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住建部再推公积金异地贷款 “手续挺多办起来仍麻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住建部再推公积金异地贷款 “手续挺多办起来仍麻烦”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不过专家认为该政策将面临来自楼盘、银行多重压力。

图片来源:网络

长期以来,国内住房公积金因“提取难”、“劫贫济富”等问题饱受舆论诟病,公积金改革成为最迫切的话题。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着眼于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

对于这项顺应民心的政策,真正执行起来效果如何?购房者该如何操作?界面新闻日前以购房者身份,对北京和河北这两地异地购房现象比较多的地区进行了咨询。

“需要准备异地公积金中心出具并盖章的三份文件:公积金缴存证明、缴存明细、未在当地贷款证明。如果有石家庄户口,购买商品房,与售楼中心签署协议就可以了。”河北石家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界面记者介绍,近来常有在北京缴纳公积金者咨询异地购房的具体事项。

而据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本月17日发布通知,北京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外省市购房或申请贷款,可前往北京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具公积金缴存有关证明。此前,北京没有与其他城市开展公积金互贷。不过,对于听起来较为简单的手续证明,工作人员也表示:“其实手续挺多的,办起来还挺麻烦的。”

按照住建部的《通知》,缴存城市公积金中心(含分中心,下同)负责审核职工缴存和已贷款情况,向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证明,并配合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核实相关信息。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及受委托银行负责异地贷款的业务咨询、受理、审核、发放、回收、变更及贷后管理工作,并承担贷款风险。

除了明确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办理流程,《通知》还提出,公积金管理部门应抓紧出台异地贷款业务细则。住建部还将建设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信息交换系统。

“(此举)无疑将加速异地互贷的推进”,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利娜向界面新闻表示,但是她同时也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跨省贷款将面临来自各方的重重障碍,此前已有政策落实“异地互贷”,但是执行仍有难度。

去年10月9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委联合发布针对住房公积金的九大改革措施中,“公积金异地贷款”、“异地互认”相关规定成为最大亮点,并首次明确提出公积金将实现异地互认。

随后,多个城市提出推进“异地互贷”政策。今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的四省会城市签署约定,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湖南、湖北、甘肃、山东等地也表示将在省内推行“异地互贷”。

理论而言,如在北京缴存公积金,可以到上海或其它城市申请公积金购房。然而实施时仍遇诸多现实掣肘。据不少购房者反应,在用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购房时,都遇到了楼盘否认这类政策的情况。有开发商出于多回笼资金的考虑会拒绝使用公积金,甚至有些时候,楼盘愿给购房者多一两个点的优惠,以此“说服”购房者放弃公积金。

在购房者的回应中,另一障碍是银行的消极态度,房价尚在高位,商业银行惜贷。但在汪利娜看来,公积金管理中心才是决定异地公积金贷款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商业银行从利益障碍上来说并不大,它只是辅助于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委托行,它给谁发放贷款都会收取手续费。”

“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没有意愿给异地人发放贷款,受资金规模的限制,资金多愿意贷,资金少不愿意贷。”汪利娜同时表示,当地资金的丰裕程度十分重要:“一些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比较丰裕,给异地人贷款没有资金短缺问题。江浙很多地方公积金贷款额度都很紧张,有的个贷率都超过了百分之百,已经没有什么余力扩大贷款规模了。”

实际上,早在2009年,同属珠三角的广州、佛山、珠海、肇庆8个城市就签订协议,启动公积金“异地互贷”,2012年互贷城市再增加茂名。然而在此期间,各城市之间缺乏结算,出现了挤占本地资金的问题。且在额度不高的情况下,操作手续繁杂。该项工作推行面临重重阻力,以至于原协议在去年5月到期后,至今仍未续签。

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在现行体制下,各城市之间的公积金中心互相没有联系,房地产市场较好时公积金流动性不够,市场差时流动性过剩,但各地的公积金是“旱涝不均”,且无法调剂使用,难以形成“抗旱”“抗涝”所需的合力。

而在另一方面,住房公积金长期饱受诟病的“劫贫济富”问题上,异地贷款可享公积金贷款新规,似乎又导致了另一种不公平。汪利娜表示目前的异地互认就有跨区域调度的趋势:“江浙粤这些最富裕的地区购房能力强,公积金使用量大所以闹“钱荒”,但很多中西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积金资金沉淀,把欠发达地区这点鼠利化的公积金再调到中东部去,明显加深了地区间的住房福祉分布不公的问题。”

如今,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住宅市场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资金的划拨、流转考虑因素较多,现阶段异地贷款主要在同省区内进行。“本省区内经济发展是相对平衡的,一旦推行到全国,差异化、不公平性也会加深,你把钱推往东部贷款去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如何发展?”汪利娜说。

