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骋驰影坛二十五载,李安其实一直在讲同一个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骋驰影坛二十五载,李安其实一直在讲同一个故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非是一场群戏,它是一个人内心的争斗。

文/奇爱博士 猕猴桃

并非拍得出好电影的人都被唤作大师。坐大师这把椅子的人要讲功底,底是才气,不可少;功讲的则是修炼:剑走偏锋的灵光是偶得,能被师法和推广的,终究是以修炼达致稳定

李安当然是大师,其才华毋庸置疑,不过这当中却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就像片厂制黄金时代的霍华德·霍克斯,从不以特立独行的张扬风格标榜自我,而是游刃于多种类型的影片,做隐形说故事的人。

被称为“好学生”的李安亦是如此,从通俗喜剧到武侠片再到西部片,他拍东方,也拍西方;他拍古代,也拍现代;他拍大投资,也拍小成本。

他不挑剔,不偏执,也几乎从不会失手。

当作者论流行起来,欧洲影评人开始找寻霍华德·霍克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动机情节和视觉风格。尽管对李安来说,尝试比重复更重要,但回顾其貌似千差万别的作品中,细细品味,却同样能够找到一而贯之的主题,即在理性与感性间两难抉择的永恒冲突。

李安早年学戏剧,他认为做戏就是做冲突。因此,这种冲突很容易作为单纯的经典戏剧结构元素,为观众所忽视;但冲突恰是李安作为作者最重要的风格标志,非每时刻意为之,却总是私人经历、情感、认知的流露。

溯源这一冲突的反复,起源自复杂的父子情结。李安早期拍摄“父亲三部曲”,用显性的方式讲父子两代的冲突,固然有现代晚辈被压制的痛苦和尴尬,更有传统长辈面对冲击与挑战的无奈和妥协。

看似温吞,却隐藏着一种体谅。

社会结构所影响的家庭角色分配中,父亲是秩序和社会的象征。这点尤其表现在以世袭为核心的古代中国王朝,父亲兼具私人家庭成员与社会秩序维持的双重身份。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向来非常复杂,而以自由与独立闻名的美国,照理不该有这种心结。但李安之后所拍摄几部牵涉美国历史与社会的作品,却再次将被扭曲的父子关系投射其中:就连《绿巨人浩克》这种商业大片都上演父子大战,而这种大战其实是父亲规训后内心本能的冲突

我甚至觉得这“隐性”的父亲讲述比“显性”的父亲三部曲更令人回味。特别是《冰风暴》,以一种极度放纵重新确认父亲的价值。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过往常被忽视,通俗大众嫌它格局太小,文艺青年嫌它价值太老。

为什么李安要用这种方式拍这样一部影片?

《少年派》里讲因果,《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便是在《冰风暴》之后一次对过往的回顾,音乐节上被甩着胸罩喊出的自由、反战、嬉皮及多元价值,最终不动声色地以冰雨化成席卷美国社会基础单元的家庭风暴。

当电视上反复播放着尼克松无力的辩解,当现实中的父亲的权威典范坍塌,当传统价值被摧毁,两代人在自由的放纵中并没有获得解脱,却陷入了巨大的迷失之中

所以《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像是一次逆转时光的补救与选择,尽管其中不乏有分屏、炫彩、抽象的缭乱世界,那是艾略特一点不安分幻想浅尝辄止的实现。当音乐节策划者迈克尔策马而去,艾略特却被结局永远留在了那音乐节的废墟之上。

那一刻,艾略特模糊感受到一种不甘承认却命定归宿的召唤。

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试映结束,早前对120帧/3D/4K技术效果本身的疑惑,扩散到技术和叙事匹配与否的争议。

通常,技术有多革命,观众对故事颠覆性就有多渴望

可万万没想到,李安选了一个貌似平庸的、甚至背景于此刻有点政治不正确的素材:19岁的比利·林恩因在伊拉克战场上立得战功,受政府之命召回,在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中表演并接受勋章授予。

Whole shebang系统(李安对“120帧/3D/4K”的称呼)这一技术和故事本身绝非脱离的两张皮,它极其重要地参与着影片的建构。李安一再重申:他并不想为了技术而技术。就像过去每一次拍片,他只为故事本身找最合适的诉诸影像的方式。

在此先按住对新技术的评议,姑且来说故事的叙述本身。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绝非是一个老套的、四平八稳的好莱坞主流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范围很短,主轴就是一场秀从开始到结束,中间穿插着比利·林恩纷乱的闪回——称之无明确顺序的“思绪”或者更为合适,因为稍后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此刻秀场中发生的事情,观众一度以为发生过的,但也可能只是比利·林恩的幻想。(例如,那搅动比利·林恩一池春水的性事,在很久后与战友的讨论中,观众才意识到不过只是一场春梦)

