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掖:孵化器,谁将会被洗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掖:孵化器,谁将会被洗牌?

创业的扶持政策不会永远都是这么好,笔者预估在2年左右就会有个大的转变,当政策优势不明显的时候,就是考验市场优势的时候!

作者:萝卜

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创业热潮开始席卷全国各地。伴随而来的,各种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汹涌成长起来。

2015年6月,张掖市被确定为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后,各种创业创新基地、孵化园、创客空间等更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闲置的商业房产、办公楼、咖啡馆等也纷纷向创业政策靠拢,摇身一变也都成了孵化相关机构,创业的热血和激情在张掖人民的胸腔里澎湃起来。政府也组织了大量的人员东进和南下发达地区取经学习,同时邀请了一些知名的辅导机构入驻到张掖进行蹲点式的创业辅导。

目前张掖市共有大小各类孵化器三、四十家。运营一年多来,整体效果显著。其中,创富中心、创业大厦、民乐生态工业园等一批规模大的重点孵化器运营良好,无论从硬件配套设施,人员服务水平,创业辅导能力、政策支持力度等都令人满意,另外山丹沃谷、高台弱水三千等一批专业化强的孵化机构也成绩喜人。

可是,很多孵化器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具体表现在:

▎硬件不足

部分孵化器因为是仓促上马,临时改造。导致各种服务不能及时跟进,该有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没有,比如创客咖啡和路演大厅,即使有了,也处于无人运营的半瘫痪状态。创客空间的布置也是临时调整,不适合初创企业入驻。

▎氛围平淡

萝卜曾走访过北京、沿海和南方许多孵化器等创业机构,创业氛围浓厚,几乎没有闲置的空间,圈层文化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有青春的创业同道者、潜在的互联网商业伙伴、寻找标的的投资机构,以及能分享成功经验的创业大咖们,可纵观市内的很多孵化机构,创客空间平时连个人影子都没有,何谈氛围?只有在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才逐个通知大家到场,更有甚者,会雇佣“创业托”来捧场助阵。

▎定位不清

部分孵化器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建设定位是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凡是有创业需求的一概来者不拒,导致孵化器成了一锅大杂烩,互相之间没有生态链之间的关联。另外但凡孵化器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都喜欢做电商!在张掖创业的企业估算约有一半以上是做电商或者和电商有关的项目,基本模式都是开个淘宝店去的,可是你知道今天淘宝的现状是什么样子吗?80%的亏损,15%的不赚钱,5%的赚钱。。。开个店很容易,可是你需要打通上下游的链条,你需要客户流量的入口,你需要包装和推广,也许你还需要购买好评?这些你的创业者都知道吗?现在你网购还有多少几率选择淘宝?最起码也是天猫,当当,京东这些了吧。。。

▎创业导师团队薄弱

好多孵化园的创业导师就是老板自己或者自己的员工,还有些所谓的外地“大湿”来挂名。创业导师是个要求很高的称谓,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有着极高的考量,在沟通表达能力上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懂创业者项目,还要了解创业者的真实需求,并因地制宜、因材施导,这才是导师真正的水准。目前,能达到这水准的所谓导师不多。更何况,很多孵化园导师就只是挂个羊头卖狗肉,整月整年的都不会再来一次,更有甚者,有些人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被导师”了。每个孵化园选择组建导师团队的时候,应该有目的,有选择,适合本孵化园建设定位和创业者需求的人才导师。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人才资源和平台缺失

目前在张掖的招聘渠道并不是很广泛,主要是人社局的招聘会、58同城的招聘频道等,专门针对创业企业的招聘平台几乎没有,高级和专业人才更是鲜有门路。渠道的不畅,导致创业企业人手严重短缺,很多创业企业陷入有资金、有项目却无人运营的尴尬境地。多数孵化园没有专门设置固定和非固定性人才市场(储备库)的机制,与各大院校和社会人才机构以及孵化机构之间人才交流沟通缺乏。

▎市场化资金平台建设空白

在张掖,绝大多数创业企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筹,通过自己以前的资金积累以及家人、亲朋好友的赞助。

2:补贴,通过本身创业的方向优势,获取国家相应的资金补贴。

3:贷款,通过各种创业型贷款的方式以及普通商业贷款的方式通过银行获得资金。

4:民间借贷,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向一些机构和个人支付高额利息获得资金。

5:众筹等。。。。。

可是,通过分析以上获得资金的各种方式,我们并没有发现现在国际国内创业企业主流的资金来源方式:市场创投机构的身影,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市场创投机构不光能够帮助创业企业获得资金的支持,还能在技术、企业运营以及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在多数时候,这些投资机构的组织和集中都是孵化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可是,我们有哪些孵化机构做到了呢?

所有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都说明我们很多的孵化器机构也都还处在摸索和成长的阶段,但创业的扶持政策不会永远都是这么好,笔者预估在2年左右就会有个大的转变,当政策优势不明显的时候,就是考验市场优势的时候!一个健康的创业环境必须有良性发展的孵化机构,孵化器的洗牌时刻必然会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商业观察站(ISYGCZ)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掖:孵化器,谁将会被洗牌?

