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欧盟连撤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 海外建厂公司据说还撑得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欧盟连撤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 海外建厂公司据说还撑得住

价格承诺虽不及“双反”高额关税的杀伤力,但中国竞争者逐渐体会到,曾经以价格取胜最大的利器没了,“承诺”后的中国制造不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受欧盟民众偏爱的中国光伏制造再次迎来挑战的时刻,一直在实施密切监控的欧盟又要拿起大棒了。

来自国家商务部官网消息称,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撤销了宁波欧达光电、浙江启鑫新能源科技和山东力诺光伏在内的3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这是继8月中旬欧盟宣布取消5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后的最新事态进展。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较大的数家企业高管表示,欧盟上述举措对中国企业总体而言偏负面,不排除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退出,但不同于数年前欧美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实施“双反”之时,几乎构不上大的威胁。彼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数地区光伏应用尚未开启,以德国为全球光伏发电应用中心的欧盟,几乎直接决定中国光伏制造的命运。

2013年12月5日,欧盟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随之,欧委会与中国光伏行业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中国制造将不低于最低进口价(MIP)销售欧盟市场。不接受此协议的中国企业将被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其中,中国企业龙头天合光能(NYSE:TSL)等多家企业将被征收47.7%和3.5%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自2013年12月6日起,为期两年。权衡轻重下,天合光能等企业选择了接受价格承诺规定。

这也是欧盟对我国制造业挑起的双反大战进入白热化时,中欧两大经济体之间首次为一个产业坐到一起,达成了“价格承诺”。据悉,“价格承诺”中我国输欧晶体硅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了0.57欧元/瓦。

早在2015年3月,欧盟就开始使出这一绊脚石,公开对昱辉阳光(NYSE:SOL)、中盛光电与阿特斯(NASDAQ:CSIQ)点名警告。随后,欧盟实施“双反”前在欧洲的业务占七成的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巨头阿特斯、总部位于南京的中盛光电,以及昱辉阳光对外宣布退出欧盟价格承诺机制。进入2016年,天合光能、正信光伏等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纷纷宣布退出欧盟设定的价格承诺机制。

至此,加之因遭欧盟警告后自愿退出的乐叶光伏、隆基股份(601012.SH)、东营光伏等8家中国光伏组件企业,退出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中企总数已达到16家。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数据显示,当年加入承诺的总共121家。

天合光能在退出时公告宣称,由于目前欧委会对价格承诺的解释已开始影响其在欧洲区的业务,以及天合光能全球发展战略。而欧委会继续违背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在双反措施及价格承诺到期终止前又发起复审调查,并且在调查期间,维持对中国产品的双反措施和价格承诺机制。因此,天合光能决定退出价格承诺。

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江苏光伏企业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说,在欧盟频频对中国光伏制造企业举起大棒的压力之下,中国光伏企业无奈妥协作出了价格承诺,避免向欧盟缴纳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关税,暂时保住欧洲市场。这一价格承诺虽不及“双反”高额关税的杀伤力,但同时让中国竞争者逐渐体会到,曾经以价格取胜的中国光伏兵团最大的利器顿时没了,“承诺”后的中国制造不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不过是被取消,或自愿退出欧盟光伏价格承诺机制,对于已经历欧美双反危机的中国制造大军来说,目前已习以为常,业界普遍冷静对待上述消息。

旗下拥有协鑫集成(002506.SZ)、保利协鑫(03800.HK)、协鑫新能源(00451.HK)、协鑫有限(拟借壳霞客环保002015.SZ)多家A+H股的协鑫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非公有绿色电力运营企业。该集团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被欧盟“踢”出来的企业,基本上是中国光伏企业兵团中的出口创汇主力,不过不用太大担心,因为其中多数有实力的巨头几年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境外已经开拓了新的生产基地和贸易渠道,可以绕道他国,曲线进入欧盟。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与大部分二三线竞争对手企业不同,处于第一俱乐部中的光伏组件大佬们不动声色地把部分产能推向国际化,抵消欧洲订单减少带来的风险。

总部位于苏州的阿特斯阳光电力在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其出货的客户版图中,美国销量占据净收入的47.6%,亚洲占39.5%,而欧洲和其他地区一共才占12.9%。而且,阿特斯还表示,其在美国和亚洲比例明显比2016年第一季度有所提高,自愿出局的欧洲市场将越来越少。

同在前十的晶科能源(NYSE:JKS)、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无锡尚德近年重心除了国内,还在美国和日本、印度及南美大举扩张,此前他们在欧洲“一区独大”的比例也快速下降,与阿特斯不相上下。上市公司爱康科技(002610.SZ)、东方日升(300118.SZ)、中来光伏(300393.SZ)等在欧洲的份额也很少。

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及硅片生产商,处于上端原料提供的保利协鑫几乎不受影响,因为目前硅片提供商近80%在中国内地,其他少数分布在台湾,东南亚,由于中国内地的产硅片的竞争力很强大,远比台湾有优势。该公司副总裁吕锦标告诉界面新闻,已经在泰国建立基地的天合光能、上市公司中利科技(002309.SZ)的子公司中利腾晖使用的硅片全由保利协鑫提供。

不过,也有多个排名靠后的小型光伏上市公司的高管表示了担忧。除上述在海外有基地的之外,现有的部分企业,由于价格承诺限制很严格,不加应对,以后将很难再出口至欧盟。欧盟的量本来不大,但总体上在下半年中国市场出货放缓后,欧美的围堵,势必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出货,基本数量大概在一成上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欧盟连撤8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 海外建厂公司据说还撑得住

