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只“独角兽”角逐中国协同办公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只“独角兽”角逐中国协同办公市场

虽然协同办公市场方兴未艾,然而既满足“集成、简易、移动、云”特质,又具备足够强大技术能力的厂商实在寥寥无几。

今年早些时候,微软与CRM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进行了收购谈判,微软向Salesforce提出了550亿美元的收购价,Salesforce创始人及CEO马克·贝尼奥夫却希望价格能够达到700亿美元,导致谈判最终破裂了。除了微软,甲骨文、亚马逊、SAP等云时代的巨头都有收购Salesforce的潜在意向。

Salesforce是何方神圣,竟然受到了一众云巨头的强烈追捧?

简单地说,在Salesforce的平台上,用户能够实现两大效果:

其一,Salesforce是一款典型的SaaS应用(软件即服务),用户无需布置任何硬件,也无需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软件的维护、储存和管理,就能通过Salesforce管理客户关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订单管理、销售管理、机会管理,Salesforce都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其二,Salesforce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沟通协作。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都能通过Salesforce集成的SaaS服务,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通过类似Salesforce这样的开放、移动、社会化的SaaS应用,企业能够推动自身逐步进入2.0时代。在企业2.0时代,员工不再是点对点、无结构地沟通,而是像精密仪器的零件一样被组装起来,时刻协同工作,随时随地共享资源与头脑风暴。

由于“SaaS”和“沟通协作”两大特点,早在2013年,Salesforce就在CRM市场上获得了16.1%的份额,规模达到了205亿美元。假如微软成功收购Salesforce,云计算业务年华营收将能得到突破性的增长。只可惜微软缺乏足够的现金储备,以及双方对估价存在巨大分歧,让收购计划最终破灭。

协同办公SaaS的生产力秘诀

针对协同办公需求的SaaS应用,跟Salesforce一样,面向的当然是企业级市场。这些协同工具能够让企业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办公地点,允许公司成员之间可以在很远的距离进行沟通,节省了大量的通勤成本,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从近年来,协同办公应用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并且从初步接受逐渐转到深度使用的阶段,整个协同办公应用市场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那么,怎样的产品才能在未来的企业级市场中突破重围?笔者认为,集成、简易、移动、云将成为评价协同办公SaaS的重要维度。

集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级应用通常意味着很多人处理着很多事。企业既有文档管理和分享的需求、社交网络的需求、也有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需求。优秀的协同解决方案应该将越来越多的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产品内,这是打破企业信息孤岛的关键。要求员工使用多个协同办公软件,不但有巨大的教育成本与软件购买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人为地制造了协作办公的障碍。

而集成的前提是简易,假如协同应用的功能集成了,却使方案过于复杂难用,让用户体验大大降低,用户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弃协同办公,或者寻找更简单易用的替代品。成功的协同办公应用应该满足这一点。

而随着移动办公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移动端尝试SaaS应用。有分析指出,未来几年50%的协同办公将实现移动化。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虽然有高涨的移动办公愿望,却没有技术能力自建可靠的移动协同办公平台,还只能停留在相对原始的纸张层层审批的办公模式上。移动办公的趋势为应用厂商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软件即服务”的SaaS公有云应用当然就是解决移动化难题的最终答案。但是,如何把SaaS做好,特别是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企业级市场,对厂商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只有技术实力过硬的厂商才能在这个领域中胜出。

协同办公市场的三只独角兽

既然协同办公市场显现出了巨大的空间,自然也就受到了资本的热捧,特别是SaaS市场,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厂商厮杀的主战场,腾讯、阿里巴巴、各种创业团队都在积极地展开部署与进攻。但与2C的市场不同,企业级服务对技术、资金、安全等要求都高出几个数量级。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在2C领域百花齐放,2B领域却难以取得突破的原因。协同办公应用的市场份额将很有可能逐步向一线厂商进一步集中。

那么看来,虽然协同办公市场方兴未艾,然而既满足“集成、简易、移动、云”特质,又具备足够强大技术能力的厂商实在寥寥无几。三个独角兽级应用值得业界的重点关注。

1、阿里系钉钉

今年1月份,阿里钉钉正式上线。截至目前,钉钉对接了60万家以上企业用户,并以每月新增10万家的速度增长。钉钉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看到哪些人查看了自己发出的信息,这满足了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痛点。在目前,钉钉延续了BAT营销一贯的烧钱模式,为企业用户每月提供了1000分钟的多方通话时间,并且通话过程不消耗流量,而是走电信运营商的线路。为了拨打1000分钟的免费电话,很多用户都注册了钉钉。然而,跟阿里擅长的2C领域不同,2B市场对小便宜、甚至价格不敏感,而对功能与稳定要求更多。阿里能否在烧钱阶段顺利在企业级市场推广钉钉,并且成功实现盈利,成为了钉钉最大的未知之数。

