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YOU+公寓该不该受质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YOU+公寓该不该受质疑?

得天下之先机是YOU+公寓已经取得的成功,成名太早却可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单个项目的成功已属不易,成规模的复制则需要考验积淀,至于能否以实体商业作为接口实现对互联网的逆袭又属于更高层次的考验。

近来有一篇题为《知乎神帖:YOU+公寓的打脸创新真相》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并迎来了YOU+第一时间的回应《谁,为YOU+代言》。一时间朋友圈又来了一次大站队。这个世界上,名满天下往往伴随的就是谤满天下,尤其是那种暴得大名的,有人愿意质疑你,只能说明你的名声值得他费此周章。对于这样的质疑,一个公司所能做的“危机公关”很能反映它的格局和成熟度,其实对于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难免存在漏洞,如果能善对质疑,不仅有助于弥补漏洞,解决质疑的态度往往还能加分,不乏在质疑声中越长越大的,比如潘石屹的SOHO模式就一个典型。

那么YOU+受到的质疑是什么?从这个帖表达的意思看质疑的是名不符实,高定价(苏州街店双人间折后价5490元/月,外加10%物管费)得到的却是大大低于预期的产品效果(主要是与宣传资料比,有“见光死”的感觉)。我想这个帖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影响,恐怕还真是有普遍共鸣。有人会回应说:这还是传统思维啊,就没看懂YOU+,“羊毛是要出在猪身上”,能负担这个租金的房客就不是冲着产品来的。果然YOU+的回应确实就没有正面回答对产品的质疑,而展现了一堆用户的评价,潜台词是“用的都在点赞,你操哪门子的闲心?”也就是说,YPU+的价值在于其所覆盖的社群。其所影响社群价值有多大?是否长线的存在?是否可以不必考虑租赁模式是否成立就可以单独套现?这个可能才是YOU+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也许我也是属于没完全读懂YOU+的其中一员。我没读懂的是它的社群定位,是屌丝青年?是精英白领?还是年轻创业者?从其在广州的起源看,从其最初表达的情怀看,似乎更倾向于对屌丝青年的扶助,便宜的房产(最初的项目是工业用房)加上创意改造,给年轻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负担的起又可以气味相投的生活空间,这无疑是有吸引力的。而当其引进小米投资化身为小米公寓后,几乎一夜之间就把长租青年公寓带到了一个风口,迅速全国规模扩张,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的加入,让其创业公寓的形象开始凸显,似乎抓到了一个更大的风口。而此次被质疑的苏州街项目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而敢于以一个不低的价格拿下,而质疑文中所提的高定价其实就是在一个原本就高的成本基础之上,怎能不高?

现在我们要问是谁会来为这样的产品和这样的定价买单?屌丝青年肯定已经被排除,中关村一带新房价格虽然很高,但并不影响人们在周边大量的老居民楼里找到合适租金的房子,再不济往北有回龙观呢。付一个高价来体验大学宿舍的感觉,但凡需要算账过日子的人估计都难以接受。而有可能因为便利原因付高价的高级白领人群,他们需要的是体面的居住,社群对他们或许是个选择因素,但恐怕他们同样会考虑私密性和安全感,这样的选择同样也有很多。创业者会选择吗?把创业和生活做个混合,时刻保持创业激情,还能看到一批同样的小伙伴?有这样的可能,但应该也会受这样的定价和产品限制缩小到了一个窄众,如果单纯考虑创业的成本压力和办公环境,应该也是有可替代选择。最后会发现,真正会来买单的人恐怕大多并不是冲这房而来,而是冲着“小米”二字,冲着其宣传中展现的投资人资源而来,来感受风口,来寻找机会。这样的体验价,收他们高点,没什么不对哦。不过,这样的社群还是最初想象的那样吗?他们有多少的长性在这里埋头创业?有多少被埋藏的珍珠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发现?

