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枪控难题:愤怒的奥巴马,无奈的奥巴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枪控难题:愤怒的奥巴马,无奈的奥巴马

然而在白宫经历了7年风风雨雨的奥巴马对华盛顿已经没有任何玫瑰色的幻想,虽然恼怒异常,但是他也很清楚,即使举国民众对教堂枪击案感到悲伤愤怒,但是无论是当下的舆论环境还是目前国会的政治局势,都没有可能通过新的枪支控制法案。

“我为这样的事件发表讲话太多次了。”6月18日中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现在白宫新闻室时,表情异常沉重。大约15个小时前,当地时间6月17日晚9时,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的一间教堂发生枪击案,枪手在射杀9人、重伤3人后逃逸。案发后南卡州政府和联邦执法机构倾力追凶,18日上午,凶手在距离惨案发生现场约250英里处的北卡罗来纳州落网。

教堂惨案令美国举国震惊。在18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州长妮基·凯莉难忍泪水:“我们今早醒来,南卡罗来纳的心和灵魂都破碎了。”一些联邦议员聚集在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前的草坪上为逝者祈祷,发生惨剧的教堂附近挤满了悲伤的民众,无数的网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的不解、悲伤、和愤怒。

凶手落网后,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室发表了讲话,在对家属和当地民众表示了慰问,谴责了凶手的恶行后,他语带愤怒地表达了美国枪支文化的不满:“别的发展中国家不会发生这样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奥巴马指出,美国的政府和立法机构应该直面枪支泛滥导致暴力犯罪的现象,并立法解决这一问题。

奥巴马发表讲话前,CBS驻白宫特派记者马克·努勒发了一条微博:“根据我的计算,这至少是奥巴马总统第14次就枪支事件发表声明。”这14次事件中,2011年亚利桑那图桑枪击案6人遇害,一名联邦议员头部受重伤;2012年卡罗拉多影院枪击案导致12人死亡,58人受伤;2013年,有康涅狄格州纽顿小学枪击案,20名花季儿童倒在枪口之下。几乎在每次恶性枪击案发生后,奥巴马都会呼吁立法加强对枪支的控制,但是他所有的呼吁和努力都没有见到任何成效。

美国在独立革命前就有着私人拥有枪支的传统,建国后,宪法第二修正案确定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力受到法律保护,更令持枪合法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南北战争,枪械制造革命、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使得私人使用枪支成为一种风尚,甚至是一种必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黑帮横行,促使国会于1934年第一次通过了限制个人拥有冲锋枪等重武器的《联邦武器法》,六十年代总统肯尼迪遇刺和随后的一系列的政治刺杀推动了《枪支控制法》的通过。

1981年,一个疯狂迷恋影星朱迪·福斯特的“粉丝”为了博得美人的注意刺杀里根总统,虽然受伤的里根随后痊愈,但是随行的白宫发言人詹姆斯·布拉迪却因枪伤而终身瘫痪。布拉迪在刺杀事件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新的枪支控制法案,经过多年努力,在1993年的克林顿政府时期终于通过了对枪支购买者进行严格背景调查的新法案——《布拉迪枪支暴力预防法案》。

但是克林顿政府也为这个法案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价,“布拉迪法案”通过次年,民主党在议会中期选举后失去众议院控制权。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中,华盛顿再没有能够通过有分量的枪控法案。

枪支控制在美国政治斗争中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枪支文化深入人心,尤其在美国南方的一些州,对枪支进行管控的举动往往会遭致大量民众强烈反对,而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都不愿意冒着失去这些带枪选民手中的选票的危险强退控枪法案;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支持拥枪权的“美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巨大,任何试图对枪支拥有和购买进行限制的立法活动都会遭到NRA的强力狙击。成立于1871年的NRA是美国最有实力的院外集团,平时会花巨资在联邦和各级议会进行游说,反对立法枪控。每到选举的敏感时期,对于那些支持枪支控制的政治候选人,NRA一方面会购买广告进行攻击,同时也会向该候选人的竞选对手捐赠。面对民意和游说团体的双重狙击,新的控枪法案成了美国政坛上的天方夜谭。

2012年7月20日,科罗拉多州一间影院正在上映动作片《蝙蝠侠》时,一名扮成剧中角色“小丑”的枪手冲进影厅大开杀戒,造成当时美国历史上伤亡最多的一件惨案。案发时正值2012美国大选的关键阶段,“卫冕”的奥巴马和共和党对手罗姆尼民调相距不大,选情胶着。当时有舆论要求加强枪支控制,但是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没有冒险在枪支控制上发表观点。

