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宝钢武钢超级合并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渤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宝钢武钢超级合并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渤钢

打造“钢铁航母”无可厚非,提升产业集中度更是当下钢铁产业脱困的根本出路,但应强调“企业自主”、“市场主导”,切忌揠苗助长。

图片来源:东方IC

渤海钢铁千亿负债尚未解决,中国两大核心钢铁央企又要被生拉硬拽在一起。尽管官方和业内都找到了各种“合并有益”的理由,却依然难有说服力。

身处上海的宝钢,和地处江城武汉的武钢,前者是粗钢产量全国第二、盈利排名最前列的“后起之秀”,后者是粗钢产量全国第六、近年成为亏损大户的“新中国首家特大型钢企”。二者合并“绯闻”早已有之,当事企业高层在公开场合却多次辟谣否认。如今一纸公告,再次验证“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官方将这项震惊行业内外的“超级大合并”,置于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之下。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宝武合并”公告发出不到一小时内,即对外表示,该项合并是“基于去产能的考虑”。

这一解释固然有道理,实际效果却有待质疑。国资委下属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提出,要通过兼并重组,形成1-2家超亿吨粗钢产量企业。“宝武合并”或正是奔着这一目标而去,甚至想最终超越安赛乐米塔尔,成为全球第一。在这一“求大”的背景下,就算“宝武”在合并后,淘汰掉各自旗下的八钢、鄂钢、昆钢等部分落后产能,淘汰的数量恐怕也不会太多。

业内多认为,“宝武合并”将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发挥协调增益效应。例如,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均在华南,且产品雷同,合并后大可避免重复建设,统一布局;“宝武”合并后也将在硅钢领域占领统治地位;在物流方面也可能将形成互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试水这两家大央企合并,示范带头,再推动整个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从而提升产业集中度。

这套逻辑听起来令人振奋,却也似曾相识。2007-2011年间,中国钢铁业也曾掀起“兼并重组潮”。宝钢重组八钢、韶钢,武钢重组昆钢、柳钢,首钢重组水钢、长钢、通钢,以及鞍山钢铁集团与攀钢重组等;同时,区域内钢铁集团密集涌现,山东钢铁集团、河钢集团、渤海钢铁集团先后成立。

这些重组在着手之前,无一不描绘着上述“强强联合、互补增效、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美好愿景。结果如何,已经非常明了。因内部协调效应差,无力抵御市场寒冬,上述合并多有“分家”。渤海钢铁至今躺在近2000亿债务的“血泊”中未能起身。

应从倒下的“渤钢”们身上汲取的教训是,“兼并”只是手段,“融合”才应该是目标。正是企业兼并后无法融合,才导致愿景与现实之间出现“断崖式”落差。而企业无法融合,在于管理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之间无法形成一致。

这也是为什么“拉郎配”重组必须被摈弃的根本原因。此次“宝武”合并,虽无准确消息说明双方在重组意愿上是完全被动的,但可明确的是,身为二者同一实际控制人的国资委,在其中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事实上,双方高层均在此前辟谣时表达过“宝武”合并“不可行”,由此可推,完全自愿重组的概率不大。

外界认为,在内部协调管理方面,“宝武”合并后有两大优势。一是同属国资委管理,与部分钢铁企业分属不同地方国资委管理有所不同;二是武钢董事长马国强,此前曾在宝钢供职长达18年,并担任过宝钢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宝钢股份(600019.SH)总经理,因而被认为在协调“宝武”内部运营管理层面,将发挥减少磨合的效用。

这一效用究竟有多大,同样值得怀疑。首先,“宝武”合并后,马国强是否将出任“掌舵者”,暂未可知;其次,纵然马国强有浓厚的“宝钢情结”,但武钢长久积累下来的企业文化必将牵制马国强的诸多决策。

“宝武”之间在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层面存在极大差异。宝钢在1978年成立之际,正值改革开放的发端期,中国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向。彼时,地处内陆腹地的武钢却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摸爬滚打了20多年。相比于后起之秀、一身轻松的宝钢,武钢显然有更多历史包袱。这也为其后来因“债多、人多”而陷入持续亏损困境埋下伏笔。

不仅如此,尽管“宝武”均为国资委直管央企,税收却在当地。沪鄂两地政府在“宝武”合并后如何分配利益,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倘若未能协调周全,在内部代表不同地方利益的管理者层面,势必将引起摩擦,甚至混乱。

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宝武”合并,进一步推动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深化落实供给侧改革,帮助这些支柱型产业走出低迷,从而带动经济重拾增长动力,这是毫无异议的。但相关政府官员同样指出,国企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

打造“航母”无可厚非,提升产业集中度更是当下钢铁产业脱困的根本出路,但应强调“企业自主、市场主导”,切忌揠苗助长。否则,为了一点可能去掉的产能,将两大央企拉下水,变成下一个“渤钢”,得不偿失。一味追求表面集中度,则毫无意义。

“宝武”究竟将如何战略重组,目前方案尚未发布,一切还有可商讨的余地。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国企改革应当与供给侧改革、国企兼并重组等战略举措并举,通过去行政化改革,切实提升国企运营规范程度和效率,以从根本上解决兼并重组后的协调管理问题。这固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必须加快议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宝钢武钢超级合并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渤钢

