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特币创始人自亮身份但仍存疑点 核心技术“区块链”概念或将颠覆互联网金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特币创始人自亮身份但仍存疑点 核心技术“区块链”概念或将颠覆互联网金融

5月2日,澳大利亚人克雷格·莱特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本人,但才过了两天他又称没有勇气这么做了。

图片来源:AFP

5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经济学人》和GQ杂志三家媒体同时发表了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声称自己是中本聪的报道。莱特当时称,他在2008年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创造了比特币,并承诺要提供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他在5月3日声称,将很快公开能够说服全世界的“惊人证据”。

两日不到,莱特不但没有公布确凿的证据,反而收回了证明自己身份的承诺,称在严密关注之下他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仍坚称没有欺骗。5月5日晚间,莱特将个人网站其他内容及链接都撤下,只剩一封标题为“我很抱歉”的信。

在公开信中,莱特称,“我曾相信我能够结束过去数年的隐匿和躲藏。但是,随着本周事件的发酵,我原本准备公布我拥有初始区块的证据,可我受不了了”,“现在我才知道,要面对这些,我还不够强大。”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发明者为“中本聪”(化名)。2011年,比特币逐渐流行后,中本聪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他的身份一直是比特币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2015年12月,有媒体猜测出澳大利亚人莱特是中本聪本人,称他曾抵押3处房产、投资逾100万美元购买计算机、电源等设备,以发行比特币。但莱特当时对此不予置评。2016年5月初,莱特表示想结束外界对自己的猜测,于是选择公开身份。

一位中国最早接触比特币的玩家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本聪在早期比特币圈子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我们现在认为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

几年前,比特币在发明之初以去中心化的特质吸引了全世界一大批理想主义者的加入,很多人相信,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比特币货币体系,有可能在未来替代法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最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引入自由竞争?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引发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束。

“这有可能只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上述比特币玩家表示,“去中心化在人性上就是不成立的。比特币已经离最初的理想相去甚远了。”

事实上,由于虚拟货币在中国尚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打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旗号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件屡有发生。2015年11月,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组织深圳、肇庆等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开展行动,成功侦破“爱币”、“K币”等系列网络虚拟货币非法集资案,现场抓获涉案人员9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打掉非法集资犯罪团伙2个,涉案金额10亿多元,受害人员涉及28省5000多人。

一方面是打着虚拟货币的外衣行骗的非法集资,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机构对比特币和区块链等领域的尝试。

此前,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均等表达了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并且表示将联手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13家顶级银行已经加入了一个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组织,R3公司将会利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框架。

2016年5月3日,比特币支付服务公司BitPay发布了新的比特币借记卡,发卡方是菲律宾首都银行(Metropolitan Commercial Bank),在美国五十个州发行,支持Visa端口。公司首席执行官Stephen Pair认为尽管很多人不看好比特币前景,增加比特币使用渠道有利于提高比特币的地位。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在此技术下,交易不需要靠法典监管、靠中介背书,因此效率很高。

2016年2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央行很早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了。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至于是不是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数字货币。周小川说,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

2016年5月3日,人民日报撰文《新技术引领数字货币演变》中指出,从现金到非现金支付、从传统卡基电子支付到网基电子支付、从简单电子形态支付到智能代码支付、从支付工具层面到货币层面,应该说新技术在不断改变着货币金融体系。最终有可能带来更高的交易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精准的政策执行、更有效的反洗钱等风险控制,从而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全球货币体系。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大量的研究探索、专业的普及与公众教育,从而“挤出”数字货币领域的违法者、投机者与行业“劣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特币创始人自亮身份但仍存疑点 核心技术“区块链”概念或将颠覆互联网金融

5月2日,澳大利亚人克雷格·莱特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本人,但才过了两天他又称没有勇气这么做了。

图片来源:AFP

5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经济学人》和GQ杂志三家媒体同时发表了克雷格·莱特(Craig Wright)声称自己是中本聪的报道。莱特当时称,他在2008年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创造了比特币,并承诺要提供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他在5月3日声称,将很快公开能够说服全世界的“惊人证据”。

两日不到,莱特不但没有公布确凿的证据,反而收回了证明自己身份的承诺,称在严密关注之下他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仍坚称没有欺骗。5月5日晚间,莱特将个人网站其他内容及链接都撤下,只剩一封标题为“我很抱歉”的信。

在公开信中,莱特称,“我曾相信我能够结束过去数年的隐匿和躲藏。但是,随着本周事件的发酵,我原本准备公布我拥有初始区块的证据,可我受不了了”,“现在我才知道,要面对这些,我还不够强大。”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发明者为“中本聪”(化名)。2011年,比特币逐渐流行后,中本聪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他的身份一直是比特币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2015年12月,有媒体猜测出澳大利亚人莱特是中本聪本人,称他曾抵押3处房产、投资逾100万美元购买计算机、电源等设备,以发行比特币。但莱特当时对此不予置评。2016年5月初,莱特表示想结束外界对自己的猜测,于是选择公开身份。

一位中国最早接触比特币的玩家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本聪在早期比特币圈子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我们现在认为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

几年前,比特币在发明之初以去中心化的特质吸引了全世界一大批理想主义者的加入,很多人相信,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比特币货币体系,有可能在未来替代法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最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引入自由竞争?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引发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束。

“这有可能只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上述比特币玩家表示,“去中心化在人性上就是不成立的。比特币已经离最初的理想相去甚远了。”

事实上,由于虚拟货币在中国尚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打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旗号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件屡有发生。2015年11月,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组织深圳、肇庆等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开展行动,成功侦破“爱币”、“K币”等系列网络虚拟货币非法集资案,现场抓获涉案人员9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打掉非法集资犯罪团伙2个,涉案金额10亿多元,受害人员涉及28省5000多人。

一方面是打着虚拟货币的外衣行骗的非法集资,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机构对比特币和区块链等领域的尝试。

此前,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均等表达了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并且表示将联手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13家顶级银行已经加入了一个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组织,R3公司将会利用区块链技术作为框架。

2016年5月3日,比特币支付服务公司BitPay发布了新的比特币借记卡,发卡方是菲律宾首都银行(Metropolitan Commercial Bank),在美国五十个州发行,支持Visa端口。公司首席执行官Stephen Pair认为尽管很多人不看好比特币前景,增加比特币使用渠道有利于提高比特币的地位。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在此技术下,交易不需要靠法典监管、靠中介背书,因此效率很高。

2016年2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央行很早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了。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至于是不是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数字货币。周小川说,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

2016年5月3日,人民日报撰文《新技术引领数字货币演变》中指出,从现金到非现金支付、从传统卡基电子支付到网基电子支付、从简单电子形态支付到智能代码支付、从支付工具层面到货币层面,应该说新技术在不断改变着货币金融体系。最终有可能带来更高的交易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精准的政策执行、更有效的反洗钱等风险控制,从而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全球货币体系。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大量的研究探索、专业的普及与公众教育,从而“挤出”数字货币领域的违法者、投机者与行业“劣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