到了2013年康涅狄格州小学枪击案发生时,已经成功连任的奥巴马没有了选举包袱,终于下决心在枪支控制上有所作为。当时由于枪击案受害者多为儿童,美国社会要求加强对枪支管控的呼声也比较高,民调显示过半数民众支持通过新的控枪法律。有了民意支持,奥巴马责成副总统拜登领导新成立的枪支控制特别委员会,希望联手国会中的“控枪派”议员,利用舆论优势在立法上有所突破。

然而奥巴马还是低估了民间对枪支管控的反对力量和“拥枪派”在国会中的影响,在经过多番努力后,白宫领衔的新控枪法案还是没有逃脱中途夭折的命运。2013年4月17日,距离康涅狄格州小学枪击案发生仅仅4个月,新法案在参议院闯关失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声明时怒不可遏,称“这是华盛顿耻辱的一天。”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是美国通过新的枪支控制法律最好的机会,在白宫的努力宣告失败后,任何新的立法努力在短期内都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奥巴马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2013年至今,白宫没有再就推动新的枪支控制法案做出任何努力。

在6月17日晚发生的教堂枪击案的受害者中,有一名教会的牧师是奥巴马的旧相识,朋友遇难,更令对枪支文化非常反感的奥巴马感到愤怒,所以当他18日发表声明时,才会强调美国社会和华盛顿不应该对枪支暴力继续熟视无睹。然而在白宫经历了7年风风雨雨的奥巴马,对华盛顿已经没有任何玫瑰色的幻想,虽然恼怒异常,但是他也很清楚,即使举国民众对教堂枪击案感到悲伤愤怒,但是无论是当下的舆论环境还是目前国会的政治局势,都没有可能通过新的枪支控制法案。

站在白宫新闻室的讲台上,眉头紧锁的奥巴马讲话时愤怒之余,也透出了一丝无奈。当他呼吁社会和政客们在枪支控制上应该有所行动时,说了好几次“早晚有一天”,因为他其实清楚地知道,在他任上,什么都不会发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枪控难题:愤怒的奥巴马,无奈的奥巴马

然而在白宫经历了7年风风雨雨的奥巴马对华盛顿已经没有任何玫瑰色的幻想,虽然恼怒异常,但是他也很清楚,即使举国民众对教堂枪击案感到悲伤愤怒,但是无论是当下的舆论环境还是目前国会的政治局势,都没有可能通过新的枪支控制法案。

“我为这样的事件发表讲话太多次了。”6月18日中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现在白宫新闻室时,表情异常沉重。大约15个小时前,当地时间6月17日晚9时,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的一间教堂发生枪击案,枪手在射杀9人、重伤3人后逃逸。案发后南卡州政府和联邦执法机构倾力追凶,18日上午,凶手在距离惨案发生现场约250英里处的北卡罗来纳州落网。

教堂惨案令美国举国震惊。在18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州长妮基·凯莉难忍泪水:“我们今早醒来,南卡罗来纳的心和灵魂都破碎了。”一些联邦议员聚集在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前的草坪上为逝者祈祷,发生惨剧的教堂附近挤满了悲伤的民众,无数的网络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的不解、悲伤、和愤怒。

凶手落网后,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室发表了讲话,在对家属和当地民众表示了慰问,谴责了凶手的恶行后,他语带愤怒地表达了美国枪支文化的不满:“别的发展中国家不会发生这样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奥巴马指出,美国的政府和立法机构应该直面枪支泛滥导致暴力犯罪的现象,并立法解决这一问题。

奥巴马发表讲话前,CBS驻白宫特派记者马克·努勒发了一条微博:“根据我的计算,这至少是奥巴马总统第14次就枪支事件发表声明。”这14次事件中,2011年亚利桑那图桑枪击案6人遇害,一名联邦议员头部受重伤;2012年卡罗拉多影院枪击案导致12人死亡,58人受伤;2013年,有康涅狄格州纽顿小学枪击案,20名花季儿童倒在枪口之下。几乎在每次恶性枪击案发生后,奥巴马都会呼吁立法加强对枪支的控制,但是他所有的呼吁和努力都没有见到任何成效。

