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硅谷局外人眼中的社交本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硅谷局外人眼中的社交本质

要兼顾数字生活与真实生活,兰迪·扎克伯格给出的方法是,“管好自己的设备,而不是让它们来控制你”。

所评图书:

书名:《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

作者:(美)兰迪·扎克伯格

译者:谢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Facebook创始人、CEO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兰迪·扎克伯格,是Facebook公司初创时期的重要成员。这个扎克伯格在《社交的本质》这本书中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应当兼顾数字生活与真实生活,在网络世界保持必要的审慎,要学会做真实的自己,而这才叫做社交的本质、生活的本质。

兰迪·扎克伯格会有如上的观点,并不令人奇怪。她成长于纽约,在加入弟弟的公司之前,主研心理学,爱好音乐,尝试从事营销和传播工作。她不具备硅谷精英的成长经历,能够成为Facebook的前期元老,是受弟弟马克·扎克伯格的邀请,并获赠丰厚的股权。在书中,她也承认,“每天早上激励我起床的不是代码、系统或技术工具……我关心的是处于技术另一端的人类”。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兰迪作为马克的姐姐,在Facebook营销和市场的管理岗位上工作得相当出色——某种意义上,她填补了Facebook基于算法和模型而构建起的运转体系欠缺人性光芒的漏洞,使得这个革命性的社交应用变得更具亲和力,并借助有挑战性的若干次主题活动,更深入的嵌入到用户的生活方式之中。她是那个善于讲故事的人,竭尽所能讲述Facebook如何以有趣和独特的方式在全球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兰迪·扎克伯格热衷在公众场合出镜,特别是在她以Facebook高级职员、马克的姐姐身份,在一些公开活动时的露面,提升了Facebook的知名度。2008年,当奥巴马作为总统候选人与希拉里展开终极PK时,前者选择了Facebook作为竞选工具,兰迪率领Facebook的相关服务、技术团队成功的调动起社交网络用户的参与热情,而这在后来被认为是奥巴马制胜的重要原因。

为Facebook工作,给了兰迪以丰厚的收入,以及个人品牌知名度。但她还是选择在2011年离开了Facebook,重新投身于相对于社交网络更显“老套”的电视传媒,并积极讲述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平衡新技术使用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包括互联网、社交网络在内的各类新技术,已经极其有效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未来还将持续并加速。一定程度上,技术解放了人,赋予了普通用户以此前曾未获得的发布自由,但也催生出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在最近十多年、最近几年以来,美国、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网络技术、网络文化与管理政策、法律规定的触碰,有关隐私、审查、管理、权利(自由)的很多争议尚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兰迪·扎克伯格对此提出的应对建议是,进一步扩大网络实名制的应用。

要兼顾数字生活与真实生活,兰迪·扎克伯格给出的方法是,“管好自己的设备,而不是让它们来控制你”。如果仅有这样一项教条,显然不具备什么实际用处。兰迪随之进行了论证说服。在她看来,而今,人们的注意力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交货币,需要以人们认为最终要对方式使用。真实生活链接着爱情、亲情、事业上的朋友,其重要性至少不低于网络上的所谓密友、粉丝、关注对象。因此,要避免数字生活及相关的设备控制人,而不是被人有分寸的用好,就应当首先转变心态。

对于家人,特别是对于相爱的伴侣,兰迪建议人们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中,要避免过度使用社交网络,除非这种使用符合“亲密感”、“共同的理想”、“身份”三个要素。事实上,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曾通过实证研究揭示,面对面的沟通对于一段感情的意义,要大大优于停留在虚拟信息渠道的“勾搭”、分享。

兰迪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今的00后、10后,乃至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都可以认为是所谓的“数字土著”,在数字化生活的背景下成长,经常会遇到隐私、安全、网络匿名等问题。兰迪认为,年轻父母要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正确的实施家庭教育,就要当好孩子数字生活的导师,尽量规范自己使用数字设备的行为,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示范,例如,拒绝匿名状态在网上发言特别是实施网络语言暴力,避免过度将个人、家庭信息在网上分享,记得尊重他人,主动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有明确的隐私和权利观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硅谷局外人眼中的社交本质

