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君驰

6月3日下午,宁波市鄞州区创建“无诈校园”现场推进会召开,推广高校反诈“96110”工作模式。鄞州区副区长、区反诈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公安分局局长陆朝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宁波市反诈联席办、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南高教园区各高校、鄞州区反诈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鄞州公安分局、首南街道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
今年以来,鄞州公安将反诈工作向校园延伸,将易受骗的学生群体作为重点宣防对象,打造“96110”式“无诈校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鄞州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严丰达在通报中指出,试点的第一所高校浙江万里学院五月发案数较四月下降50%,刑事立案仅1起;4-5月,南高教园区发案占全市高校发案的25.9%(南高教园区人数占全市高校人数的49.6%)。

“96110”是国家反诈中心统一预警专号,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文华派出所所长虞景锦介绍说:“前期各级各部门为了推广96110做了很多工作,这个号码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发展延伸,将5个号码拆分开来,细化成防诈反诈的工作内容。”
“9”是设定软件任务,用好9张菜单。“以学生为中心”,将老师、职工共同纳入反诈宣防体系,并通过家长、亲友等延伸至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让学生带着防诈的意识走向社会,不但能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更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具体包括:每学期召开一次反诈防范主题班会、每学期举办一次反诈防范专项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反诈防范专项排查、每学期组织一次反诈防范实践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师生反诈防范签名活动、每个班级指定一名反诈安全员、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个微信反诈群、每个学院设置一个反诈防范宣传栏、树立一批反诈防范先进个人与单位等。
以签名活动为例,学校将派出所每月整理的高发案例制作成系列《告知书》向全体师生发放,当面督促认真阅读并签名,以班级为单位归档备查。针对信息的畅通难题,由文华派出所牵头组建“南高教园区反诈交流群”,吸纳各校分管平安建设工作的校领导、保卫部长、保卫干部和派出所民警等40多人,每晚19时将当天发案情况和具体案情进行通报,还定期推送反诈视频、月度汇总分析等内容,落实责任人将这些内容通过各学校建立的“校领导-二级学院-辅导员-班级”四级反诈工作交流群宣发推广,将反诈信息第一时间流转至每位师生。

“6”是指设计硬件场景,搭好6个平台。包括在教学锻炼、学生社区、生活休闲、宣传专栏、校园活动、网络平台等场景通过张贴海报、桌贴、播放视频等固化、量化方式进行反诈防范宣传;举办反诈主题学生活动,支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反击和终结校园及社会诈骗;利用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宣传及打卡内容,实现校内反诈防范全覆盖。
军训期间,万里学院的学生和老师自编了一套“口号式”反诈宣传,将“反诈提醒”化为军训口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习强国、凤凰网等媒体平台都报道了该做法。另外,为了融入年轻群体的语境,派出所会同学校将典型案例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用语进行描述,“十动婉拒”“小姐姐”等词汇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关注,还成了口口相传的热门梗。

“标语很吸引眼球,里面的‘耐心指导’成了我们寝室的一个梗,每次大家说起来都忍不住大笑。”浙江万里学院19届环境科学专业的王胤惠同学指着学校里的反诈横幅对记者说。
“1”“1”“0”是指明确反诈宣防目标,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建立1个专班:由学校、镇街、辖区派出所共同组建参与的工作专班;树立1个品牌:建立1个安全教育体验式学习中心,为大一新生提供模拟刷单、升级支付宝账号、借贷等电诈案件实操体验,为毕业生模拟体验冒充公司领导、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等诈骗预防等;最终实现“0”的目标,把0发案作为学生、老师、职工等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目标,创建“无诈校园”。
据统计,校园电信诈骗案件呈现多发态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每一个“痛点”都被诈骗分子针对。兼职刷单“能赚钱”、贷款“低息又高额”、“裸聊”直击旺盛的荷尔蒙、即将毕业谁能拒绝“高薪招聘”。据鄞州公安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南高教园区共发案97起,案损总金额124.3万元。其中冒充客服类、刷单类、游戏账户交易类、购物类四类诈骗占比高达75%;受害人群方面,大二学生为受害重灾区,占比45.8%,大四学生最少,占总数的4.1%。

在浙江万里学院,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在快递收发点,每个快递上都被贴上了防诈的宣传单页,专门提醒学生防止“网购退款诈骗”;在宿舍楼入口处,宿管阿姨提醒学生拿一份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反诈漫画;在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兼职”和“招聘”类诈骗案例简明扼要,提醒着即将毕业的年轻人。除了这些面上的宣传,学生们一刻不离的手机也是开展工作的阵地。短信、微信群、电话彩铃、课程签到入口……防诈反诈的提醒可谓“无孔不入”,穷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对电诈“免疫”。
浙江万里学院保卫部部长沈威:“派出所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包括给我们开讲座,组织辅导员主题研讨,在业务上指导我们,在宣传物料上支持我们,让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更有针对性。”
“同学们聊天的话题之一是电信网络诈骗,学校给我们做过一套试题,测试我们的反诈意识。学校好展示了一些案例,让我们签署知晓书,现在绝大多数诈骗类型我都能辨别”,18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尤雅婷告诉记者。
“学生开始给我们普及防诈骗知识了,我们也真正放心了。”学生家长尤建军说。
浙江万里学院还成立了反诈志愿者联盟,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间等时间开展志愿宣讲。联盟成员蒯烨:“我们主要剖析学校发生的真实案例,因为很具有代表性,大家也有代入感,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

此外,鄞州公安分局首南派出所与浙江万里学院共建了区域首家“反诈话吧”,招募遴选60余名学生加入到反诈宣传队伍中,通过精心打磨的“反诈话术本”每日开展反诈人工语音提醒,截至目前已经阻止了20人上当受骗,劝阻金额累计达100万元。浙江万里学院校青协老师许峰:“教学相长,学生在参与这类社会实践,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的过程,不仅能为反诈工作作贡献,也可以带动身边人共同树立防骗意识。”
鄞州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陆朝晖说:“‘96110’工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各高校各部门要以此为蓝本,以 ‘上半年有效遏制发案、下半年迎来明显拐点’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坚决打赢这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阻击战、翻身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