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研究】患上抑郁症居然和避孕方式有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研究】患上抑郁症居然和避孕方式有关?

最新研究显示,比起不采取激素避孕的人,采取激素避孕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在美国,约有30%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因出现抑郁症状而放弃使用避孕药。

最近,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的研究显示:比起不采取激素避孕的人,采取激素避孕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该发现正式发表前,激素避孕的使用者已经对此有所怀疑——根据2013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报告,在美国,约有30%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因各种副作用而放弃使用避孕药。

“几十年前,我们就知道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女性的情绪会有影响。因此,外部摄入的人工激素也会和天然激素一样影响女性情绪,甚至导致抑郁症,也在情理之中。”该项研究主管、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奥贾温德·利泽高(Øjvind Lidegaard)表示。

宫内节育器:由医生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根据类型不同,避孕效果可持续3-12年。

利泽高和他的同事们对超过100万名15-34岁间的丹麦女性进行为期14年的跟踪监测,他们的研究数据来自丹麦国家处方局与丹麦精神研究中心录入的数据。

为了确保抑郁症与避孕之间的关系得到准确判断,研究数据排除了那些15岁之前就确诊有抑郁症的女性。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激素节育同抑郁症诊断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用数据来说明抑郁症风险

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相较于那些不适用激素节育的女性,所有激素节育的使用者六个月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会上升40%。研究中,采取避孕的女性平均年龄在24岁。

研究期间,相较于不采取避孕手段的女性,使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后期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比例高出1.2倍。使用纯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后期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比例则高出了1.3倍。就非口服的激素避孕方式来说,透皮避孕贴片使用者的后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比例高出2倍,而通过阴道环避孕的女性面临的风险则高出了1.5倍。

据研究显示,抑郁症确诊的比例也呈现类似增长率。科研人员在研究中指出,口服和非口服避孕形式带来的抑郁症风险差异,可能来自摄入剂量的差别,而非避孕手段差异。

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联系并不意味着避孕行为本身会导致抑郁——需要更好地理解这种潜在联系,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这方面,青少年面临的风险似乎比20-34岁的女性更大。我们非常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激素避孕是否会带来抑郁症的潜在副作用。”科研人员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

子宫帽:子宫帽可以放置于阴道内,但是只能覆盖宫颈,起到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的作用。通常由硅胶制成,有效期一般为两年,需要配合杀精药剂使用。

该研究的作者中,有一位曾在两家制药公司(灵北制药和阿斯利康制药)担任顾问,另一位作者据称正接受Exeltis公司的基金资助。除此之外,该研究没有其他披露的利益冲突。

利泽高表示,该试验研究的结果也适用于美国女性。

在美国,15-44岁间的女性中,约有62%至少会采取一种避孕方式。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的数据,这些女性中,有16%采取药物避孕,15.5%采取女性绝育,还有7.2%采取宫内节育器等长效的可逆避孕措施。

新数据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对该项新研究,其他专家又持何态度呢?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生凯瑟琳·哈洛维(Kathryn Holloway)认为,这非常引人关注。然而,她还表示,虽然激素避孕与抗抑郁处方或者抑郁诊断间可能存在关联,但期间的因果关系却难以证明。

“虽然这项研究表明,复合激素避孕可能会带来抑郁症风险的增加,但在我诊断的病患中,这种倾向似乎并不明显。”哈洛维表示,并补充称:“抑郁症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问题,也不应当被诊断忽略。医药师们应当对所有处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监控和评估——即便它们可能很少见。”

避孕贴:适用于不想口服药物或植入器械的女性,通过贴剂的形式将药物经皮肤渗透进入机体,产生避孕作用。使用时,应连续三周每周更换贴片,第四周停用,以此往复。

虽然避孕措施可能会伴随有一些不好的副作用,从胃痉挛到增加中风的风险等,但它也会带来一些对健康的益处。激素避孕不仅可以预防意外怀孕,它还能够调节月经周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盆腔疼痛、控制子宫肌瘤、帮助治疗粉刺以及减少某些生殖器官的癌变风险。哈洛维介绍,还有一些避孕措施是非激素性的。

“激素避孕的选择范围可以从复合口服避孕药到含甲孕酮宫等避孕素的内子宫内避孕器,”哈洛维介绍。

“非激素避孕方法包括避孕套、子宫帽、阴道海绵及杀精剂,还有铜制的宫内节育器,”哈洛维还补充道,“一些患者通过日历或App计算安全期,也实现了成功的计划生育。哪种避孕方式更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感因人而异,需要患者和其产科医生自己判断。”

(翻译:周依帆)

来源:CNN

原标题:Birth control linked to depression, new study say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研究】患上抑郁症居然和避孕方式有关?

