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是怎样变成一个郊区的国度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是怎样变成一个郊区的国度的?

如果说真的存在“中国梦”,那么它一定蕴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快速发展的郊区中。

如果说真的存在“中国梦”,那么它一定蕴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快速发展的郊区中。(图片来源:路透社)

吴洋子(Yoko Wu)正走向一辆Uber,她家位于顺义区,是北京的郊区。图片来源:Reuters

一个多雨的冬季下午,我和一位朋友前往上海火车站,准备参加一场南京的婚礼。火车载着我们,穿越重重迷雾。江苏省地势起伏,发达一如往昔:快餐店、公寓楼、商场、工厂、仓库以及大学城——这些似乎都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相去甚远。

2010年人口普查中,上海绝大多数人口都居住于郊区。据研究员吴福隆(音译)分析,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与这座城市的中心各区增长缓慢甚至有所萎缩的人口相比,郊区人口增长了50%,甚至更多。

北京外围的丰台、石景山、门头沟、顺义等郊区和卫星城市也是如此,成为了北京市的核心人口。

空间规划的何新城教授(Neville Mars)展示了上海2000年(粉色)-2010年(黄色)的人口变化。图片来源:何新城教授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中国经历的变化就如飞速行进中的货车一般。那些城市边缘的楼房中,住着医生、律师、小商人和管理人员。他们自己有车,有的甚至有两辆,他们的孩子玩着电子游戏。看着他们,你很容易忘记这些地方最初是如何创造出了的——以及,如今居住在这里的这些人们是从何而来的。如果以收入为标准,平均年收入在30948美元相当于工薪阶层的3.5倍,如今,超过50%以上的上海和北京人口都属于中产阶级。

随着中国向城市社会转型,乡村正在被人们抛弃。同时,超饱和的城市中心区域对于后来者而言,难度丝毫不亚于堪萨斯农民要移民到曼哈顿,住房和食品成本都要高出村庄太多。

如此一来,城市经济中的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的中心,转而选择城市的边缘定居,真正有助于中国经济崛起的行业也都在那儿。就像动态城市基金会研究院潘伟(音译)所说:“郊区是促进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通常,外媒在评论中城市边缘的郊区时,常常会挑选出一些特别奇怪的内容:如上海附近的模拟欧洲小镇,或北京郊区通州以山寨美国国会大厦作为当地政府的总部。这些观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1960年代对美国的嘲笑记忆。正如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和作家讽刺战后美国的郊区生活,韩寒等中国作家如今也这样评判着中国的郊区。

中国东南部的珠海郊区,一位妇女正推着婴儿车。图片来源:Reuters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真的有所寄托,那么北京石景山或江苏昆山可能就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那儿住着许许多多的白领及其家人,这个群体在过去十年不断地壮大。中国,最富有的群体(或者他们的孩子)常常会选择移民,而贫困者则没什么条件决定自己的住处。而抵触环境污染的中产阶级,他们注重食品安全,会要求公共教育系统改革——他们居住在这里,或是居住于独栋的别墅,或是居住于高层的公寓。

与高度富有的阶层不同,居住在这里的中产阶级们不会去安装空气净化器,不怎么消费进口食品,也没有平凡的假期。与相对贫穷的人们也不同,他们经常上网,市民消费者们寄希望于他们发挥更高效的社会功能。

北京附近的门头沟,为矿工和农民们新建的公寓。图片来源:Reuters

在婚礼的餐桌上,所有的朋友几乎都住在郊区。当时的场景真可谓人山人海——就像在肯德基排队买早饭,或大连万达商场中的人那么多。他们每天都要走的路,那些高楼大厦车道马路,十年前甚至根本不存在,大多是奥巴马上任时才建造起来的。然而,这些建筑如今看来似乎都非常耐用,在这儿购房的年轻人甚至就是冲着这条路来的。

这里的郊区建设起源于80年代末,大约在邓小平南下期间定下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步调。这些居住在城市边缘的新兴中产阶级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可以说是实验的小白鼠,但越来越多的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政府的主人。当他们走上街头抗议化工厂的建设,工厂最终远离了他们的住宅;当他们要求高铁网站更加安全,他们的愿望得到了践行,尽管成效依然迟缓而不明显。

如今的美国,我们能够感到对郊区的乡愁正日益兴盛。中国郊区虽然看起来不同,但居住在那儿的人们与1960年代留着可笑发型的我们的父辈祖辈,非常相似。当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解这些社区、了解社区中人们的生活,并认识到他们与我们曾经的生活有多么相似,就变得越发重要。

 

翻译:周依帆

来源:Citylab

原标题:How China Became a Country of Suburbs

最新更新时间:02/22 16:4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是怎样变成一个郊区的国度的?

