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8年LOEWE工艺奖得主揭晓,主办方说:“关注手工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8年LOEWE工艺奖得主揭晓,主办方说:“关注手工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

时间是无形的创造者,在30年的贮存后,自然赋予普通黏土坯子如同星河样貌的斑痕,为苏格兰陶艺家 Jennifer Lee 赢得了2018年 LOEWE 手工艺奖的最高奖项。一如评委、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Deyan Sudjic所说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用来关注手工艺。数字时代正在摧毁所有以往认知,但是有一些东西关乎人类最基本情感、触觉与记忆的载体,他们一定会留下来。”

西班牙奢侈品牌 LOEWE罗意威于2016年发起的、致力于发现和奖励当代手工艺创作者的“LOEWE 工艺奖”于近日公布了本届奖项的最终获得者。来自苏格兰的手工陶艺家 Jennifer Lee 凭借一件创作时间跨越30年的作品,成为LOEWE创意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口中 “形式革新的里程碑”。

 

凝固的时间

A Sense of Frozen Time

Pale, Shadowed Speckled Traces, Fading Ellipse, Bronze Specks, Tilted Shelf(2017)

 

这位来自苏格兰的陶艺家目前定居于伦敦,她的每件作品平均要花费两到五周的制作工期。与传统手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她通常会在投入制作之前,将金属氧化物混合到粘土中,先给未上釉的黏土上色,而后捏成椭圆状。

“我的工作室里长期存放着许多黏土坯子,”Lee 在领奖之后对在场的媒体说,事实上,这次的获奖作品 Pale, Shadowed Speckled Traces, Fading Ellipse, Bronze Specks, Tilted Shelf(2017)便是 Lee 在其雏形完成 30 年之后加工而成的。漫长时间赋予了这件形态拙朴的陶器自然氧化形成的带状圆点斑痕,而正是这些貌似行星系的“装饰”打动了评委。

对此,Lee说:“ 我只是让成品自然成熟,让时间带给它变化与结果。”而这恰好与奖项主办方LOEWE基金会的核心理念 —— 工艺不是只属于过去的技术,而是深植于现代性感官之中的重要表达形式相契合。

 

 

材料与工艺的创新

 

由11名专家从超过75个国家1900件作品中选出的30件入围作品,几乎都在材料重塑与技艺革新方面具备启发性,而本届入围者的“亚洲势力”比上一届也更加亮眼。

 

入围作品精选

 

1
Joonyong Kim
韩国
日落时的眼泪(Tears in the Sunset), 玻璃,2014

“我对玻璃的可塑性无限着迷,那些随着光影变幻的色彩,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暧昧距离,吹制与浇铸手法微妙变化而造就的线条、或轻盈或厚重的造型,这一切都让我痴迷不已。”

在玻璃制造技术并不普遍的韩国,Joonyong Kim 是业内公认的先锋。他擅长通过对不同技能的交叠与融合,锻造出造型唯美精致的作品。一如作品的名字 Tears in the Sunset ,Kim 以纤细柔软的线条和色彩间的自然过渡映衬自然光线的变化,不规则的棱线则像是泪滴划过的痕迹。

Joonyong Kim 作品。

作品集:http://gallerysklo.co.kr/en/sklo_artist/2864/?ckattempt=1

 

 

2
Sako Ryohei
日本
Mokume-gane Vase,金属

日本冈山县的 Sako Ryuhei 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 Mokume-gane 这一可以追溯至17世纪的日本金属品技艺。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工将极薄且不同色泽、质地的贵金属片进行分层和粘结,而后再将他们分层切割、钻孔、再加工,呈现出类似木纹一样的天然花纹。

成功的分层、切割非常考验匠人的技术,而 Ryuhei 最难得的之处在于,他基于对此传统手艺的研究与实践之上,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为这项最初为生产装饰剑配件而开发的技艺赋予了当代生命力。

Sako Ryohei 作品

网站:http://www.sakoryuhei.com

 

 

3
Haecho Chung(鄭解朝)
韩国
Five Color Vessels 0831

韩国漆器艺术家 Haecho Chung 今年已经71年,依然在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漆器制作领域里忙碌着。

他在大学里学习木材工艺和工业设计,之后去到日本的金泽县和越南胡志明学习、研究木漆工艺。他以 Hyeop-jeo-tae 技术而闻名,在这种技术中,麻条需要被米胶进行反复分层(约50至100层),直到达到预期的形状。成型后的作品会在表面涂上韩国独有的otttree漆树汁,通常一件作品要用6个月才能完成。

