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一言不合就“封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一言不合就“封杀”

“封杀”也好,开放也罢,都是腾讯自己的选择。

作者:熊出墨请注意

你们说我“坏”,我就“坏”给你们看。

就在大家议论腾讯“封杀”抖音是按章办事还是另有它谋之时,腾讯又放狠招,一纸公告对微信内部分享的外链作出了更加严苛的限定。有业内人士解读,此举无异于在宣告世人,微信内部即将开启新一轮大面积“封杀”运动。

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腾讯系与头条系战火的升级,有人说这是腾讯在为微视崛起清障。那么背后原因是何?这事到底该不该怪腾讯?总结腾讯近些年来的“封杀”运动后,或许我们就能够寻得答案。

从“封杀”到妥协

5月18日,腾讯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布公告,称为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优化微信外部链接体验,其将对外链管理规则进行进一步升级。

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的规范,二是对视听内容的传播,平台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三是禁止强制更改用户的返回路径,四是禁止外链内容中出现用户头像昵称等信息浮层,五则是对违规行为采取阶梯式的处理机制。

此公告如一颗深水炸弹,引爆网络的同时落得“史上最严封杀令”这一称号。根据公告内容,网上更是流传出了一份被“封杀”的App名单。能够看到,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众多短视频平台,虎牙、全民、斗鱼、花椒、映客等众多直播平台都包括在内。

细读公告,有网友发现了其中可疑之处。第二条对于视听平台的禁令,明确提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关于这一证照,监管部门自2016年底基本就处于停批状态。并且繁荣发展的短视频市场,监管部门近两年并未在此层面上做出过多限制,腾讯此番明令禁止是否欠妥?

事件持续发酵,舆论重压之下,腾讯做出了妥协。

今早,“微信派”再次发文,就5月18日的公告作出补充,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删除原公告中第二条,即对于证照的要求。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业内社群中对此事也作出回应,称网上流传的“封杀”App名单有真有假,目前腾讯尊重开发者的客观状况,才做出如上修正。此外,张军还说道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外链管理的难度,对微信多些体谅。

公告已改,官方人士也已表态,但此事却未能就此平息。依旧有部分网友在为已被封杀的抖音鸣不平,称腾讯一系列举措往小了说是对头条系的狙击,往大了说是针对整个短视频领域的玩家。

本质还是流量之争

“封杀”罗生门背后,众人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腾讯和抖音等App到底在争什么?答案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看抖音被“封杀”后失去了什么。抖音失去的是流量,微信生态内巨大的社交流量。

5月16日,腾讯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指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达到了10.4亿,同比增长为10.9%。无疑,微信已经成为巨大的流量池。而对于互联网玩家来说,最如饥似渴的东西就是流量。

并且,他们已经从微信这里尝到了甜头。比如说获得流量扶持的拼多多和趣头条,通过在微信生态内的分享和传播,二者实现了快速崛起。数据显示,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用户增长突破3亿,并且订单量超过了京东。而趣头条则是不到两年累计收获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

再来看抖音,前两日其发布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H5,在朋友圈中流传甚广,以至于触动了腾讯对于微信朋友圈内链接传播的防刷屏限制,被系统自动屏蔽。也就有了抖音官方所说的H5发布24小时内连续两次遭到“封杀”,被“封杀”之后,用户再将这一H5分享到朋友圈后,其他人无法看到。

很明显,腾讯用实力诠释了“我的地盘听我的”这句话,遭“封杀”之后,抖音除了申诉外,别无他法。

不乏有“阴谋论者”将此事放大,称腾讯所做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自家旗下的微视保驾护航。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也控诉道微信这是在“借口封杀”,并称微视“抄袭搬运”抖音,但除了马化腾的“诽谤”回怼,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腾讯关于此敏感问题作出过多解释。

对此,熊出墨请注意回想起前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今日头条整顿时,腾讯为表决心大义灭亲,微视也被计入“封杀”名单。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对第一季度财报进行解读时说道,公司会大力投资微视平台,微视的使命就是向腾讯的社交App和浏览器App推送微视频。

那么,刘炽平口中的“社交App”是否包括微信?“大力投资”是否会通过微信给予其流量支持?假设腾讯为微视开绿灯之后,对其他平台又作何态度?相信在日后,这些都会成为判断现今“封杀”之举到底意欲何为的重要依据。

“封杀”或属在所难免

对于腾讯一言不合就“封杀”的行为,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正是其多年以来的传统,有业内人士向熊出墨请注意如此说道。纵观腾讯近几年历史,确实能够映证这一点。

