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到初一的仪礼

除夕和初一,是中国人过年气氛最为浓厚、仪式最为隆重的两天。俗语说,“就连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这两天的活动和仪式,是年节中的重中之重。

除夕和初一,是中国人过年气氛最为浓厚、仪式最为隆重的两天。俗语说,“就连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这两天的活动和仪式,是年节中的重中之重。

年夜饭的吃法

中国人自有“年”概念起,便有了年夜饭,古时的年夜饭来源于古代年终祭祀仪礼。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团圆,集丰盛、祭祀于一体,人神共进。旧时还需将逝去的先人、亲人招呼、请回用餐后人们才可享用。年夜饭上的菜品、菜式也很有讲究,如需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而在除夕夜期间,合家齐看春晚、静候零点钟声响起,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

压岁钱的寓意

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压岁钱是小儿新年最盼望的礼物,清朝时,有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在其床脚或枕边的,意义在于压胜。压岁钱,是年俗节物之一,又称押岁钱、压祟钱、守岁钱等。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原本意义是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祝福,而今却被一些人们用作攀比、收受年礼的手段,甚至成为了一种人情负担,更有甚者还成为了不良之人受贿的借口。

守岁的习俗

年夜饭后,各家闭门守岁,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谈话聊天直至五更天明,迎来新岁。这种通宵不寐守候新年的形式,即为守岁。旧时的除夕守岁,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在大年夜遍燃灯烛。而守岁的习俗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守岁的目的是祈求长命,因此部分地区称之为“熬年”。而今守岁习俗虽依旧普遍,不过一般人们大都不守到天明,而是零点新年钟声之后,便上床休息了。

抢年的方式

零点钟声想起,许多人们火速将大年初一的“开门炮”点燃,进行“抢年”活动,祈求来年有一年的好运气。古时,爆竹源于驱邪祈福,于是人们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而今的人们燃放的则早已不是竹子,而是鞭炮。

拜年的仪礼

大年初一必然是要早起的,爆竹声中一岁除。一觉醒来,已是清晨。人们穿新衣、戴新帽,然后是贺年、拜年。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

而拜年形式也分两种,一种是跪拜。晨起后,由家长率家人先跪拜天地、祖先,再给上辈祝寿,然后互拜。另一种是投帖。就如同以前的贺年卡寄送形式,适用于官员之间往来,讲究礼仪。而在影视剧甚至是新闻联播中,也经常在过年期间出现拱手礼,但男女不同,因而用错的话,却是大为不吉的。我国拜年的拱手礼有两种:一个为吉礼,一个为凶礼。以男子为例,左手在上为吉礼,右手在上为凶礼,女子则正相反。

而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即便足不出户亦能拜年,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AD,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移动通讯工具相互拜年,转瞬间就能道上一句“新年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除夕到初一的仪礼

除夕和初一,是中国人过年气氛最为浓厚、仪式最为隆重的两天。俗语说,“就连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这两天的活动和仪式,是年节中的重中之重。

除夕和初一,是中国人过年气氛最为浓厚、仪式最为隆重的两天。俗语说,“就连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这两天的活动和仪式,是年节中的重中之重。

年夜饭的吃法

中国人自有“年”概念起,便有了年夜饭,古时的年夜饭来源于古代年终祭祀仪礼。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团圆,集丰盛、祭祀于一体,人神共进。旧时还需将逝去的先人、亲人招呼、请回用餐后人们才可享用。年夜饭上的菜品、菜式也很有讲究,如需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而在除夕夜期间,合家齐看春晚、静候零点钟声响起,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

压岁钱的寓意

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压岁钱是小儿新年最盼望的礼物,清朝时,有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在其床脚或枕边的,意义在于压胜。压岁钱,是年俗节物之一,又称押岁钱、压祟钱、守岁钱等。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原本意义是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祝福,而今却被一些人们用作攀比、收受年礼的手段,甚至成为了一种人情负担,更有甚者还成为了不良之人受贿的借口。

守岁的习俗

年夜饭后,各家闭门守岁,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谈话聊天直至五更天明,迎来新岁。这种通宵不寐守候新年的形式,即为守岁。旧时的除夕守岁,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在大年夜遍燃灯烛。而守岁的习俗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守岁的目的是祈求长命,因此部分地区称之为“熬年”。而今守岁习俗虽依旧普遍,不过一般人们大都不守到天明,而是零点新年钟声之后,便上床休息了。

抢年的方式

零点钟声想起,许多人们火速将大年初一的“开门炮”点燃,进行“抢年”活动,祈求来年有一年的好运气。古时,爆竹源于驱邪祈福,于是人们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而今的人们燃放的则早已不是竹子,而是鞭炮。

拜年的仪礼

大年初一必然是要早起的,爆竹声中一岁除。一觉醒来,已是清晨。人们穿新衣、戴新帽,然后是贺年、拜年。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

而拜年形式也分两种,一种是跪拜。晨起后,由家长率家人先跪拜天地、祖先,再给上辈祝寿,然后互拜。另一种是投帖。就如同以前的贺年卡寄送形式,适用于官员之间往来,讲究礼仪。而在影视剧甚至是新闻联播中,也经常在过年期间出现拱手礼,但男女不同,因而用错的话,却是大为不吉的。我国拜年的拱手礼有两种:一个为吉礼,一个为凶礼。以男子为例,左手在上为吉礼,右手在上为凶礼,女子则正相反。

而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即便足不出户亦能拜年,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PAD,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移动通讯工具相互拜年,转瞬间就能道上一句“新年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