既然如此的“意识流”,叙事就很难有明显的起承转合。但意识与现实的不同的空间又形成一个极其荒诞的情境,在中场秀的短时间内,比利·林恩成为两个极端分裂环境的临界点

一边是嬉笑玩闹的娱乐大秀场,一边是攸关生死的人生大战场;

秀场中的吃瓜群众一个个投票把比利·林恩送往伊拉克战场,又在远离战场的秀场中,以极端的个人主义排斥着代表国家形象的比利·林恩。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哪里才是比利·林恩的归处?

短短的秀场两小时,观众亲历这种极端的分裂。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划分出过去/现在,真实/幻想两条界限清楚的线,它们纷乱交叠。因为重点并不在于现实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比利·林恩如何反应。

这种用心理转变推动行动的方式,在对已发生之事的思考同时,也建构着关乎未来走向的当下,从而阐明一种因与果、偶然与必然的连续性。

《冰风暴》中出现的尼克松头套

 我们会看到民众难掩对国家的失望与不屑,以至于将一腔不满与嘲讽倾泻在作为国家形象代表的士兵身上,又以极其自我的姿态沉醉在个人的娱乐消费之中。背景式的社会愁情和《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冰风暴》如出一辙,指向作为社会秩序父亲形象的坍塌。

置身于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又是怎样的存在呢?个人能够真正摆脱社会对自我的控制和影响吗?在许多战争或间谍类型中,都寄有类似对国家机器及社会组织同个人关系的思考。

比利·林恩邂逅啦啦队美女,潜意识的斗争被搬到台面上。相形那青春鲜活的肉体、怦然心动的情感,卫国行为显得缥缈而可怖,一种“抱紧眼前人”的坚定信念暂时占了上风,鼓动着他离开。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6日试映当天,很凑巧,电影资料馆放映了安杰依·瓦伊达的《灰烬与钻石》。投身右翼组织的青年在刺杀过程中结识了心爱的女孩,从而质疑战争的意义:此刻闪烁荣光如钻石的行径会否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余烬。当青年走出旅馆,街道上炸开巨大的焰火,一种虚无的幻灭不言而喻

瓦伊达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李安才四岁。

一甲子过去,或是大师对社会现实有着精准犀利的预判,也或者历史总难免一再重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着相似的情节,一个肩负国家使命的青年被爱情激活了人性,进一步反思国家与个人的存在关系及意义

对比另一部讲间谍的《色,戒》,固然有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裹挟,但细细分析,那悲剧的发生却不限于乱世,终究起于内心的纷乱:无论是王佳芝还是易先生,他们将自己的社会位置洞悉透彻,却始终情难自持。三场性爱同《冰风暴》的换妻游戏、童交探索一样压抑。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清楚一个事实,即身体的放纵可以得到满足,内心的欲望却无处不在。

一呼一吸间永无平静。所以,王佳芝是去赴死,而非去刺杀

因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非是一场群戏,它是一个人内心的争斗。李安从过去在清晰的社会背景里以一整套古典戏剧不自知地隐喻,到现在,终于以一种可视的内心争斗来呈现。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时刻:真命天女登台,比利·林恩作为表演者走入台前。这段中场秀无比奇异,仿佛被凝滞的时间所包裹。李安说,当初就是为了这场秀才想到用Whole shebang的顶级配置。

过去的3D技术,左右眼分看两个交错但相同的画面以形成立体感,但这种与平时观察截然不同的分视法也使人错失许多细节。因此120帧以每秒5倍于原来的画格增加了流畅度,同时配合4K清晰度又了更丰富的细节展示。就像每秒12格就能够形成从静到连续性动态的质变,Whole shebang的种种参数配置最终形成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

与过去电影最大的不同是,原先画面是渐次从焦点处向银幕两边虚化,因此银幕与现实的边界像人看海平面;现在纵深感提高,就产生一种被包裹的感觉。没有不适!完全是是一种沉浸其中的无痕舒适,这才是洞穴理论的最佳案例。

说回这场秀。盛大的欢愉下是对比利·林恩脸庞的一再迫近。那个时刻他思绪翻飞,进入一个与此刻外界疏离的、却又不断被外界所影响的“我”脑海中的世界。此处战场与秀场交叉剪辑,汗水,焰火,巨大的声响……这些细节如此相似又相去甚远,观众也因为极度直接和真实的现场感不停切换娱乐者/战斗者的身份。

