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金马奖|专访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九十年代真的很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金马奖|专访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九十年代真的很美

《八月》全片基本采取黑白摄影,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国企经历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下,内蒙古小城市里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琐碎,以及各式意象的重现。

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八月》剧照

在今年的台湾金马奖上,一部重现1990年代北方一家三口故事的中国大陆影片《八月》成为黑马。

影片《八月》是内蒙古80后导演张大磊致敬父辈的处女作品,这部并没有在院线公映的电影,已经获得今年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的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以及最佳音效。

《八月》与院线青春片常有的相爱相杀主题有着鲜明的对比,全片基本采取黑白摄影,没有清晰的故事脉络,只是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国企经历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下,内蒙古小城市里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琐碎,以及各式意象的重现。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1994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共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试点,国企改革的大幕即此拉开。

国企职工买断工龄的新闻联播在影片《八月》中两次出现,时代的大背景影响了男主角12岁少年晓雷一家。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晓雷迎来暑假,但这个夏天却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非常多的闲暇。身为剪辑师的晓雷父亲和国营制片厂的同事们下岗无事,院子里的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

晓雷父母为了他升中学苦恼,找尽关系为晓雷安排学校,结果得知晓雷只是喜欢学校的校服。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八月离开家乡,去跟着私人的剧组做场工,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晓雷才着实感觉到生活不一样。立秋那天夜里,晓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

晓雷与爸爸。

在黑白摄像的影片末尾,屏幕打出“献给我们的父辈”,黑白摄影方式也让《八月》提名了金马奖最佳摄影。黑白的拍摄方式也是导演张大磊为了追逐简单而有意为之,把色彩里可能误导观众的信息去掉,色调和影片的叙事风格与时代相符,反倒加强整个影片那种梦幻的疏离的感觉,黑白更符合他对八、九十年代的印象。

国企改革转型过程中,给电影中晓雷和导演本人都带来巨大的变化,甚至是冲突。但张大磊并没有拍出冲突、对立或者批判,只是用最基本的叙事与抒情镜头为主,形成整体的氛围与情绪,全片的节奏也相对平稳,可谓观察而非批判。《八月》以某种“流水账式”的单纯回归到纯粹的影像表达,也不依托于任何一个主线故事。

在和界面新闻记者交流时,张大磊毫不忌讳地说这部电影甚至就是部“流水账”。从记者的观影来看,电影也的确没有加入个人判断,一幕幕场景没有前后联系地铺垫开,从家长里短中展现出那个时代人的状态与情感。    

影片带有导演极强的自传性质,孩子晓雷作为张大磊观察的对象之一,影片全部选择非职业演员,这也加剧了影片的真实性。虽然整部影片发生在1994年左右,但张大磊的电影抒情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间的整体感受一个感受。

1994年,张大磊正好12岁,正相当于电影主角晓雷的年龄。张大磊也懵懂感觉到暗涌,有次放学回家,发现父亲没有去单位,而是在家里,后来开始迷上太极拳,身边不少叔叔阿姨都这样。

对九十年代初特别着迷的张大磊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成长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高中曾自组摇滚乐队,2006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导演系。《八月》为其长片处女作。

电影中的晓雷没考上重点中学,而张大磊补习了一年后才考上高中,高一读了半年后就辍学。钟情摇滚乐的张大磊,在初中补习班第一次和社会产生接触,孤单感和空虚感涌向。对摇滚乐一发不可收拾的他,也似乎对抗性地和学校与家庭抗争。失去学校的约束后,张大磊并没有投入到音乐里,荒废了将近一年时间后决定去俄罗斯留学。

电影中的晓雷。

16岁的张大磊在出国前,被岩井俊二的《燕尾蝶》彻底打动,让他开始关心底层与边缘人的真实处境,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电影的魅力。原本想要考音乐学院的他才发现,音乐或许并不是很适合没有专业底子的自己。《燕尾蝶》的打动,再加上父亲也是做电影剪辑师的影响,张大磊2000年决定考电影学院。

