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生命的现场:从清零到解封,我的武汉见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生命的现场:从清零到解封,我的武汉见闻

每个人的历史都改变了吗?

文|时尚先生Esquire  王琛

图片|Gerry Yin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现在回想进入武汉隔离病区的那个晚上,我最先想到的仍然是「死亡」这个词语,然后才是「闷热」、「压抑」、「恐惧」、「孤独」等等其他个人感受。在重症监护室,我见到一位正在死去的中年人。送进医院时他就已经休克,一直没有醒来。医生和护士正在为他清理卧姿。我看见他的身体垂坠在他人的手臂里,眼睛微闭,嘴巴张开。

病人的头发结成缕,显示出中年人典型的稀疏感;他的两侧脸颊深陷,颧骨因此显得很高,看起来是瘦长的脸型。医生却说,刚入院时,病人的脸是「富态圆润」的模样。医学指标上,他已近脑死亡,只能借助呼吸机维持理论上的生命。几台机器将几种颜色不一的液体运输到他的体内,他的各项生命指标显示在荧光屏上。似乎一个生命的内部和外部全都陈列在此。

监护室很静,只有一根塑料导管随着机器的运转有节奏地颤动,那种节奏使人想到心脏的跳动。病人的生命形态似乎随着死亡的入侵扩张了,那一整个重症室似乎都构成了他的身体范围,此时此地,生命不再只是血肉之躯,它似乎被迫地完成了一次自我建筑,进化为了一种全新的、冷酷的实体。我伸出戴着两层隔离手套的手,抚摸了几下呼吸机坚硬的外壳。

使生命变形的是病毒。我想象着它们,脑子里是科普图片,它们周身带有毛刺的球状体外形。完全陌生的感觉。

他醒过来的概率有多少? 我问医生。我不能说没有,医生说,但是,嗯,没办法,你懂的。

他能听见我们说话吗? 我突然想到,如果病人能听见,这样的对话也许使他绝望。

理论上不能,医生回答。

好像言语的门关闭了,打量着眼前皮肤泛白的病人,我心里有种平静的悲哀。我想象着他的家人,想象着与他有着情感关联的活人,想象着他的人生角色,想象着一个人可能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想象着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欢乐、痛苦和无可奈何,想象着一个人的忏悔、秘密、委屈,想象着一个人的世界就此终止。无论是当时站在病床前,还是此时坐在电脑前,我都深知一个活人对死亡的所有想象都是虚妄的、无效的、具有自我感动色彩的,只有真靠近了死 亡、真完成了死亡的人才明白死为何物,而他们不能回来,不能言说一二。

对死亡的完整谈论因此始终不能完成。

在病区,两脚走动时,我听着隔离衣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感受着汗水如何来到皮肤上,裹着头套的头皮上,额头上,鼻子两翼,耳后,脖颈,每一处都发痒;再往下,我的腋窝里和后背上的汗水发凉,胸口也有,肚皮,腰,每处都想挠一下。最难受的是屁股和大腿。隔离衣很厚,手套也很厚,即使你不害怕动作有失端庄,也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抓痒,不可能将贴紧的湿透的布料悄悄拉离皮肤透气。只能忍着。我只穿了一个小时就开始期待脱下它的畅快,我看着手上录音笔的时间,想到同事陈玮曦所说:在病区穿上隔离衣以后时间会变得很慢。

我是《时尚先生》杂志的编辑,同事陈玮曦是杂志的摄影师,他刚过春节就来了武汉,在这个隔离区拍纪录片。和那些记者一样,他见证了真正的新闻现场。

现在坐在桌前,回忆当时坐在那家医院的病区里,我还能记得后背是湿透的。隔离衣太厚了,几乎一点气也不透。陈玮曦已经是个熟手,从内到外,他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教我,身上的防护服一共是三层。头罩和橡胶手套各有两层,扎上最后一圈胶带,拉上最外层的隔离衣拉锁,我跟着他推开一扇一扇 ,这才进入病区。那种穿越感本身就带来了某种压抑。它提醒你前面是某一特殊区域。我想起自己去过的监狱探视室,那种穿越一道一道检查后的封闭感受是相似的。

医生和护士每班要穿四个小时,而我在两个小时的时候已经开始头痛。似乎有一根神经微微跳动。

是缺氧,陈玮曦说。

我们互相看着对方,我们当时看起来丧失了区别于对方的特征,除了他手上的摄像机。因为形态变得简单,不见脸孔,因此人的肢体语言更显得突出了:比如当一个护士独自坐在长椅上休息,垂着头,远远看去,她的姿势好像在说明自己尤其疲惫、尤其孤独。我坐在她的身侧。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南京鼓楼医院的护士,临行前告别,丈夫说我爱你;我也爱你,她说她这么回答。

一开始,二月是冷,冷得发抖,现在又热,热得受不了,她说,所以能不动就不动,越动越热。

我也进了几个轻症病房,大部分是老妇人,她们往往只是木然地坐着,眼神里似有愁苦。愿意多说话的不多。有一位健谈的老太太,挪了一把椅子,面对面跟我对坐,她口中的武汉话我几乎一句也不能听懂,注意力全在她随着话语颤动而露出了鼻孔的口罩上,我感到自己的身体本能地后退,甚至身下的椅子也跟着挪动了。我平复自己,企图掩饰那种不尊重的躲避。

孤独会加剧病情,一位医生说,被人区别对待的恐惧也会。

两个多小时以后,和陈玮曦走出隔离区,跟着他的动作,我一层一层脱去包装一样的隔离衣。回到换衣间,似乎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回来了,排尿、喝水,我们走出隔离区,夜里八点,武汉正在下雨。

雨水在车灯和路灯里显示出倾斜的形状,医院的广场上此时空无一人。在傍晚,刚来此地,我遇到过一群刚换班的护士,七八个人,她们在花坛边坐成一排,大声地唱歌。她们先唱了《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啊」。她们连唱了几遍。

我走过去,接过手机,帮她们拍了几张合影。她们一齐做出相同的动作:抬起的手肘朝向一边,抬起的另一条腿朝向另一边。拍完照,她们又唱了几遍《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留下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买墓

几天后,扁担山公墓 口,马路边,我是在排成 队的人流里找到了王强,我说我不是家属,但也想进去看看;他看我一眼,点了点头,没说话。我于是把身体靠近了他一步,向管理人员显示出同行者的姿态。

当天,3 月 25 日,进公墓需要出示社区证明,非家属不能入内。此前,我问了几个人都被回绝了,直到遇见王强。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园区入口,随着队伍的移动向前挪步,中间搬了前排留下的塑料凳,坐下又站起来。他不时低头看看手上的号码单:99 号。他显示出完全的专注,只等着进入墓园。

在入口的检查处,管理人员与急切进入的人时时发生争执。有的是没有拿号,有的是手续不全,有的是一行四五个,而规定每户只能进两个人。

您家里谁过世了? 过了很久我才向王强问出这一句。我父亲。他说。

因为这次肺炎吗?

是,他说。

扁担山墓园正⻔是一个圆形广场,围绕广场的是露天的环形围廊廊。墙上有墓区介绍:益善廊,⻄⻓廊,颐和廊,⻰阳阁,玫瑰园,益善园,怡馨园;原价,折扣价,高的十几万元,低的一千多元。有一处墓园名为流芳苑,「生态环保葬」,价格零元,照片上显示是一座小小的圆形花园。

王强站在围廊看了一会儿,拿了一⻚宣传单,继续排队。他坐在凳子上,一直平视前方的管理员。

我们是坐着一辆电动⻋上山的。和景区那种游览⻋一样,前后有四排,十几个人,穿着隔离衣的中年司机身旁也坐了人。他们在路上一直用武汉话交谈,司机在职责以外介绍着墓区的⻛水,身旁的人与他讨论着。电动⻋在⻢达的嗡鸣里提速,山上树木茂盛,伸手就能抓到一些伸进道路的树枝。王强抬起两臂,趴在前排的座背上。他的眼睛看着前方。在盘山的水泥路上转了几圈,路过几处墓区,小⻋停在一处台阶下。下⻋以后,王强快步往上走了几步,停下来,似是跟人说话,又似是自言自语:

太高了。高了是不是视野好一些? 我不知说什么,只好这样接了一句。家里老人来扫墓,爬山会受不了。他说。

远远地,我听⻅隐隐约约的哀嚎。直到继续往上爬,直到看⻅一位坐在台阶上的老妇人。泪水涂满她的脸。她一边哭一边诉说着,武汉话我不太懂,但听出死者是她的丈夫。逝者新立的碑位就在紧挨台阶的位置。一个墓地工人正在拿水泥修葺墓碑。随后,在老妇人持续的哭声里,身旁的家人掏出了草纸和菊花,草纸点燃,花瓣撒上。周围的人都停下脚步,或坐或立,静静注视着他 们。

我也只能作为一个多余的人站在墓地里。来武汉前,我想感受一下武汉以及武汉的人是哪种状态——如果存在一种比新闻事实更可还原的「状态」的话——比如,我想看看身处灾难中心的市⺠,我不知道经受了折磨和封闭的他们脸上是怎样的神情。在武汉以外,我只能从网络上得到那些感受;隔着屏幕,那些感受可能失真。尽管那些文字和视频使我印象深刻。比如一个在阳台上敲锣的妇女,她的呼救声在高耸的住宅楼里凄凉地回荡。但我看不⻅她的脸和眼睛。