我想,既然做的还是提供一个居住空间的事情,既然商业模式中出租收益仍是一个重要构成,还是把逻辑弄的清楚一些。如果主打长租公寓,拼的就是地段、品质和价格,高定价对应的就是高的用户感受,你做的就是苹果,以价格取胜的就是以牺牲一块的感受来获取用户,山寨手机卖的不也不错。有没有中间路线?比如小米、锤子等,以较低的价格实现相似的用户的体验?貌似也很成功,其实核心不管怎样还是价格在主导,只是在产品上尽量贴近高端的品质。长租公寓如何既保证一定的品质又能尽量在价格上亲民,同时还能在投资上获得成功?如果仅从地产逻辑来看,好的地段选择,较低的获取成本(或合作模式),用心的设计细节,恰当的营销策略等,会是几个主要考虑的因素。而如果你要加上所谓互联网逻辑,把其所附带的社群价值也考虑进去,那么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1,你准备吸引谁,能有多大的影响规模,是否具有高粘性,是否具有变现价值?2、什么的投资机构会为这样的估值买单?你确定他们会持续跟进直到你的模式具有上市的可能?

相比“0到1”的舶来理念,我更信奉“100到101”的理论,尤其是在如今创业氛围普遍浮躁的情形,当你的产品足够扎实再去考虑做那1的突破,是有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而如果你只是0,或者只是49,那加上的1是无济于事的,而过度看重这个1的作用恐怕是会带入另外的死胡同。据我的了解,长租公寓行业目前大多并未解决自身的长期稳定收益问题,即使形成一定规模也面临着夹缝中的竞争局面,往高做有服务式公寓的下探,往低做有经济型酒店的上移,从房源获取上甚至还要面临月子中心这样的竞争。过早进入一个投资火热的局面对于这个行业恐怕谈不上是好事,如果都把希望寄托于互联网模式带来的高估值,那就更糟。互联网能把猪吹上天,更多的情况是一地摔死的鸡肉。

得天下之先机是YOU+公寓已经取得的成功,成名太早却可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单个项目的成功已属不易,成规模的复制则需要考验积淀,至于能否以实体商业作为接口实现对互联网的逆袭又属于更高层次的考验。可以预见这不是一条人人都能走的阳关大道,到达目标的注定只能是少数,这一路上注定尸横遍野。所以希望YOU+公寓的带头人们不要因为一点点质疑的声音就感到懊恼,相比质疑好好的活下去是更重要的事!希望我的这些担心也不过是杞人忧天,人家早就有更好的对策。祝福所有在地产+互联网转型路上艰苦探索的人们,大家好运!

来源:陈方勇视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YOU+公寓该不该受质疑?

得天下之先机是YOU+公寓已经取得的成功,成名太早却可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单个项目的成功已属不易,成规模的复制则需要考验积淀,至于能否以实体商业作为接口实现对互联网的逆袭又属于更高层次的考验。

近来有一篇题为《知乎神帖:YOU+公寓的打脸创新真相》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并迎来了YOU+第一时间的回应《谁,为YOU+代言》。一时间朋友圈又来了一次大站队。这个世界上,名满天下往往伴随的就是谤满天下,尤其是那种暴得大名的,有人愿意质疑你,只能说明你的名声值得他费此周章。对于这样的质疑,一个公司所能做的“危机公关”很能反映它的格局和成熟度,其实对于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难免存在漏洞,如果能善对质疑,不仅有助于弥补漏洞,解决质疑的态度往往还能加分,不乏在质疑声中越长越大的,比如潘石屹的SOHO模式就一个典型。

那么YOU+受到的质疑是什么?从这个帖表达的意思看质疑的是名不符实,高定价(苏州街店双人间折后价5490元/月,外加10%物管费)得到的却是大大低于预期的产品效果(主要是与宣传资料比,有“见光死”的感觉)。我想这个帖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影响,恐怕还真是有普遍共鸣。有人会回应说:这还是传统思维啊,就没看懂YOU+,“羊毛是要出在猪身上”,能负担这个租金的房客就不是冲着产品来的。果然YOU+的回应确实就没有正面回答对产品的质疑,而展现了一堆用户的评价,潜台词是“用的都在点赞,你操哪门子的闲心?”也就是说,YPU+的价值在于其所覆盖的社群。其所影响社群价值有多大?是否长线的存在?是否可以不必考虑租赁模式是否成立就可以单独套现?这个可能才是YOU+最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也许我也是属于没完全读懂YOU+的其中一员。我没读懂的是它的社群定位,是屌丝青年?是精英白领?还是年轻创业者?从其在广州的起源看,从其最初表达的情怀看,似乎更倾向于对屌丝青年的扶助,便宜的房产(最初的项目是工业用房)加上创意改造,给年轻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负担的起又可以气味相投的生活空间,这无疑是有吸引力的。而当其引进小米投资化身为小米公寓后,几乎一夜之间就把长租青年公寓带到了一个风口,迅速全国规模扩张,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的加入,让其创业公寓的形象开始凸显,似乎抓到了一个更大的风口。而此次被质疑的苏州街项目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而敢于以一个不低的价格拿下,而质疑文中所提的高定价其实就是在一个原本就高的成本基础之上,怎能不高?

