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振兴路上的商河作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振兴路上的商河作为

近年来在各种政策及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县域经济已经开始了追赶式的增长,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崔京智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命题。

一般而言,县域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受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呈现出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生态。

尽管在过去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但在现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却可以被当作是一项优势,事实上也是如此,近年来在各种政策及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县域经济已经开始了追赶式的增长,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乡村振兴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济南商河县域经济又当如何进击?

区域内生动力的释放

因为地理位置的制约,受到济南主城区产业增长溢出的红利较少,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商河的发展并不突出。

这其实也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必须承认,区域的发展是存在一种惯性的,如何摆脱停滞的发展惯性,才是当下商河发展破局的关键。

7月1日,在商河县举办的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小兵介绍,商河县委组织部、商河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山东省合作经济研究会共同编制了全国首个《商河县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未来,商河县将从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联动和发挥示范效应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合作社全域提升,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商河发展之变的信号。

规划中亮点颇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其中所体现的商河对于发展过程中个体作用的充分发掘。

商河平原广布,人口众多,适宜产业发展,文旅资源丰富,商河温泉更是名满天下,也就是说,商河其实并不是缺乏发展的条件,但如何将无数区域优势发掘出来,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这些终究要落到人的作用上去——只有个体的能力被充分发挥出来,区域发展的潜力才会真正释放出来,所产生的动能是难以想象的。

理念的转变,最是不易,当下商河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致力于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突破,就是这个道理。

近年来,商河县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大幅提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同时,在全市首创头雁论坛、书记夜校、乡村振兴大比武“三位一体”实训机制,培训农村党员2.8万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还成立全国首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合作社文化节,总结推广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商河模式”。

一系列举措的贯彻实行为商河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活力,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450家合作社促进集体增收1500余万元,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434个。

与之并重的,则是乡村人才队伍的不断优化。据悉,商河累计选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470余名,充实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力量。

当下,商河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完成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特聘农技员的遴选工作,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成立商河县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做好农民初级、中级职称评定工作。此外,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开设小麦、蔬菜、甘薯培训班,培训农民300余人。

可以预见的是,“人”的要素作用的不断放大的背后,是商河乡村振兴发展的理念转身,也将成为商河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区域发展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县域经济下的电商思变

信息化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当下,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等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商品交易和社会消费,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信息化的发展是一场机遇。

县域经济的劣势在于距离集聚了先进技术和广阔市场的大城市较远,而信息化的发展,恰恰能够帮助县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等技术克服距离远的劣势,充分地将区位资源与信息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理念相结合。

这也是这些年商河将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商务上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商河电商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农村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纷纷落户;菜鸟、京东、邮政等物流平台接连入驻;蚂蚁金服普惠金融项目持续增加授信额度;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应运而生,传统线下实体销售农特产品电商品牌转型线上销售。

商河资源丰富,文旅以及农特品牌数量极多,本就拥有着电商发展的绝佳土壤,而商河显然也并没有辜负这份际遇。

2016年,商河县被评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这也是济南市首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2020年7月,商河县获批济南市第一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商河县网零额占社零总额的28.28%,荣获年济南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一等奖。

今年上半年,商河县网络零售额突破12亿元,全县网络零售额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全市第一的高速增长。

商河将电商与三产有机融合,吸引电商龙头企业入驻,做好存量与增量,借此商河的产业转型升级、园区集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振兴、农产品上行等各个方面,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商河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建设一批电商产业合作社,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将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农产品上行和农民致富等工作与电子商务深入融合,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以销售端倒逼生产端,以电商的产业化、集群化、特色化、基地化促进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价值水平不断提升。通过电子商务以销促产,延长产业链条,这样的发展思路也体现出商河理念的前瞻性。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借势直播发力,大力推进电商行业“党建赋能”工程,成立济南市首个电商直播行业党支部,形成全方位的党建+电商服务体系。以园区为“根据地”,签约企业160余家,建立起“以企养园”长期良效的园区运营模式。同时,以电商产业园为核心,向各镇街辐射带动,一张“网”触达县城各个角落,形成格局发展优势的电商产业,成效显著。

电商产业为商河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有产业发展思路的质变,发展没有固定路径,商河已经明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农业产业升级的探索

今年,商河县政府高质量编制《商河县花卉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快速推进花卉产业发展,将花卉产业作为打造高效农业的重要载体,依托济南温泉花卉谷项目,发展温泉设施花卉,提升花卉品质。同时,重点针对温泉花卉、精致蔬菜、特色瓜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强县重点项目进行招商,今年以来开展专业招商活动3次,意向投资项目3个。

花卉产业的发展,其实透露着商河农业发展的许多信息。

无论是温泉花卉、精致蔬菜、特色瓜果还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仅需要产业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也必须有高效的现代农业作为支撑,但这又并非易事。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是不可抑制的趋势,唯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并采用现代经营方式,才能够实现农业的产业升级。

商河县正着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整县规范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推行区域化农业生产托管。据统计,全县市级龙头企业达到67个,全县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61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家、72家、92家、150家,全县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达到35个,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5.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23%。

可以预见,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路引领下,农业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而与此同时,商河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也正不断增强。

一方面,商河扎实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质资源监管,征集种质资源36份,被国家种质资源圃收录28份。加快实施农高种业项目,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展示示范小麦品种(系)528个,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大型联合收获机、无人驾驶植保飞机、大蒜播种机等农机机械,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还编制《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夏玉米可持续丰产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个农业科技创新应用项目,以及《留兰香需肥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个农业应用技术创新项目,此中也不难看出在农业科技领域商河所作出的开拓。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理念的改变带来的是制度组织创新等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极具有颠覆性,结合当下商河发展态势,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振兴路上的商河作为

近年来在各种政策及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县域经济已经开始了追赶式的增长,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崔京智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时代的命题。

一般而言,县域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受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呈现出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生态。

尽管在过去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但在现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却可以被当作是一项优势,事实上也是如此,近年来在各种政策及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县域经济已经开始了追赶式的增长,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乡村振兴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济南商河县域经济又当如何进击?