老妇人的哀哭在寂静里更显得苍凉,由词语和哭腔组成的哀嚎在山中绵延着。眼前哀伤的声像令我想到了郦道元的《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附近有十几排空置的墓碑,从低到高,远远地,对着山下的城市的窗户。扁担山墓地位于城区,从山上看出去,近处就是一座一座楼盘。

王强在两处空置的墓碑前犹豫着,他先打量前一个,再去打量后一个。他来回地走。我想问问他在想什么,终究没有开口。拿定主意以后,按照要求,他拿水笔在墓碑上先写下了父亲的名字,以示占了位置。过了一会儿,正准备下去交费,他又跑回来,要过水笔,寻到刚才的墓碑,抹掉名字,去犹豫过的另一处墓碑上,第二次写下父亲的名字。打定主意,这才离开。

我们准备下山时,那老妇人停止了哀哭,由家人搀扶着,口中喃喃着,一步一 步下探,慢慢向山下走。几位墓地工人坐在远处抽烟,这些悲戚的场景想必他们早已经习惯。

我和王强在山下告别,他去了墓地的收费处。我看⻅他步伐很快,到了收费处的办公桌。

我再次联系王强是在三天以后,我站在汉口殡仪馆的主干道上。当时我想进去,却被几名工作人员拦住。百般无奈,我再次想到了王强,拨通了他的电话。我想请他再次帮忙。

我正在忙,不好意思。他在电话里很客气地拒绝了我。

「清零」以及编故事的老人

我遇到那个编造故事的老人是在解放大道,中山公园的一个厕所⻔口。那天是 3 月 18 日,武汉,过了夜里九点,我翻过公园的铁栅栏,一落地,看⻅他正在给一辆电动⻋上锁,⻋后座上是一台收音机。我在它的戏曲声里走上去,说我从北京过来,想请他聊聊最近的情况。老人⻢上答应了,虽然戴着口罩,但他麻利的动作看起来很􏰀视来访,好像他一个人已经闲了很久,终于有人来跟他说说话了。收音机太吵,我请求他降低音量,他直接关掉了。

我叫陈斌,他说,边走边聊吧,我带你参观参观。

他一只手拎着收音机的挂绳,脚步很稳,似乎心里有一个准备好的游览路线。我跟在老人的身后。他身上是一件橘⻩色的清洁工制服,随着身体的移动,借着公园外城市大楼的灯光,我能看到他后背上忽明忽暗的荧光带。

你看到这几个⻰头了吗? 这个假山叫双⻰山,他说,小时候,我最多才有五六岁,我的父母带我来这里玩,我就喜欢到这几个石洞里钻过来钻过去。

我们站在一座假山下,陈斌抬起另一只空闲的手,指着几块石头形成的洞穴,讲述往事,他看着我,似乎等待着我的反应,好像那是他记忆里尤其重要的历史现场。

您多大年纪? 我问。

六十七。他说。

一开始的情况就是这样,武汉的那个晚上,在中山公园,我遇到的一位老人向我讲述他童年的景象,他说他小时候就在那里玩耍,到了晚年,他又在那里做清洁工。这种巧合使我稍稍有点儿意外。我想象着一个小男孩钻石洞的样子,再看看他。如今他有点微微的驼背,走路倒是很快。我心里琢磨着那种宿命感:从幼童到老人,似乎他跟这个公园有着某种神秘关联。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可能都是他信口的编造,我们继续在公园里走起来。

头一天,3 月 17 日,网络上说,武汉市新增的确诊病例「清零」了。那是一个使人心里产生轻松感的消息。「清零」这个词语以及关于它的报道带来了一种语境:事情正在往安全的方向转变。至少在我们国家。这个词语甚至有了一种正义感——在与武汉有关的所有叙事里,我看到词语具有不同的气质——在「清零」之后,要到谈论武汉「解封」的时候,我才从「解封」这个词语里得到一样的感觉:一种微微的、轻松的正确乃至正义。

我是从山东出发,凭着社区出具的健康证明,经过检查,登上了来武汉的高铁。那天列⻋里乘客很少,大约每节⻋厢只有零零散散十多个人,每人占了一排座位,相互隔开。我把口罩上的金属箍捏得尽􏰁贴紧鼻梁,下沿也勒得很紧,耳朵疼也不敢松开一会儿。虽然已是初春,列⻋窗外由北方到南方的景致变化却不令人舒心。到站是夜里八点,武汉站的广场上有几处穿着全白色隔离服的人聚在一起,我拍了几张照片。过了几天,去过隔离病房,穿过那些使我 浑身湿透的隔离衣以后,再看到他们,那种难捱的感觉立即就回来了。

稀稀疏疏,高铁站的停⻋场上有不少打着羽毛球的人,也有几个人踢球,有些叫喊声。出乎意料,总体上是某种闲适却异样的气氛。我坐上陈玮曦叫来的网约⻋,后座和前排之间隔着一块塑料薄膜。司机也穿着一身白色隔离衣。他是哈尔滨人,今年春节第一次不回东北,刚好赶上「封城」,这两个月一直在接送医生和护士,他的言语里透出有所贡献的成就感。

⻋在空荡荡的道路上穿行,速度很快,过长江二桥时,吹进⻋窗的夜⻛带着寒气也带着温热。⻓江的水面远处,高楼的外墙上滚动着「武汉加油」、「白衣天使」等荧光大字。我抓紧拍照。(二十多天后,「解封」那天,我看到了十倍更多的大字)

⻋停下来,走进硚口区的维也纳酒店。这家酒店被政府征用,住了医生护士和新闻记者。保安先拿消毒液往我身上仔细喷了一遍。办了入住,一会儿,陈玮曦敲⻔进来。他带了一瓶酒精,几叠口罩,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他说了很多,现在我只记得一条了:洗手。

前面几天,我自己在武汉的街道上转了起来。行人很少,愿意停下说话的更是不多。那个晚上,我刚刚走完一个下午,路过中山公园时,⻅它一片漆黑,像是城市里某块神秘的腹地,围栏不高,很容易就爬了进去。一落地,转过身,我就看⻅了随后自称「陈斌」的老人。

听完他的童年故事,我们从双⻰山往公园深处继续走,他继续描述自己的人 生。说着说着我才发现了异样。他说自己是⻩冈人,父母是老红军,在抗战时期去世,随养父⻓大,到大别山读了军校,后来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下巴中了一枪。

说到战争的惨烈,陈斌借着路灯的光向我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脖子。我转头盯了 一眼,他就抬头继续往前走,笑了出来。他说,伤疤早就没了。

此时我已经知道他在编故事。他讲述的传奇身世显然在时间上漏洞百出。我不想揭穿,就问他养父的情况。他说养父是湖北省的老省⻓,待他很好,「我去湖北宾馆找他,保安不敢拦我,他在那里接待外宾,我就坐在内间。」他说养父照料他一生,五年前刚刚过世。他去吊孝,一把年纪也大哭一场。

我拿手机检索那位省⻓的名字,确有其人,不过去世已经快五十年了。

到现在,一个月后,我时时想起「陈斌」,并不明白他的妄语是信口开河编故事戏弄一个陌生访客,还是他患有某种臆想症,习惯了编造自己的第二个人生,活在幻想里。第二种情况我在许多城市和乡村⻅过。臆想者往往衣衫褴褛,走在路上喃喃不断,口中零碎的词句诉说着着自己与现状不符的际遇。对眼前这位驼背的环卫工老人来说,我不知道他是哪种情况更好。

走到一处摩天轮下,我停下抬头看,「陈斌」的语气里显示出得意,说起自己去过香港,是在维多利亚港坐了摩天轮;听说我是山东人,他又讲到自己曾去⻘岛旅行,随后乘船去了东北,最远到了俄罗斯边境,但时间久远,细节不详,如今他只记得那里全是雪;他说自己干这份工作纯为打发时间,因为退休前他是电力所所⻓,退休金七千多;他还说他的家人如今也都在电力系统工作,在孝感老家,有时他们会开着一辆小轿⻋来武汉看他,但他觉得烦,他更喜欢一 个人住在公园。

我无心考证真假,提出去他的宿舍看看。很快走到了。那座小楼地处公园一 ⻆,⻔口捆扎着几堆废弃饮料瓶和包装纸盒。⻔开着,亮着灯,一个摆了四张上下铺的小房间。

我准备回去,「陈斌」提出送我出⻔。出⻔路上,我问到收入,他说公园里有三十多个环卫工,每个月发 1900 块,打到卡里,很多年没变。谈论工资有一种奇怪的效果,好像该说的都说完了,「陈斌」不再说话了,我们只是在夜色里往灯光较亮的方向走去。在曲折的小路里饶了几下,走到一条主干道,他才又开口。

这条路有两千米⻓吧? 他说,这是我的责任区,上午扫四个小时,下午扫四个小时,真难扫,夏天热冬天冷,每天都难扫,秋天最难,树叶落个不停,刚扫完一回头身后又是树叶。反正怎么扫都扫不完。