创业的扶持政策不会永远都是这么好,笔者预估在2年左右就会有个大的转变,当政策优势不明显的时候,就是考验市场优势的时候!

作者:萝卜

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创业热潮开始席卷全国各地。伴随而来的,各种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汹涌成长起来。

2015年6月,张掖市被确定为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后,各种创业创新基地、孵化园、创客空间等更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闲置的商业房产、办公楼、咖啡馆等也纷纷向创业政策靠拢,摇身一变也都成了孵化相关机构,创业的热血和激情在张掖人民的胸腔里澎湃起来。政府也组织了大量的人员东进和南下发达地区取经学习,同时邀请了一些知名的辅导机构入驻到张掖进行蹲点式的创业辅导。

目前张掖市共有大小各类孵化器三、四十家。运营一年多来,整体效果显著。其中,创富中心、创业大厦、民乐生态工业园等一批规模大的重点孵化器运营良好,无论从硬件配套设施,人员服务水平,创业辅导能力、政策支持力度等都令人满意,另外山丹沃谷、高台弱水三千等一批专业化强的孵化机构也成绩喜人。

可是,很多孵化器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具体表现在:

▎硬件不足

部分孵化器因为是仓促上马,临时改造。导致各种服务不能及时跟进,该有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没有,比如创客咖啡和路演大厅,即使有了,也处于无人运营的半瘫痪状态。创客空间的布置也是临时调整,不适合初创企业入驻。

▎氛围平淡

萝卜曾走访过北京、沿海和南方许多孵化器等创业机构,创业氛围浓厚,几乎没有闲置的空间,圈层文化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有青春的创业同道者、潜在的互联网商业伙伴、寻找标的的投资机构,以及能分享成功经验的创业大咖们,可纵观市内的很多孵化机构,创客空间平时连个人影子都没有,何谈氛围?只有在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才逐个通知大家到场,更有甚者,会雇佣“创业托”来捧场助阵。

▎定位不清

部分孵化器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建设定位是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凡是有创业需求的一概来者不拒,导致孵化器成了一锅大杂烩,互相之间没有生态链之间的关联。另外但凡孵化器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都喜欢做电商!在张掖创业的企业估算约有一半以上是做电商或者和电商有关的项目,基本模式都是开个淘宝店去的,可是你知道今天淘宝的现状是什么样子吗?80%的亏损,15%的不赚钱,5%的赚钱。。。开个店很容易,可是你需要打通上下游的链条,你需要客户流量的入口,你需要包装和推广,也许你还需要购买好评?这些你的创业者都知道吗?现在你网购还有多少几率选择淘宝?最起码也是天猫,当当,京东这些了吧。。。

▎创业导师团队薄弱

好多孵化园的创业导师就是老板自己或者自己的员工,还有些所谓的外地“大湿”来挂名。创业导师是个要求很高的称谓,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有着极高的考量,在沟通表达能力上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懂创业者项目,还要了解创业者的真实需求,并因地制宜、因材施导,这才是导师真正的水准。目前,能达到这水准的所谓导师不多。更何况,很多孵化园导师就只是挂个羊头卖狗肉,整月整年的都不会再来一次,更有甚者,有些人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被导师”了。每个孵化园选择组建导师团队的时候,应该有目的,有选择,适合本孵化园建设定位和创业者需求的人才导师。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人才资源和平台缺失

目前在张掖的招聘渠道并不是很广泛,主要是人社局的招聘会、58同城的招聘频道等,专门针对创业企业的招聘平台几乎没有,高级和专业人才更是鲜有门路。渠道的不畅,导致创业企业人手严重短缺,很多创业企业陷入有资金、有项目却无人运营的尴尬境地。多数孵化园没有专门设置固定和非固定性人才市场(储备库)的机制,与各大院校和社会人才机构以及孵化机构之间人才交流沟通缺乏。

▎市场化资金平台建设空白

在张掖,绝大多数创业企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筹,通过自己以前的资金积累以及家人、亲朋好友的赞助。

2:补贴,通过本身创业的方向优势,获取国家相应的资金补贴。

3:贷款,通过各种创业型贷款的方式以及普通商业贷款的方式通过银行获得资金。

4:民间借贷,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向一些机构和个人支付高额利息获得资金。

5:众筹等。。。。。

可是,通过分析以上获得资金的各种方式,我们并没有发现现在国际国内创业企业主流的资金来源方式:市场创投机构的身影,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市场创投机构不光能够帮助创业企业获得资金的支持,还能在技术、企业运营以及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在多数时候,这些投资机构的组织和集中都是孵化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可是,我们有哪些孵化机构做到了呢?

所有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都说明我们很多的孵化器机构也都还处在摸索和成长的阶段,但创业的扶持政策不会永远都是这么好,笔者预估在2年左右就会有个大的转变,当政策优势不明显的时候,就是考验市场优势的时候!一个健康的创业环境必须有良性发展的孵化机构,孵化器的洗牌时刻必然会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商业观察站(ISYGCZ)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