区域内生动力的释放

因为地理位置的制约,受到济南主城区产业增长溢出的红利较少,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商河的发展并不突出。

这其实也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必须承认,区域的发展是存在一种惯性的,如何摆脱停滞的发展惯性,才是当下商河发展破局的关键。

7月1日,在商河县举办的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小兵介绍,商河县委组织部、商河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山东省合作经济研究会共同编制了全国首个《商河县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未来,商河县将从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联动和发挥示范效应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合作社全域提升,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商河发展之变的信号。

规划中亮点颇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其中所体现的商河对于发展过程中个体作用的充分发掘。

商河平原广布,人口众多,适宜产业发展,文旅资源丰富,商河温泉更是名满天下,也就是说,商河其实并不是缺乏发展的条件,但如何将无数区域优势发掘出来,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这些终究要落到人的作用上去——只有个体的能力被充分发挥出来,区域发展的潜力才会真正释放出来,所产生的动能是难以想象的。

理念的转变,最是不易,当下商河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致力于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突破,就是这个道理。

近年来,商河县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大幅提升村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同时,在全市首创头雁论坛、书记夜校、乡村振兴大比武“三位一体”实训机制,培训农村党员2.8万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还成立全国首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合作社文化节,总结推广党建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商河模式”。

一系列举措的贯彻实行为商河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活力,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450家合作社促进集体增收1500余万元,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434个。

与之并重的,则是乡村人才队伍的不断优化。据悉,商河累计选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470余名,充实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力量。

当下,商河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完成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特聘农技员的遴选工作,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成立商河县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做好农民初级、中级职称评定工作。此外,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开设小麦、蔬菜、甘薯培训班,培训农民300余人。

可以预见的是,“人”的要素作用的不断放大的背后,是商河乡村振兴发展的理念转身,也将成为商河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区域发展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县域经济下的电商思变

信息化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当下,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等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商品交易和社会消费,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对于县域经济而言,信息化的发展是一场机遇。

县域经济的劣势在于距离集聚了先进技术和广阔市场的大城市较远,而信息化的发展,恰恰能够帮助县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等技术克服距离远的劣势,充分地将区位资源与信息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理念相结合。

这也是这些年商河将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商务上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商河电商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农村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纷纷落户;菜鸟、京东、邮政等物流平台接连入驻;蚂蚁金服普惠金融项目持续增加授信额度;一批知名电商企业应运而生,传统线下实体销售农特产品电商品牌转型线上销售。

商河资源丰富,文旅以及农特品牌数量极多,本就拥有着电商发展的绝佳土壤,而商河显然也并没有辜负这份际遇。

2016年,商河县被评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这也是济南市首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2020年7月,商河县获批济南市第一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商河县网零额占社零总额的28.28%,荣获年济南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一等奖。

今年上半年,商河县网络零售额突破12亿元,全县网络零售额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全市第一的高速增长。

商河将电商与三产有机融合,吸引电商龙头企业入驻,做好存量与增量,借此商河的产业转型升级、园区集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振兴、农产品上行等各个方面,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商河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建设一批电商产业合作社,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将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农产品上行和农民致富等工作与电子商务深入融合,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以销售端倒逼生产端,以电商的产业化、集群化、特色化、基地化促进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价值水平不断提升。通过电子商务以销促产,延长产业链条,这样的发展思路也体现出商河理念的前瞻性。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借势直播发力,大力推进电商行业“党建赋能”工程,成立济南市首个电商直播行业党支部,形成全方位的党建+电商服务体系。以园区为“根据地”,签约企业160余家,建立起“以企养园”长期良效的园区运营模式。同时,以电商产业园为核心,向各镇街辐射带动,一张“网”触达县城各个角落,形成格局发展优势的电商产业,成效显著。

电商产业为商河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有产业发展思路的质变,发展没有固定路径,商河已经明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农业产业升级的探索

今年,商河县政府高质量编制《商河县花卉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快速推进花卉产业发展,将花卉产业作为打造高效农业的重要载体,依托济南温泉花卉谷项目,发展温泉设施花卉,提升花卉品质。同时,重点针对温泉花卉、精致蔬菜、特色瓜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强县重点项目进行招商,今年以来开展专业招商活动3次,意向投资项目3个。

花卉产业的发展,其实透露着商河农业发展的许多信息。

无论是温泉花卉、精致蔬菜、特色瓜果还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仅需要产业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也必须有高效的现代农业作为支撑,但这又并非易事。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是不可抑制的趋势,唯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并采用现代经营方式,才能够实现农业的产业升级。

商河县正着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整县规范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推行区域化农业生产托管。据统计,全县市级龙头企业达到67个,全县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61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家、72家、92家、150家,全县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达到35个,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5.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23%。

可以预见,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路引领下,农业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而与此同时,商河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也正不断增强。

一方面,商河扎实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质资源监管,征集种质资源36份,被国家种质资源圃收录28份。加快实施农高种业项目,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展示示范小麦品种(系)528个,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大型联合收获机、无人驾驶植保飞机、大蒜播种机等农机机械,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商河还编制《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夏玉米可持续丰产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个农业科技创新应用项目,以及《留兰香需肥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个农业应用技术创新项目,此中也不难看出在农业科技领域商河所作出的开拓。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理念的改变带来的是制度组织创新等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极具有颠覆性,结合当下商河发展态势,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