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养老地产有三条出路 关键在中国适合哪一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养老地产有三条出路 关键在中国适合哪一条?

从地产角度看养老地产几乎是个伪命题。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养老社区,居住的100%都是老人,这样暮气沉沉的社区别说年轻人会发怵,老年人都不愿意去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渐渐老去,养老产业势必成为一个众人瞩目的行业,有钱没钱都得关心。和地产相关,就出现了养老地产这么一个新的分支,也许因为纯粹的养老社区总是觉得有点讲不通,于是会出现养老养生、度假养老、医疗养老等结合的方式。不过即便这样,大多数人对养老地产怎么玩还是在云里雾里,四处取经,却不敢真的去学,因为如果投的真的是自己的钱,怎么样也得落个踏实吧。

从地产角度看养老地产几乎是个伪命题。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养老社区,居住的100%都是老人,这样暮气沉沉的社区别说年轻人会发怵,老年人也不愿意去住啊,难道去哪里等死吗?如果不是真做,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目的不过是找政府要便宜土地,不过这样的土地要么太偏,要么就在产权上有限制(比如不允许散卖),政府也不是傻子,不会让你捡明显的便宜(当然,不排除有特殊原因)。开发商当然也不傻,会把养老内容尽量精简,“浓缩”到一般的配套之中,养老就成了概念,只是这概念究竟能带来多少的溢价就不好说了。

真做是不是就真的不行呢?根据我的了解,现实情况中做养老地产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1、缺乏有经验的养老运营机构,国外请来的大多水土不服,国内又还没有特别成熟的团队;2、医疗护理被认为不可或缺,但医的比重占多大,相关设施投入多少没概念,容易做成重资产;3、考虑定位低端容易与普通养老院混同,因此普遍定位高端养老,但入住率不高是普遍问题;4、盈利方式普遍没有解决,找不到好的退出方式,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养老地产到底能不能做,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呢?在我的观察,有三种商业模式是符合投资逻辑的,下面简单做个介绍。

第一种商业模式叫医养结合,大致的意思是将社区养老与社区医院进行组合,选址一般就在成熟的居民小区附近,一方面解决周边居民(主要针对老人)的就近看病拿药问题,另一方面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这种模式在投资逻辑上有几个是明显的赢利点:1、客群稳定,消费比较刚性,而且因为可以与社保结合,对老年人的消费是个促进;2、医和养可以共享床位,不仅在投入上可以节省,使用率上也大大提高;3、可以点带面,客户不仅包括来住的老人,还能覆盖周边居家养老的老人,收入具有很好的成长性。这种模式的操作难点在于,首先需要有医院经营经验,其次找到合适的选址也不容易,毕竟有个规模经济需要,面积太小了或周边居民数不够都难以支持一个好的运营实体。

第二种商业模式叫分时养老,这个词我是从分时度假借鉴过来的,实际上适用的也是度假养老项目。对于一些位于风景区适合做休闲疗养的项目,确实也是匹配了一部分活力老人的度假需求,但既然是度假就决定不会是长期居住,以买房的形式来消费显然不合适。这就产生了一种卖消费卡的形式来销售养老产品,买的老人可以在连锁经营的地方任意选择地方进行消费。这时如果有保险机构介入,就可以把这种销售与养老保险进行结合,年轻的时候是投资,老来进行消费(所以险资对养老是非常关注的)。因为投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现金回流,不需要分割产权销售,因此在项目选择上是可以是划拨土地,也就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对选址比较考研,否则就没有什么选择空间,不容易促进销售。

第三种商业模式我称之为养老主体商业综合体。什么意思呢?就是做的也是社区养老,但将医的成份降到最低,降到只剩下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这种模式重点在于针对中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养生养老服务,通过对他们身心进行有效的调养,让他们安享一个快乐健康的晚年生活。具体的做法其实和一个生活体验式的商业综合体没什么区别,普通居民也同样可以来消费,只是更加适老。因为具有普适性,因此消费人群的面更宽,而因为没有特别的硬件需求(很多都是软性的服务),在投资上也不需要增加太多。有做智慧社会的朋友就说,做社区服务的终极目标就是做养老,如果有一种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关注居民的从小到老,这样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商业价值该有多高!

以我个人的观点,我更加看好第三种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不过想的容易做的难,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打一个养老的旗号就可以做起来的,关键还是在于用心。在这三种模式中,养老地产都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提法,传统意义的地产在这里已经被完全淡化,淡化到只有建筑的建设过程。这其中真正的赢利点还是再养老之中,在于对老年人需求的挖掘,在于是否能够通过用心的服务来争取客户。我相信,老年人的市场是一座值得深挖的金矿,只是需要找准了入口。以上三种只是目前我能看到希望的三条出路,也许还有别的选择,欢迎你来告诉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养老地产有三条出路 关键在中国适合哪一条?