打造“钢铁航母”无可厚非,提升产业集中度更是当下钢铁产业脱困的根本出路,但应强调“企业自主”、“市场主导”,切忌揠苗助长。

图片来源:东方IC

渤海钢铁千亿负债尚未解决,中国两大核心钢铁央企又要被生拉硬拽在一起。尽管官方和业内都找到了各种“合并有益”的理由,却依然难有说服力。

身处上海的宝钢,和地处江城武汉的武钢,前者是粗钢产量全国第二、盈利排名最前列的“后起之秀”,后者是粗钢产量全国第六、近年成为亏损大户的“新中国首家特大型钢企”。二者合并“绯闻”早已有之,当事企业高层在公开场合却多次辟谣否认。如今一纸公告,再次验证“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官方将这项震惊行业内外的“超级大合并”,置于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之下。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宝武合并”公告发出不到一小时内,即对外表示,该项合并是“基于去产能的考虑”。

这一解释固然有道理,实际效果却有待质疑。国资委下属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提出,要通过兼并重组,形成1-2家超亿吨粗钢产量企业。“宝武合并”或正是奔着这一目标而去,甚至想最终超越安赛乐米塔尔,成为全球第一。在这一“求大”的背景下,就算“宝武”在合并后,淘汰掉各自旗下的八钢、鄂钢、昆钢等部分落后产能,淘汰的数量恐怕也不会太多。

业内多认为,“宝武合并”将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发挥协调增益效应。例如,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均在华南,且产品雷同,合并后大可避免重复建设,统一布局;“宝武”合并后也将在硅钢领域占领统治地位;在物流方面也可能将形成互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试水这两家大央企合并,示范带头,再推动整个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从而提升产业集中度。

这套逻辑听起来令人振奋,却也似曾相识。2007-2011年间,中国钢铁业也曾掀起“兼并重组潮”。宝钢重组八钢、韶钢,武钢重组昆钢、柳钢,首钢重组水钢、长钢、通钢,以及鞍山钢铁集团与攀钢重组等;同时,区域内钢铁集团密集涌现,山东钢铁集团、河钢集团、渤海钢铁集团先后成立。

这些重组在着手之前,无一不描绘着上述“强强联合、互补增效、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美好愿景。结果如何,已经非常明了。因内部协调效应差,无力抵御市场寒冬,上述合并多有“分家”。渤海钢铁至今躺在近2000亿债务的“血泊”中未能起身。

应从倒下的“渤钢”们身上汲取的教训是,“兼并”只是手段,“融合”才应该是目标。正是企业兼并后无法融合,才导致愿景与现实之间出现“断崖式”落差。而企业无法融合,在于管理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之间无法形成一致。

这也是为什么“拉郎配”重组必须被摈弃的根本原因。此次“宝武”合并,虽无准确消息说明双方在重组意愿上是完全被动的,但可明确的是,身为二者同一实际控制人的国资委,在其中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事实上,双方高层均在此前辟谣时表达过“宝武”合并“不可行”,由此可推,完全自愿重组的概率不大。

外界认为,在内部协调管理方面,“宝武”合并后有两大优势。一是同属国资委管理,与部分钢铁企业分属不同地方国资委管理有所不同;二是武钢董事长马国强,此前曾在宝钢供职长达18年,并担任过宝钢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宝钢股份(600019.SH)总经理,因而被认为在协调“宝武”内部运营管理层面,将发挥减少磨合的效用。

这一效用究竟有多大,同样值得怀疑。首先,“宝武”合并后,马国强是否将出任“掌舵者”,暂未可知;其次,纵然马国强有浓厚的“宝钢情结”,但武钢长久积累下来的企业文化必将牵制马国强的诸多决策。

“宝武”之间在管理机制与企业文化层面存在极大差异。宝钢在1978年成立之际,正值改革开放的发端期,中国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向。彼时,地处内陆腹地的武钢却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摸爬滚打了20多年。相比于后起之秀、一身轻松的宝钢,武钢显然有更多历史包袱。这也为其后来因“债多、人多”而陷入持续亏损困境埋下伏笔。

不仅如此,尽管“宝武”均为国资委直管央企,税收却在当地。沪鄂两地政府在“宝武”合并后如何分配利益,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倘若未能协调周全,在内部代表不同地方利益的管理者层面,势必将引起摩擦,甚至混乱。

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宝武”合并,进一步推动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深化落实供给侧改革,帮助这些支柱型产业走出低迷,从而带动经济重拾增长动力,这是毫无异议的。但相关政府官员同样指出,国企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

打造“航母”无可厚非,提升产业集中度更是当下钢铁产业脱困的根本出路,但应强调“企业自主、市场主导”,切忌揠苗助长。否则,为了一点可能去掉的产能,将两大央企拉下水,变成下一个“渤钢”,得不偿失。一味追求表面集中度,则毫无意义。

“宝武”究竟将如何战略重组,目前方案尚未发布,一切还有可商讨的余地。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国企改革应当与供给侧改革、国企兼并重组等战略举措并举,通过去行政化改革,切实提升国企运营规范程度和效率,以从根本上解决兼并重组后的协调管理问题。这固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必须加快议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