在俄罗斯留学期间,张大磊恶补电影,追求先锋,确立了审美。俄罗斯的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对家乡的记忆很相像。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为张大磊打开了电影之门,明白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来创作一部影片。张大磊的《八月》与《四百击》同样都是孩子的故事,与流畅的叙事方式,就连他本人的微博名都叫特磊弗。

2008年的夏天,张大磊回到呼和浩特的姥姥家。眼见80多岁的姥姥瘫痪在床,母亲则用小勺给老人喂饭,这令他突然感觉恍若隔世,想起1994年的夏天,姥姥的母亲也同样卧床,姥姥也是这样扶着她的背。张大磊仿佛真的听到了94年的音乐声和那时经常会听到的火车鸣笛声从很远处传来,叫人恍惚。

1994年那个夏天的情景和过去一起生活的一帮人,陆续出现在张大磊的脑子里,张大磊决定拍一部记录的电影,2012年完成剧本第一稿,并在2015年8月份完成了《八月》的拍摄。

《八月》所重现的都是张大磊念念不忘的时代与人,更多都是纯感性的创作,他将《八月》作为那充满理想,简单纯粹浪漫的年代回望。作为一部单线条叙事电影,张大磊对于时代变化的原因,对社会气息,在做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去分析。

成长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张大磊形容自己的童年非常快乐,像活在梦里。张大磊对九十年代的城市电影也很迷恋,反复观看《青春无悔》。“当我回看这些电影和剧中角色,会想起陈佩斯、梁天,他们都是我们记忆和生活的一部分。”

张大磊也在《八月》加入当时的流行音乐和电影等诸多元素,比如陈佩斯喜剧片系列,还有94年第一部引进中国内地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影片里的父亲在离开制片厂之前与晓雷看了一场九十年代城市电影旗帜导演夏钢的电影《遭遇激情》,父亲在影院默默流泪。

影片后半部分,当晓雷家的昙花盛开,邻居们围着过来看昙花。剧本写作时期的名字是《昙花》,既象征一切像昙花一样,曾经灿烂过,也象征错过花期的晓雷成长,张大磊的母亲也养过一盆昙花,但电影拍完后,张大磊认为这样的片名会有完整的说理性,为了不把自己强加的东西放进去,索性不渲染、不解释,把电影名改为《八月》,留有很多理解的空间在里面,希望影片名能够不加分析不加判断的白描式,淡化主题。

回头观望九十年代的人与事,张大磊觉得有一些惋惜,有一些留念。他反复强调的那个时代很简单,“大家追求一个东西,都没有特别强的目的性,完全是欣赏”。

就如同拍完《八月》后,电影里很多作为场景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小区在三个月之内全部拆完,这让《八月》成了这些陈旧建筑的最后记忆。

张大磊的念叨,像极了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结尾地说,“1997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八月》导演张大磊

11月初,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一季-虚与实举行,《八月》位列放映电影之一,导演张大磊在深圳接受了界面娱乐的专访。

以下是界面娱乐与张大磊对话访谈:

界面娱乐:2006年你从俄罗斯回国后,在电影方面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据说你还拍过婚庆短片?

张大磊:回国后,一直到2015年完成这部电影期间,我只有四次进入正规的工业电影剧组。在剧组学到很多,了解到剧组每个人的工作是什么,每个职位间的合作方式是怎样。

但我也发现很多问题,他们和我想象的剧组不一样,纯工业化之后的电影更像是一种生产。导演多少应该有创作,但是发挥空间不大,有很多限制,包括时间、内容,以及演员等限制。剧组形成常规的工作流水和套路,这让我很不舒服。

界面娱乐:这样看你还是一个对电影比较纯粹理想化的人?