Haecho Chung 的作品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机构。

Haecho Chung 作品

 

 

4
陈旻
中国
杭州凳(Hangzhou Chair)

80后中国产品设计师陈旻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在对材料和工艺的探索中,陈旻偶然在杭州一家竹业加工厂看到整齐堆叠的各种厚度的竹皮,被这种柔韧自然的材料启发,继而创作出“杭州凳”。

它的凳面由16张不到一厘米厚的竹皮经末端黏合之后制成,一根新鲜砍伐的、直径3厘米左右的青竹穿透层层竹皮,在底部将凳子的两端连接在一起。16层竹皮自然形成的弧度让人想到西湖断桥的拱形,又如层层波纹般柔美坚韧,竹皮间的空隙则赋予不同使用者合理的坐高与舒适度。

发端于本地材料与民间工艺的椅子因此被命名为“杭州椅”,而这也是本次奖项入围作品中唯一一件来自中国设计师的作品。

个人网站:http://chen-min.com/

 

 

5
Takuro Kuwata(桑田卓郎)
日本 
茶碗 (Tea Bowl)
 

日本实验陶艺家 Kuwata 的“茶碗”是一个被铂和钢分层并形成“裂痕”的绿色琉璃容器,附着在琉璃表面的金属像熔融之后滴下来的一样。Kuwata 试着用石块和针打破原有的陶瓷制作流程,在不再 “完美”的作品和具备反差性的材料之中制造趣味与视觉张力。

Takuro Kuwata 作品

评委会赞赏其作品所展示的能量及自我表达,认为“他超越传统陶艺的制作方式给陶艺创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网站:http://www.takurokuwata.com

 

 

6
Simone Pheulpin
法国
Croissance XL

出生于1941年的Simone Pheulpin 是来自法国南锡(Nancy)的纺织雕塑家,目前她生活和工作在法国东北部的孚日省(Vosges)。

Simone Pheulpin 的作品大多来自一种表达的本能,而棉花凭借“未经处理的天然感与柔韧性”成为她创作的主要材料。获奖作品“Croissance XL”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由单色工业棉的褶皱制成,并用无数针固定着。其密集的褶皱看起来像岩石的裂缝,或是树木被砍伐后呈现出的年轮,呈现出一种原始、厚朴的力量感。

Simone Pheulpin 棉花雕塑作品

网站:http://spheulpin.free.fr/crbst_15.html

 

 

7
IRINA RAZUMOVSKAYA
俄罗斯
Barkskin

Irina 自幼便接触、学习艺术史,在之后的成长与游历中,她愈加对日常生活中富有诗性的细微之处产生兴趣。而她的创作实践始终发端于一些微妙的意向 —— 建筑的老化与倾颓 ;随着时间与使用逐渐散发出柔和光泽的坚硬物品等。

Irina 的最新作品,也是本次入围的陶瓷作品 Barkskin 灵感便来自于对后苏联时代的渴望:这些苏联的建筑曾经大胆而前卫,并以毫不妥协的视觉语法被建立起来,后来又被忽视,在腐朽中反而变得诗意。Barkskin 朴素的建构主义形式,和表层经过时间后的自然裂痕与剥落也记录着时间。

Irina 陶艺作品

网站:http://www.irina-r.ru

 

 

最好的时候

奖项的发起者 Anderson 本人便是手工艺的推崇者,而这个由西班牙手工皮具工坊发展至今的奢侈品品牌也始终在以不同形式承袭、发掘与推广来自全世界的珍惜手工艺。

2013年,LOEWE 就曾推出名为 Best Hands of Spain 的系列,联手许多著名的西班牙传统工艺品牌,合作打造面向全球销售的4款产品。在去年和今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中也相继发布与全球匠人合作推出的家具、毛毯、挂毯和手提包等等系列,整个项目的所有盈利都捐给了促进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和弘扬世界各地传统工艺的慈善基金会。

传统手艺如何获得延续与新生 ,如何在工业时代与消费主义趋势之下得以承袭与延续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另评委们惊喜的是,越来越多具备前沿设计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的年轻手工艺术家已经意识到在大多数物品历经着快速淘汰与迭代的同时,手工艺仍旧保有的稀缺美感,以及与自然共生共融的有机属性 —— 这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正如奖项评委、评论家、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Deyan Sudjic所说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用来关注手工艺。数字时代正在摧毁所有以往认知,但是有一些东西关乎人类最基本情感、触觉与记忆的载体,他们一定会留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8年LOEWE工艺奖得主揭晓,主办方说:“关注手工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