我们在这⻓⻓的主干道上走到尽头,来到了公园的铁栅栏。我翻过去,「陈斌」在我身后摇了摇手。

外面都是病毒,他说,我就不送你了。

中山公园一墙之隔正是协和医院,几辆警⻋和救护⻋停在⻔口,一个个身着白色隔离衣的人匆忙地穿梭。从公园里的故事走出来,我好像从一个人的臆想回到了真实里。

「陈斌」微驼的背影已经转身去了暗处。他是一种身宽体胖的样子,身形看起来倒真像一个退休干部。我多希望他说的都是真的。接下来,在武汉的一个月,我回过一次中山公园,没有再⻅到他,我去了他的宿舍,当时⻔锁着。我将一 次又一次想到他,想到他虚构出来的半真半假的人生,想到那一条长长的主干道。他幻想了许多,最真实的恐怕是眼前难扫的树叶。我思考他虚构的生活图景,意识到那些虚构从未超出一位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边界:对体制的向往;怀有革命英雄主义;憧憬特权;富足的退休金;还有旅行。

幸存者的非正义感

维也纳酒店的电梯里有壁挂式的酒精,伸出手,「滴」一声嗡鸣,冰凉的酒精滴在手上。我两手搓一搓,回到房间,在轻微的刺鼻气味里等它挥发,然后伸手去解开外卖的餐盒。

我住在 18 楼,窗外是解放大道的立交桥,前后住了十天,看起来汽⻋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我想到在正常状态时此处的立交桥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深夜和白天都是过分安静的,城市的声音不多,入夜了,睡不着的时候,我靠在沙发背上,看着汉口区高楼里的灯光。小区都是严格管制进出,关于市⺠的生活,大部分信息似乎依然只能在网络上得到。因为没能进入殡仪馆,我是在新闻报道里才看到了一张图片,一个小男孩怀抱⻣灰盒,他的父母均已去世;我又看到建设完火神山医院的农⺠工正在求助,有人说老家不愿接收他们,只能滞留武汉。

带着一种虽在武汉却仍远离事实中心的感觉,进而,我回想起在网络上浏览过的那些消息,那些事实,比如那位导演,一家四口相继感染去世,在死亡的预感里写下了绝命之书;比如一位养蜂的人,因为不能转场,蜜蜂死去,他绝望自杀,来武汉前我将那条新闻读了几遍,想着原来有人的生活希望跟那些小小的蜜蜂息息相关;我记得一位女孩,身患白血病却不能出城,我的同事采写了她的绝望,将事实放在网络上,却帮不了更多,我记得她躺在床上那张照片;有个老人九十多岁,守在医院为儿子等待床位,我记得她须发苍苍;我也记得那些视频构成的绝望图景,最早的那个,她跟着运尸⻋后面,哭喊着「妈妈」;有个货⻋司机,十多天在高速路上找不到安置,面对摄像镜头哽咽起来,只因他的籍贯是湖北;还有更多的逝者,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死去作为每日变化的数字留在了电子屏幕上,留在了茫茫的「事实」的海洋,我得承认他们在不幸罹难后,只能以数字的方式悬挂在我们所了解的这模糊的世界上,真正为他们悲痛的,记住他们的面孔的,是他们自身生活里的家人、朋友和爱人。

「事实」,我想到这个词,我仍不知如何理解它,这些「事实」本身能帮助我们其他人真正记住伤痛吗,如果有几千人付出了生命,而在一种假设里,事情有可能不必如此的话?

第十天,我搬离汉口,搬到武昌区积玉桥一家公寓式⺠宿。窗台看出去是武汉工人文化宫,下楼走一百米是武昌江滩。此后在武汉我一直住在这里。跟汉口的立交桥景观不同,在江边,视野变得开阔,隔着发亮的⻓江看着对岸汉口的高楼,人很容易感到个人的渺小,想到自我与他人,想到个人与城市,想到个人与世界,想到那些更抽象的事情。江边总有人烧纸,清明那天最多。烧纸时常常是一家人一起。我⻅到一位老人细心地拿树枝拨动余火中的草纸,使它们尽量燃烧完全,家人一起走开,她仍不时回头,等最后的余火熄灭,才放心远去。

烟火总会熄灭。文字也好,图像也好,我们应该怎样记录武汉? 在江边我们聊着,摄影师陈玮曦更愿意向我讲述他的纪录片以外的事情。比如他如何发烧,如何恐惧地呆在酒店,又如何写了遗书:

2 月 4 日,刚来武汉两天,他的体温开始上升,从 37 度 6 一直升到 38 度 5。他不敢跟家人说,去了医院,诊断结果不一,有医生说不是新型冠状肺炎,又有医生说肯定是。当时武汉正是病例剧增的时候,陈玮曦被要求自我隔离在酒店。他想他可能会死去,写了遗书。

在江边,我没有问他遗书的内容,心里满是因「遗书」这个词语带来的惊骇:想 到眼前这个 26 岁的同事已经被迫直面了可能的死;再继续想,我想到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图片,那些的确写完遗书然后的确死去的人。

来之前,陈玮曦只想拍摄现场、增加新闻事实,而一个刚毕业的记者说,他更想记录人对死亡的恐惧。陈玮曦不认同。直到后来躺在床上,一个人直面死之恐惧时,他重新又想起来。

「恐惧」本身也是事实吗? 我不知道。我们聊着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去的北京生活。我想到我们的杂志社和编辑部,那种我们习惯且依赖的集体生活看起来如此脆弱,如此遥远。但仔细一想,这种疏离感与那些遭难者的生离死别相比,似乎又过于轻浅。

痛苦有等级吗? 我不知道。我只能告诉自己,正视这些苦难,正视自己的无力,甚至正视自己此时仍不时泛出的那种渴望逃离到自我、逃离到小世界中的个人主义冲动,我想只有这些诚实的态度才能配得上站在灾难图景的一隅。

在江边散步时,在空旷又迷蒙的江景里,我也几次想到几年前看到的图片,⻓江上的捞尸人,立于船头,靠近漂浮的尸体。打捞尸身,接近死亡的另一种方 式。

进入四月以前,江滩的声音并不比汉口更丰富。夜晚⻓江上偶有货船的汽笛声。有些小船在江中游荡,我⻅过几次,从未⻅它们靠岸,不知作何用途。⻢路上,⻓江二桥的环卫⻋会在夜里走走停停,伴随着轰鸣。汽⻋渐多,但比起城市里平日的拥堵又不值一提。

也是在江边,我⻅到几个⻄班牙的记者。他们从北京过来,我用糟糕的英语和他们吃力地交流,说到许多意思时都只好含糊而过。只有我问到「family」(家庭) 这个词语,他们眼里亮起来,说着谢谢,连连点头。当时病毒已在全球传播,在⻄班牙首府⻢德里情况危急。我们⻅面的十多天过去,到现在,4 月 19 日,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的新冠肺炎 2245872 例,死亡 152707 例,中国以外确诊超过 216 万例。疫情最为严􏰀的欧洲区域死亡超过了十万例。

在武汉,作为幸存者的感受时时搅扰我。那是一种过客的侥幸,一种幸存者的非正义感。生活中的欢欣此时伴随着某种道德压力,哪怕是等待一杯咖啡的时候:住处楼下有一家便利店,我一直等着去买咖啡,但是它的咖啡机总是没有复工。因为会操作机器的员工没有返回武汉。

然而这就是我的真实内心。我得承认无论如何我是都一个灾难的旁观者,无论如何去观察那濒死的病人,如何端详那为父亲买墓的同龄男子,如何仔细谛听那些悲鸣,我始终是个过客,始终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里的「他人」。

临走前几天,一个晚上,在我等咖啡的那家便利店,一个流浪汉坐在地上。我走过去问他情况。

我⻢上就走!他抬起脸说。似乎他已经习惯了驱逐,看起来他在城市中的游走并不比那些流浪的猫狗更为自由。路人的一个问候竟使他惊慌失措。自由的生活和更自由的生活,我想着,真的都是可能的吗?

「解封」的城市、未「解封」的少年以及世界之爱

4 月 7 日,武汉「解封」前一天。与「封城」带来的压抑、负面情绪对应,「解封」这 个词语洋溢着某种胜利色彩。官方的宣告是这样的:从 4 月 8 日零时起,武汉市 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我已经习惯扫码了。起初,进出公寓楼时,保安总要提醒我,我才掏出手机。再后来,离⻔口不远,我就主动把屏幕交到他们的面前。说是走形式也并不为过,大部分时候保安只是象征性地地低头看一眼。我也试过只是把手机的屏幕递过去,内容不符,也一样点头通过。也有几次,我很晚才回来,保安懒得麻烦,我刚要走上去,他就摆摆手,放行了。但到了白天,第二次我出⻔,他又严肃起来,庄重地提醒我。我又掏出手机。在某种逐渐形成的默契里,我们疲劳地执行着通行规则。

是在 4 月 7 日,武汉在「封城」语境里的最后一天,我去武昌江滩跑步,傍晚,站在临江大道和前进路路口的斑⻢线等红灯的时候,我遇到了小徐。

他的上衣是一件蓝色 (或浅蓝) 针织毛衣,其款式更像是女装,短头发,嗓音细:

你好,能借我十块钱吗?