张大磊:我确实比较理想化,我希望时大家共同创作的一种方式,所以这些年内没有过多参与工业设计。但是要生存,我们就选择另一种方式,我们就拍过服务性质的短片。

界面娱乐:这部《八月》的电影投资也不少,资金的来源方面是哪里?你现在是独立电影人的身份,还是属于哪家公司?

张大磊:在这部电影拍完前,我更像是一个影迷,还不是纯粹的电影创作者,我也不想当一个完全职业的导演。这部电影拍完前我还是个人形式,现在拍完后,认识很多朋友,再往下,我也许会和某个公司合作几部电影。

界面娱乐:在中国做纯粹独立性质的电影很不容易,这样一部电影顺利拍出来后,也没有公映,只是在影展放映,收益方面可能一般,这种投资和产出的比例有考虑过吗?

张大磊:我当时决定要拍《八月》,完全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当时凭直觉办事,觉得这个东西该拍了,而且当时家里人和朋友都支持我拍,大家希望我把作品做出来。我没有把收益放到第一位。

我比较幸运,电影拍完之后碰到特别好的合作伙伴,在成本回收各个方面,他们很有经验,做得很好。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中国需要有创作的部分,也要有负责市场发行各方面,都有专业的人在做。

界面娱乐:这部电影我看完后,很有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的感觉。你的微博名似乎也在向特吕弗导演致敬,《四百击》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

张大磊:对,我微博名叫特磊弗。在俄罗斯的电影学院我很盲目,追求先锋,越看不懂越要看,越觉得有思想,而认为好理解的和生活类似的东西就是肤浅的。直到我看到《四百击》,才真正给我把电影这扇门打开了,这让我真正明白要拍怎样的电影,可以以我自己的经历来创作一部影片,就像特吕弗一样,不用考虑之前想的说一定要思想。

有些东西就在这,完全没有之前设立的套路,电影完全是自由的。那时我才明白拍电影中,电影语言的自由,才明白这一个方向。

界面娱乐:这部电影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回忆,1994年国企改革大背景下,那一年为何对你影响比较深?

张大磊:我觉得是两部分,当时的改革和社会背景,以及整个影片背后的社会价值都是在1994年左右,但是我的电影抒情并不限于94年,而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间,我的一个感受。我是1982年出生,1994年正好12岁,正相当于电影主角晓雷的年龄。

界面娱乐:你在概述对九十年代回忆时候用了“简单”来概括,但其实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以及国企改革大背景下,应该是蛮复杂的。那个年代的回忆,为什么会让你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张大磊:我上中学是1995年,我所回味的人之间交往、对美的追求和珍惜,就是从1995年开始割裂了。从1995年到现在没有本质区别,我的界限就是在那年,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之前又是处于我最简单的时候。上中学后,人就慢慢有社会性。1995年之前,那是最简单、美好,不用为自己负责,肆无忌惮的时代。那个时候,真的是很美。

我的童年很幸福,那个时候有个强烈的家庭概念。爸妈都会在家,我的安全感会非常强,这是小家,大集体也是,所有人都会在。但从影片中的那个年代,我一下子明显感到变了。

界面娱乐:我注意到电影中,男主角晓雷有很多特写的长镜头,比如望着他母亲,望着人群等,这个处理的意味是怎样?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完成的电影吗?

张大磊:其实不是特写,都是中景或者全景。基本上这个孩子的出现,或者孩子在凝视某一件事,并不是直接孩子的主观,而是先是我的主观,是我看着这些人的背影,而孩子出现在我的视野,是这样的感觉。我可以看到我自己,看到我参与的过去,把他呈现到画面上,目的就是这样。这部电影是以我的视角,孩子也是我的观察对象之一。

界面娱乐:这次金马奖也提名了音效奖,你在电影里选择了巴赫、德彪西等古典音乐,但电影里还有前苏联歌曲《海港之夜》,还有一些布景有黑豹和崔健的海报,这么多音乐的符号在一起比较平稳,你是怎么处理的?

