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年最好的欲望大片,难怪《南方车站》都输给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年最好的欲望大片,难怪《南方车站》都输给它

要不是横空出世的《寄生虫》,就凭阿莫多瓦的地位,还有《痛苦与荣耀》这部影片的高水准,拿下金棕榈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文 | 电影头条

最近条姐我真的推荐了很多类型片啊,《恶人传》《极速备战》《扫毒2》。

不知大家看过之后,有没有爽到呢?

不过,今天条姐打算给大家来换换口味,介绍一部艺术片——《痛苦与荣耀》。

这部影片的大名应该还是归功于今年的第72届戛纳电影节。

要不是横空出世的《寄生虫》,就凭阿莫多瓦的地位,还有《痛苦与荣耀》这部影片的高水准,拿下金棕榈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话说阿莫多瓦还真是不怎么走运,1999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参加戛纳电影节,败给了达内兄弟的《罗塞塔》,只拿下最佳导演奖。

2006年《回归》再次败给了肯·洛奇的《风吹麦浪》,拿下最佳编剧和最佳女演员奖。

至于2009年的《破碎的拥抱》又败给了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

再加上今年的《痛苦与荣耀》,阿莫多瓦四次入围主竞赛,一个金棕榈最佳影片都没拿到。

不过所幸,阿莫多瓦始终没有放弃,才能使我们影迷看到如此精彩的影视佳作。

说回电影,《痛苦与荣耀》之所以能在场刊评分拿到3.3的高分,多半还是归功于阿莫多瓦出色的电影技巧。

不要以为文艺片一定都很闷,很无聊,催眠效果甚佳。

其实《痛苦与荣耀》在文艺片中,绝对属于易看的一类。

首先,色彩就是阿莫多瓦的拿手好戏。

大色块的碰撞,强烈的对比色就很抓人眼球。

其实条姐私心想过,阿莫多瓦的道具师一定觉得他很难搞。

看看这家具的色彩和服装的搭配,两个字:完美。

而且全片不只有一些固定场景,是导演的精心安排,一些移动画面的颜色搭配都很有心机。

不管是同色系,还是撞色,一切都能让观众觉得舒爽。

除了色彩,另一个抓人的元素,就是阿莫多瓦超乎常人的节奏感。

如果说类型片的强节奏是一种死板教条的存在,那么阿莫多瓦的节奏感绝对是身为艺术家的天分。

这里说明一下类型片中,为了满足观众的爽感,从剧本创作到剪辑都是有着严格的守则,可以照着模板复制的。

比如多少分钟一定要有一个冲突炸点,以及爽点的分配也是有讲究的。

但阿莫多瓦的节奏感,体现在影片中,却极度自然。

这大概就是艺术家的天赋,比如现实时间线与回忆时间线的切换。

阿莫多瓦从不会等到你已经厌烦这条故事,再进行切换,也不会一段事情还未讲清便强行跳转。

他总是随性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必要时插入一段回忆。

两种时间线的整合,绝不是为了讲清故事而狂堆信息量,最终导致整个结构垮塌。

他的叙事就像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当然,最后还有不得不说的镜头。

就拿影片最高潮的一段举例,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最吸睛的一大段独角戏。

其实条姐看过很多精彩独角戏,其中大部分的拍摄方法要么是一镜到底,要么是简单的特写切换。

