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该怎么转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该怎么转型?

新的金融市场已不同于过去主要由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企业分业经营的框架,需求促使金融企业必须改为混业经营,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多又在增加竞争压力。

所评图书:

书名:《个人金融新格局:新趋势下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何大勇、张越、刘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金融创新与转型已成大势所趋。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推出创新型的理财产品,而京东等电商企业深耕消费信贷,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启动了直销银行、互联网银行战略。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也以很高频率出现在公众视野范围以内。

互联网+金融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偏向稳健,金融普惠化程度不够高,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被压抑的金融需求,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就催生出新的金融业态和产品方式。必须指出的是,相比过去的监管理念,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采取了审慎但具有包容性的态度。

对于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企业而言,互联网+时代当然意味着挑战,但也给予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良好机遇。移动互联几乎实现了随时随地广泛覆盖,这意味着金融交易频率和总量有了革命性的提升,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大数据使得金融业企业可以对掌握数据资源,从过去只能很高成效、很低利用率的利用,转为高效利用,还将使得金融交易的道德风险被大大降低。从美国等市场的经验来看,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银行等金融企业降低信贷、投资风险,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金融企业将真正可能推出定制化的差异产品,获得更高收益。

中国社会正在迈向老龄化社会,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都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城镇化趋势将加深金融业在实体产业的参与,等等,这些趋势都既带有挑战性的一面,也意味着空前的红利。需要指出的是,新的金融市场已不同于过去主要由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企业分业经营的框架,需求促使金融企业必须改为混业经营,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多又在增加竞争压力。

《个人金融新格局:新趋势下的变革与创新》一书由全球顶尖的商业资讯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多位专家合著。这本书向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业企业从业者、金融研究者、金融产品的消费者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剖析了金融业企业、从其他领域跨界进入的“挑战者”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所必须把握的制高点、需要采取的竞争战略,并分别就银行企业、保险企业、证券企业在新趋势背景下的转型策略提出了详尽建议。

金融机构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金融市场,并争取获得机会胜出,应当在基础设施、平台、渠道、场景四大制高点上发力。基础设施指的是支付体系、征信平台和基础资产撮合平台。阿里巴巴和腾讯已成功建立起互联网+时代的支付体系,智能手机霸主苹果公司也切入了这一块市场。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进一步增强、成本进一步的降低,移动支付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洗牌,消费者将从中获益。征信体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书中在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企业提供转型建议时,都提及了在这一领域发力的紧迫性,特别是在我国,征信市场的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融合新技术与信用理论而完善。基础资产凑合平台包括股权、债券、产权、林权、地权、碳排放权等基础资产的交易和凑合平台,这一领域目前仍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提速发展。书中提出的另外三大制高点,即平台、渠道、场景,对于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创新企业的重要意义已经较为充分体现,也成为吸引巨量资金进入的领域。

传统的金融业企业需要经过浴血重生式的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市场,而在互联网+时代进入金融市场的跨界挑战者,也需要把握金融的本质,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新定律而行动。这本书提出,互联网+金融,需要金融机构推行积极试错、多触角的灵活经营、适应客户需求而建立模块化的“即插即用”架构、建构开放的生态系统、强调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等5大新战略。

《个人金融新格局:新趋势下的变革与创新》书中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企业转型创新提供的建议,都不乏亮点。比如,书中对银行转型提出了客群深耕、渠道创新、产品专家、全面制胜、生态整合五大新模式,每一类新模式在境内外均有成功的探索案例;而在谈到保险业企业的转型时,书作者探讨指出,保险企业通过大数据整合客户线上和线下行为,以提高欺诈检测等核心业务能力,但又必须设法建立起一套消费者知情、信任和许可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建立更为严格的立法规范;对于证券业企业来说,则应根据客户需要,占据尽可能多的应用场景,形成流量入口,唯此方可提高客户黏性,为建立开放平台、适用业务提供前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该怎么转型?