2、腾讯系微信企业号

虽然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使用微信作为IM,然而毕竟难以满足企业应用的需求。这也正是阿里钉钉产生的重要契机。为此,腾讯为企业用户特别推出了微信企业号,试图在企业级市场开辟自己的领土。除了给予企业用户群发消息不受限制等权限之外,也给予开发者足够的权限。腾讯希望企业能基于企业号建立OA系统,实现请假、报销、请款、打卡等无纸化办公。

然而,企业号推出至今已有一年了,也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也许对大型企业来说,早已有专门的OA系统;而对中小企业来说,传统的流程效率并不太低,无纸化办公并不是中小企业的真正痛点。

3、思科系WebEx

思科旗下的WebEx在企业级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上,WebEx是全球第一大的SaaS视频会议服务,占据了全球市场的51%份额。截至2014年底,WebEx已在全球拥有1200万个主持人账号,每月超过5200万参会者。

虽然在中国的外企、教育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WebEx一直以来缺乏本地化的落地,也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深耕,所以在中国的市场知名度和普及率一直不高。直至去年,思科携手TCL,做了一系列本地化的落地动作。

最新的消息是,9月中旬,在思科大中华区合作伙伴峰会。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宣布了思科和TCL在云领域联合推出的科天云WebEx正是在中国商用,意味着在欧美占据主流市场的WebEx将踏进中国市场。

为了提供最优的使用体验,科天云WebEx在北京自建数据中心,将这款典型的SaaS真正落地中国。科天云WebEx针对教育、会议、培训等多种场景,集成了通讯、网络会议、文件分享、在线培训、网络直播、远程支持、测试等多种功能。为中国的企业用户提供了世界级的协同办公体验。

当然,能否适应水土不服,是这个国际级选手需要首先客服的一大难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只“独角兽”角逐中国协同办公市场

虽然协同办公市场方兴未艾,然而既满足“集成、简易、移动、云”特质,又具备足够强大技术能力的厂商实在寥寥无几。

今年早些时候,微软与CRM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进行了收购谈判,微软向Salesforce提出了550亿美元的收购价,Salesforce创始人及CEO马克·贝尼奥夫却希望价格能够达到700亿美元,导致谈判最终破裂了。除了微软,甲骨文、亚马逊、SAP等云时代的巨头都有收购Salesforce的潜在意向。

Salesforce是何方神圣,竟然受到了一众云巨头的强烈追捧?

简单地说,在Salesforce的平台上,用户能够实现两大效果:

其一,Salesforce是一款典型的SaaS应用(软件即服务),用户无需布置任何硬件,也无需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软件的维护、储存和管理,就能通过Salesforce管理客户关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订单管理、销售管理、机会管理,Salesforce都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其二,Salesforce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沟通协作。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都能通过Salesforce集成的SaaS服务,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通过类似Salesforce这样的开放、移动、社会化的SaaS应用,企业能够推动自身逐步进入2.0时代。在企业2.0时代,员工不再是点对点、无结构地沟通,而是像精密仪器的零件一样被组装起来,时刻协同工作,随时随地共享资源与头脑风暴。

由于“SaaS”和“沟通协作”两大特点,早在2013年,Salesforce就在CRM市场上获得了16.1%的份额,规模达到了205亿美元。假如微软成功收购Salesforce,云计算业务年华营收将能得到突破性的增长。只可惜微软缺乏足够的现金储备,以及双方对估价存在巨大分歧,让收购计划最终破灭。

协同办公SaaS的生产力秘诀

针对协同办公需求的SaaS应用,跟Salesforce一样,面向的当然是企业级市场。这些协同工具能够让企业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办公地点,允许公司成员之间可以在很远的距离进行沟通,节省了大量的通勤成本,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从近年来,协同办公应用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并且从初步接受逐渐转到深度使用的阶段,整个协同办公应用市场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那么,怎样的产品才能在未来的企业级市场中突破重围?笔者认为,集成、简易、移动、云将成为评价协同办公SaaS的重要维度。