自以为这样就可以凸显出人物,更真实的传达角色情绪,表现演技。

但是条姐在《痛苦与荣耀》中看到了一种更高级的做法。

镜头的推进拉远。

变换场景,通过不同的视觉强调,同样可以拍出一场精彩的独角戏。

另外,条姐在这里想说明一下,所谓的长镜头(一镜到底)并不是什么比蒙太奇(剪辑)更高级的存在。

它们本身都只是影像表达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使用恰当和不恰当之分啦。

所以不要一看到长镜头就觉得好高级,实际上条姐真的看过很多不合时宜的长镜头。

它的存在根本没必要啊,甚至还会有打乱影片原本节奏的弊端。

而阿莫多瓦的影像表达就贵在一切都是那么恰当、符合时宜。

看阿莫多瓦的电影,他从不会给观众带来一丝窘迫。

《痛苦与荣耀》就像一位熟练的工匠,打磨出的一颗无比光滑圆润而又异常精美的玉石。

没有一粒扎手的疙瘩,每一寸都精致的恰到好处。

这就是大师对于技法游刃有余的表现。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没讲尽这部电影的精彩看点(比如精彩的配乐和演员演技)。

主要还是希望大家更多了解到艺术片也有很多除却剧情,可以更多注意的点。

不过按照惯例,条姐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吧。

影片讲述了一个电影导演Salvador Mallo的晚年生活。

母亲离世、健康危机、情感空虚这一切都使这位曾经才华横溢的导演,失去创作状态,无法继续工作,拍电影。

但有一天,突如其来的一个电影资料馆的邀约找到了他,希望他和曾经合作的演员Alberto Crespo一起出席他作品的重映。

可是二人却在影片重映当天,吸嗨了无法出席,甚至在现场电话连线时大打出手。

Salvador Mallo的状态跌到谷底,创作毫无头绪,疾病带来的身体疼痛也日渐恶化。

但巧合的是,就在这时,Salvador Mallo的同性初恋情人找上门来。

他们经过一夜长谈,导演似乎找回了些许激情,开始寻求医生帮助,戒掉毒瘾。

又在回忆里,从与妈妈的点点滴滴中,得到丰沛的能量滋养,自己的创作也渐渐恢复。

一切都在向更好地方向发展,而故事到这里也就进入了尾声。

其实这么看了,将《痛苦与荣耀》说成是导演的一部自传电影,也不为过。

她表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困苦,也许就是源于心灵的空虚。

一旦他们的心被爱填满,充足的灵魂养分,就一直能滋生源源不断的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年最好的欲望大片,难怪《南方车站》都输给它

要不是横空出世的《寄生虫》,就凭阿莫多瓦的地位,还有《痛苦与荣耀》这部影片的高水准,拿下金棕榈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文 | 电影头条

最近条姐我真的推荐了很多类型片啊,《恶人传》《极速备战》《扫毒2》。

不知大家看过之后,有没有爽到呢?

不过,今天条姐打算给大家来换换口味,介绍一部艺术片——《痛苦与荣耀》。

这部影片的大名应该还是归功于今年的第72届戛纳电影节。

要不是横空出世的《寄生虫》,就凭阿莫多瓦的地位,还有《痛苦与荣耀》这部影片的高水准,拿下金棕榈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话说阿莫多瓦还真是不怎么走运,1999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参加戛纳电影节,败给了达内兄弟的《罗塞塔》,只拿下最佳导演奖。