新的金融市场已不同于过去主要由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企业分业经营的框架,需求促使金融企业必须改为混业经营,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多又在增加竞争压力。

所评图书:

书名:《个人金融新格局:新趋势下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何大勇、张越、刘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金融创新与转型已成大势所趋。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推出创新型的理财产品,而京东等电商企业深耕消费信贷,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启动了直销银行、互联网银行战略。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也以很高频率出现在公众视野范围以内。

互联网+金融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偏向稳健,金融普惠化程度不够高,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被压抑的金融需求,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就催生出新的金融业态和产品方式。必须指出的是,相比过去的监管理念,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采取了审慎但具有包容性的态度。

对于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企业而言,互联网+时代当然意味着挑战,但也给予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良好机遇。移动互联几乎实现了随时随地广泛覆盖,这意味着金融交易频率和总量有了革命性的提升,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大数据使得金融业企业可以对掌握数据资源,从过去只能很高成效、很低利用率的利用,转为高效利用,还将使得金融交易的道德风险被大大降低。从美国等市场的经验来看,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银行等金融企业降低信贷、投资风险,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金融企业将真正可能推出定制化的差异产品,获得更高收益。

中国社会正在迈向老龄化社会,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都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城镇化趋势将加深金融业在实体产业的参与,等等,这些趋势都既带有挑战性的一面,也意味着空前的红利。需要指出的是,新的金融市场已不同于过去主要由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企业分业经营的框架,需求促使金融企业必须改为混业经营,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多又在增加竞争压力。

《个人金融新格局:新趋势下的变革与创新》一书由全球顶尖的商业资讯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多位专家合著。这本书向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业企业从业者、金融研究者、金融产品的消费者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剖析了金融业企业、从其他领域跨界进入的“挑战者”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所必须把握的制高点、需要采取的竞争战略,并分别就银行企业、保险企业、证券企业在新趋势背景下的转型策略提出了详尽建议。

金融机构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金融市场,并争取获得机会胜出,应当在基础设施、平台、渠道、场景四大制高点上发力。基础设施指的是支付体系、征信平台和基础资产撮合平台。阿里巴巴和腾讯已成功建立起互联网+时代的支付体系,智能手机霸主苹果公司也切入了这一块市场。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进一步增强、成本进一步的降低,移动支付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洗牌,消费者将从中获益。征信体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书中在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企业提供转型建议时,都提及了在这一领域发力的紧迫性,特别是在我国,征信市场的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融合新技术与信用理论而完善。基础资产凑合平台包括股权、债券、产权、林权、地权、碳排放权等基础资产的交易和凑合平台,这一领域目前仍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提速发展。书中提出的另外三大制高点,即平台、渠道、场景,对于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创新企业的重要意义已经较为充分体现,也成为吸引巨量资金进入的领域。

传统的金融业企业需要经过浴血重生式的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市场,而在互联网+时代进入金融市场的跨界挑战者,也需要把握金融的本质,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新定律而行动。这本书提出,互联网+金融,需要金融机构推行积极试错、多触角的灵活经营、适应客户需求而建立模块化的“即插即用”架构、建构开放的生态系统、强调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等5大新战略。

《个人金融新格局:新趋势下的变革与创新》书中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企业转型创新提供的建议,都不乏亮点。比如,书中对银行转型提出了客群深耕、渠道创新、产品专家、全面制胜、生态整合五大新模式,每一类新模式在境内外均有成功的探索案例;而在谈到保险业企业的转型时,书作者探讨指出,保险企业通过大数据整合客户线上和线下行为,以提高欺诈检测等核心业务能力,但又必须设法建立起一套消费者知情、信任和许可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建立更为严格的立法规范;对于证券业企业来说,则应根据客户需要,占据尽可能多的应用场景,形成流量入口,唯此方可提高客户黏性,为建立开放平台、适用业务提供前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