374.30万元、6254.87万元、1.14亿元。

天津同仁堂旗下的主要产品为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公司有效期内药品批准文号 114 个,包括 22 项独家品种, 34 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13 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不过,斑马消费发现,尽管天津同仁堂准备大规模扩大产能,但实际上公司目前的整体产能存在严重过剩。

天津同仁堂的募投项目,将新增肾炎康复片产能13.79亿片/年、新增脉管复康片产能3.74亿片/年、新增清降片产能4.12亿片/年。

拳头产品的产能紧缺客观存在,但天津同仁堂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为:片剂七成,胶囊四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