当比利·林恩与敌人的近身搏斗,搏斗发生的环境是一个极其内向封闭的管道之中。李安在对谈中透露他们也尝试过传统的拍摄手法,例如手持晃动来表现搏斗的激烈性。但这和化妆、表演都属于感官的仿真。最终呈现的版本是一个很长很稳的镜头,震撼来自事件本身的亲历

这段秀场和战场的结构就像少年Pi讲述的两个相似却不同的故事。重点不在哪一段故事是真哪一段故事是假,两段拼凑起来才是完整的派。在那个短暂又永恒的内心世界里,比利·林恩意识到:人在社会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并终其一生无法安于这个既定的位置

《卧虎藏龙》就是从这个认识开始故事的,李慕白一出场,依循修炼之法本该得道,他自言仍然无法获得平静。李慕白有欲望,不是对具体某一事的渴求,而是由压抑和既定所生的逆反之心。

这点可从他和俞秀莲的情感窥得一二,年轻时碍于种种社会规范,两人无法走在一起;人到中年,情感和机会水到渠成,李慕白却犹豫了。临死前对俞秀莲袒露,恰恰非情欲的放纵,而是迎合社会给俞秀莲一个交代。

李安说过,玉娇龙是他的幻想,也是所有人的欲望透射。她敢爱敢恨,纯粹极致。但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在追求自我的欲望和社会规训的满足之间不断挣扎。

当比利·林恩结束表演时,他发现无论是啦啦队女孩还是财阀老板,都视其为某种符号,英雄的,钱的。只有他自己清楚那段经历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人们想要远走江湖却又流连于江湖?在这部影片里,比利·林恩,一个19岁的男孩,获得某种悟道与和解:原来自己想要逃离的一切,已经以某种方式永远地留存烙印,而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他。除了这个战场,他无处可去;除了这个选择,他别无选择

也许这也代表李安这一时期对自我心境的直面与剖白,结尾处借角色之口有段导演与观众关系的自陈:导演拍出来,观众自有理解;导演能做的,只有坚持拍摄这个使命

他也理解了那些年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尽管内心深处有一种叛逃的欲望,但理智与规诫帮助一个人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无法畅快地追随欲望,也不必刻意地俯就他人,最终,我们只是要学会接受和体谅内心中情感与理性的共处。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骋驰影坛二十五载,李安其实一直在讲同一个故事

最新更新时间:11/12 11:0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骋驰影坛二十五载,李安其实一直在讲同一个故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非是一场群戏,它是一个人内心的争斗。

文/奇爱博士 猕猴桃

并非拍得出好电影的人都被唤作大师。坐大师这把椅子的人要讲功底,底是才气,不可少;功讲的则是修炼:剑走偏锋的灵光是偶得,能被师法和推广的,终究是以修炼达致稳定

李安当然是大师,其才华毋庸置疑,不过这当中却也隐含着另一层意思:就像片厂制黄金时代的霍华德·霍克斯,从不以特立独行的张扬风格标榜自我,而是游刃于多种类型的影片,做隐形说故事的人。

被称为“好学生”的李安亦是如此,从通俗喜剧到武侠片再到西部片,他拍东方,也拍西方;他拍古代,也拍现代;他拍大投资,也拍小成本。

他不挑剔,不偏执,也几乎从不会失手。

当作者论流行起来,欧洲影评人开始找寻霍华德·霍克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动机情节和视觉风格。尽管对李安来说,尝试比重复更重要,但回顾其貌似千差万别的作品中,细细品味,却同样能够找到一而贯之的主题,即在理性与感性间两难抉择的永恒冲突。

李安早年学戏剧,他认为做戏就是做冲突。因此,这种冲突很容易作为单纯的经典戏剧结构元素,为观众所忽视;但冲突恰是李安作为作者最重要的风格标志,非每时刻意为之,却总是私人经历、情感、认知的流露。

溯源这一冲突的反复,起源自复杂的父子情结。李安早期拍摄“父亲三部曲”,用显性的方式讲父子两代的冲突,固然有现代晚辈被压制的痛苦和尴尬,更有传统长辈面对冲击与挑战的无奈和妥协。

看似温吞,却隐藏着一种体谅。

社会结构所影响的家庭角色分配中,父亲是秩序和社会的象征。这点尤其表现在以世袭为核心的古代中国王朝,父亲兼具私人家庭成员与社会秩序维持的双重身份。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向来非常复杂,而以自由与独立闻名的美国,照理不该有这种心结。但李安之后所拍摄几部牵涉美国历史与社会的作品,却再次将被扭曲的父子关系投射其中:就连《绿巨人浩克》这种商业大片都上演父子大战,而这种大战其实是父亲规训后内心本能的冲突

我甚至觉得这“隐性”的父亲讲述比“显性”的父亲三部曲更令人回味。特别是《冰风暴》,以一种极度放纵重新确认父亲的价值。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过往常被忽视,通俗大众嫌它格局太小,文艺青年嫌它价值太老。

为什么李安要用这种方式拍这样一部影片?

