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南阳南召:“三变三增”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南阳南召:“三变三增”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淮河”地理分界上,物产丰厚、历史悠久。

近年来,南阳市南召县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政治引领为贯穿线,以乡村振兴为工作面,实现一、二、三产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实现“村集体资产增值、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收”的“三增”目标的新路径。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淮河”地理分界上,物产丰厚、历史悠久。南召四棵树乡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区五朵山景区内,该景区2022年被定为南阳市文旅康养千亿级产业集群头部企业。为利用景区资源优势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南召县文广旅局、四棵树乡人民政府、五朵山旅游公司、南召农商银行等多个部门和25个村党支部组成联合党委。联合党委作为组织平台,设有项目推进、产业振兴、宣传推介、金融服务四个支部,明确职责,做好服务和组织保障。

除了建立联合党委这一组织平台外,四棵树乡还分别搭建了资源平台、资金平台、建设运营平台、统筹管理平台。其中资源平台为村集体合作社:由乡镇政府牵头,在景区周边行政村,成立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把本 村闲置资源(如不耕种的土地、林地、 荒山、闲置的房产等生产资料、暂时不用的农机具等资源)以资产方式流转到村集体合作社中,形成集体可利用资源,由集体合作社统一对外招商、建设、运营,获得租赁收益,将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牢牢的结合在一起,这是集体经济增值增收的主要保障平台;资金平台为农民合作社:由乡镇政府和景区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社,作为资金投资平台,通过整合农民信用,由景区为信用好且自愿参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农民提供增信和担保,使银行对农民授信、并发放贷款,农民将获批贷款作为股金投入合作社成为股民。这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建设运营平台和统筹管理平台均由五朵山景区根据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庞大的资源实力进行整体把控。

通过五大平台的搭建使“三变”模式落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在联合党委指导下,五朵山景区周边8个行政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整合不耕种闲置土地92亩、闲置房产53处、林地荒山1506亩,形成村集体可开发资源。38户群众通过资源整合,每年获得1500元至8000元的资源租赁收益。

2021年5月“三变三增”模式正式落地四棵树乡高峰庵村、五垛村两个试点村。通过“三变”改革打造五朵山民宿集群,两个试点村发展特色民宿68套,村集体资产分别达到1100万元和1000万元,当年分别取得分红净收益11万元和10万元,村集体可运营资产分别净增110万元和100万元,农民合作社收益分红100万元,山区8个行政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各增加11.25万元。2022年6月,南召县四棵树乡“三变三增”模式试点村年度分红仪式上,五朵山集团为五垛村和高峰庵村分别发放年度分红110.05万元和110.06万元。

2022年7月,在河南省民宿发展推进会上,五朵山蓼花汀民宿喜获首批“河南省五星级民宿”称号。“三变三增”模式实施以来 ,景区周边群众通过“股金分红+资源租赁+劳务收入”三种渠道增收,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三增”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新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南阳南召:“三变三增”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淮河”地理分界上,物产丰厚、历史悠久。

近年来,南阳市南召县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政治引领为贯穿线,以乡村振兴为工作面,实现一、二、三产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实现“村集体资产增值、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收”的“三增”目标的新路径。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淮河”地理分界上,物产丰厚、历史悠久。南召四棵树乡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区五朵山景区内,该景区2022年被定为南阳市文旅康养千亿级产业集群头部企业。为利用景区资源优势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南召县文广旅局、四棵树乡人民政府、五朵山旅游公司、南召农商银行等多个部门和25个村党支部组成联合党委。联合党委作为组织平台,设有项目推进、产业振兴、宣传推介、金融服务四个支部,明确职责,做好服务和组织保障。

除了建立联合党委这一组织平台外,四棵树乡还分别搭建了资源平台、资金平台、建设运营平台、统筹管理平台。其中资源平台为村集体合作社:由乡镇政府牵头,在景区周边行政村,成立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把本 村闲置资源(如不耕种的土地、林地、 荒山、闲置的房产等生产资料、暂时不用的农机具等资源)以资产方式流转到村集体合作社中,形成集体可利用资源,由集体合作社统一对外招商、建设、运营,获得租赁收益,将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牢牢的结合在一起,这是集体经济增值增收的主要保障平台;资金平台为农民合作社:由乡镇政府和景区引导成立农民合作社,作为资金投资平台,通过整合农民信用,由景区为信用好且自愿参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农民提供增信和担保,使银行对农民授信、并发放贷款,农民将获批贷款作为股金投入合作社成为股民。这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建设运营平台和统筹管理平台均由五朵山景区根据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庞大的资源实力进行整体把控。

通过五大平台的搭建使“三变”模式落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在联合党委指导下,五朵山景区周边8个行政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整合不耕种闲置土地92亩、闲置房产53处、林地荒山1506亩,形成村集体可开发资源。38户群众通过资源整合,每年获得1500元至8000元的资源租赁收益。

2021年5月“三变三增”模式正式落地四棵树乡高峰庵村、五垛村两个试点村。通过“三变”改革打造五朵山民宿集群,两个试点村发展特色民宿68套,村集体资产分别达到1100万元和1000万元,当年分别取得分红净收益11万元和10万元,村集体可运营资产分别净增110万元和100万元,农民合作社收益分红100万元,山区8个行政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各增加11.25万元。2022年6月,南召县四棵树乡“三变三增”模式试点村年度分红仪式上,五朵山集团为五垛村和高峰庵村分别发放年度分红110.05万元和110.06万元。

2022年7月,在河南省民宿发展推进会上,五朵山蓼花汀民宿喜获首批“河南省五星级民宿”称号。“三变三增”模式实施以来 ,景区周边群众通过“股金分红+资源租赁+劳务收入”三种渠道增收,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三增”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新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