现在我们要问是谁会来为这样的产品和这样的定价买单?屌丝青年肯定已经被排除,中关村一带新房价格虽然很高,但并不影响人们在周边大量的老居民楼里找到合适租金的房子,再不济往北有回龙观呢。付一个高价来体验大学宿舍的感觉,但凡需要算账过日子的人估计都难以接受。而有可能因为便利原因付高价的高级白领人群,他们需要的是体面的居住,社群对他们或许是个选择因素,但恐怕他们同样会考虑私密性和安全感,这样的选择同样也有很多。创业者会选择吗?把创业和生活做个混合,时刻保持创业激情,还能看到一批同样的小伙伴?有这样的可能,但应该也会受这样的定价和产品限制缩小到了一个窄众,如果单纯考虑创业的成本压力和办公环境,应该也是有可替代选择。最后会发现,真正会来买单的人恐怕大多并不是冲这房而来,而是冲着“小米”二字,冲着其宣传中展现的投资人资源而来,来感受风口,来寻找机会。这样的体验价,收他们高点,没什么不对哦。不过,这样的社群还是最初想象的那样吗?他们有多少的长性在这里埋头创业?有多少被埋藏的珍珠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发现?

我想,既然做的还是提供一个居住空间的事情,既然商业模式中出租收益仍是一个重要构成,还是把逻辑弄的清楚一些。如果主打长租公寓,拼的就是地段、品质和价格,高定价对应的就是高的用户感受,你做的就是苹果,以价格取胜的就是以牺牲一块的感受来获取用户,山寨手机卖的不也不错。有没有中间路线?比如小米、锤子等,以较低的价格实现相似的用户的体验?貌似也很成功,其实核心不管怎样还是价格在主导,只是在产品上尽量贴近高端的品质。长租公寓如何既保证一定的品质又能尽量在价格上亲民,同时还能在投资上获得成功?如果仅从地产逻辑来看,好的地段选择,较低的获取成本(或合作模式),用心的设计细节,恰当的营销策略等,会是几个主要考虑的因素。而如果你要加上所谓互联网逻辑,把其所附带的社群价值也考虑进去,那么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1,你准备吸引谁,能有多大的影响规模,是否具有高粘性,是否具有变现价值?2、什么的投资机构会为这样的估值买单?你确定他们会持续跟进直到你的模式具有上市的可能?

相比“0到1”的舶来理念,我更信奉“100到101”的理论,尤其是在如今创业氛围普遍浮躁的情形,当你的产品足够扎实再去考虑做那1的突破,是有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而如果你只是0,或者只是49,那加上的1是无济于事的,而过度看重这个1的作用恐怕是会带入另外的死胡同。据我的了解,长租公寓行业目前大多并未解决自身的长期稳定收益问题,即使形成一定规模也面临着夹缝中的竞争局面,往高做有服务式公寓的下探,往低做有经济型酒店的上移,从房源获取上甚至还要面临月子中心这样的竞争。过早进入一个投资火热的局面对于这个行业恐怕谈不上是好事,如果都把希望寄托于互联网模式带来的高估值,那就更糟。互联网能把猪吹上天,更多的情况是一地摔死的鸡肉。

得天下之先机是YOU+公寓已经取得的成功,成名太早却可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单个项目的成功已属不易,成规模的复制则需要考验积淀,至于能否以实体商业作为接口实现对互联网的逆袭又属于更高层次的考验。可以预见这不是一条人人都能走的阳关大道,到达目标的注定只能是少数,这一路上注定尸横遍野。所以希望YOU+公寓的带头人们不要因为一点点质疑的声音就感到懊恼,相比质疑好好的活下去是更重要的事!希望我的这些担心也不过是杞人忧天,人家早就有更好的对策。祝福所有在地产+互联网转型路上艰苦探索的人们,大家好运!

来源:陈方勇视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