不少专家看来,异地公积金贷款还需循序渐进。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此次先在设区城市统筹使用,将来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省级统筹、全国统筹,就可以大大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住建部再推公积金异地贷款 “手续挺多办起来仍麻烦”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不过专家认为该政策将面临来自楼盘、银行多重压力。

图片来源:网络

长期以来,国内住房公积金因“提取难”、“劫贫济富”等问题饱受舆论诟病,公积金改革成为最迫切的话题。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着眼于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

对于这项顺应民心的政策,真正执行起来效果如何?购房者该如何操作?界面新闻日前以购房者身份,对北京和河北这两地异地购房现象比较多的地区进行了咨询。

“需要准备异地公积金中心出具并盖章的三份文件:公积金缴存证明、缴存明细、未在当地贷款证明。如果有石家庄户口,购买商品房,与售楼中心签署协议就可以了。”河北石家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界面记者介绍,近来常有在北京缴纳公积金者咨询异地购房的具体事项。

而据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本月17日发布通知,北京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外省市购房或申请贷款,可前往北京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具公积金缴存有关证明。此前,北京没有与其他城市开展公积金互贷。不过,对于听起来较为简单的手续证明,工作人员也表示:“其实手续挺多的,办起来还挺麻烦的。”

按照住建部的《通知》,缴存城市公积金中心(含分中心,下同)负责审核职工缴存和已贷款情况,向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出具书面证明,并配合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核实相关信息。贷款城市公积金中心及受委托银行负责异地贷款的业务咨询、受理、审核、发放、回收、变更及贷后管理工作,并承担贷款风险。

除了明确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办理流程,《通知》还提出,公积金管理部门应抓紧出台异地贷款业务细则。住建部还将建设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信息交换系统。

“(此举)无疑将加速异地互贷的推进”,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利娜向界面新闻表示,但是她同时也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跨省贷款将面临来自各方的重重障碍,此前已有政策落实“异地互贷”,但是执行仍有难度。

去年10月9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委联合发布针对住房公积金的九大改革措施中,“公积金异地贷款”、“异地互认”相关规定成为最大亮点,并首次明确提出公积金将实现异地互认。

随后,多个城市提出推进“异地互贷”政策。今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的四省会城市签署约定,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湖南、湖北、甘肃、山东等地也表示将在省内推行“异地互贷”。

理论而言,如在北京缴存公积金,可以到上海或其它城市申请公积金购房。然而实施时仍遇诸多现实掣肘。据不少购房者反应,在用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购房时,都遇到了楼盘否认这类政策的情况。有开发商出于多回笼资金的考虑会拒绝使用公积金,甚至有些时候,楼盘愿给购房者多一两个点的优惠,以此“说服”购房者放弃公积金。

在购房者的回应中,另一障碍是银行的消极态度,房价尚在高位,商业银行惜贷。但在汪利娜看来,公积金管理中心才是决定异地公积金贷款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商业银行从利益障碍上来说并不大,它只是辅助于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委托行,它给谁发放贷款都会收取手续费。”

“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没有意愿给异地人发放贷款,受资金规模的限制,资金多愿意贷,资金少不愿意贷。”汪利娜同时表示,当地资金的丰裕程度十分重要:“一些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比较丰裕,给异地人贷款没有资金短缺问题。江浙很多地方公积金贷款额度都很紧张,有的个贷率都超过了百分之百,已经没有什么余力扩大贷款规模了。”

实际上,早在2009年,同属珠三角的广州、佛山、珠海、肇庆8个城市就签订协议,启动公积金“异地互贷”,2012年互贷城市再增加茂名。然而在此期间,各城市之间缺乏结算,出现了挤占本地资金的问题。且在额度不高的情况下,操作手续繁杂。该项工作推行面临重重阻力,以至于原协议在去年5月到期后,至今仍未续签。

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在现行体制下,各城市之间的公积金中心互相没有联系,房地产市场较好时公积金流动性不够,市场差时流动性过剩,但各地的公积金是“旱涝不均”,且无法调剂使用,难以形成“抗旱”“抗涝”所需的合力。

而在另一方面,住房公积金长期饱受诟病的“劫贫济富”问题上,异地贷款可享公积金贷款新规,似乎又导致了另一种不公平。汪利娜表示目前的异地互认就有跨区域调度的趋势:“江浙粤这些最富裕的地区购房能力强,公积金使用量大所以闹“钱荒”,但很多中西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积金资金沉淀,把欠发达地区这点鼠利化的公积金再调到中东部去,明显加深了地区间的住房福祉分布不公的问题。”

如今,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住宅市场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资金的划拨、流转考虑因素较多,现阶段异地贷款主要在同省区内进行。“本省区内经济发展是相对平衡的,一旦推行到全国,差异化、不公平性也会加深,你把钱推往东部贷款去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如何发展?”汪利娜说。

不少专家看来,异地公积金贷款还需循序渐进。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此次先在设区城市统筹使用,将来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省级统筹、全国统筹,就可以大大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