《少年派》里讲因果,《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便是在《冰风暴》之后一次对过往的回顾,音乐节上被甩着胸罩喊出的自由、反战、嬉皮及多元价值,最终不动声色地以冰雨化成席卷美国社会基础单元的家庭风暴。

当电视上反复播放着尼克松无力的辩解,当现实中的父亲的权威典范坍塌,当传统价值被摧毁,两代人在自由的放纵中并没有获得解脱,却陷入了巨大的迷失之中

所以《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像是一次逆转时光的补救与选择,尽管其中不乏有分屏、炫彩、抽象的缭乱世界,那是艾略特一点不安分幻想浅尝辄止的实现。当音乐节策划者迈克尔策马而去,艾略特却被结局永远留在了那音乐节的废墟之上。

那一刻,艾略特模糊感受到一种不甘承认却命定归宿的召唤。

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试映结束,早前对120帧/3D/4K技术效果本身的疑惑,扩散到技术和叙事匹配与否的争议。

通常,技术有多革命,观众对故事颠覆性就有多渴望

可万万没想到,李安选了一个貌似平庸的、甚至背景于此刻有点政治不正确的素材:19岁的比利·林恩因在伊拉克战场上立得战功,受政府之命召回,在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中表演并接受勋章授予。

Whole shebang系统(李安对“120帧/3D/4K”的称呼)这一技术和故事本身绝非脱离的两张皮,它极其重要地参与着影片的建构。李安一再重申:他并不想为了技术而技术。就像过去每一次拍片,他只为故事本身找最合适的诉诸影像的方式。

在此先按住对新技术的评议,姑且来说故事的叙述本身。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绝非是一个老套的、四平八稳的好莱坞主流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范围很短,主轴就是一场秀从开始到结束,中间穿插着比利·林恩纷乱的闪回——称之无明确顺序的“思绪”或者更为合适,因为稍后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此刻秀场中发生的事情,观众一度以为发生过的,但也可能只是比利·林恩的幻想。(例如,那搅动比利·林恩一池春水的性事,在很久后与战友的讨论中,观众才意识到不过只是一场春梦)

既然如此的“意识流”,叙事就很难有明显的起承转合。但意识与现实的不同的空间又形成一个极其荒诞的情境,在中场秀的短时间内,比利·林恩成为两个极端分裂环境的临界点

一边是嬉笑玩闹的娱乐大秀场,一边是攸关生死的人生大战场;

秀场中的吃瓜群众一个个投票把比利·林恩送往伊拉克战场,又在远离战场的秀场中,以极端的个人主义排斥着代表国家形象的比利·林恩。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哪里才是比利·林恩的归处?

短短的秀场两小时,观众亲历这种极端的分裂。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划分出过去/现在,真实/幻想两条界限清楚的线,它们纷乱交叠。因为重点并不在于现实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比利·林恩如何反应。

这种用心理转变推动行动的方式,在对已发生之事的思考同时,也建构着关乎未来走向的当下,从而阐明一种因与果、偶然与必然的连续性。

《冰风暴》中出现的尼克松头套

 我们会看到民众难掩对国家的失望与不屑,以至于将一腔不满与嘲讽倾泻在作为国家形象代表的士兵身上,又以极其自我的姿态沉醉在个人的娱乐消费之中。背景式的社会愁情和《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冰风暴》如出一辙,指向作为社会秩序父亲形象的坍塌。

置身于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又是怎样的存在呢?个人能够真正摆脱社会对自我的控制和影响吗?在许多战争或间谍类型中,都寄有类似对国家机器及社会组织同个人关系的思考。

比利·林恩邂逅啦啦队美女,潜意识的斗争被搬到台面上。相形那青春鲜活的肉体、怦然心动的情感,卫国行为显得缥缈而可怖,一种“抱紧眼前人”的坚定信念暂时占了上风,鼓动着他离开。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6日试映当天,很凑巧,电影资料馆放映了安杰依·瓦伊达的《灰烬与钻石》。投身右翼组织的青年在刺杀过程中结识了心爱的女孩,从而质疑战争的意义:此刻闪烁荣光如钻石的行径会否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余烬。当青年走出旅馆,街道上炸开巨大的焰火,一种虚无的幻灭不言而喻