这原本是个寻常的图景。街头,有人借钱,数额不大;尤其是城市的⻋站,有人会穿一身校服,有人低垂着脸,跪在地上。往往他们会带一个纸牌,意思是缺一笔路费回家等等。在以往,大部分时候我都不会理会,我们的社会经验形成了那样一种判断,我把这种乞讨默认为街头骗术。但在武汉,似乎我愿意重新观看那些本不稀奇的图景。眼前的人是少年模样,手上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你什么情况? 我问。

我其实还有十八块钱,还想再借一点。他大概这么回答。他把塑料袋摊开给我看,几张纸币,一盒老坛酸菜泡面,别无他物。

在去快餐店的路上,他有一种证实身份的焦虑。我是个要饭的,但也不是要饭的,他说。他主动说了自己的名字,还背诵了身份证号码。他说自己是孝感人,春节以后徒步来了武汉。他的身份证去年丢在了上海的网吧里,当时他正在很投入地观看《延禧攻略》。在他问我看不看《延禧攻略》的时候,我们走到了餐馆,我让他选一个套餐。现在我只记得是十五元一份。那家快餐店就在酒店楼下,这段时间我经常去,菜单贴在⻔口的木板上,站在⻔外点单。十五元是最便宜的套餐,大约是土豆丝盖浇饭,往下有荤菜,最贵的三十五。

可以贵一点,我说,反正我请客了。

十五的就行,谢谢,他说。

他一只手拎着餐盒,另一只手拎着黑色塑料袋,我也帮他四下张望,想找个地方吃饭。这是万达公馆大楼下的底商,外卖员们凑在一起,各自趴在⻋后座的餐箱上吃饭;因为制服不同,他们严格地分成两拨,⻩色的和蓝色的。那些天,楼下的景象都是这样。武汉的外卖员和清洁工一样,始终是在岗的。路边的香樟树下有几个⻓椅,也都坐了人。

我们最终走了两百米,来到长江边的围墙。他是趴在围墙上吃盒饭的时候跟我讲了自己的详细经历。自然,我又想到了中山公园的「陈斌」,所以我并不打算相信眼前这个陌生人的话,虽然他说得很认真,不时把脸从盒饭上抬起来,扭头看我。我只当做了一个十五元的善事,打发时间。我在武汉已经二十天了,精神有些疲劳。

我不是个要饭的,但是我发现要饭也行,他说,春节在孝感很难,我跑出来,出城是没人管的,进武汉也没人管,我走了一条小路,走了一天一夜。到武汉我先睡在一个地下停⻋场,不少流浪汉住在那里,那些是真的流浪汉,后来那里来人清理了,我睡了几天银行。我在上海做过卖楼中介,在哈尔滨干过工地,不过没攒下钱,都花在网吧了,我不打游戏,就喜欢追剧。

你穿这样来武汉的吗? 我看着他身上的针织毛衣。之前有个羽绒服,太脏了,现在天热了,昨天扔了,他说,真的。

小徐的神情里是对讲述的不自信,在我反问他的时候,他会连说了好几个「真的」,强调自己。

这时有两个女孩从我们身边走过。我看了她们一眼,小徐看着我。

你喜欢女人,小徐看着我说。我是喜欢男人的,他接着说,你是正常人,我不正常。

你也是正常的,我说。

我不正常,小徐把餐盒收起来,拿塑料袋扎好,找地方扔。我们往四周看了看,要下去台阶,走到沿江大道路边的花丛旁才有一个垃圾桶。我跟他一起走过去,扔了垃圾袋,继续回到围墙边,沿着⻓江走了起来。我们一直走到中华路,大约有半个小时,小徐声音很响,补充了对自己身世的介绍。

小徐说,他十五岁离开孝感的中学,跟随父亲去往哈尔滨打工,在郊区一个工地,他干不了重活儿,一直是负责刷墙。工友有一百多个,他们睡在建了一半的毛坯楼里。在那里,他在天台上和工友发生性关系,被父亲知道了。

似乎讲述往事带来了一种自由感,小徐脚步快了起来,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不再细声细语。他的词语直白露⻣,以至于有些路人让到一边,打量着他。

一天晚上,吃完饭,父亲当着十几个人的面,在毛坯房里摸起砖头,殴打了他。边打边骂。

讲到这里,小徐却笑了,他的笑似乎带有包容和理解的意味,他认为父亲故意当众打他,是有意警示他人。

不过我乐意,小徐说,我喜欢他们那样。

路边的广播里提醒人们「戴好口罩是防范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第二天,武汉 就要「解封」了。管制 76 天。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这也是一个 城市罕⻅的状态。江边的一块小广场上有几个小孩正在踢球,有男孩也有女孩,几个家⻓模样的人坐在旁边看着。有个大爷摘下口罩,抬起一条腿,压在围墙上,嘴里高喊着什么。

熙熙攘攘的城市景观回来了。我想到刚搬到江边来的那几天,夜里,这条路上跑步的人没有几个,即使偶尔遇到,人们远远地便默契地调整线路,迎面时各自跑到路两侧,避让而过;到后来几天,江边的堤岸上渐渐有人钓⻥,如今是隔十几米就有一个。路边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不再互相避让,跟在其他城市一样,有时会互相擦到胳膊。如果「解封」这个词语可以扩张为一个合适的图景,那么眼前的人群可能是合适的。

你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工作? 我问。

不找了,继续要饭也挺好。他说。

走到中华路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路灯亮了起来,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一家几口出⻔散步的人。城市的图景透露着解封在即的期待感。很⻓时间,小徐不再说话,他走在前面,大约不到一米七的身高,瘦削的身体投下影子。在一所小学⻔口,我与小徐告别,我准备继续去江边跑步了。他张开两臂,郑重地说,拥抱我一下吧,朋友,这个城市真的很冷漠。

我推了一下他的胳膊,说,拥抱就算了,再⻅吧。明天中午十二点再来这里见面,我请你再吃个午饭。

好,小徐说着,转身向前走了。

我回到酒店,想起他的全名,按照他口中的老家地名检索,搜到孝感一家医院的献血光荣榜,八年前他在老家的医院参加过一次献血,他的信息全是真的。说不上是后悔还是自责,我想我应该多帮帮他。现在我想着他的样子,想着他仍将带着自己被封闭的世界继续往前走。我只能祝福他,我希望他能在他视为冷漠的城市里走到属于他的世界,比如彼得-汉德克在《冬日之行之夏日补遗》中所写的那样:荒野世界中偏远的、满是尘土的攀山小径;那里是开阔的世 界;世界之爱也源自那里。

黄鹤一去不复返

4 月 8 日凌晨,我站在武昌江滩,零时,长江上空穿来一声持久的警报声,悠扬中似有悲哀。武汉「解封」,开启离汉通道。⻓江两岸的高楼外立面上闪烁了很久的动画,蓝色的红色的灯光交替打在江边上,「英雄的武汉」,「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这些词句似乎是闪烁在天空里。我们举起手机拍照,拍完继续站在那里,任由盛大的画幅来回翻转、跳跃,任由那些字符滚动着。此后几天,在离开武汉之前,在一种焦躁的心境里,我有时一天要到江边跑步三次:早晨,下午,晚上。

我记得有个晚上,一位去药店的老人迷路了。他就住在五公里外,以前总是坐公交,如今只能步行,他竟然找不到方向了。更多的是散步的市⺠。在夜里跑步时我曾趴在路边的环卫室的窗户上。每个房间都一样,密密麻麻,挂满清洁制服和扫帚,每个房间也都码着那些捡来的废品。我认识了长江二桥环卫小组的一对老夫妇。在第一次聊天里,他们向我仔细指出春节的加班补贴今年迟迟没有发放,而在整个封城期间,他们一直照常上班。

丈夫不太说话,只是在谈话时站在几米外,扶着扫把,默默看着我,他似乎不好意思,只有我问起来具体细节他才点点头。但他似乎对我的身份怀有某种期待,之后再遇到,他总是停下扫把,看我一眼,以示打招呼。我带着一种被误解的负担朝他摆手。

丈夫是早班,妻子是晚班,每天傍晚,丈夫会骑着电动⻋等待妻子。他们都已经六十多岁,妻子却站在后座上,两手扶住丈夫的肩膀。我想这是在武汉我记住的真实的生活图景。

我再次想到了中山公园里同样做清洁工作的「陈斌」和他幻想里的人生。我们是活在现实里,还是活在幻想中,又或者,我们始终不得不自欺欺人,才能活在现实和幻想的共同建筑里,才能继续对生活怀有信心?

当时,那些在⻓江边的夜晚,现在,在离开武汉以后,我时时忍不住想起那些我⻅过的面孔。「⻩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也想着崔颢的《⻩鹤楼》。武汉改变了吗? 或者说,世界改变了吗,每个人的历史都改变了吗? 如果「改变」也是「事实」,而我们这些无能为力的幸存者,这些仅仅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上的无名之辈又察觉到了这一点,那么该说我们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我想着在⻓江边⻅到那些燃烧的纸钱,它们上升的烟雾飘荡在夜⻛里。一种“复苏”的武汉图景。江边是那些夜钓时纹丝不动的人,是那些坐在⻓椅上沉思的老人,是那些蹦蹦跳跳的小孩,是那些高楼上闪耀的汉字。我看着他们,也看着粼粼晃动的⻓江水。它流淌过一座城市,流淌在中国的腹地,也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里,它始终庄重地接纳着一切:无论是那些可以接纳的,还是那些不可以接纳的。

(注:文中王强为化名)

Contributors

执行:布一

新媒体责任编辑:Nei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生命的现场:从清零到解封,我的武汉见闻

每个人的历史都改变了吗?