从地产角度看养老地产几乎是个伪命题。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养老社区,居住的100%都是老人,这样暮气沉沉的社区别说年轻人会发怵,老年人都不愿意去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渐渐老去,养老产业势必成为一个众人瞩目的行业,有钱没钱都得关心。和地产相关,就出现了养老地产这么一个新的分支,也许因为纯粹的养老社区总是觉得有点讲不通,于是会出现养老养生、度假养老、医疗养老等结合的方式。不过即便这样,大多数人对养老地产怎么玩还是在云里雾里,四处取经,却不敢真的去学,因为如果投的真的是自己的钱,怎么样也得落个踏实吧。

从地产角度看养老地产几乎是个伪命题。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养老社区,居住的100%都是老人,这样暮气沉沉的社区别说年轻人会发怵,老年人也不愿意去住啊,难道去哪里等死吗?如果不是真做,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目的不过是找政府要便宜土地,不过这样的土地要么太偏,要么就在产权上有限制(比如不允许散卖),政府也不是傻子,不会让你捡明显的便宜(当然,不排除有特殊原因)。开发商当然也不傻,会把养老内容尽量精简,“浓缩”到一般的配套之中,养老就成了概念,只是这概念究竟能带来多少的溢价就不好说了。

真做是不是就真的不行呢?根据我的了解,现实情况中做养老地产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1、缺乏有经验的养老运营机构,国外请来的大多水土不服,国内又还没有特别成熟的团队;2、医疗护理被认为不可或缺,但医的比重占多大,相关设施投入多少没概念,容易做成重资产;3、考虑定位低端容易与普通养老院混同,因此普遍定位高端养老,但入住率不高是普遍问题;4、盈利方式普遍没有解决,找不到好的退出方式,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养老地产到底能不能做,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呢?在我的观察,有三种商业模式是符合投资逻辑的,下面简单做个介绍。

第一种商业模式叫医养结合,大致的意思是将社区养老与社区医院进行组合,选址一般就在成熟的居民小区附近,一方面解决周边居民(主要针对老人)的就近看病拿药问题,另一方面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这种模式在投资逻辑上有几个是明显的赢利点:1、客群稳定,消费比较刚性,而且因为可以与社保结合,对老年人的消费是个促进;2、医和养可以共享床位,不仅在投入上可以节省,使用率上也大大提高;3、可以点带面,客户不仅包括来住的老人,还能覆盖周边居家养老的老人,收入具有很好的成长性。这种模式的操作难点在于,首先需要有医院经营经验,其次找到合适的选址也不容易,毕竟有个规模经济需要,面积太小了或周边居民数不够都难以支持一个好的运营实体。

第二种商业模式叫分时养老,这个词我是从分时度假借鉴过来的,实际上适用的也是度假养老项目。对于一些位于风景区适合做休闲疗养的项目,确实也是匹配了一部分活力老人的度假需求,但既然是度假就决定不会是长期居住,以买房的形式来消费显然不合适。这就产生了一种卖消费卡的形式来销售养老产品,买的老人可以在连锁经营的地方任意选择地方进行消费。这时如果有保险机构介入,就可以把这种销售与养老保险进行结合,年轻的时候是投资,老来进行消费(所以险资对养老是非常关注的)。因为投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现金回流,不需要分割产权销售,因此在项目选择上是可以是划拨土地,也就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对选址比较考研,否则就没有什么选择空间,不容易促进销售。

第三种商业模式我称之为养老主体商业综合体。什么意思呢?就是做的也是社区养老,但将医的成份降到最低,降到只剩下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这种模式重点在于针对中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养生养老服务,通过对他们身心进行有效的调养,让他们安享一个快乐健康的晚年生活。具体的做法其实和一个生活体验式的商业综合体没什么区别,普通居民也同样可以来消费,只是更加适老。因为具有普适性,因此消费人群的面更宽,而因为没有特别的硬件需求(很多都是软性的服务),在投资上也不需要增加太多。有做智慧社会的朋友就说,做社区服务的终极目标就是做养老,如果有一种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关注居民的从小到老,这样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商业价值该有多高!

以我个人的观点,我更加看好第三种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不过想的容易做的难,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打一个养老的旗号就可以做起来的,关键还是在于用心。在这三种模式中,养老地产都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提法,传统意义的地产在这里已经被完全淡化,淡化到只有建筑的建设过程。这其中真正的赢利点还是再养老之中,在于对老年人需求的挖掘,在于是否能够通过用心的服务来争取客户。我相信,老年人的市场是一座值得深挖的金矿,只是需要找准了入口。以上三种只是目前我能看到希望的三条出路,也许还有别的选择,欢迎你来告诉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