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朱永新:中国教育供给严重不足 资源浪费巨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朱永新:中国教育供给严重不足 资源浪费巨大

今日,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在上海指出,中国教育供给不足的同时,存在浪费巨大的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5月7日在上海指出, 选择的存在,民办教育的存在,不仅仅增加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同时也会激发公办教育的活力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加更多的教育选择,从根本上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朱永新是在上海举办的“以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发表上述看法的。该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公平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共同主办。

在演讲中,朱永新认为,教育公平的问题涉及到教育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一般称之为显性的教育公平和隐性的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外部的显性的教育公平问题。比如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受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对于学校教育内部的隐性的教育公平问题关注度是不够的。

朱永新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和选择而言,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朱永新注意到,中国目前一方面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是巨大的。学生在学校学完了以后还要到培训机构学,白天在学校学,晚上在培训机构学。所以他建议,需要把网络、培训机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以下为朱永新演讲全文:  

从中国目前解决教育公平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动作来说,主要的办法就是补短板,通过优先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配置教育资源来促进教育公平。补短板的政策就是限制流动与选择,这成为补短板一个重要的补充政策。比如说我们严格限制职业教育学生参加高考、严格限制跨区域的招生考试、中小学严格限制择校等等。实际上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公平和效率有关,公平和选择也有关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为所有人提供优质均等的教育资源是确保教育公平的基本做法。但是从公民个人的角度而言,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所以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和公民自身教育需求之间的落差就为选择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可以提升品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公平,没有选择就没有竞争,也没有教育质量的发展动力与压力。

选择的存在,民办教育的存在,不仅仅增加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同时也会激发公办教育的活力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加更多的教育选择,从根本上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供给体系的逐步健全,应该说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和选择而言,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比如说,针对出国留学生低龄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对于这一块巨大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更大的教育选择。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在美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4%,其中接受高中教育的留学生增长了50%,低龄留学生比例更高,超过了所有留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即使不说低龄留学对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作用,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不小的数额。2014年留学生在境外消费达到两千亿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留学的低龄化正在上扬,正在从中产阶级家庭转入“寻常百姓家”。国内的国际学校审批又非常严格,而且大部分是面向外国的孩子。如果政策放开,允许不出国留学,就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办不出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对于引导教育消费的回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和可能实现不出国留学,这本身在供给侧改革要下点工夫,放宽点政策。

其次,针对我国技能劳动者质量不高的现象,要大力发展技能教育。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训练的人数之少,对于他们融入城市是重要的屏障。一方面是职业技能人员严重的空缺,另一方面职业技能教育生源严重不足。2014年中职教育招生已经低于44%,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一部分学校已经无法运转。原因在于各类的职业培训大多采取短期集中脱产统一授课的方式,难以针对行业分散、需求层次多的进城务工群体。脱产学习难以满足边学边干的学习,在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开展夜校方式进行培训。

我们建议由中央政府出资,紧密结合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鼓励企业为各种培训提供学习场地和技术人员,根据市场价折算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费用,采用更灵活的积分制,通过学分累计获得学历。

由于学习和学校办学条件、质量的差距,不少家庭才拼实力购买学区房,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由于民办学校的准入门槛太高,影响了选择性的教育需求。民间的草根教育机构,包括父母自办的幼儿园,包括在家学校,都在我们的法律上得不到承认和鼓励。有一些高学历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在家辅导,但是都没有得到承认。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宽办学条件。我觉得对于占地、校舍等等硬件条件要进一步降低标准,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教育领域。

再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进一步整合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育的资源共享。

中国目前一方面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是巨大的。学生在学校学完了以后还要到培训机构学,白天在学校学,晚上在培训机构学。需要把网络、培训机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我在思考未来的学校概念要打破,随便你在哪里学习,鼓励你学习。小微学校、非出国留学渐渐会成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我觉得教育供给侧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就能够为教育公平创造更大的空间,谢谢大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朱永新:中国教育供给严重不足 资源浪费巨大