如果说真的存在“中国梦”,那么它一定蕴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快速发展的郊区中。

如果说真的存在“中国梦”,那么它一定蕴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快速发展的郊区中。(图片来源:路透社)

吴洋子(Yoko Wu)正走向一辆Uber,她家位于顺义区,是北京的郊区。图片来源:Reuters

一个多雨的冬季下午,我和一位朋友前往上海火车站,准备参加一场南京的婚礼。火车载着我们,穿越重重迷雾。江苏省地势起伏,发达一如往昔:快餐店、公寓楼、商场、工厂、仓库以及大学城——这些似乎都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相去甚远。

2010年人口普查中,上海绝大多数人口都居住于郊区。据研究员吴福隆(音译)分析,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与这座城市的中心各区增长缓慢甚至有所萎缩的人口相比,郊区人口增长了50%,甚至更多。

北京外围的丰台、石景山、门头沟、顺义等郊区和卫星城市也是如此,成为了北京市的核心人口。

空间规划的何新城教授(Neville Mars)展示了上海2000年(粉色)-2010年(黄色)的人口变化。图片来源:何新城教授

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中国经历的变化就如飞速行进中的货车一般。那些城市边缘的楼房中,住着医生、律师、小商人和管理人员。他们自己有车,有的甚至有两辆,他们的孩子玩着电子游戏。看着他们,你很容易忘记这些地方最初是如何创造出了的——以及,如今居住在这里的这些人们是从何而来的。如果以收入为标准,平均年收入在30948美元相当于工薪阶层的3.5倍,如今,超过50%以上的上海和北京人口都属于中产阶级。

随着中国向城市社会转型,乡村正在被人们抛弃。同时,超饱和的城市中心区域对于后来者而言,难度丝毫不亚于堪萨斯农民要移民到曼哈顿,住房和食品成本都要高出村庄太多。

如此一来,城市经济中的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的中心,转而选择城市的边缘定居,真正有助于中国经济崛起的行业也都在那儿。就像动态城市基金会研究院潘伟(音译)所说:“郊区是促进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通常,外媒在评论中城市边缘的郊区时,常常会挑选出一些特别奇怪的内容:如上海附近的模拟欧洲小镇,或北京郊区通州以山寨美国国会大厦作为当地政府的总部。这些观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1960年代对美国的嘲笑记忆。正如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和作家讽刺战后美国的郊区生活,韩寒等中国作家如今也这样评判着中国的郊区。

中国东南部的珠海郊区,一位妇女正推着婴儿车。图片来源:Reuters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真的有所寄托,那么北京石景山或江苏昆山可能就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那儿住着许许多多的白领及其家人,这个群体在过去十年不断地壮大。中国,最富有的群体(或者他们的孩子)常常会选择移民,而贫困者则没什么条件决定自己的住处。而抵触环境污染的中产阶级,他们注重食品安全,会要求公共教育系统改革——他们居住在这里,或是居住于独栋的别墅,或是居住于高层的公寓。

与高度富有的阶层不同,居住在这里的中产阶级们不会去安装空气净化器,不怎么消费进口食品,也没有平凡的假期。与相对贫穷的人们也不同,他们经常上网,市民消费者们寄希望于他们发挥更高效的社会功能。

北京附近的门头沟,为矿工和农民们新建的公寓。图片来源:Reuters

在婚礼的餐桌上,所有的朋友几乎都住在郊区。当时的场景真可谓人山人海——就像在肯德基排队买早饭,或大连万达商场中的人那么多。他们每天都要走的路,那些高楼大厦车道马路,十年前甚至根本不存在,大多是奥巴马上任时才建造起来的。然而,这些建筑如今看来似乎都非常耐用,在这儿购房的年轻人甚至就是冲着这条路来的。

这里的郊区建设起源于80年代末,大约在邓小平南下期间定下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步调。这些居住在城市边缘的新兴中产阶级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可以说是实验的小白鼠,但越来越多的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政府的主人。当他们走上街头抗议化工厂的建设,工厂最终远离了他们的住宅;当他们要求高铁网站更加安全,他们的愿望得到了践行,尽管成效依然迟缓而不明显。

如今的美国,我们能够感到对郊区的乡愁正日益兴盛。中国郊区虽然看起来不同,但居住在那儿的人们与1960年代留着可笑发型的我们的父辈祖辈,非常相似。当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解这些社区、了解社区中人们的生活,并认识到他们与我们曾经的生活有多么相似,就变得越发重要。

 

翻译:周依帆

来源:Citylab

原标题:How China Became a Country of Suburbs

最新更新时间:02/22 16:4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