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金融动荡,无人出错还是参与者都有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金融动荡,无人出错还是参与者都有错?

当代金融行业的资金交易额堪称超级巨大,在联网计算机和数据库投入使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保持着较大的雇员规模。

所评图书:

书名:《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

作者:(荷兰)乔里斯·卢因迪克

译者:刘飏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有关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大量读本,但归结起来,那些书里边所写的无非是美联储掌门人、顶级投行的银行家以及知名宽客的故事,无非是对其中一些人提出指责、为另一些人发表辩护的声音。

真实的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枢纽,故事难道如此乏味不堪?难道金融史仅仅也是一种形式的“帝王将相史”?

荷兰作家、记者乔里斯·卢因迪克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向读者揭开了金融世界顶层人士、顶层秩序之下的隐秘一角。在探访金融世界之前,卢因迪克曾以类似的方式走访中东,并出版了相关的畅销书——这是他本人能够取信于伦敦金融城等金融中心的不同等级参与者的前提。

要想了解金融行业、金融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类似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深入的走访。但卢因迪克很快获知,金融世界中的最重要隐秘规则就是,如果从业者(不管地位多高)擅自对外说三道四,就将被逐出行业。这样一个奇特的规则,让卢因迪克更加兴奋(正如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也有着一套类似的规则,长期封闭,公开度很低,相反激发了颇多媒体和公民记者的探访愿望),他以自己之前的从业经历和信誉为保证,悄悄向伦敦金融城的很多机构,包括私募基金、投行、研究机构、财务公司等机构的不同等级和岗位的职员发出邀请,然后耐心的展开一段段邀约。

可以理解的是,卢因迪克至少一半的邀约对象都失约了。道理很简单,他所要讨论和揭示的是这个行业的隐秘问题,包括外界知之甚少但确有耳闻的职场性骚扰、性别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一些邀约对象在交流中,还对卢因迪克谈起公司的公共关系准则。还有不少邀约对象在交流半途,快速离席,因为害怕被自己的同事所看到。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具体来说,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中的“城民”,对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及因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动荡会有内疚情绪吗?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答。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发生后,包括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投行的银行家,社会主流精英已经替代大众给出解答,即将危机界定为“黑天鹅事件”,无法预知,更谈不上有未雨绸缪的可能性。欧美金融行业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和危机显然也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卢因迪克的邀约对象中,那些在投行等金融机构担任中层及以上级管理职务的从业者,对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理解,与上述主流判断毫无二致。有趣的是,交易员、财务公司的经纪人、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专业投资人、宽客(量化策略分析师)等角色之间的相互印象并不好,经纪人会把交易员称为“街头混混”,反过来,交易员则认为经纪人浪费资源;宽客则否认自己的工作之外的交易环节的价值,风险管理岗位上的职员被其他部门的同事看不起,而人力资源经理则试图让同事理解自己在帮助其他人实现提升。尽管如此,这一行业的参与者为了获得共同利益,仍不得不协力合作。

当代金融行业的资金交易额堪称超级巨大,在联网计算机和数据库投入使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保持着较大的雇员规模。卢因迪克在其所著的《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一书中写道,虽然受访者总是宣称金融机构会遵守规程和规则办事,但相比几十年前较为普遍施行的投行合伙制,现在的投行等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所有制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得投行高管可以没有心理负担的将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的股东,并热衷频繁的为自己这一阶层加薪。“那些不过是别人的钱”,这是伦敦金融城的众多从业者对卢因迪克描绘的市场状态。

20世纪70年代之后,从欧美国家的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开始,一直扩散到金融业甚至公共行业,用人单位极其有效的减轻了对雇员的保障责任,大量职能和工作的外包,使得过去存在的裁员震荡也被降至最低。《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书中多处提到了金融世界的这方面残酷性。人力资源部门会毫无征兆的通知业务部门的经理、交易员、分析师开会,然后要求其在保安监控下,极速离职,他(她)的同事会被告知“他(她)是个很出色的家伙,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在伦敦金融城内,这样的突然解职十分频繁,并冠以“处决”的描述。可以认为,这种方式加剧了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更为急迫的追求财务绩效,没人等得起。

卢因迪克在书中还提出,之所以在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投行人员会热衷鼓吹毫无投资价值的互联网初创企业、垃圾债券,源自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金融中心牢固形成的“激励倒错”——这一行业曾长期拒绝讨论金融产品的社会属性,利润第一,奖金至上,腐蚀了任何本来正直的参与者的道德底线。此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金融产品的复杂化,金融行业从业者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就必然需要牺牲冷静和审慎的风格。

《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书中还介绍指出,因推崇零和博弈、丛林角逐法则,而变得严重异化的欧美金融行业的风气,这也使得在丰厚薪水和奖金的诱惑下,一些难以割舍道德底线的精英仍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个行业,让留在行业的参与者更加不可能获得必要的提醒和约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金融动荡,无人出错还是参与者都有错?

