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界面重庆 于灯灯
精确到分钟的挂号预约服务、AI刷脸应诊打击黄牛贩子、大数据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在8月27日智博会智慧医疗高峰论坛上,重庆新桥医院、重医附属二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融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智慧医院”,取得成果让大家点赞。
新桥医院:数据整合,打造医院信息化
“这两年,重庆智慧医院走在全国前列,太赞了,颠覆了我对重庆医疗的印象,差别太大了。”在高峰论坛会场上,一位来自安徽中医院的参会者感慨地说。
“通过对前期临床数据的整合,我们构建了临床的数据中心,包括管理运营的数据中心,整合数据平台。在这个数据平台上嵌入了智慧医疗的功能,对功能进行了拓展,包括查询类,为临床的辅助诊疗和患者的服务。”新桥医院院长任谦介绍,新桥医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分别是运营、管理、患者服务、临床信息化四个方面,组建整个的数据平台,实现这几个方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任谦称,新桥医院是重庆第一家进行全方位自主服务系统的医院,新桥医院构建了患者服务统一的平台,包括在用户中心实现统一的注册,在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的储存,财务中心有统一的管理,在大量的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通过整合数据提供了患者的服务,大大的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使患者就医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方便。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大数据模式,保障患者就医
“黄牛买号卖号一直都是让我们头疼的事情,但是我们一直在和黄牛作斗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董志介绍,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黄牛买号卖号行为进行了限制。
董志进一步介绍,医院通过采集患者预约挂号、退号、缴费、查询等线上就医行为,通过技术手段,对于可疑的账户采取限制措施,同时增加人脸识别、图形验证码等验证机制,建立患者在院就医信用库,设置黑名单机制,规范患者网上挂号行为,有效减少了网络黄牛现象,规范了患者网上挂号行为,有利于患者实名就医,也保障医疗安全。
在尝到大数据的甜头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继续发力大数据。目前已建成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的临床大数据中心,对1956年建院以来的130多万份电子病历进行数字化缩微处理,并根据国家电子相关标准及规范对电子病历进行清洗。
“临床大数据中心为下一步建设科研数据库提供了基础,为建立科研队列、临床专病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同时也建立各类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数据训练模型。”董志表示,目前儿童医院正在使用的人工智能影像识别与诊断系统测算儿童骨龄,以前出一个儿童骨龄报告至少需要十几分钟,现在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出一个报告,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重医附属二院:物联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分诊系统、报告打印机、自助取片机、后勤“一站式”服务、静配中心、智能采血流水线、院内轨道物流、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物联网、互联网建设的体现,无处不在。
“到医院看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排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相关负责人王浩表示,现在在重医附二院帮患者消除了排队的烦恼。
到重医附二院看病,在网上就能挂号,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分诊,手机上还会提示具体的分诊人数、主任医师等信息。同时,缴费、查就诊报告、缴费清单、检验报告打印、检查报告胶片打印等综合服务都能一键实现。
“我们医院物联网建设最成功的是智能采血系统。护士只管抽血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务都交给流水线来代工,利用病人的专用二维码,能够实现精准分拣。”王浩介绍,不仅不用排队等候,而且全流程取号、绑管、传送、分拣时间降低到3分钟,过去抽检一名病人的时间,现在可以抽检3到4名病人,抽检速度加快,减少了病人等待的时间。
提到未来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物流网的建设时,王浩称,医院将以医生站、电子病历为基础进行模块升级,建立大数据中心、智能化检查预约中心,打造互联网医院和物联网信息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