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河南虞城:雨衣生产车间忙 产业振兴有保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河南虞城:雨衣生产车间忙 产业振兴有保障

2022年9月24日,在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沙集乡东北1公里处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工人们正在车间内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忙碌着。

文 | 贾震 王温轩

2022年9月24日,在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沙集乡东北1公里处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工人们正在车间内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忙碌着。

出虞城县城向南,驱车40分钟,道路平坦,交通顺畅,便到了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的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车间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设计款式、车间生产、检验质量、打包装箱,一件雨衣的生产工序就完成了。这样的生产工序,72岁的脱贫户王素芝负责防雨服饰修剪线头,一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

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是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2017年6月建成的。听到消息后,朱玉凤从江苏省张家港市回到家乡,经过面试、培训后上岗,“离家很近,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2017年8月,魏素和丈夫王以珍二人从北京市从事食品加工。那时候,老人在家照顾孩子上学,魏素和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后来该县沙集乡郑海村有了防雨服饰制衣车间,魏素第一批报名,通过面试参加工作,现如今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

“防雨服饰制衣车间是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委会招商引进的生产车间,车间内生产的防雨服饰主要销往广东省、福建省、河北省等地,就算不接新单,现在手里订单也能干到今年11月份,防雨服饰订单供不应求。”虞城县沙集乡副乡长、郑海村党支部书记王松龄说。

距离县城29公里,防雨服饰制衣车间为何愿意在该县沙集乡郑海村建车间?陈伟说,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刚落地不久,如果车间都建在县城,职工宿舍、就餐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很多村民喜欢就近就业。于是,陈伟选择在沙集乡郑海村建设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安置110余人在车间内就业。

“我们乡全力构建防雨服饰加工、蜂产品加工、牛排加工、五金工量具等生产车间,先后引进规模企业176家,吸纳用工6000余人,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开拓了新的空间。”虞城县沙集乡党委书记王存伟说。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河南虞城:雨衣生产车间忙 产业振兴有保障

2022年9月24日,在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沙集乡东北1公里处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工人们正在车间内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忙碌着。

文 | 贾震 王温轩

2022年9月24日,在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沙集乡东北1公里处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工人们正在车间内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忙碌着。

出虞城县城向南,驱车40分钟,道路平坦,交通顺畅,便到了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的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车间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设计款式、车间生产、检验质量、打包装箱,一件雨衣的生产工序就完成了。这样的生产工序,72岁的脱贫户王素芝负责防雨服饰修剪线头,一个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

中亿防雨服饰制衣车间是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2017年6月建成的。听到消息后,朱玉凤从江苏省张家港市回到家乡,经过面试、培训后上岗,“离家很近,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一个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2017年8月,魏素和丈夫王以珍二人从北京市从事食品加工。那时候,老人在家照顾孩子上学,魏素和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后来该县沙集乡郑海村有了防雨服饰制衣车间,魏素第一批报名,通过面试参加工作,现如今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

“防雨服饰制衣车间是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委会招商引进的生产车间,车间内生产的防雨服饰主要销往广东省、福建省、河北省等地,就算不接新单,现在手里订单也能干到今年11月份,防雨服饰订单供不应求。”虞城县沙集乡副乡长、郑海村党支部书记王松龄说。

距离县城29公里,防雨服饰制衣车间为何愿意在该县沙集乡郑海村建车间?陈伟说,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刚落地不久,如果车间都建在县城,职工宿舍、就餐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很多村民喜欢就近就业。于是,陈伟选择在沙集乡郑海村建设防雨服饰制衣车间,安置110余人在车间内就业。

“我们乡全力构建防雨服饰加工、蜂产品加工、牛排加工、五金工量具等生产车间,先后引进规模企业176家,吸纳用工6000余人,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开拓了新的空间。”虞城县沙集乡党委书记王存伟说。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