价格承诺虽不及“双反”高额关税的杀伤力,但中国竞争者逐渐体会到,曾经以价格取胜最大的利器没了,“承诺”后的中国制造不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受欧盟民众偏爱的中国光伏制造再次迎来挑战的时刻,一直在实施密切监控的欧盟又要拿起大棒了。

来自国家商务部官网消息称,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撤销了宁波欧达光电、浙江启鑫新能源科技和山东力诺光伏在内的3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这是继8月中旬欧盟宣布取消5家中国光伏企业价格承诺资格后的最新事态进展。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较大的数家企业高管表示,欧盟上述举措对中国企业总体而言偏负面,不排除后续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退出,但不同于数年前欧美对中国光伏制造业实施“双反”之时,几乎构不上大的威胁。彼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数地区光伏应用尚未开启,以德国为全球光伏发电应用中心的欧盟,几乎直接决定中国光伏制造的命运。

2013年12月5日,欧盟对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随之,欧委会与中国光伏行业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中国制造将不低于最低进口价(MIP)销售欧盟市场。不接受此协议的中国企业将被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其中,中国企业龙头天合光能(NYSE:TSL)等多家企业将被征收47.7%和3.5%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自2013年12月6日起,为期两年。权衡轻重下,天合光能等企业选择了接受价格承诺规定。

这也是欧盟对我国制造业挑起的双反大战进入白热化时,中欧两大经济体之间首次为一个产业坐到一起,达成了“价格承诺”。据悉,“价格承诺”中我国输欧晶体硅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了0.57欧元/瓦。

早在2015年3月,欧盟就开始使出这一绊脚石,公开对昱辉阳光(NYSE:SOL)、中盛光电与阿特斯(NASDAQ:CSIQ)点名警告。随后,欧盟实施“双反”前在欧洲的业务占七成的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巨头阿特斯、总部位于南京的中盛光电,以及昱辉阳光对外宣布退出欧盟价格承诺机制。进入2016年,天合光能、正信光伏等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纷纷宣布退出欧盟设定的价格承诺机制。

至此,加之因遭欧盟警告后自愿退出的乐叶光伏、隆基股份(601012.SH)、东营光伏等8家中国光伏组件企业,退出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中企总数已达到16家。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数据显示,当年加入承诺的总共121家。

天合光能在退出时公告宣称,由于目前欧委会对价格承诺的解释已开始影响其在欧洲区的业务,以及天合光能全球发展战略。而欧委会继续违背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在双反措施及价格承诺到期终止前又发起复审调查,并且在调查期间,维持对中国产品的双反措施和价格承诺机制。因此,天合光能决定退出价格承诺。

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江苏光伏企业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说,在欧盟频频对中国光伏制造企业举起大棒的压力之下,中国光伏企业无奈妥协作出了价格承诺,避免向欧盟缴纳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关税,暂时保住欧洲市场。这一价格承诺虽不及“双反”高额关税的杀伤力,但同时让中国竞争者逐渐体会到,曾经以价格取胜的中国光伏兵团最大的利器顿时没了,“承诺”后的中国制造不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不过是被取消,或自愿退出欧盟光伏价格承诺机制,对于已经历欧美双反危机的中国制造大军来说,目前已习以为常,业界普遍冷静对待上述消息。

旗下拥有协鑫集成(002506.SZ)、保利协鑫(03800.HK)、协鑫新能源(00451.HK)、协鑫有限(拟借壳霞客环保002015.SZ)多家A+H股的协鑫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非公有绿色电力运营企业。该集团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被欧盟“踢”出来的企业,基本上是中国光伏企业兵团中的出口创汇主力,不过不用太大担心,因为其中多数有实力的巨头几年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境外已经开拓了新的生产基地和贸易渠道,可以绕道他国,曲线进入欧盟。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与大部分二三线竞争对手企业不同,处于第一俱乐部中的光伏组件大佬们不动声色地把部分产能推向国际化,抵消欧洲订单减少带来的风险。

总部位于苏州的阿特斯阳光电力在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其出货的客户版图中,美国销量占据净收入的47.6%,亚洲占39.5%,而欧洲和其他地区一共才占12.9%。而且,阿特斯还表示,其在美国和亚洲比例明显比2016年第一季度有所提高,自愿出局的欧洲市场将越来越少。

同在前十的晶科能源(NYSE:JKS)、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无锡尚德近年重心除了国内,还在美国和日本、印度及南美大举扩张,此前他们在欧洲“一区独大”的比例也快速下降,与阿特斯不相上下。上市公司爱康科技(002610.SZ)、东方日升(300118.SZ)、中来光伏(300393.SZ)等在欧洲的份额也很少。

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及硅片生产商,处于上端原料提供的保利协鑫几乎不受影响,因为目前硅片提供商近80%在中国内地,其他少数分布在台湾,东南亚,由于中国内地的产硅片的竞争力很强大,远比台湾有优势。该公司副总裁吕锦标告诉界面新闻,已经在泰国建立基地的天合光能、上市公司中利科技(002309.SZ)的子公司中利腾晖使用的硅片全由保利协鑫提供。

不过,也有多个排名靠后的小型光伏上市公司的高管表示了担忧。除上述在海外有基地的之外,现有的部分企业,由于价格承诺限制很严格,不加应对,以后将很难再出口至欧盟。欧盟的量本来不大,但总体上在下半年中国市场出货放缓后,欧美的围堵,势必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出货,基本数量大概在一成上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