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跌破21年最低点 钢铁业前三季度亏损550亿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跌破21年最低点 钢铁业前三季度亏损550亿元

钢材价格指数已跌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21年最低点。中钢协警示称,“钢铁企业不要再寄希望于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来解决目前的行业困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钢铁行业没啥新鲜事”,10月28日上午,中国联合钢铁网总编胡艳平坐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的信息发布会议室内,默默拿起手机发了这条看似“淡定”的朋友圈。不过,这句话后面还紧跟着一句:“1-9月亏损加剧,主业亏损逾500亿。”

如今钢铁行业内,几乎人人都和胡艳平一样,面对行业的下跌已经见怪不怪。唯一在变化的,只是行业内不断刷新的亏损额。

中钢协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万亿元,同比下降两成;亏损总额281.22亿元,钢铁主业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亏352.85%。

中钢协称,钢材价格已连续4年下跌,“但是像今年下跌这么剧烈还是前所未有的。”9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19点,10月份第三周跌至59.83点,比年初下跌28%,跌幅超过去年全年跌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跌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该指数自1994年4月对外发布,至今已有21年。

目前也是钢企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密集发布期。截至发稿,酒钢宏兴(600307.SH)暂列“亏损王”,前三季度亏损35.3亿元,平均每月亏损近4亿元。马钢股份(600808.SH)以25.8亿元的亏损额紧随其后。

此外,华菱钢铁(000932.SZ)、武钢股份(600005.SH)、鞍钢股份(000898.SZ)、首钢股份(000959.SZ)、三钢闽光(002110.SZ)等多家钢企预亏5亿元以上。

中钢协解释称,前三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加上汇兑损失大幅增加,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

粗钢产量在中国已经出现罕见的负增长。1-9月,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中钢协称,这说明2014年很有可能是中国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的标志。按照发达国家粗钢产量变化趋势推测,中国粗钢产量达到峰值以后,将在峰值附近波动,一定时期以后呈现下降趋势。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钢企不断爆出钢厂关停、工人下岗的消息。

3月,山东临沂地区所有高炉企业无论环保是否达标,一律紧急关停,主要涉及铁合金、焦化、化工、水泥等共57家企业,近6万人下岗。紧接着,运营了57年的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亦接到关停通知,钢厂200万吨年产能的绝大部分会被封存,1.6万名职工面临下岗分流。

9月,湖北宣布拆除544高炉,淘汰年产65万吨炼铁产能。10月,江苏汾湖关停轧钢厂13家,杭钢集团亦宣布半山生产基地的钢铁生产将于今年底关停。

此外,钢厂检修的规模不断增加,导致国内钢材产量下降。

然而,这并未改善国内钢市的供需局面。今年以来,粗钢表观消费量一直保持负增长。1-9月同比下降5.82%,其中9月同比下降8.65%。需求侧的下滑幅度远高于供应侧。

中钢协警示称,粗钢表观消费量进入峰值区的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历史,“钢铁企业不要再寄希望于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来解决目前的行业困难。”

国内消纳能力下滑,令钢企不得不将精力投向海外。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国内钢材出口已大幅增长。1-9月,全国出口钢材8311万吨,同比增长27.2%,累计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7644万吨,同比增加1984万吨。全年出口钢材过亿吨基本上没有悬念。

保持这样的出口量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摩擦。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向界面新闻记者提供的跟踪数据显示,2014年,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21起贸易救济调查。而今年前9个月,海外向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多达29起。

10月28日,中国商务部透露,巴基斯坦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将对华钢铁线材发起反倾销调查。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向中国发起钢铁贸易救济调查的国家,过半是中国钢材出口前十位的国家。

不过,尽管钢铁企业纷纷试图抓住海外市场这根“救命稻草”,但钢材价格已跌到不容乐观。

此外,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出现背离,大幅吞噬了钢企的利润空间。与钢材价格一路下跌不同,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了两次快速反弹。一次是由4月10日的每吨46.84美元,上涨到5月12日的每吨60.66美元,涨幅高达29.5%;另一次是由7月8日的每吨45.13美元上涨到9月11日的每吨58.1美元,涨幅高达28.7%。目前基本在每吨55美元上下波动。

中钢协称,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钢铁行业扭亏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困难重重,进展缓慢。

从2010年至今,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20个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也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但是对于整体产能而言并没有减少。

钢企兼并重组也一直是业内密切关注的话题,坊间也不时传出一些“绯闻”,但实际动作迟迟未见。中钢协称,兼并重组涉及产权结构调整,其实质是一个体制性问题。“体制上的问题只能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即要建立一整套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涵盖国有资产的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等诸多内容。”

中钢协认为,当前国有钢铁企业改革的关键,不是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如何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而是由“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即推动对国有企业实现由管实物形态的企业转变为管价值形态的资本,包括证券化的资本。

中钢协表示,只有理顺产权结构,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为市场化的企业兼并重组铺平道路。因此,中钢协建议国家出台企业兼并重组细则,从税收、财政、金融、土地、技术进步、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等方面对企业重组给予支持,同时要积极探索民营钢铁企业的重组。

事实上,钢企之间的分化程度正在加剧。1-9月,盈利前10名的企业合计盈利123.82亿元,同比下降18.73%;亏损前10名企业合计亏损320.84亿元,超过去年同期亏损额的10倍,表现为盈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企业亏损程度加剧,这为钢企间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跌破21年最低点 钢铁业前三季度亏损550亿元

