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购房指南】我可以不买学区房吗? 一位中国家长的自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购房指南】我可以不买学区房吗? 一位中国家长的自白

美国其实也是学区房概念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我想买学区房,但是一直没有出手;

如果有钱,我肯定已经早已出手;

到现在,我也是“买学区房”的坚定拥房者。

曾经,我也如你们想的一样,让孩子自由自在长大,随心所欲成长。但有了孩子以后,接触到越来越多关于“教育、发展”的人或事,我慢慢转变了。

我可以不买学区房吗?当然,可以不买。但为了孩子,我的心路历程是如何转变的呢?

孩子没出生、出生后第一年,不买学区房的支持者

娃爹和我都是自我奋斗,一路没爹拼、颜值也不够。

不是学霸,但也在985和211混出来的。基因勉强及格,智商暂时不需要充值。

我和娃爹,还有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同事,读小学那时压根就没什么重点小学的概念,都是一、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小学,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依然读了个不错的中学,后来就算没考上top2,也上了个985。

一定要学区房才能读个好小学,然后一路好中学、好大学吗?貌似不用

要相信自己的基因,爹妈是学霸,能从普通小学念到名校,那孩子的智商大概也够用了,再不济也能上个一本。而且儿童阶段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学校好不如家长好,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孩子更重要。

反过来,如果爹妈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从小就是学渣,却要求孩子是学霸,这是不道德的。

出生第二年这是转变最重要的一年。

——教育资源垄断

身处帝都,开始慢慢了解就学政策。北京70%的状元来自海淀、西城。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全国都在声讨北京高考倾斜,但殊不知,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集中在两三个城区里。

我的居住所在地当然不在这里,所以内心开始有了波动,我开始假想,不买学区房会怎样?

——阶级固化

好多人都说高考不公平,其实高考才是普能人最后一次公平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已经可以将子女稳定在这个阶层。

想成为中产,中国还是机会最多的国家。而中产最明显的标签就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考试是屌丝逆袭唯数不多的途径。如果不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随波逐流,很多可能在未来20里成为真正的“底层”。

这里说的底层是跟美国对标,比如吸毒、肥胖、酗酒.......这些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根本不敢想象,所以,趁现在还有向上途径,尽力而为。

——资源

80后独生子女现在可以感受到的是,身边更靠谱的资源、可用的资源就是“同学”。而在名校的资源当然和普通学校资源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你可能会说,到时你就是别人眼中的“渣资源”。

所以,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情商和智商,情商可以调整、锻炼,但智商,或者说知识水平,就是靠日积月累的学习了。

——环境

“孟母三迁”已经不用多讲了,最让我触动的是一次到北京一所大牛小学门口看到的电子走马灯显示的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而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只是告诉我“亡羊补牢”,这其中差异只有在30多岁后才体会出来。

——留学

最后聊一聊移民或者留学。

有的人说你有那么多钱完全可以送出去啊。大家都知道,接受中国基础教育,在孩子心智成熟以后再送出去这是被实践很多年的主流认知了。

所以说,最好接受国外教育是高中以后,早一点可以高二就送出去。

美国其实也是学区房概念的。

美国小学从K年级开始(相当于幼儿园大班)至高中三年级或四年级(各州学制不一)都是就近入学的,公立学校均为免费教育,一般时长为12年,从这个角度上看美国是有学区房的,在K年级之前的幼儿教育不为免费教育。

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美国学校都是好的,其实在美国也有学区之分,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很大,美国学校有个10分制的评分系统,10分是满分。

以纽约为例,纽约划分为几十个学区,富人聚集的上东区和上西区学校最好,设施一流,教学一流,升学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有些贫民区,毕业率都不到30%。

但是,尽管50个州都有免费的公立学校,许多美国家庭还是选择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因为,美国的私立学校大多有宗教背景、或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而设,教育理念更注重培养孩子终生好学的习惯,加上师生对比的优势,所以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比公立学校更好,学生进入常春藤大学的机会及毕业率也更大。

不过,私立学校每年都需缴纳高昂的学费。根据调查,美国普通的私立学校一年收费1.1万美元,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从幼儿园读到12年级,全部花费大约需要31万7千美元,这样的价格相当于买一套中等偏上的房子。

会选择移民,肯定也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将来孩子能够上美国的名牌大学,毕竟全球排名前50名的大学,美国就占了一半多。可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率在逐年下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共收到19020份申请,录取1485名,总录取率为7.8%,而去年总录取率为8%。再比如斯坦福大学,今年共收到43997份申请,共录取了2063名,总录取率仅为4.7%,而去年是5.1%。

所以认为到国外就能培养出优秀孩子的,都是盲目迷信,你必须要通过层层竞争才能爬到象牙塔的顶端,这和国内是一样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购房指南】我可以不买学区房吗? 一位中国家长的自白

美国其实也是学区房概念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我想买学区房,但是一直没有出手;

如果有钱,我肯定已经早已出手;

到现在,我也是“买学区房”的坚定拥房者。

曾经,我也如你们想的一样,让孩子自由自在长大,随心所欲成长。但有了孩子以后,接触到越来越多关于“教育、发展”的人或事,我慢慢转变了。

我可以不买学区房吗?当然,可以不买。但为了孩子,我的心路历程是如何转变的呢?