文|时尚先生Esquire  王琛

图片|Gerry Yin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现在回想进入武汉隔离病区的那个晚上,我最先想到的仍然是「死亡」这个词语,然后才是「闷热」、「压抑」、「恐惧」、「孤独」等等其他个人感受。在重症监护室,我见到一位正在死去的中年人。送进医院时他就已经休克,一直没有醒来。医生和护士正在为他清理卧姿。我看见他的身体垂坠在他人的手臂里,眼睛微闭,嘴巴张开。

病人的头发结成缕,显示出中年人典型的稀疏感;他的两侧脸颊深陷,颧骨因此显得很高,看起来是瘦长的脸型。医生却说,刚入院时,病人的脸是「富态圆润」的模样。医学指标上,他已近脑死亡,只能借助呼吸机维持理论上的生命。几台机器将几种颜色不一的液体运输到他的体内,他的各项生命指标显示在荧光屏上。似乎一个生命的内部和外部全都陈列在此。

监护室很静,只有一根塑料导管随着机器的运转有节奏地颤动,那种节奏使人想到心脏的跳动。病人的生命形态似乎随着死亡的入侵扩张了,那一整个重症室似乎都构成了他的身体范围,此时此地,生命不再只是血肉之躯,它似乎被迫地完成了一次自我建筑,进化为了一种全新的、冷酷的实体。我伸出戴着两层隔离手套的手,抚摸了几下呼吸机坚硬的外壳。

使生命变形的是病毒。我想象着它们,脑子里是科普图片,它们周身带有毛刺的球状体外形。完全陌生的感觉。

他醒过来的概率有多少? 我问医生。我不能说没有,医生说,但是,嗯,没办法,你懂的。

他能听见我们说话吗? 我突然想到,如果病人能听见,这样的对话也许使他绝望。

理论上不能,医生回答。

好像言语的门关闭了,打量着眼前皮肤泛白的病人,我心里有种平静的悲哀。我想象着他的家人,想象着与他有着情感关联的活人,想象着他的人生角色,想象着一个人可能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想象着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欢乐、痛苦和无可奈何,想象着一个人的忏悔、秘密、委屈,想象着一个人的世界就此终止。无论是当时站在病床前,还是此时坐在电脑前,我都深知一个活人对死亡的所有想象都是虚妄的、无效的、具有自我感动色彩的,只有真靠近了死 亡、真完成了死亡的人才明白死为何物,而他们不能回来,不能言说一二。

对死亡的完整谈论因此始终不能完成。

在病区,两脚走动时,我听着隔离衣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感受着汗水如何来到皮肤上,裹着头套的头皮上,额头上,鼻子两翼,耳后,脖颈,每一处都发痒;再往下,我的腋窝里和后背上的汗水发凉,胸口也有,肚皮,腰,每处都想挠一下。最难受的是屁股和大腿。隔离衣很厚,手套也很厚,即使你不害怕动作有失端庄,也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抓痒,不可能将贴紧的湿透的布料悄悄拉离皮肤透气。只能忍着。我只穿了一个小时就开始期待脱下它的畅快,我看着手上录音笔的时间,想到同事陈玮曦所说:在病区穿上隔离衣以后时间会变得很慢。

我是《时尚先生》杂志的编辑,同事陈玮曦是杂志的摄影师,他刚过春节就来了武汉,在这个隔离区拍纪录片。和那些记者一样,他见证了真正的新闻现场。

现在坐在桌前,回忆当时坐在那家医院的病区里,我还能记得后背是湿透的。隔离衣太厚了,几乎一点气也不透。陈玮曦已经是个熟手,从内到外,他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教我,身上的防护服一共是三层。头罩和橡胶手套各有两层,扎上最后一圈胶带,拉上最外层的隔离衣拉锁,我跟着他推开一扇一扇 ,这才进入病区。那种穿越感本身就带来了某种压抑。它提醒你前面是某一特殊区域。我想起自己去过的监狱探视室,那种穿越一道一道检查后的封闭感受是相似的。

医生和护士每班要穿四个小时,而我在两个小时的时候已经开始头痛。似乎有一根神经微微跳动。

是缺氧,陈玮曦说。

我们互相看着对方,我们当时看起来丧失了区别于对方的特征,除了他手上的摄像机。因为形态变得简单,不见脸孔,因此人的肢体语言更显得突出了:比如当一个护士独自坐在长椅上休息,垂着头,远远看去,她的姿势好像在说明自己尤其疲惫、尤其孤独。我坐在她的身侧。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南京鼓楼医院的护士,临行前告别,丈夫说我爱你;我也爱你,她说她这么回答。

一开始,二月是冷,冷得发抖,现在又热,热得受不了,她说,所以能不动就不动,越动越热。

我也进了几个轻症病房,大部分是老妇人,她们往往只是木然地坐着,眼神里似有愁苦。愿意多说话的不多。有一位健谈的老太太,挪了一把椅子,面对面跟我对坐,她口中的武汉话我几乎一句也不能听懂,注意力全在她随着话语颤动而露出了鼻孔的口罩上,我感到自己的身体本能地后退,甚至身下的椅子也跟着挪动了。我平复自己,企图掩饰那种不尊重的躲避。

孤独会加剧病情,一位医生说,被人区别对待的恐惧也会。

两个多小时以后,和陈玮曦走出隔离区,跟着他的动作,我一层一层脱去包装一样的隔离衣。回到换衣间,似乎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回来了,排尿、喝水,我们走出隔离区,夜里八点,武汉正在下雨。

雨水在车灯和路灯里显示出倾斜的形状,医院的广场上此时空无一人。在傍晚,刚来此地,我遇到过一群刚换班的护士,七八个人,她们在花坛边坐成一排,大声地唱歌。她们先唱了《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啊」。她们连唱了几遍。

我走过去,接过手机,帮她们拍了几张合影。她们一齐做出相同的动作:抬起的手肘朝向一边,抬起的另一条腿朝向另一边。拍完照,她们又唱了几遍《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留下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买墓

几天后,扁担山公墓 口,马路边,我是在排成 队的人流里找到了王强,我说我不是家属,但也想进去看看;他看我一眼,点了点头,没说话。我于是把身体靠近了他一步,向管理人员显示出同行者的姿态。

当天,3 月 25 日,进公墓需要出示社区证明,非家属不能入内。此前,我问了几个人都被回绝了,直到遇见王强。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园区入口,随着队伍的移动向前挪步,中间搬了前排留下的塑料凳,坐下又站起来。他不时低头看看手上的号码单:99 号。他显示出完全的专注,只等着进入墓园。

在入口的检查处,管理人员与急切进入的人时时发生争执。有的是没有拿号,有的是手续不全,有的是一行四五个,而规定每户只能进两个人。

您家里谁过世了? 过了很久我才向王强问出这一句。我父亲。他说。

因为这次肺炎吗?

是,他说。

扁担山墓园正⻔是一个圆形广场,围绕广场的是露天的环形围廊廊。墙上有墓区介绍:益善廊,⻄⻓廊,颐和廊,⻰阳阁,玫瑰园,益善园,怡馨园;原价,折扣价,高的十几万元,低的一千多元。有一处墓园名为流芳苑,「生态环保葬」,价格零元,照片上显示是一座小小的圆形花园。

王强站在围廊看了一会儿,拿了一⻚宣传单,继续排队。他坐在凳子上,一直平视前方的管理员。

我们是坐着一辆电动⻋上山的。和景区那种游览⻋一样,前后有四排,十几个人,穿着隔离衣的中年司机身旁也坐了人。他们在路上一直用武汉话交谈,司机在职责以外介绍着墓区的⻛水,身旁的人与他讨论着。电动⻋在⻢达的嗡鸣里提速,山上树木茂盛,伸手就能抓到一些伸进道路的树枝。王强抬起两臂,趴在前排的座背上。他的眼睛看着前方。在盘山的水泥路上转了几圈,路过几处墓区,小⻋停在一处台阶下。下⻋以后,王强快步往上走了几步,停下来,似是跟人说话,又似是自言自语:

太高了。高了是不是视野好一些? 我不知说什么,只好这样接了一句。家里老人来扫墓,爬山会受不了。他说。

远远地,我听⻅隐隐约约的哀嚎。直到继续往上爬,直到看⻅一位坐在台阶上的老妇人。泪水涂满她的脸。她一边哭一边诉说着,武汉话我不太懂,但听出死者是她的丈夫。逝者新立的碑位就在紧挨台阶的位置。一个墓地工人正在拿水泥修葺墓碑。随后,在老妇人持续的哭声里,身旁的家人掏出了草纸和菊花,草纸点燃,花瓣撒上。周围的人都停下脚步,或坐或立,静静注视着他 们。

我也只能作为一个多余的人站在墓地里。来武汉前,我想感受一下武汉以及武汉的人是哪种状态——如果存在一种比新闻事实更可还原的「状态」的话——比如,我想看看身处灾难中心的市⺠,我不知道经受了折磨和封闭的他们脸上是怎样的神情。在武汉以外,我只能从网络上得到那些感受;隔着屏幕,那些感受可能失真。尽管那些文字和视频使我印象深刻。比如一个在阳台上敲锣的妇女,她的呼救声在高耸的住宅楼里凄凉地回荡。但我看不⻅她的脸和眼睛。