比如在电商领域,腾讯曾对阿里进行过“封杀”。此前QQ空间屏蔽淘宝链接,微信屏蔽淘宝、天猫、支付宝等链接。另外在支付领域,腾讯与阿里之间也是摩擦不断,也上升至“封杀”这一层面。线上有微信封杀支付宝及支付宝口令红包,线下有今年3月份沃尔玛中国官宣,3月15日起,沃尔玛华西区和微信达成深度合作,门店将暂停接受支付宝支付。

还有在音乐领域,腾讯旗下的QQ音乐在业内也有着诸多对手,网易云音乐在2015年时就曾遭到了微信的“封杀”,用户无法将音乐分享到微信之中。

网易云音乐对此曾在声明中直言“他们有自己的音乐应用,他们还要继续卖绿钻,他们还要靠微信来弥补遗失的社交基因,他们还需要让微信帮助自己更具想象力,他们还要顶着开放互联网精神的压力。”

虽说网易云这则声明是发表于三年之前,但时至今日,其所讲的道理却依然适用。像腾讯这样的公司体量越来越大之时,他与外界的“交集”就会越来越多,要处理这些“交集”,“封杀”有时就显得在所难免。

当然,商业竞争无可厚非。“封杀”也绝不是腾讯独有的基因,前文中说到其与阿里之间的摩擦,其中阿里也有过类似的“封杀”之举。如在2014年2月,支付宝对外宣称停止受理微信的支付接口申请,对于已经通过申请的客户,支付宝采取的是逐步清理。

这就不得不让人重新打量网易云音乐提到的一个词“开放互联网精神”。腾讯、阿里等一直在强调开放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之一,但对竞争对手一系列的“封杀”举动却又显得与这一核心精神格格不入。

话说回来,“封杀”也好,开放也罢,都是腾讯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拥有10亿月活用户的超级平台,其对生态内的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如果不作出相关的限定,那恐怕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而在此前提下,像抖音、网易云音乐这类站在对立面,又对其流量有着依赖性的玩家也就不得不低头了。毕竟,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证文章完整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6.5k
  • 腾讯控股:今日以10亿港元回购318万股公司股票
  • 腾讯控股:今日斥资约10.01亿港元回购320万股公司股份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一言不合就“封杀”

“封杀”也好,开放也罢,都是腾讯自己的选择。

作者:熊出墨请注意

你们说我“坏”,我就“坏”给你们看。

就在大家议论腾讯“封杀”抖音是按章办事还是另有它谋之时,腾讯又放狠招,一纸公告对微信内部分享的外链作出了更加严苛的限定。有业内人士解读,此举无异于在宣告世人,微信内部即将开启新一轮大面积“封杀”运动。

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腾讯系与头条系战火的升级,有人说这是腾讯在为微视崛起清障。那么背后原因是何?这事到底该不该怪腾讯?总结腾讯近些年来的“封杀”运动后,或许我们就能够寻得答案。

从“封杀”到妥协

5月18日,腾讯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布公告,称为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优化微信外部链接体验,其将对外链管理规则进行进一步升级。

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的规范,二是对视听内容的传播,平台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三是禁止强制更改用户的返回路径,四是禁止外链内容中出现用户头像昵称等信息浮层,五则是对违规行为采取阶梯式的处理机制。

此公告如一颗深水炸弹,引爆网络的同时落得“史上最严封杀令”这一称号。根据公告内容,网上更是流传出了一份被“封杀”的App名单。能够看到,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众多短视频平台,虎牙、全民、斗鱼、花椒、映客等众多直播平台都包括在内。

细读公告,有网友发现了其中可疑之处。第二条对于视听平台的禁令,明确提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关于这一证照,监管部门自2016年底基本就处于停批状态。并且繁荣发展的短视频市场,监管部门近两年并未在此层面上做出过多限制,腾讯此番明令禁止是否欠妥?