2006年《回归》再次败给了肯·洛奇的《风吹麦浪》,拿下最佳编剧和最佳女演员奖。

至于2009年的《破碎的拥抱》又败给了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

再加上今年的《痛苦与荣耀》,阿莫多瓦四次入围主竞赛,一个金棕榈最佳影片都没拿到。

不过所幸,阿莫多瓦始终没有放弃,才能使我们影迷看到如此精彩的影视佳作。

说回电影,《痛苦与荣耀》之所以能在场刊评分拿到3.3的高分,多半还是归功于阿莫多瓦出色的电影技巧。

不要以为文艺片一定都很闷,很无聊,催眠效果甚佳。

其实《痛苦与荣耀》在文艺片中,绝对属于易看的一类。

首先,色彩就是阿莫多瓦的拿手好戏。

大色块的碰撞,强烈的对比色就很抓人眼球。

其实条姐私心想过,阿莫多瓦的道具师一定觉得他很难搞。

看看这家具的色彩和服装的搭配,两个字:完美。

而且全片不只有一些固定场景,是导演的精心安排,一些移动画面的颜色搭配都很有心机。

不管是同色系,还是撞色,一切都能让观众觉得舒爽。

除了色彩,另一个抓人的元素,就是阿莫多瓦超乎常人的节奏感。

如果说类型片的强节奏是一种死板教条的存在,那么阿莫多瓦的节奏感绝对是身为艺术家的天分。

这里说明一下类型片中,为了满足观众的爽感,从剧本创作到剪辑都是有着严格的守则,可以照着模板复制的。

比如多少分钟一定要有一个冲突炸点,以及爽点的分配也是有讲究的。

但阿莫多瓦的节奏感,体现在影片中,却极度自然。

这大概就是艺术家的天赋,比如现实时间线与回忆时间线的切换。

阿莫多瓦从不会等到你已经厌烦这条故事,再进行切换,也不会一段事情还未讲清便强行跳转。

他总是随性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必要时插入一段回忆。

两种时间线的整合,绝不是为了讲清故事而狂堆信息量,最终导致整个结构垮塌。

他的叙事就像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当然,最后还有不得不说的镜头。

就拿影片最高潮的一段举例,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最吸睛的一大段独角戏。

其实条姐看过很多精彩独角戏,其中大部分的拍摄方法要么是一镜到底,要么是简单的特写切换。

自以为这样就可以凸显出人物,更真实的传达角色情绪,表现演技。

但是条姐在《痛苦与荣耀》中看到了一种更高级的做法。

镜头的推进拉远。

变换场景,通过不同的视觉强调,同样可以拍出一场精彩的独角戏。

另外,条姐在这里想说明一下,所谓的长镜头(一镜到底)并不是什么比蒙太奇(剪辑)更高级的存在。

它们本身都只是影像表达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使用恰当和不恰当之分啦。

所以不要一看到长镜头就觉得好高级,实际上条姐真的看过很多不合时宜的长镜头。

它的存在根本没必要啊,甚至还会有打乱影片原本节奏的弊端。

而阿莫多瓦的影像表达就贵在一切都是那么恰当、符合时宜。

看阿莫多瓦的电影,他从不会给观众带来一丝窘迫。

《痛苦与荣耀》就像一位熟练的工匠,打磨出的一颗无比光滑圆润而又异常精美的玉石。

没有一粒扎手的疙瘩,每一寸都精致的恰到好处。

这就是大师对于技法游刃有余的表现。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没讲尽这部电影的精彩看点(比如精彩的配乐和演员演技)。

主要还是希望大家更多了解到艺术片也有很多除却剧情,可以更多注意的点。

不过按照惯例,条姐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吧。

影片讲述了一个电影导演Salvador Mallo的晚年生活。

母亲离世、健康危机、情感空虚这一切都使这位曾经才华横溢的导演,失去创作状态,无法继续工作,拍电影。

但有一天,突如其来的一个电影资料馆的邀约找到了他,希望他和曾经合作的演员Alberto Crespo一起出席他作品的重映。

可是二人却在影片重映当天,吸嗨了无法出席,甚至在现场电话连线时大打出手。

Salvador Mallo的状态跌到谷底,创作毫无头绪,疾病带来的身体疼痛也日渐恶化。

但巧合的是,就在这时,Salvador Mallo的同性初恋情人找上门来。

他们经过一夜长谈,导演似乎找回了些许激情,开始寻求医生帮助,戒掉毒瘾。

又在回忆里,从与妈妈的点点滴滴中,得到丰沛的能量滋养,自己的创作也渐渐恢复。

一切都在向更好地方向发展,而故事到这里也就进入了尾声。

其实这么看了,将《痛苦与荣耀》说成是导演的一部自传电影,也不为过。

她表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困苦,也许就是源于心灵的空虚。

一旦他们的心被爱填满,充足的灵魂养分,就一直能滋生源源不断的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