瓦伊达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李安才四岁。

一甲子过去,或是大师对社会现实有着精准犀利的预判,也或者历史总难免一再重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着相似的情节,一个肩负国家使命的青年被爱情激活了人性,进一步反思国家与个人的存在关系及意义

对比另一部讲间谍的《色,戒》,固然有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裹挟,但细细分析,那悲剧的发生却不限于乱世,终究起于内心的纷乱:无论是王佳芝还是易先生,他们将自己的社会位置洞悉透彻,却始终情难自持。三场性爱同《冰风暴》的换妻游戏、童交探索一样压抑。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清楚一个事实,即身体的放纵可以得到满足,内心的欲望却无处不在。

一呼一吸间永无平静。所以,王佳芝是去赴死,而非去刺杀

因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非是一场群戏,它是一个人内心的争斗。李安从过去在清晰的社会背景里以一整套古典戏剧不自知地隐喻,到现在,终于以一种可视的内心争斗来呈现。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时刻:真命天女登台,比利·林恩作为表演者走入台前。这段中场秀无比奇异,仿佛被凝滞的时间所包裹。李安说,当初就是为了这场秀才想到用Whole shebang的顶级配置。

过去的3D技术,左右眼分看两个交错但相同的画面以形成立体感,但这种与平时观察截然不同的分视法也使人错失许多细节。因此120帧以每秒5倍于原来的画格增加了流畅度,同时配合4K清晰度又了更丰富的细节展示。就像每秒12格就能够形成从静到连续性动态的质变,Whole shebang的种种参数配置最终形成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体验。

与过去电影最大的不同是,原先画面是渐次从焦点处向银幕两边虚化,因此银幕与现实的边界像人看海平面;现在纵深感提高,就产生一种被包裹的感觉。没有不适!完全是是一种沉浸其中的无痕舒适,这才是洞穴理论的最佳案例。

说回这场秀。盛大的欢愉下是对比利·林恩脸庞的一再迫近。那个时刻他思绪翻飞,进入一个与此刻外界疏离的、却又不断被外界所影响的“我”脑海中的世界。此处战场与秀场交叉剪辑,汗水,焰火,巨大的声响……这些细节如此相似又相去甚远,观众也因为极度直接和真实的现场感不停切换娱乐者/战斗者的身份。

当比利·林恩与敌人的近身搏斗,搏斗发生的环境是一个极其内向封闭的管道之中。李安在对谈中透露他们也尝试过传统的拍摄手法,例如手持晃动来表现搏斗的激烈性。但这和化妆、表演都属于感官的仿真。最终呈现的版本是一个很长很稳的镜头,震撼来自事件本身的亲历

这段秀场和战场的结构就像少年Pi讲述的两个相似却不同的故事。重点不在哪一段故事是真哪一段故事是假,两段拼凑起来才是完整的派。在那个短暂又永恒的内心世界里,比利·林恩意识到:人在社会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并终其一生无法安于这个既定的位置

《卧虎藏龙》就是从这个认识开始故事的,李慕白一出场,依循修炼之法本该得道,他自言仍然无法获得平静。李慕白有欲望,不是对具体某一事的渴求,而是由压抑和既定所生的逆反之心。

这点可从他和俞秀莲的情感窥得一二,年轻时碍于种种社会规范,两人无法走在一起;人到中年,情感和机会水到渠成,李慕白却犹豫了。临死前对俞秀莲袒露,恰恰非情欲的放纵,而是迎合社会给俞秀莲一个交代。

李安说过,玉娇龙是他的幻想,也是所有人的欲望透射。她敢爱敢恨,纯粹极致。但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在追求自我的欲望和社会规训的满足之间不断挣扎。

当比利·林恩结束表演时,他发现无论是啦啦队女孩还是财阀老板,都视其为某种符号,英雄的,钱的。只有他自己清楚那段经历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人们想要远走江湖却又流连于江湖?在这部影片里,比利·林恩,一个19岁的男孩,获得某种悟道与和解:原来自己想要逃离的一切,已经以某种方式永远地留存烙印,而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他。除了这个战场,他无处可去;除了这个选择,他别无选择

也许这也代表李安这一时期对自我心境的直面与剖白,结尾处借角色之口有段导演与观众关系的自陈:导演拍出来,观众自有理解;导演能做的,只有坚持拍摄这个使命

他也理解了那些年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尽管内心深处有一种叛逃的欲望,但理智与规诫帮助一个人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无法畅快地追随欲望,也不必刻意地俯就他人,最终,我们只是要学会接受和体谅内心中情感与理性的共处。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骋驰影坛二十五载,李安其实一直在讲同一个故事

最新更新时间:11/12 11:0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