老妇人的哀哭在寂静里更显得苍凉,由词语和哭腔组成的哀嚎在山中绵延着。眼前哀伤的声像令我想到了郦道元的《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附近有十几排空置的墓碑,从低到高,远远地,对着山下的城市的窗户。扁担山墓地位于城区,从山上看出去,近处就是一座一座楼盘。

王强在两处空置的墓碑前犹豫着,他先打量前一个,再去打量后一个。他来回地走。我想问问他在想什么,终究没有开口。拿定主意以后,按照要求,他拿水笔在墓碑上先写下了父亲的名字,以示占了位置。过了一会儿,正准备下去交费,他又跑回来,要过水笔,寻到刚才的墓碑,抹掉名字,去犹豫过的另一处墓碑上,第二次写下父亲的名字。打定主意,这才离开。

我们准备下山时,那老妇人停止了哀哭,由家人搀扶着,口中喃喃着,一步一 步下探,慢慢向山下走。几位墓地工人坐在远处抽烟,这些悲戚的场景想必他们早已经习惯。

我和王强在山下告别,他去了墓地的收费处。我看⻅他步伐很快,到了收费处的办公桌。

我再次联系王强是在三天以后,我站在汉口殡仪馆的主干道上。当时我想进去,却被几名工作人员拦住。百般无奈,我再次想到了王强,拨通了他的电话。我想请他再次帮忙。

我正在忙,不好意思。他在电话里很客气地拒绝了我。

「清零」以及编故事的老人

我遇到那个编造故事的老人是在解放大道,中山公园的一个厕所⻔口。那天是 3 月 18 日,武汉,过了夜里九点,我翻过公园的铁栅栏,一落地,看⻅他正在给一辆电动⻋上锁,⻋后座上是一台收音机。我在它的戏曲声里走上去,说我从北京过来,想请他聊聊最近的情况。老人⻢上答应了,虽然戴着口罩,但他麻利的动作看起来很􏰀视来访,好像他一个人已经闲了很久,终于有人来跟他说说话了。收音机太吵,我请求他降低音量,他直接关掉了。

我叫陈斌,他说,边走边聊吧,我带你参观参观。

他一只手拎着收音机的挂绳,脚步很稳,似乎心里有一个准备好的游览路线。我跟在老人的身后。他身上是一件橘⻩色的清洁工制服,随着身体的移动,借着公园外城市大楼的灯光,我能看到他后背上忽明忽暗的荧光带。

你看到这几个⻰头了吗? 这个假山叫双⻰山,他说,小时候,我最多才有五六岁,我的父母带我来这里玩,我就喜欢到这几个石洞里钻过来钻过去。

我们站在一座假山下,陈斌抬起另一只空闲的手,指着几块石头形成的洞穴,讲述往事,他看着我,似乎等待着我的反应,好像那是他记忆里尤其重要的历史现场。

您多大年纪? 我问。

六十七。他说。

一开始的情况就是这样,武汉的那个晚上,在中山公园,我遇到的一位老人向我讲述他童年的景象,他说他小时候就在那里玩耍,到了晚年,他又在那里做清洁工。这种巧合使我稍稍有点儿意外。我想象着一个小男孩钻石洞的样子,再看看他。如今他有点微微的驼背,走路倒是很快。我心里琢磨着那种宿命感:从幼童到老人,似乎他跟这个公园有着某种神秘关联。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可能都是他信口的编造,我们继续在公园里走起来。

头一天,3 月 17 日,网络上说,武汉市新增的确诊病例「清零」了。那是一个使人心里产生轻松感的消息。「清零」这个词语以及关于它的报道带来了一种语境:事情正在往安全的方向转变。至少在我们国家。这个词语甚至有了一种正义感——在与武汉有关的所有叙事里,我看到词语具有不同的气质——在「清零」之后,要到谈论武汉「解封」的时候,我才从「解封」这个词语里得到一样的感觉:一种微微的、轻松的正确乃至正义。

我是从山东出发,凭着社区出具的健康证明,经过检查,登上了来武汉的高铁。那天列⻋里乘客很少,大约每节⻋厢只有零零散散十多个人,每人占了一排座位,相互隔开。我把口罩上的金属箍捏得尽􏰁贴紧鼻梁,下沿也勒得很紧,耳朵疼也不敢松开一会儿。虽然已是初春,列⻋窗外由北方到南方的景致变化却不令人舒心。到站是夜里八点,武汉站的广场上有几处穿着全白色隔离服的人聚在一起,我拍了几张照片。过了几天,去过隔离病房,穿过那些使我 浑身湿透的隔离衣以后,再看到他们,那种难捱的感觉立即就回来了。

稀稀疏疏,高铁站的停⻋场上有不少打着羽毛球的人,也有几个人踢球,有些叫喊声。出乎意料,总体上是某种闲适却异样的气氛。我坐上陈玮曦叫来的网约⻋,后座和前排之间隔着一块塑料薄膜。司机也穿着一身白色隔离衣。他是哈尔滨人,今年春节第一次不回东北,刚好赶上「封城」,这两个月一直在接送医生和护士,他的言语里透出有所贡献的成就感。

⻋在空荡荡的道路上穿行,速度很快,过长江二桥时,吹进⻋窗的夜⻛带着寒气也带着温热。⻓江的水面远处,高楼的外墙上滚动着「武汉加油」、「白衣天使」等荧光大字。我抓紧拍照。(二十多天后,「解封」那天,我看到了十倍更多的大字)

⻋停下来,走进硚口区的维也纳酒店。这家酒店被政府征用,住了医生护士和新闻记者。保安先拿消毒液往我身上仔细喷了一遍。办了入住,一会儿,陈玮曦敲⻔进来。他带了一瓶酒精,几叠口罩,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他说了很多,现在我只记得一条了:洗手。

前面几天,我自己在武汉的街道上转了起来。行人很少,愿意停下说话的更是不多。那个晚上,我刚刚走完一个下午,路过中山公园时,⻅它一片漆黑,像是城市里某块神秘的腹地,围栏不高,很容易就爬了进去。一落地,转过身,我就看⻅了随后自称「陈斌」的老人。

听完他的童年故事,我们从双⻰山往公园深处继续走,他继续描述自己的人 生。说着说着我才发现了异样。他说自己是⻩冈人,父母是老红军,在抗战时期去世,随养父⻓大,到大别山读了军校,后来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下巴中了一枪。

说到战争的惨烈,陈斌借着路灯的光向我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脖子。我转头盯了 一眼,他就抬头继续往前走,笑了出来。他说,伤疤早就没了。

此时我已经知道他在编故事。他讲述的传奇身世显然在时间上漏洞百出。我不想揭穿,就问他养父的情况。他说养父是湖北省的老省⻓,待他很好,「我去湖北宾馆找他,保安不敢拦我,他在那里接待外宾,我就坐在内间。」他说养父照料他一生,五年前刚刚过世。他去吊孝,一把年纪也大哭一场。

我拿手机检索那位省⻓的名字,确有其人,不过去世已经快五十年了。

到现在,一个月后,我时时想起「陈斌」,并不明白他的妄语是信口开河编故事戏弄一个陌生访客,还是他患有某种臆想症,习惯了编造自己的第二个人生,活在幻想里。第二种情况我在许多城市和乡村⻅过。臆想者往往衣衫褴褛,走在路上喃喃不断,口中零碎的词句诉说着着自己与现状不符的际遇。对眼前这位驼背的环卫工老人来说,我不知道他是哪种情况更好。

走到一处摩天轮下,我停下抬头看,「陈斌」的语气里显示出得意,说起自己去过香港,是在维多利亚港坐了摩天轮;听说我是山东人,他又讲到自己曾去⻘岛旅行,随后乘船去了东北,最远到了俄罗斯边境,但时间久远,细节不详,如今他只记得那里全是雪;他说自己干这份工作纯为打发时间,因为退休前他是电力所所⻓,退休金七千多;他还说他的家人如今也都在电力系统工作,在孝感老家,有时他们会开着一辆小轿⻋来武汉看他,但他觉得烦,他更喜欢一 个人住在公园。

我无心考证真假,提出去他的宿舍看看。很快走到了。那座小楼地处公园一 ⻆,⻔口捆扎着几堆废弃饮料瓶和包装纸盒。⻔开着,亮着灯,一个摆了四张上下铺的小房间。

我准备回去,「陈斌」提出送我出⻔。出⻔路上,我问到收入,他说公园里有三十多个环卫工,每个月发 1900 块,打到卡里,很多年没变。谈论工资有一种奇怪的效果,好像该说的都说完了,「陈斌」不再说话了,我们只是在夜色里往灯光较亮的方向走去。在曲折的小路里饶了几下,走到一条主干道,他才又开口。

这条路有两千米⻓吧? 他说,这是我的责任区,上午扫四个小时,下午扫四个小时,真难扫,夏天热冬天冷,每天都难扫,秋天最难,树叶落个不停,刚扫完一回头身后又是树叶。反正怎么扫都扫不完。