要兼顾数字生活与真实生活,兰迪·扎克伯格给出的方法是,“管好自己的设备,而不是让它们来控制你”。

所评图书:

书名:《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

作者:(美)兰迪·扎克伯格

译者:谢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Facebook创始人、CEO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兰迪·扎克伯格,是Facebook公司初创时期的重要成员。这个扎克伯格在《社交的本质》这本书中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应当兼顾数字生活与真实生活,在网络世界保持必要的审慎,要学会做真实的自己,而这才叫做社交的本质、生活的本质。

兰迪·扎克伯格会有如上的观点,并不令人奇怪。她成长于纽约,在加入弟弟的公司之前,主研心理学,爱好音乐,尝试从事营销和传播工作。她不具备硅谷精英的成长经历,能够成为Facebook的前期元老,是受弟弟马克·扎克伯格的邀请,并获赠丰厚的股权。在书中,她也承认,“每天早上激励我起床的不是代码、系统或技术工具……我关心的是处于技术另一端的人类”。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兰迪作为马克的姐姐,在Facebook营销和市场的管理岗位上工作得相当出色——某种意义上,她填补了Facebook基于算法和模型而构建起的运转体系欠缺人性光芒的漏洞,使得这个革命性的社交应用变得更具亲和力,并借助有挑战性的若干次主题活动,更深入的嵌入到用户的生活方式之中。她是那个善于讲故事的人,竭尽所能讲述Facebook如何以有趣和独特的方式在全球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兰迪·扎克伯格热衷在公众场合出镜,特别是在她以Facebook高级职员、马克的姐姐身份,在一些公开活动时的露面,提升了Facebook的知名度。2008年,当奥巴马作为总统候选人与希拉里展开终极PK时,前者选择了Facebook作为竞选工具,兰迪率领Facebook的相关服务、技术团队成功的调动起社交网络用户的参与热情,而这在后来被认为是奥巴马制胜的重要原因。

为Facebook工作,给了兰迪以丰厚的收入,以及个人品牌知名度。但她还是选择在2011年离开了Facebook,重新投身于相对于社交网络更显“老套”的电视传媒,并积极讲述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平衡新技术使用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包括互联网、社交网络在内的各类新技术,已经极其有效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未来还将持续并加速。一定程度上,技术解放了人,赋予了普通用户以此前曾未获得的发布自由,但也催生出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在最近十多年、最近几年以来,美国、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网络技术、网络文化与管理政策、法律规定的触碰,有关隐私、审查、管理、权利(自由)的很多争议尚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兰迪·扎克伯格对此提出的应对建议是,进一步扩大网络实名制的应用。

要兼顾数字生活与真实生活,兰迪·扎克伯格给出的方法是,“管好自己的设备,而不是让它们来控制你”。如果仅有这样一项教条,显然不具备什么实际用处。兰迪随之进行了论证说服。在她看来,而今,人们的注意力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交货币,需要以人们认为最终要对方式使用。真实生活链接着爱情、亲情、事业上的朋友,其重要性至少不低于网络上的所谓密友、粉丝、关注对象。因此,要避免数字生活及相关的设备控制人,而不是被人有分寸的用好,就应当首先转变心态。

对于家人,特别是对于相爱的伴侣,兰迪建议人们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中,要避免过度使用社交网络,除非这种使用符合“亲密感”、“共同的理想”、“身份”三个要素。事实上,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曾通过实证研究揭示,面对面的沟通对于一段感情的意义,要大大优于停留在虚拟信息渠道的“勾搭”、分享。

兰迪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今的00后、10后,乃至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都可以认为是所谓的“数字土著”,在数字化生活的背景下成长,经常会遇到隐私、安全、网络匿名等问题。兰迪认为,年轻父母要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正确的实施家庭教育,就要当好孩子数字生活的导师,尽量规范自己使用数字设备的行为,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示范,例如,拒绝匿名状态在网上发言特别是实施网络语言暴力,避免过度将个人、家庭信息在网上分享,记得尊重他人,主动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有明确的隐私和权利观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