钢材价格指数已跌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21年最低点。中钢协警示称,“钢铁企业不要再寄希望于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来解决目前的行业困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钢铁行业没啥新鲜事”,10月28日上午,中国联合钢铁网总编胡艳平坐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的信息发布会议室内,默默拿起手机发了这条看似“淡定”的朋友圈。不过,这句话后面还紧跟着一句:“1-9月亏损加剧,主业亏损逾500亿。”

如今钢铁行业内,几乎人人都和胡艳平一样,面对行业的下跌已经见怪不怪。唯一在变化的,只是行业内不断刷新的亏损额。

中钢协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万亿元,同比下降两成;亏损总额281.22亿元,钢铁主业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亏352.85%。

中钢协称,钢材价格已连续4年下跌,“但是像今年下跌这么剧烈还是前所未有的。”9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19点,10月份第三周跌至59.83点,比年初下跌28%,跌幅超过去年全年跌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跌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该指数自1994年4月对外发布,至今已有21年。

目前也是钢企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密集发布期。截至发稿,酒钢宏兴(600307.SH)暂列“亏损王”,前三季度亏损35.3亿元,平均每月亏损近4亿元。马钢股份(600808.SH)以25.8亿元的亏损额紧随其后。

此外,华菱钢铁(000932.SZ)、武钢股份(600005.SH)、鞍钢股份(000898.SZ)、首钢股份(000959.SZ)、三钢闽光(002110.SZ)等多家钢企预亏5亿元以上。

中钢协解释称,前三季度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加上汇兑损失大幅增加,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

粗钢产量在中国已经出现罕见的负增长。1-9月,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中钢协称,这说明2014年很有可能是中国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的标志。按照发达国家粗钢产量变化趋势推测,中国粗钢产量达到峰值以后,将在峰值附近波动,一定时期以后呈现下降趋势。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钢企不断爆出钢厂关停、工人下岗的消息。

3月,山东临沂地区所有高炉企业无论环保是否达标,一律紧急关停,主要涉及铁合金、焦化、化工、水泥等共57家企业,近6万人下岗。紧接着,运营了57年的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亦接到关停通知,钢厂200万吨年产能的绝大部分会被封存,1.6万名职工面临下岗分流。

9月,湖北宣布拆除544高炉,淘汰年产65万吨炼铁产能。10月,江苏汾湖关停轧钢厂13家,杭钢集团亦宣布半山生产基地的钢铁生产将于今年底关停。

此外,钢厂检修的规模不断增加,导致国内钢材产量下降。

然而,这并未改善国内钢市的供需局面。今年以来,粗钢表观消费量一直保持负增长。1-9月同比下降5.82%,其中9月同比下降8.65%。需求侧的下滑幅度远高于供应侧。

中钢协警示称,粗钢表观消费量进入峰值区的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历史,“钢铁企业不要再寄希望于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来解决目前的行业困难。”

国内消纳能力下滑,令钢企不得不将精力投向海外。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国内钢材出口已大幅增长。1-9月,全国出口钢材8311万吨,同比增长27.2%,累计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7644万吨,同比增加1984万吨。全年出口钢材过亿吨基本上没有悬念。

保持这样的出口量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摩擦。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向界面新闻记者提供的跟踪数据显示,2014年,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21起贸易救济调查。而今年前9个月,海外向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多达29起。

10月28日,中国商务部透露,巴基斯坦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将对华钢铁线材发起反倾销调查。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向中国发起钢铁贸易救济调查的国家,过半是中国钢材出口前十位的国家。

不过,尽管钢铁企业纷纷试图抓住海外市场这根“救命稻草”,但钢材价格已跌到不容乐观。

此外,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出现背离,大幅吞噬了钢企的利润空间。与钢材价格一路下跌不同,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了两次快速反弹。一次是由4月10日的每吨46.84美元,上涨到5月12日的每吨60.66美元,涨幅高达29.5%;另一次是由7月8日的每吨45.13美元上涨到9月11日的每吨58.1美元,涨幅高达28.7%。目前基本在每吨55美元上下波动。

中钢协称,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钢铁行业扭亏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困难重重,进展缓慢。

从2010年至今,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20个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也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但是对于整体产能而言并没有减少。

钢企兼并重组也一直是业内密切关注的话题,坊间也不时传出一些“绯闻”,但实际动作迟迟未见。中钢协称,兼并重组涉及产权结构调整,其实质是一个体制性问题。“体制上的问题只能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即要建立一整套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涵盖国有资产的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等诸多内容。”

中钢协认为,当前国有钢铁企业改革的关键,不是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如何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而是由“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即推动对国有企业实现由管实物形态的企业转变为管价值形态的资本,包括证券化的资本。

中钢协表示,只有理顺产权结构,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为市场化的企业兼并重组铺平道路。因此,中钢协建议国家出台企业兼并重组细则,从税收、财政、金融、土地、技术进步、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等方面对企业重组给予支持,同时要积极探索民营钢铁企业的重组。

事实上,钢企之间的分化程度正在加剧。1-9月,盈利前10名的企业合计盈利123.82亿元,同比下降18.73%;亏损前10名企业合计亏损320.84亿元,超过去年同期亏损额的10倍,表现为盈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企业亏损程度加剧,这为钢企间的兼并重组提供了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