当代金融行业的资金交易额堪称超级巨大,在联网计算机和数据库投入使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保持着较大的雇员规模。

所评图书:

书名:《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

作者:(荷兰)乔里斯·卢因迪克

译者:刘飏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有关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市面上已经充斥着大量读本,但归结起来,那些书里边所写的无非是美联储掌门人、顶级投行的银行家以及知名宽客的故事,无非是对其中一些人提出指责、为另一些人发表辩护的声音。

真实的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枢纽,故事难道如此乏味不堪?难道金融史仅仅也是一种形式的“帝王将相史”?

荷兰作家、记者乔里斯·卢因迪克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向读者揭开了金融世界顶层人士、顶层秩序之下的隐秘一角。在探访金融世界之前,卢因迪克曾以类似的方式走访中东,并出版了相关的畅销书——这是他本人能够取信于伦敦金融城等金融中心的不同等级参与者的前提。

要想了解金融行业、金融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类似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深入的走访。但卢因迪克很快获知,金融世界中的最重要隐秘规则就是,如果从业者(不管地位多高)擅自对外说三道四,就将被逐出行业。这样一个奇特的规则,让卢因迪克更加兴奋(正如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也有着一套类似的规则,长期封闭,公开度很低,相反激发了颇多媒体和公民记者的探访愿望),他以自己之前的从业经历和信誉为保证,悄悄向伦敦金融城的很多机构,包括私募基金、投行、研究机构、财务公司等机构的不同等级和岗位的职员发出邀请,然后耐心的展开一段段邀约。

可以理解的是,卢因迪克至少一半的邀约对象都失约了。道理很简单,他所要讨论和揭示的是这个行业的隐秘问题,包括外界知之甚少但确有耳闻的职场性骚扰、性别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一些邀约对象在交流中,还对卢因迪克谈起公司的公共关系准则。还有不少邀约对象在交流半途,快速离席,因为害怕被自己的同事所看到。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具体来说,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中的“城民”,对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及因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动荡会有内疚情绪吗?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答。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发生后,包括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投行的银行家,社会主流精英已经替代大众给出解答,即将危机界定为“黑天鹅事件”,无法预知,更谈不上有未雨绸缪的可能性。欧美金融行业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和危机显然也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卢因迪克的邀约对象中,那些在投行等金融机构担任中层及以上级管理职务的从业者,对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理解,与上述主流判断毫无二致。有趣的是,交易员、财务公司的经纪人、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专业投资人、宽客(量化策略分析师)等角色之间的相互印象并不好,经纪人会把交易员称为“街头混混”,反过来,交易员则认为经纪人浪费资源;宽客则否认自己的工作之外的交易环节的价值,风险管理岗位上的职员被其他部门的同事看不起,而人力资源经理则试图让同事理解自己在帮助其他人实现提升。尽管如此,这一行业的参与者为了获得共同利益,仍不得不协力合作。

当代金融行业的资金交易额堪称超级巨大,在联网计算机和数据库投入使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保持着较大的雇员规模。卢因迪克在其所著的《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一书中写道,虽然受访者总是宣称金融机构会遵守规程和规则办事,但相比几十年前较为普遍施行的投行合伙制,现在的投行等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所有制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得投行高管可以没有心理负担的将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的股东,并热衷频繁的为自己这一阶层加薪。“那些不过是别人的钱”,这是伦敦金融城的众多从业者对卢因迪克描绘的市场状态。

20世纪70年代之后,从欧美国家的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开始,一直扩散到金融业甚至公共行业,用人单位极其有效的减轻了对雇员的保障责任,大量职能和工作的外包,使得过去存在的裁员震荡也被降至最低。《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书中多处提到了金融世界的这方面残酷性。人力资源部门会毫无征兆的通知业务部门的经理、交易员、分析师开会,然后要求其在保安监控下,极速离职,他(她)的同事会被告知“他(她)是个很出色的家伙,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在伦敦金融城内,这样的突然解职十分频繁,并冠以“处决”的描述。可以认为,这种方式加剧了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更为急迫的追求财务绩效,没人等得起。

卢因迪克在书中还提出,之所以在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投行人员会热衷鼓吹毫无投资价值的互联网初创企业、垃圾债券,源自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金融中心牢固形成的“激励倒错”——这一行业曾长期拒绝讨论金融产品的社会属性,利润第一,奖金至上,腐蚀了任何本来正直的参与者的道德底线。此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金融产品的复杂化,金融行业从业者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就必然需要牺牲冷静和审慎的风格。

《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书中还介绍指出,因推崇零和博弈、丛林角逐法则,而变得严重异化的欧美金融行业的风气,这也使得在丰厚薪水和奖金的诱惑下,一些难以割舍道德底线的精英仍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个行业,让留在行业的参与者更加不可能获得必要的提醒和约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