时间是无形的创造者,在30年的贮存后,自然赋予普通黏土坯子如同星河样貌的斑痕,为苏格兰陶艺家 Jennifer Lee 赢得了2018年 LOEWE 手工艺奖的最高奖项。一如评委、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Deyan Sudjic所说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用来关注手工艺。数字时代正在摧毁所有以往认知,但是有一些东西关乎人类最基本情感、触觉与记忆的载体,他们一定会留下来。”

西班牙奢侈品牌 LOEWE罗意威于2016年发起的、致力于发现和奖励当代手工艺创作者的“LOEWE 工艺奖”于近日公布了本届奖项的最终获得者。来自苏格兰的手工陶艺家 Jennifer Lee 凭借一件创作时间跨越30年的作品,成为LOEWE创意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口中 “形式革新的里程碑”。

 

凝固的时间

A Sense of Frozen Time

Pale, Shadowed Speckled Traces, Fading Ellipse, Bronze Specks, Tilted Shelf(2017)

 

这位来自苏格兰的陶艺家目前定居于伦敦,她的每件作品平均要花费两到五周的制作工期。与传统手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她通常会在投入制作之前,将金属氧化物混合到粘土中,先给未上釉的黏土上色,而后捏成椭圆状。

“我的工作室里长期存放着许多黏土坯子,”Lee 在领奖之后对在场的媒体说,事实上,这次的获奖作品 Pale, Shadowed Speckled Traces, Fading Ellipse, Bronze Specks, Tilted Shelf(2017)便是 Lee 在其雏形完成 30 年之后加工而成的。漫长时间赋予了这件形态拙朴的陶器自然氧化形成的带状圆点斑痕,而正是这些貌似行星系的“装饰”打动了评委。

对此,Lee说:“ 我只是让成品自然成熟,让时间带给它变化与结果。”而这恰好与奖项主办方LOEWE基金会的核心理念 —— 工艺不是只属于过去的技术,而是深植于现代性感官之中的重要表达形式相契合。

 

 

材料与工艺的创新

 

由11名专家从超过75个国家1900件作品中选出的30件入围作品,几乎都在材料重塑与技艺革新方面具备启发性,而本届入围者的“亚洲势力”比上一届也更加亮眼。

 

入围作品精选

 

1
Joonyong Kim
韩国
日落时的眼泪(Tears in the Sunset), 玻璃,2014

“我对玻璃的可塑性无限着迷,那些随着光影变幻的色彩,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暧昧距离,吹制与浇铸手法微妙变化而造就的线条、或轻盈或厚重的造型,这一切都让我痴迷不已。”

在玻璃制造技术并不普遍的韩国,Joonyong Kim 是业内公认的先锋。他擅长通过对不同技能的交叠与融合,锻造出造型唯美精致的作品。一如作品的名字 Tears in the Sunset ,Kim 以纤细柔软的线条和色彩间的自然过渡映衬自然光线的变化,不规则的棱线则像是泪滴划过的痕迹。

Joonyong Kim 作品。

作品集:http://gallerysklo.co.kr/en/sklo_artist/2864/?ckattempt=1

 

 

2
Sako Ryohei
日本
Mokume-gane Vase,金属

日本冈山县的 Sako Ryuhei 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 Mokume-gane 这一可以追溯至17世纪的日本金属品技艺。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工将极薄且不同色泽、质地的贵金属片进行分层和粘结,而后再将他们分层切割、钻孔、再加工,呈现出类似木纹一样的天然花纹。

成功的分层、切割非常考验匠人的技术,而 Ryuhei 最难得的之处在于,他基于对此传统手艺的研究与实践之上,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为这项最初为生产装饰剑配件而开发的技艺赋予了当代生命力。

Sako Ryohei 作品

网站:http://www.sakoryuhei.com

 

 

3
Haecho Chung(鄭解朝)
韩国
Five Color Vessels 0831

韩国漆器艺术家 Haecho Chung 今年已经71年,依然在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漆器制作领域里忙碌着。

他在大学里学习木材工艺和工业设计,之后去到日本的金泽县和越南胡志明学习、研究木漆工艺。他以 Hyeop-jeo-tae 技术而闻名,在这种技术中,麻条需要被米胶进行反复分层(约50至100层),直到达到预期的形状。成型后的作品会在表面涂上韩国独有的otttree漆树汁,通常一件作品要用6个月才能完成。