最新研究显示,比起不采取激素避孕的人,采取激素避孕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在美国,约有30%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因出现抑郁症状而放弃使用避孕药。

最近,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的研究显示:比起不采取激素避孕的人,采取激素避孕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该发现正式发表前,激素避孕的使用者已经对此有所怀疑——根据2013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报告,在美国,约有30%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因各种副作用而放弃使用避孕药。

“几十年前,我们就知道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女性的情绪会有影响。因此,外部摄入的人工激素也会和天然激素一样影响女性情绪,甚至导致抑郁症,也在情理之中。”该项研究主管、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奥贾温德·利泽高(Øjvind Lidegaard)表示。

宫内节育器:由医生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根据类型不同,避孕效果可持续3-12年。

利泽高和他的同事们对超过100万名15-34岁间的丹麦女性进行为期14年的跟踪监测,他们的研究数据来自丹麦国家处方局与丹麦精神研究中心录入的数据。

为了确保抑郁症与避孕之间的关系得到准确判断,研究数据排除了那些15岁之前就确诊有抑郁症的女性。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激素节育同抑郁症诊断及抗抑郁药物的使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用数据来说明抑郁症风险

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相较于那些不适用激素节育的女性,所有激素节育的使用者六个月后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会上升40%。研究中,采取避孕的女性平均年龄在24岁。

研究期间,相较于不采取避孕手段的女性,使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后期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比例高出1.2倍。使用纯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后期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比例则高出了1.3倍。就非口服的激素避孕方式来说,透皮避孕贴片使用者的后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比例高出2倍,而通过阴道环避孕的女性面临的风险则高出了1.5倍。

据研究显示,抑郁症确诊的比例也呈现类似增长率。科研人员在研究中指出,口服和非口服避孕形式带来的抑郁症风险差异,可能来自摄入剂量的差别,而非避孕手段差异。

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联系并不意味着避孕行为本身会导致抑郁——需要更好地理解这种潜在联系,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这方面,青少年面临的风险似乎比20-34岁的女性更大。我们非常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激素避孕是否会带来抑郁症的潜在副作用。”科研人员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

子宫帽:子宫帽可以放置于阴道内,但是只能覆盖宫颈,起到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的作用。通常由硅胶制成,有效期一般为两年,需要配合杀精药剂使用。

该研究的作者中,有一位曾在两家制药公司(灵北制药和阿斯利康制药)担任顾问,另一位作者据称正接受Exeltis公司的基金资助。除此之外,该研究没有其他披露的利益冲突。

利泽高表示,该试验研究的结果也适用于美国女性。

在美国,15-44岁间的女性中,约有62%至少会采取一种避孕方式。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的数据,这些女性中,有16%采取药物避孕,15.5%采取女性绝育,还有7.2%采取宫内节育器等长效的可逆避孕措施。

新数据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对该项新研究,其他专家又持何态度呢?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生凯瑟琳·哈洛维(Kathryn Holloway)认为,这非常引人关注。然而,她还表示,虽然激素避孕与抗抑郁处方或者抑郁诊断间可能存在关联,但期间的因果关系却难以证明。

“虽然这项研究表明,复合激素避孕可能会带来抑郁症风险的增加,但在我诊断的病患中,这种倾向似乎并不明显。”哈洛维表示,并补充称:“抑郁症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问题,也不应当被诊断忽略。医药师们应当对所有处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监控和评估——即便它们可能很少见。”

避孕贴:适用于不想口服药物或植入器械的女性,通过贴剂的形式将药物经皮肤渗透进入机体,产生避孕作用。使用时,应连续三周每周更换贴片,第四周停用,以此往复。

虽然避孕措施可能会伴随有一些不好的副作用,从胃痉挛到增加中风的风险等,但它也会带来一些对健康的益处。激素避孕不仅可以预防意外怀孕,它还能够调节月经周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盆腔疼痛、控制子宫肌瘤、帮助治疗粉刺以及减少某些生殖器官的癌变风险。哈洛维介绍,还有一些避孕措施是非激素性的。

“激素避孕的选择范围可以从复合口服避孕药到含甲孕酮宫等避孕素的内子宫内避孕器,”哈洛维介绍。

“非激素避孕方法包括避孕套、子宫帽、阴道海绵及杀精剂,还有铜制的宫内节育器,”哈洛维还补充道,“一些患者通过日历或App计算安全期,也实现了成功的计划生育。哪种避孕方式更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幸福感因人而异,需要患者和其产科医生自己判断。”

(翻译:周依帆)

来源:CNN

原标题:Birth control linked to depression, new study say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