集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级应用通常意味着很多人处理着很多事。企业既有文档管理和分享的需求、社交网络的需求、也有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需求。优秀的协同解决方案应该将越来越多的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产品内,这是打破企业信息孤岛的关键。要求员工使用多个协同办公软件,不但有巨大的教育成本与软件购买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人为地制造了协作办公的障碍。

而集成的前提是简易,假如协同应用的功能集成了,却使方案过于复杂难用,让用户体验大大降低,用户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弃协同办公,或者寻找更简单易用的替代品。成功的协同办公应用应该满足这一点。

而随着移动办公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移动端尝试SaaS应用。有分析指出,未来几年50%的协同办公将实现移动化。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虽然有高涨的移动办公愿望,却没有技术能力自建可靠的移动协同办公平台,还只能停留在相对原始的纸张层层审批的办公模式上。移动办公的趋势为应用厂商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软件即服务”的SaaS公有云应用当然就是解决移动化难题的最终答案。但是,如何把SaaS做好,特别是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企业级市场,对厂商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只有技术实力过硬的厂商才能在这个领域中胜出。

协同办公市场的三只独角兽

既然协同办公市场显现出了巨大的空间,自然也就受到了资本的热捧,特别是SaaS市场,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厂商厮杀的主战场,腾讯、阿里巴巴、各种创业团队都在积极地展开部署与进攻。但与2C的市场不同,企业级服务对技术、资金、安全等要求都高出几个数量级。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在2C领域百花齐放,2B领域却难以取得突破的原因。协同办公应用的市场份额将很有可能逐步向一线厂商进一步集中。

那么看来,虽然协同办公市场方兴未艾,然而既满足“集成、简易、移动、云”特质,又具备足够强大技术能力的厂商实在寥寥无几。三个独角兽级应用值得业界的重点关注。

1、阿里系钉钉

今年1月份,阿里钉钉正式上线。截至目前,钉钉对接了60万家以上企业用户,并以每月新增10万家的速度增长。钉钉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看到哪些人查看了自己发出的信息,这满足了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痛点。在目前,钉钉延续了BAT营销一贯的烧钱模式,为企业用户每月提供了1000分钟的多方通话时间,并且通话过程不消耗流量,而是走电信运营商的线路。为了拨打1000分钟的免费电话,很多用户都注册了钉钉。然而,跟阿里擅长的2C领域不同,2B市场对小便宜、甚至价格不敏感,而对功能与稳定要求更多。阿里能否在烧钱阶段顺利在企业级市场推广钉钉,并且成功实现盈利,成为了钉钉最大的未知之数。

2、腾讯系微信企业号

虽然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使用微信作为IM,然而毕竟难以满足企业应用的需求。这也正是阿里钉钉产生的重要契机。为此,腾讯为企业用户特别推出了微信企业号,试图在企业级市场开辟自己的领土。除了给予企业用户群发消息不受限制等权限之外,也给予开发者足够的权限。腾讯希望企业能基于企业号建立OA系统,实现请假、报销、请款、打卡等无纸化办公。

然而,企业号推出至今已有一年了,也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也许对大型企业来说,早已有专门的OA系统;而对中小企业来说,传统的流程效率并不太低,无纸化办公并不是中小企业的真正痛点。

3、思科系WebEx

思科旗下的WebEx在企业级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上,WebEx是全球第一大的SaaS视频会议服务,占据了全球市场的51%份额。截至2014年底,WebEx已在全球拥有1200万个主持人账号,每月超过5200万参会者。

虽然在中国的外企、教育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WebEx一直以来缺乏本地化的落地,也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深耕,所以在中国的市场知名度和普及率一直不高。直至去年,思科携手TCL,做了一系列本地化的落地动作。

最新的消息是,9月中旬,在思科大中华区合作伙伴峰会。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宣布了思科和TCL在云领域联合推出的科天云WebEx正是在中国商用,意味着在欧美占据主流市场的WebEx将踏进中国市场。

为了提供最优的使用体验,科天云WebEx在北京自建数据中心,将这款典型的SaaS真正落地中国。科天云WebEx针对教育、会议、培训等多种场景,集成了通讯、网络会议、文件分享、在线培训、网络直播、远程支持、测试等多种功能。为中国的企业用户提供了世界级的协同办公体验。

当然,能否适应水土不服,是这个国际级选手需要首先客服的一大难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