我们在这⻓⻓的主干道上走到尽头,来到了公园的铁栅栏。我翻过去,「陈斌」在我身后摇了摇手。

外面都是病毒,他说,我就不送你了。

中山公园一墙之隔正是协和医院,几辆警⻋和救护⻋停在⻔口,一个个身着白色隔离衣的人匆忙地穿梭。从公园里的故事走出来,我好像从一个人的臆想回到了真实里。

「陈斌」微驼的背影已经转身去了暗处。他是一种身宽体胖的样子,身形看起来倒真像一个退休干部。我多希望他说的都是真的。接下来,在武汉的一个月,我回过一次中山公园,没有再⻅到他,我去了他的宿舍,当时⻔锁着。我将一 次又一次想到他,想到他虚构出来的半真半假的人生,想到那一条长长的主干道。他幻想了许多,最真实的恐怕是眼前难扫的树叶。我思考他虚构的生活图景,意识到那些虚构从未超出一位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边界:对体制的向往;怀有革命英雄主义;憧憬特权;富足的退休金;还有旅行。

幸存者的非正义感

维也纳酒店的电梯里有壁挂式的酒精,伸出手,「滴」一声嗡鸣,冰凉的酒精滴在手上。我两手搓一搓,回到房间,在轻微的刺鼻气味里等它挥发,然后伸手去解开外卖的餐盒。

我住在 18 楼,窗外是解放大道的立交桥,前后住了十天,看起来汽⻋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我想到在正常状态时此处的立交桥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深夜和白天都是过分安静的,城市的声音不多,入夜了,睡不着的时候,我靠在沙发背上,看着汉口区高楼里的灯光。小区都是严格管制进出,关于市⺠的生活,大部分信息似乎依然只能在网络上得到。因为没能进入殡仪馆,我是在新闻报道里才看到了一张图片,一个小男孩怀抱⻣灰盒,他的父母均已去世;我又看到建设完火神山医院的农⺠工正在求助,有人说老家不愿接收他们,只能滞留武汉。

带着一种虽在武汉却仍远离事实中心的感觉,进而,我回想起在网络上浏览过的那些消息,那些事实,比如那位导演,一家四口相继感染去世,在死亡的预感里写下了绝命之书;比如一位养蜂的人,因为不能转场,蜜蜂死去,他绝望自杀,来武汉前我将那条新闻读了几遍,想着原来有人的生活希望跟那些小小的蜜蜂息息相关;我记得一位女孩,身患白血病却不能出城,我的同事采写了她的绝望,将事实放在网络上,却帮不了更多,我记得她躺在床上那张照片;有个老人九十多岁,守在医院为儿子等待床位,我记得她须发苍苍;我也记得那些视频构成的绝望图景,最早的那个,她跟着运尸⻋后面,哭喊着「妈妈」;有个货⻋司机,十多天在高速路上找不到安置,面对摄像镜头哽咽起来,只因他的籍贯是湖北;还有更多的逝者,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死去作为每日变化的数字留在了电子屏幕上,留在了茫茫的「事实」的海洋,我得承认他们在不幸罹难后,只能以数字的方式悬挂在我们所了解的这模糊的世界上,真正为他们悲痛的,记住他们的面孔的,是他们自身生活里的家人、朋友和爱人。

「事实」,我想到这个词,我仍不知如何理解它,这些「事实」本身能帮助我们其他人真正记住伤痛吗,如果有几千人付出了生命,而在一种假设里,事情有可能不必如此的话?

第十天,我搬离汉口,搬到武昌区积玉桥一家公寓式⺠宿。窗台看出去是武汉工人文化宫,下楼走一百米是武昌江滩。此后在武汉我一直住在这里。跟汉口的立交桥景观不同,在江边,视野变得开阔,隔着发亮的⻓江看着对岸汉口的高楼,人很容易感到个人的渺小,想到自我与他人,想到个人与城市,想到个人与世界,想到那些更抽象的事情。江边总有人烧纸,清明那天最多。烧纸时常常是一家人一起。我⻅到一位老人细心地拿树枝拨动余火中的草纸,使它们尽量燃烧完全,家人一起走开,她仍不时回头,等最后的余火熄灭,才放心远去。

烟火总会熄灭。文字也好,图像也好,我们应该怎样记录武汉? 在江边我们聊着,摄影师陈玮曦更愿意向我讲述他的纪录片以外的事情。比如他如何发烧,如何恐惧地呆在酒店,又如何写了遗书:

2 月 4 日,刚来武汉两天,他的体温开始上升,从 37 度 6 一直升到 38 度 5。他不敢跟家人说,去了医院,诊断结果不一,有医生说不是新型冠状肺炎,又有医生说肯定是。当时武汉正是病例剧增的时候,陈玮曦被要求自我隔离在酒店。他想他可能会死去,写了遗书。

在江边,我没有问他遗书的内容,心里满是因「遗书」这个词语带来的惊骇:想 到眼前这个 26 岁的同事已经被迫直面了可能的死;再继续想,我想到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图片,那些的确写完遗书然后的确死去的人。

来之前,陈玮曦只想拍摄现场、增加新闻事实,而一个刚毕业的记者说,他更想记录人对死亡的恐惧。陈玮曦不认同。直到后来躺在床上,一个人直面死之恐惧时,他重新又想起来。

「恐惧」本身也是事实吗? 我不知道。我们聊着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去的北京生活。我想到我们的杂志社和编辑部,那种我们习惯且依赖的集体生活看起来如此脆弱,如此遥远。但仔细一想,这种疏离感与那些遭难者的生离死别相比,似乎又过于轻浅。

痛苦有等级吗? 我不知道。我只能告诉自己,正视这些苦难,正视自己的无力,甚至正视自己此时仍不时泛出的那种渴望逃离到自我、逃离到小世界中的个人主义冲动,我想只有这些诚实的态度才能配得上站在灾难图景的一隅。

在江边散步时,在空旷又迷蒙的江景里,我也几次想到几年前看到的图片,⻓江上的捞尸人,立于船头,靠近漂浮的尸体。打捞尸身,接近死亡的另一种方 式。

进入四月以前,江滩的声音并不比汉口更丰富。夜晚⻓江上偶有货船的汽笛声。有些小船在江中游荡,我⻅过几次,从未⻅它们靠岸,不知作何用途。⻢路上,⻓江二桥的环卫⻋会在夜里走走停停,伴随着轰鸣。汽⻋渐多,但比起城市里平日的拥堵又不值一提。

也是在江边,我⻅到几个⻄班牙的记者。他们从北京过来,我用糟糕的英语和他们吃力地交流,说到许多意思时都只好含糊而过。只有我问到「family」(家庭) 这个词语,他们眼里亮起来,说着谢谢,连连点头。当时病毒已在全球传播,在⻄班牙首府⻢德里情况危急。我们⻅面的十多天过去,到现在,4 月 19 日,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的新冠肺炎 2245872 例,死亡 152707 例,中国以外确诊超过 216 万例。疫情最为严􏰀的欧洲区域死亡超过了十万例。

在武汉,作为幸存者的感受时时搅扰我。那是一种过客的侥幸,一种幸存者的非正义感。生活中的欢欣此时伴随着某种道德压力,哪怕是等待一杯咖啡的时候:住处楼下有一家便利店,我一直等着去买咖啡,但是它的咖啡机总是没有复工。因为会操作机器的员工没有返回武汉。

然而这就是我的真实内心。我得承认无论如何我是都一个灾难的旁观者,无论如何去观察那濒死的病人,如何端详那为父亲买墓的同龄男子,如何仔细谛听那些悲鸣,我始终是个过客,始终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里的「他人」。

临走前几天,一个晚上,在我等咖啡的那家便利店,一个流浪汉坐在地上。我走过去问他情况。

我⻢上就走!他抬起脸说。似乎他已经习惯了驱逐,看起来他在城市中的游走并不比那些流浪的猫狗更为自由。路人的一个问候竟使他惊慌失措。自由的生活和更自由的生活,我想着,真的都是可能的吗?

「解封」的城市、未「解封」的少年以及世界之爱

4 月 7 日,武汉「解封」前一天。与「封城」带来的压抑、负面情绪对应,「解封」这 个词语洋溢着某种胜利色彩。官方的宣告是这样的:从 4 月 8 日零时起,武汉市 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我已经习惯扫码了。起初,进出公寓楼时,保安总要提醒我,我才掏出手机。再后来,离⻔口不远,我就主动把屏幕交到他们的面前。说是走形式也并不为过,大部分时候保安只是象征性地地低头看一眼。我也试过只是把手机的屏幕递过去,内容不符,也一样点头通过。也有几次,我很晚才回来,保安懒得麻烦,我刚要走上去,他就摆摆手,放行了。但到了白天,第二次我出⻔,他又严肃起来,庄重地提醒我。我又掏出手机。在某种逐渐形成的默契里,我们疲劳地执行着通行规则。

是在 4 月 7 日,武汉在「封城」语境里的最后一天,我去武昌江滩跑步,傍晚,站在临江大道和前进路路口的斑⻢线等红灯的时候,我遇到了小徐。

他的上衣是一件蓝色 (或浅蓝) 针织毛衣,其款式更像是女装,短头发,嗓音细:

你好,能借我十块钱吗?