美国在独立革命前就有着私人拥有枪支的传统,建国后,宪法第二修正案确定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力受到法律保护,更令持枪合法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南北战争,枪械制造革命、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使得私人使用枪支成为一种风尚,甚至是一种必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黑帮横行,促使国会于1934年第一次通过了限制个人拥有冲锋枪等重武器的《联邦武器法》,六十年代总统肯尼迪遇刺和随后的一系列的政治刺杀推动了《枪支控制法》的通过。

1981年,一个疯狂迷恋影星朱迪·福斯特的“粉丝”为了博得美人的注意刺杀里根总统,虽然受伤的里根随后痊愈,但是随行的白宫发言人詹姆斯·布拉迪却因枪伤而终身瘫痪。布拉迪在刺杀事件后一直致力于推动新的枪支控制法案,经过多年努力,在1993年的克林顿政府时期终于通过了对枪支购买者进行严格背景调查的新法案——《布拉迪枪支暴力预防法案》。

但是克林顿政府也为这个法案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价,“布拉迪法案”通过次年,民主党在议会中期选举后失去众议院控制权。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中,华盛顿再没有能够通过有分量的枪控法案。

枪支控制在美国政治斗争中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枪支文化深入人心,尤其在美国南方的一些州,对枪支进行管控的举动往往会遭致大量民众强烈反对,而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都不愿意冒着失去这些带枪选民手中的选票的危险强退控枪法案;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支持拥枪权的“美国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巨大,任何试图对枪支拥有和购买进行限制的立法活动都会遭到NRA的强力狙击。成立于1871年的NRA是美国最有实力的院外集团,平时会花巨资在联邦和各级议会进行游说,反对立法枪控。每到选举的敏感时期,对于那些支持枪支控制的政治候选人,NRA一方面会购买广告进行攻击,同时也会向该候选人的竞选对手捐赠。面对民意和游说团体的双重狙击,新的控枪法案成了美国政坛上的天方夜谭。

2012年7月20日,科罗拉多州一间影院正在上映动作片《蝙蝠侠》时,一名扮成剧中角色“小丑”的枪手冲进影厅大开杀戒,造成当时美国历史上伤亡最多的一件惨案。案发时正值2012美国大选的关键阶段,“卫冕”的奥巴马和共和党对手罗姆尼民调相距不大,选情胶着。当时有舆论要求加强枪支控制,但是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没有冒险在枪支控制上发表观点。

到了2013年康涅狄格州小学枪击案发生时,已经成功连任的奥巴马没有了选举包袱,终于下决心在枪支控制上有所作为。当时由于枪击案受害者多为儿童,美国社会要求加强对枪支管控的呼声也比较高,民调显示过半数民众支持通过新的控枪法律。有了民意支持,奥巴马责成副总统拜登领导新成立的枪支控制特别委员会,希望联手国会中的“控枪派”议员,利用舆论优势在立法上有所突破。

然而奥巴马还是低估了民间对枪支管控的反对力量和“拥枪派”在国会中的影响,在经过多番努力后,白宫领衔的新控枪法案还是没有逃脱中途夭折的命运。2013年4月17日,距离康涅狄格州小学枪击案发生仅仅4个月,新法案在参议院闯关失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声明时怒不可遏,称“这是华盛顿耻辱的一天。”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是美国通过新的枪支控制法律最好的机会,在白宫的努力宣告失败后,任何新的立法努力在短期内都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奥巴马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从2013年至今,白宫没有再就推动新的枪支控制法案做出任何努力。

在6月17日晚发生的教堂枪击案的受害者中,有一名教会的牧师是奥巴马的旧相识,朋友遇难,更令对枪支文化非常反感的奥巴马感到愤怒,所以当他18日发表声明时,才会强调美国社会和华盛顿不应该对枪支暴力继续熟视无睹。然而在白宫经历了7年风风雨雨的奥巴马,对华盛顿已经没有任何玫瑰色的幻想,虽然恼怒异常,但是他也很清楚,即使举国民众对教堂枪击案感到悲伤愤怒,但是无论是当下的舆论环境还是目前国会的政治局势,都没有可能通过新的枪支控制法案。

站在白宫新闻室的讲台上,眉头紧锁的奥巴马讲话时愤怒之余,也透出了一丝无奈。当他呼吁社会和政客们在枪支控制上应该有所行动时,说了好几次“早晚有一天”,因为他其实清楚地知道,在他任上,什么都不会发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