事件持续发酵,舆论重压之下,腾讯做出了妥协。

今早,“微信派”再次发文,就5月18日的公告作出补充,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删除原公告中第二条,即对于证照的要求。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业内社群中对此事也作出回应,称网上流传的“封杀”App名单有真有假,目前腾讯尊重开发者的客观状况,才做出如上修正。此外,张军还说道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外链管理的难度,对微信多些体谅。

公告已改,官方人士也已表态,但此事却未能就此平息。依旧有部分网友在为已被封杀的抖音鸣不平,称腾讯一系列举措往小了说是对头条系的狙击,往大了说是针对整个短视频领域的玩家。

本质还是流量之争

“封杀”罗生门背后,众人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腾讯和抖音等App到底在争什么?答案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看抖音被“封杀”后失去了什么。抖音失去的是流量,微信生态内巨大的社交流量。

5月16日,腾讯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指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达到了10.4亿,同比增长为10.9%。无疑,微信已经成为巨大的流量池。而对于互联网玩家来说,最如饥似渴的东西就是流量。

并且,他们已经从微信这里尝到了甜头。比如说获得流量扶持的拼多多和趣头条,通过在微信生态内的分享和传播,二者实现了快速崛起。数据显示,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用户增长突破3亿,并且订单量超过了京东。而趣头条则是不到两年累计收获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

再来看抖音,前两日其发布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H5,在朋友圈中流传甚广,以至于触动了腾讯对于微信朋友圈内链接传播的防刷屏限制,被系统自动屏蔽。也就有了抖音官方所说的H5发布24小时内连续两次遭到“封杀”,被“封杀”之后,用户再将这一H5分享到朋友圈后,其他人无法看到。

很明显,腾讯用实力诠释了“我的地盘听我的”这句话,遭“封杀”之后,抖音除了申诉外,别无他法。

不乏有“阴谋论者”将此事放大,称腾讯所做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自家旗下的微视保驾护航。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也控诉道微信这是在“借口封杀”,并称微视“抄袭搬运”抖音,但除了马化腾的“诽谤”回怼,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腾讯关于此敏感问题作出过多解释。

对此,熊出墨请注意回想起前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今日头条整顿时,腾讯为表决心大义灭亲,微视也被计入“封杀”名单。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对第一季度财报进行解读时说道,公司会大力投资微视平台,微视的使命就是向腾讯的社交App和浏览器App推送微视频。

那么,刘炽平口中的“社交App”是否包括微信?“大力投资”是否会通过微信给予其流量支持?假设腾讯为微视开绿灯之后,对其他平台又作何态度?相信在日后,这些都会成为判断现今“封杀”之举到底意欲何为的重要依据。

“封杀”或属在所难免

对于腾讯一言不合就“封杀”的行为,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正是其多年以来的传统,有业内人士向熊出墨请注意如此说道。纵观腾讯近几年历史,确实能够映证这一点。

比如在电商领域,腾讯曾对阿里进行过“封杀”。此前QQ空间屏蔽淘宝链接,微信屏蔽淘宝、天猫、支付宝等链接。另外在支付领域,腾讯与阿里之间也是摩擦不断,也上升至“封杀”这一层面。线上有微信封杀支付宝及支付宝口令红包,线下有今年3月份沃尔玛中国官宣,3月15日起,沃尔玛华西区和微信达成深度合作,门店将暂停接受支付宝支付。

还有在音乐领域,腾讯旗下的QQ音乐在业内也有着诸多对手,网易云音乐在2015年时就曾遭到了微信的“封杀”,用户无法将音乐分享到微信之中。

网易云音乐对此曾在声明中直言“他们有自己的音乐应用,他们还要继续卖绿钻,他们还要靠微信来弥补遗失的社交基因,他们还需要让微信帮助自己更具想象力,他们还要顶着开放互联网精神的压力。”

虽说网易云这则声明是发表于三年之前,但时至今日,其所讲的道理却依然适用。像腾讯这样的公司体量越来越大之时,他与外界的“交集”就会越来越多,要处理这些“交集”,“封杀”有时就显得在所难免。

当然,商业竞争无可厚非。“封杀”也绝不是腾讯独有的基因,前文中说到其与阿里之间的摩擦,其中阿里也有过类似的“封杀”之举。如在2014年2月,支付宝对外宣称停止受理微信的支付接口申请,对于已经通过申请的客户,支付宝采取的是逐步清理。

这就不得不让人重新打量网易云音乐提到的一个词“开放互联网精神”。腾讯、阿里等一直在强调开放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之一,但对竞争对手一系列的“封杀”举动却又显得与这一核心精神格格不入。

话说回来,“封杀”也好,开放也罢,都是腾讯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拥有10亿月活用户的超级平台,其对生态内的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如果不作出相关的限定,那恐怕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而在此前提下,像抖音、网易云音乐这类站在对立面,又对其流量有着依赖性的玩家也就不得不低头了。毕竟,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证文章完整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