这原本是个寻常的图景。街头,有人借钱,数额不大;尤其是城市的⻋站,有人会穿一身校服,有人低垂着脸,跪在地上。往往他们会带一个纸牌,意思是缺一笔路费回家等等。在以往,大部分时候我都不会理会,我们的社会经验形成了那样一种判断,我把这种乞讨默认为街头骗术。但在武汉,似乎我愿意重新观看那些本不稀奇的图景。眼前的人是少年模样,手上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你什么情况? 我问。

我其实还有十八块钱,还想再借一点。他大概这么回答。他把塑料袋摊开给我看,几张纸币,一盒老坛酸菜泡面,别无他物。

在去快餐店的路上,他有一种证实身份的焦虑。我是个要饭的,但也不是要饭的,他说。他主动说了自己的名字,还背诵了身份证号码。他说自己是孝感人,春节以后徒步来了武汉。他的身份证去年丢在了上海的网吧里,当时他正在很投入地观看《延禧攻略》。在他问我看不看《延禧攻略》的时候,我们走到了餐馆,我让他选一个套餐。现在我只记得是十五元一份。那家快餐店就在酒店楼下,这段时间我经常去,菜单贴在⻔口的木板上,站在⻔外点单。十五元是最便宜的套餐,大约是土豆丝盖浇饭,往下有荤菜,最贵的三十五。

可以贵一点,我说,反正我请客了。

十五的就行,谢谢,他说。

他一只手拎着餐盒,另一只手拎着黑色塑料袋,我也帮他四下张望,想找个地方吃饭。这是万达公馆大楼下的底商,外卖员们凑在一起,各自趴在⻋后座的餐箱上吃饭;因为制服不同,他们严格地分成两拨,⻩色的和蓝色的。那些天,楼下的景象都是这样。武汉的外卖员和清洁工一样,始终是在岗的。路边的香樟树下有几个⻓椅,也都坐了人。

我们最终走了两百米,来到长江边的围墙。他是趴在围墙上吃盒饭的时候跟我讲了自己的详细经历。自然,我又想到了中山公园的「陈斌」,所以我并不打算相信眼前这个陌生人的话,虽然他说得很认真,不时把脸从盒饭上抬起来,扭头看我。我只当做了一个十五元的善事,打发时间。我在武汉已经二十天了,精神有些疲劳。

我不是个要饭的,但是我发现要饭也行,他说,春节在孝感很难,我跑出来,出城是没人管的,进武汉也没人管,我走了一条小路,走了一天一夜。到武汉我先睡在一个地下停⻋场,不少流浪汉住在那里,那些是真的流浪汉,后来那里来人清理了,我睡了几天银行。我在上海做过卖楼中介,在哈尔滨干过工地,不过没攒下钱,都花在网吧了,我不打游戏,就喜欢追剧。

你穿这样来武汉的吗? 我看着他身上的针织毛衣。之前有个羽绒服,太脏了,现在天热了,昨天扔了,他说,真的。

小徐的神情里是对讲述的不自信,在我反问他的时候,他会连说了好几个「真的」,强调自己。

这时有两个女孩从我们身边走过。我看了她们一眼,小徐看着我。

你喜欢女人,小徐看着我说。我是喜欢男人的,他接着说,你是正常人,我不正常。

你也是正常的,我说。

我不正常,小徐把餐盒收起来,拿塑料袋扎好,找地方扔。我们往四周看了看,要下去台阶,走到沿江大道路边的花丛旁才有一个垃圾桶。我跟他一起走过去,扔了垃圾袋,继续回到围墙边,沿着⻓江走了起来。我们一直走到中华路,大约有半个小时,小徐声音很响,补充了对自己身世的介绍。

小徐说,他十五岁离开孝感的中学,跟随父亲去往哈尔滨打工,在郊区一个工地,他干不了重活儿,一直是负责刷墙。工友有一百多个,他们睡在建了一半的毛坯楼里。在那里,他在天台上和工友发生性关系,被父亲知道了。

似乎讲述往事带来了一种自由感,小徐脚步快了起来,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不再细声细语。他的词语直白露⻣,以至于有些路人让到一边,打量着他。

一天晚上,吃完饭,父亲当着十几个人的面,在毛坯房里摸起砖头,殴打了他。边打边骂。

讲到这里,小徐却笑了,他的笑似乎带有包容和理解的意味,他认为父亲故意当众打他,是有意警示他人。

不过我乐意,小徐说,我喜欢他们那样。

路边的广播里提醒人们「戴好口罩是防范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第二天,武汉 就要「解封」了。管制 76 天。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这也是一个 城市罕⻅的状态。江边的一块小广场上有几个小孩正在踢球,有男孩也有女孩,几个家⻓模样的人坐在旁边看着。有个大爷摘下口罩,抬起一条腿,压在围墙上,嘴里高喊着什么。

熙熙攘攘的城市景观回来了。我想到刚搬到江边来的那几天,夜里,这条路上跑步的人没有几个,即使偶尔遇到,人们远远地便默契地调整线路,迎面时各自跑到路两侧,避让而过;到后来几天,江边的堤岸上渐渐有人钓⻥,如今是隔十几米就有一个。路边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不再互相避让,跟在其他城市一样,有时会互相擦到胳膊。如果「解封」这个词语可以扩张为一个合适的图景,那么眼前的人群可能是合适的。

你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工作? 我问。

不找了,继续要饭也挺好。他说。

走到中华路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路灯亮了起来,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一家几口出⻔散步的人。城市的图景透露着解封在即的期待感。很⻓时间,小徐不再说话,他走在前面,大约不到一米七的身高,瘦削的身体投下影子。在一所小学⻔口,我与小徐告别,我准备继续去江边跑步了。他张开两臂,郑重地说,拥抱我一下吧,朋友,这个城市真的很冷漠。

我推了一下他的胳膊,说,拥抱就算了,再⻅吧。明天中午十二点再来这里见面,我请你再吃个午饭。

好,小徐说着,转身向前走了。

我回到酒店,想起他的全名,按照他口中的老家地名检索,搜到孝感一家医院的献血光荣榜,八年前他在老家的医院参加过一次献血,他的信息全是真的。说不上是后悔还是自责,我想我应该多帮帮他。现在我想着他的样子,想着他仍将带着自己被封闭的世界继续往前走。我只能祝福他,我希望他能在他视为冷漠的城市里走到属于他的世界,比如彼得-汉德克在《冬日之行之夏日补遗》中所写的那样:荒野世界中偏远的、满是尘土的攀山小径;那里是开阔的世 界;世界之爱也源自那里。

黄鹤一去不复返

4 月 8 日凌晨,我站在武昌江滩,零时,长江上空穿来一声持久的警报声,悠扬中似有悲哀。武汉「解封」,开启离汉通道。⻓江两岸的高楼外立面上闪烁了很久的动画,蓝色的红色的灯光交替打在江边上,「英雄的武汉」,「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这些词句似乎是闪烁在天空里。我们举起手机拍照,拍完继续站在那里,任由盛大的画幅来回翻转、跳跃,任由那些字符滚动着。此后几天,在离开武汉之前,在一种焦躁的心境里,我有时一天要到江边跑步三次:早晨,下午,晚上。

我记得有个晚上,一位去药店的老人迷路了。他就住在五公里外,以前总是坐公交,如今只能步行,他竟然找不到方向了。更多的是散步的市⺠。在夜里跑步时我曾趴在路边的环卫室的窗户上。每个房间都一样,密密麻麻,挂满清洁制服和扫帚,每个房间也都码着那些捡来的废品。我认识了长江二桥环卫小组的一对老夫妇。在第一次聊天里,他们向我仔细指出春节的加班补贴今年迟迟没有发放,而在整个封城期间,他们一直照常上班。

丈夫不太说话,只是在谈话时站在几米外,扶着扫把,默默看着我,他似乎不好意思,只有我问起来具体细节他才点点头。但他似乎对我的身份怀有某种期待,之后再遇到,他总是停下扫把,看我一眼,以示打招呼。我带着一种被误解的负担朝他摆手。

丈夫是早班,妻子是晚班,每天傍晚,丈夫会骑着电动⻋等待妻子。他们都已经六十多岁,妻子却站在后座上,两手扶住丈夫的肩膀。我想这是在武汉我记住的真实的生活图景。

我再次想到了中山公园里同样做清洁工作的「陈斌」和他幻想里的人生。我们是活在现实里,还是活在幻想中,又或者,我们始终不得不自欺欺人,才能活在现实和幻想的共同建筑里,才能继续对生活怀有信心?

当时,那些在⻓江边的夜晚,现在,在离开武汉以后,我时时忍不住想起那些我⻅过的面孔。「⻩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也想着崔颢的《⻩鹤楼》。武汉改变了吗? 或者说,世界改变了吗,每个人的历史都改变了吗? 如果「改变」也是「事实」,而我们这些无能为力的幸存者,这些仅仅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之上的无名之辈又察觉到了这一点,那么该说我们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我想着在⻓江边⻅到那些燃烧的纸钱,它们上升的烟雾飘荡在夜⻛里。一种“复苏”的武汉图景。江边是那些夜钓时纹丝不动的人,是那些坐在⻓椅上沉思的老人,是那些蹦蹦跳跳的小孩,是那些高楼上闪耀的汉字。我看着他们,也看着粼粼晃动的⻓江水。它流淌过一座城市,流淌在中国的腹地,也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里,它始终庄重地接纳着一切:无论是那些可以接纳的,还是那些不可以接纳的。

(注:文中王强为化名)

Contributors

执行:布一

新媒体责任编辑:Nei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