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pple Pay正式上线 “闪付派”PK“扫码派”竞争趋向白热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pple Pay正式上线 “闪付派”PK“扫码派”竞争趋向白热化

Apple Pay正式上线,使原本未成气候的“闪付派”在Apple pay与银联强强联合后,正在挑战微信、支付宝代表的移动支付“扫码派”的主流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pple Pay于2月18日凌晨5点上线。在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早已疯狂圈地,而苹果这一次也来势汹汹,傍上银联这棵大树,一场“三国杀”即将上演。

国内移动支付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种是基于二维码的“扫码派”,如微信和支付宝;另一种是包括Apple Pay在内基于NFC技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闪付派”。尽管早在2008年NFC专利便已成熟,但国内NFC产业受到终端需求不足、政策门槛、POS机迭代缓慢等因素制约,发展较为滞后。

一方面,NFC自诞生之初便一直应用于银行、运营商等传统机构,但因为欠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在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横扫移动支付领域之时有些招架无力;另一方面,NFC产业链冗长,涉及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银行、软硬件厂商等众多相关方,彼此间利益协调难度较大。

就Apple Pay来说,政策门槛导致它无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为单纯支付工具,与银联合作可以利用其牌照和资源优势快速打入市场。但银联在线下支付的地位,随着银行卡支付日渐式微,云闪付推广较缓,逐渐开始退居一隅。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认为,拥抱Apple Pay可以看做是银联升级技术装备、嵌入互联网思维之后,针对线下商户资源争夺、维护账户体系的反手一搏。

据了解,银联云闪付正式开通支持Apple Pay服务,中国境内的持卡人可将银联卡添加到iPhone、Apple Watch以及iPad上,在“银联云闪付”线下商户及线上App支付。

目前,国内已有近20家主要商业银行支持此项服务,除首批已开通服务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贷)、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借)、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之外,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广州银行也将于近期开通上线。

用户仅需在支持Apple Pay的苹果设备中打开Wallet App,添加上述银行的借记卡或信用卡,添加完成后即可在线下“银联云闪付”商户及线上App便捷安全地进行支付。基于银联云闪付的Apple Pay,通过应用业界领先的Token(支付标记)、Touch ID(指纹验证)及安全芯片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扫码支付而言,使用Apple Pay支付操作时,只需把手机靠近无线POS机(带有银联、闪付或者Apple Pay标识的POS机均可),用指纹认证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不需要再次输入银行卡信息,非常方便安全。

Apple Pay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因为在整个申请、使用上,系统都做了安全特殊处理:添加信用卡或借记卡时,实际的卡号既不存储在设备上,也不存储在Apple的服务器上。系统会分配一个唯一的Device Account Number设备帐号,对该帐号进行加密,并以安全的方式将其存储在设备上的Secure Element安全芯片中。每次交易都使用一次性的唯一动态安全码进行授权。

罗毅认为,Apple Pay作为他山之石,携“NFC+指纹识别技术”搭界中国银联,有望掀起新一轮移动支付潮流。相比互联网企业的二维码支付,银联NFC方案在数据保密性、技术安全性、操作快捷性、产业生态系统方面略胜一筹。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仍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当道,合计市场份额70%以上。鉴于扫码支付本身的便捷性、用户生态圈黏性以及NFC过去几年的暂时性失速,互联网移动支付短期内仍将充当主力军。

“出路在于应用场景,发力点在于用户建设。”罗毅表示,未来NFC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探求和开发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围绕用户消费体验,设计定制化的NFC支付应用,建立完整的支付服务体系,在满足安全和便捷的前提下,与扫码系展开一场用户争夺的较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pple Pay正式上线 “闪付派”PK“扫码派”竞争趋向白热化

Apple Pay正式上线,使原本未成气候的“闪付派”在Apple pay与银联强强联合后,正在挑战微信、支付宝代表的移动支付“扫码派”的主流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pple Pay于2月18日凌晨5点上线。在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早已疯狂圈地,而苹果这一次也来势汹汹,傍上银联这棵大树,一场“三国杀”即将上演。

国内移动支付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种是基于二维码的“扫码派”,如微信和支付宝;另一种是包括Apple Pay在内基于NFC技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闪付派”。尽管早在2008年NFC专利便已成熟,但国内NFC产业受到终端需求不足、政策门槛、POS机迭代缓慢等因素制约,发展较为滞后。

一方面,NFC自诞生之初便一直应用于银行、运营商等传统机构,但因为欠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在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横扫移动支付领域之时有些招架无力;另一方面,NFC产业链冗长,涉及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银行、软硬件厂商等众多相关方,彼此间利益协调难度较大。

就Apple Pay来说,政策门槛导致它无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为单纯支付工具,与银联合作可以利用其牌照和资源优势快速打入市场。但银联在线下支付的地位,随着银行卡支付日渐式微,云闪付推广较缓,逐渐开始退居一隅。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认为,拥抱Apple Pay可以看做是银联升级技术装备、嵌入互联网思维之后,针对线下商户资源争夺、维护账户体系的反手一搏。

据了解,银联云闪付正式开通支持Apple Pay服务,中国境内的持卡人可将银联卡添加到iPhone、Apple Watch以及iPad上,在“银联云闪付”线下商户及线上App支付。

目前,国内已有近20家主要商业银行支持此项服务,除首批已开通服务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贷)、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借)、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之外,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广州银行也将于近期开通上线。

用户仅需在支持Apple Pay的苹果设备中打开Wallet App,添加上述银行的借记卡或信用卡,添加完成后即可在线下“银联云闪付”商户及线上App便捷安全地进行支付。基于银联云闪付的Apple Pay,通过应用业界领先的Token(支付标记)、Touch ID(指纹验证)及安全芯片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扫码支付而言,使用Apple Pay支付操作时,只需把手机靠近无线POS机(带有银联、闪付或者Apple Pay标识的POS机均可),用指纹认证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不需要再次输入银行卡信息,非常方便安全。

Apple Pay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因为在整个申请、使用上,系统都做了安全特殊处理:添加信用卡或借记卡时,实际的卡号既不存储在设备上,也不存储在Apple的服务器上。系统会分配一个唯一的Device Account Number设备帐号,对该帐号进行加密,并以安全的方式将其存储在设备上的Secure Element安全芯片中。每次交易都使用一次性的唯一动态安全码进行授权。

罗毅认为,Apple Pay作为他山之石,携“NFC+指纹识别技术”搭界中国银联,有望掀起新一轮移动支付潮流。相比互联网企业的二维码支付,银联NFC方案在数据保密性、技术安全性、操作快捷性、产业生态系统方面略胜一筹。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仍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当道,合计市场份额70%以上。鉴于扫码支付本身的便捷性、用户生态圈黏性以及NFC过去几年的暂时性失速,互联网移动支付短期内仍将充当主力军。

“出路在于应用场景,发力点在于用户建设。”罗毅表示,未来NFC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探求和开发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围绕用户消费体验,设计定制化的NFC支付应用,建立完整的支付服务体系,在满足安全和便捷的前提下,与扫码系展开一场用户争夺的较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