今日,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在上海指出,中国教育供给不足的同时,存在浪费巨大的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5月7日在上海指出, 选择的存在,民办教育的存在,不仅仅增加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同时也会激发公办教育的活力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加更多的教育选择,从根本上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朱永新是在上海举办的“以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发表上述看法的。该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公平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共同主办。

在演讲中,朱永新认为,教育公平的问题涉及到教育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一般称之为显性的教育公平和隐性的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外部的显性的教育公平问题。比如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群体受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对于学校教育内部的隐性的教育公平问题关注度是不够的。

朱永新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和选择而言,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朱永新注意到,中国目前一方面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是巨大的。学生在学校学完了以后还要到培训机构学,白天在学校学,晚上在培训机构学。所以他建议,需要把网络、培训机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以下为朱永新演讲全文:  

从中国目前解决教育公平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动作来说,主要的办法就是补短板,通过优先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配置教育资源来促进教育公平。补短板的政策就是限制流动与选择,这成为补短板一个重要的补充政策。比如说我们严格限制职业教育学生参加高考、严格限制跨区域的招生考试、中小学严格限制择校等等。实际上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公平和效率有关,公平和选择也有关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为所有人提供优质均等的教育资源是确保教育公平的基本做法。但是从公民个人的角度而言,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所以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资源和公民自身教育需求之间的落差就为选择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可以提升品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公平,没有选择就没有竞争,也没有教育质量的发展动力与压力。

选择的存在,民办教育的存在,不仅仅增加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同时也会激发公办教育的活力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加更多的教育选择,从根本上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供给体系的逐步健全,应该说中国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和选择而言,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比如说,针对出国留学生低龄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对于这一块巨大的需求,我们可以提供更大的教育选择。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在美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4%,其中接受高中教育的留学生增长了50%,低龄留学生比例更高,超过了所有留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即使不说低龄留学对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作用,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不小的数额。2014年留学生在境外消费达到两千亿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留学的低龄化正在上扬,正在从中产阶级家庭转入“寻常百姓家”。国内的国际学校审批又非常严格,而且大部分是面向外国的孩子。如果政策放开,允许不出国留学,就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办不出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对于引导教育消费的回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和可能实现不出国留学,这本身在供给侧改革要下点工夫,放宽点政策。

其次,针对我国技能劳动者质量不高的现象,要大力发展技能教育。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训练的人数之少,对于他们融入城市是重要的屏障。一方面是职业技能人员严重的空缺,另一方面职业技能教育生源严重不足。2014年中职教育招生已经低于44%,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一部分学校已经无法运转。原因在于各类的职业培训大多采取短期集中脱产统一授课的方式,难以针对行业分散、需求层次多的进城务工群体。脱产学习难以满足边学边干的学习,在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开展夜校方式进行培训。

我们建议由中央政府出资,紧密结合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鼓励企业为各种培训提供学习场地和技术人员,根据市场价折算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费用,采用更灵活的积分制,通过学分累计获得学历。

由于学习和学校办学条件、质量的差距,不少家庭才拼实力购买学区房,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由于民办学校的准入门槛太高,影响了选择性的教育需求。民间的草根教育机构,包括父母自办的幼儿园,包括在家学校,都在我们的法律上得不到承认和鼓励。有一些高学历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在家辅导,但是都没有得到承认。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宽办学条件。我觉得对于占地、校舍等等硬件条件要进一步降低标准,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教育领域。

再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进一步整合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育的资源共享。

中国目前一方面教育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浪费又是巨大的。学生在学校学完了以后还要到培训机构学,白天在学校学,晚上在培训机构学。需要把网络、培训机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我在思考未来的学校概念要打破,随便你在哪里学习,鼓励你学习。小微学校、非出国留学渐渐会成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我觉得教育供给侧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就能够为教育公平创造更大的空间,谢谢大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