Haecho Chung 的作品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机构。

Haecho Chung 作品

 

 

4
陈旻
中国
杭州凳(Hangzhou Chair)

80后中国产品设计师陈旻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在对材料和工艺的探索中,陈旻偶然在杭州一家竹业加工厂看到整齐堆叠的各种厚度的竹皮,被这种柔韧自然的材料启发,继而创作出“杭州凳”。

它的凳面由16张不到一厘米厚的竹皮经末端黏合之后制成,一根新鲜砍伐的、直径3厘米左右的青竹穿透层层竹皮,在底部将凳子的两端连接在一起。16层竹皮自然形成的弧度让人想到西湖断桥的拱形,又如层层波纹般柔美坚韧,竹皮间的空隙则赋予不同使用者合理的坐高与舒适度。

发端于本地材料与民间工艺的椅子因此被命名为“杭州椅”,而这也是本次奖项入围作品中唯一一件来自中国设计师的作品。

个人网站:http://chen-min.com/

 

 

5
Takuro Kuwata(桑田卓郎)
日本 
茶碗 (Tea Bowl)
 

日本实验陶艺家 Kuwata 的“茶碗”是一个被铂和钢分层并形成“裂痕”的绿色琉璃容器,附着在琉璃表面的金属像熔融之后滴下来的一样。Kuwata 试着用石块和针打破原有的陶瓷制作流程,在不再 “完美”的作品和具备反差性的材料之中制造趣味与视觉张力。

Takuro Kuwata 作品

评委会赞赏其作品所展示的能量及自我表达,认为“他超越传统陶艺的制作方式给陶艺创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网站:http://www.takurokuwata.com

 

 

6
Simone Pheulpin
法国
Croissance XL

出生于1941年的Simone Pheulpin 是来自法国南锡(Nancy)的纺织雕塑家,目前她生活和工作在法国东北部的孚日省(Vosges)。

Simone Pheulpin 的作品大多来自一种表达的本能,而棉花凭借“未经处理的天然感与柔韧性”成为她创作的主要材料。获奖作品“Croissance XL”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由单色工业棉的褶皱制成,并用无数针固定着。其密集的褶皱看起来像岩石的裂缝,或是树木被砍伐后呈现出的年轮,呈现出一种原始、厚朴的力量感。

Simone Pheulpin 棉花雕塑作品

网站:http://spheulpin.free.fr/crbst_15.html

 

 

7
IRINA RAZUMOVSKAYA
俄罗斯
Barkskin

Irina 自幼便接触、学习艺术史,在之后的成长与游历中,她愈加对日常生活中富有诗性的细微之处产生兴趣。而她的创作实践始终发端于一些微妙的意向 —— 建筑的老化与倾颓 ;随着时间与使用逐渐散发出柔和光泽的坚硬物品等。

Irina 的最新作品,也是本次入围的陶瓷作品 Barkskin 灵感便来自于对后苏联时代的渴望:这些苏联的建筑曾经大胆而前卫,并以毫不妥协的视觉语法被建立起来,后来又被忽视,在腐朽中反而变得诗意。Barkskin 朴素的建构主义形式,和表层经过时间后的自然裂痕与剥落也记录着时间。

Irina 陶艺作品

网站:http://www.irina-r.ru

 

 

最好的时候

奖项的发起者 Anderson 本人便是手工艺的推崇者,而这个由西班牙手工皮具工坊发展至今的奢侈品品牌也始终在以不同形式承袭、发掘与推广来自全世界的珍惜手工艺。

2013年,LOEWE 就曾推出名为 Best Hands of Spain 的系列,联手许多著名的西班牙传统工艺品牌,合作打造面向全球销售的4款产品。在去年和今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中也相继发布与全球匠人合作推出的家具、毛毯、挂毯和手提包等等系列,整个项目的所有盈利都捐给了促进少数民族女性教育和弘扬世界各地传统工艺的慈善基金会。

传统手艺如何获得延续与新生 ,如何在工业时代与消费主义趋势之下得以承袭与延续并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另评委们惊喜的是,越来越多具备前沿设计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的年轻手工艺术家已经意识到在大多数物品历经着快速淘汰与迭代的同时,手工艺仍旧保有的稀缺美感,以及与自然共生共融的有机属性 —— 这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正如奖项评委、评论家、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Deyan Sudjic所说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用来关注手工艺。数字时代正在摧毁所有以往认知,但是有一些东西关乎人类最基本情感、触觉与记忆的载体,他们一定会留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