孩子没出生、出生后第一年,不买学区房的支持者

娃爹和我都是自我奋斗,一路没爹拼、颜值也不够。

不是学霸,但也在985和211混出来的。基因勉强及格,智商暂时不需要充值。

我和娃爹,还有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同事,读小学那时压根就没什么重点小学的概念,都是一、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小学,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依然读了个不错的中学,后来就算没考上top2,也上了个985。

一定要学区房才能读个好小学,然后一路好中学、好大学吗?貌似不用

要相信自己的基因,爹妈是学霸,能从普通小学念到名校,那孩子的智商大概也够用了,再不济也能上个一本。而且儿童阶段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学校好不如家长好,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孩子更重要。

反过来,如果爹妈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从小就是学渣,却要求孩子是学霸,这是不道德的。

出生第二年这是转变最重要的一年。

——教育资源垄断

身处帝都,开始慢慢了解就学政策。北京70%的状元来自海淀、西城。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全国都在声讨北京高考倾斜,但殊不知,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集中在两三个城区里。

我的居住所在地当然不在这里,所以内心开始有了波动,我开始假想,不买学区房会怎样?

——阶级固化

好多人都说高考不公平,其实高考才是普能人最后一次公平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已经可以将子女稳定在这个阶层。

想成为中产,中国还是机会最多的国家。而中产最明显的标签就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考试是屌丝逆袭唯数不多的途径。如果不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随波逐流,很多可能在未来20里成为真正的“底层”。

这里说的底层是跟美国对标,比如吸毒、肥胖、酗酒.......这些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根本不敢想象,所以,趁现在还有向上途径,尽力而为。

——资源

80后独生子女现在可以感受到的是,身边更靠谱的资源、可用的资源就是“同学”。而在名校的资源当然和普通学校资源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你可能会说,到时你就是别人眼中的“渣资源”。

所以,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情商和智商,情商可以调整、锻炼,但智商,或者说知识水平,就是靠日积月累的学习了。

——环境

“孟母三迁”已经不用多讲了,最让我触动的是一次到北京一所大牛小学门口看到的电子走马灯显示的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而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只是告诉我“亡羊补牢”,这其中差异只有在30多岁后才体会出来。

——留学

最后聊一聊移民或者留学。

有的人说你有那么多钱完全可以送出去啊。大家都知道,接受中国基础教育,在孩子心智成熟以后再送出去这是被实践很多年的主流认知了。

所以说,最好接受国外教育是高中以后,早一点可以高二就送出去。

美国其实也是学区房概念的。

美国小学从K年级开始(相当于幼儿园大班)至高中三年级或四年级(各州学制不一)都是就近入学的,公立学校均为免费教育,一般时长为12年,从这个角度上看美国是有学区房的,在K年级之前的幼儿教育不为免费教育。

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美国学校都是好的,其实在美国也有学区之分,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很大,美国学校有个10分制的评分系统,10分是满分。

以纽约为例,纽约划分为几十个学区,富人聚集的上东区和上西区学校最好,设施一流,教学一流,升学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有些贫民区,毕业率都不到30%。

但是,尽管50个州都有免费的公立学校,许多美国家庭还是选择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因为,美国的私立学校大多有宗教背景、或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而设,教育理念更注重培养孩子终生好学的习惯,加上师生对比的优势,所以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比公立学校更好,学生进入常春藤大学的机会及毕业率也更大。

不过,私立学校每年都需缴纳高昂的学费。根据调查,美国普通的私立学校一年收费1.1万美元,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从幼儿园读到12年级,全部花费大约需要31万7千美元,这样的价格相当于买一套中等偏上的房子。

会选择移民,肯定也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将来孩子能够上美国的名牌大学,毕竟全球排名前50名的大学,美国就占了一半多。可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率在逐年下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共收到19020份申请,录取1485名,总录取率为7.8%,而去年总录取率为8%。再比如斯坦福大学,今年共收到43997份申请,共录取了2063名,总录取率仅为4.7%,而去年是5.1%。

所以认为到国外就能培养出优秀孩子的,都是盲目迷信,你必须要通过层层竞争才能爬到象牙塔的顶端,这和国内是一样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