张大磊:我喜欢音乐,我对音乐特别敏感,很多写剧本的场景正是我处在一个环境,听到一个声音,我就会猛然想起一些场景。我主要在影片里用两种音乐,其中一种就是时代性的环境音乐,比如巴赫这些,作为影片的一部分,恰恰会加强影片的虚与实的感觉,但我本身不喜欢影片太多主观配乐。

影片中的环境音不是特别凸显,这跟我的观影经验有关系,比如侯孝贤、贾樟柯、杨德昌,他们都是声音大师,特别会利用影片的环境音,来传递很多信息,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这部影片的后期音效设计老师帮我做减法,用专业的耳朵,设计成似有非有,更像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音乐。

界面娱乐:金马奖在宣布提名你时,说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侯孝贤的《童年往事》。电影反复强调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背景。你自己童年是不是也受到国企改革的影响?这段经历怎么影响你?

张大磊:我父亲也在1994年下岗,也经历过彷徨。我不可能说对那个时代有特别理智的判断,我只能作为孩子,当时感觉到不一样。父亲空闲时间多了,会失眠,他以前不是这样。父母吃饭时候讲话少了,院子里面越来越多的不安出现了,经常有人喝醉酒,发生一些问题。我当时不知道原因,但我看到了那些场景,让我觉得不舒服,再往后就是父亲离家,剩下在院子里只有老人儿童,他们的孤独感会非常强。

界面娱乐:电影中的父亲在离开家乡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响起了《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个父亲的角色设定,是不是南下下海?

张大磊:他是去了剧组,他以前是剪辑师,但现在作为场工打杂,离家了。

界面娱乐:这个父亲的人物设定是怎样的?

张大磊:在我的真实生活中,父亲也会这样,他会突然去拍摄前线和外景地。在一个孩子的生活中,父亲的角色突然缺了,以前不懂孤零零,当时就理解了。我每天回家面对母亲,母亲是教师,还要准备教案,需要安静的环境,家里没有声音,这是我特别强烈的感受。

对父亲的描写,不光是来自我的父亲,还有把我自己理想中的自己,放在影片的父亲身上。我希望有些人坚持单纯,冒傻气地坚持一些事,可能不是很聪明,有些笨拙。

界面娱乐:电影本身,孩子是个观察对象,电影中你的影子有多少在里面?有多少场景是你童年故事再现?

张大磊:其实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些确定不了的事情。不光是梦境,很多都是确定不了,大部分都是经历过的,但又不一定是。电影没有递进的关系,是碎片式的,跟我做这个目的也有关系。我没有带着很明确的目的说,我想要深挖什么,来解释什么,这个是留白的部分,当时是直觉做出来的。

界面娱乐:电影中不少老房子、老街道、老游泳池,这些实景怎么拍?怎么会找到这些老建筑?应该很难找到了。

张大磊:对,都在内蒙古,的确很难找。我在内蒙古就没事出去拍,找遍了老建筑,直到开机,我才发现很多都拆掉了。拆房子,把之前经历过的时间就抹掉了,这让我特别觉得遗憾。我大爷正好有个老工厂,那里有套房空了,我去那一看,那里等于是被遗忘的一群人,他们院子还那个样子,人的生活方式还保留着,所以挺幸运能拍到这些场景。拍老房子的时候,有时还会遇到车子路过,所以没有拍大全景,但可能也歪打正着,大全景也未必合适,可能有限制,就反倒会简单干净点。

界面娱乐:你受俄罗斯影响,俄罗斯也比较特殊,这部电影中的俄罗斯对你来说有什么意味呢?

张大磊:俄罗斯音乐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伴随我们,我们父辈有前苏联情结,小时候我也看了很多苏联译制片,潜移默化在印象里形成一部分美的东西,后来去俄罗斯也有这原因。

影片当中,俄罗斯音乐的基调比较符合剧情的,情绪上有衬托,俄罗斯真是一个伤感的民族,和他们的天气和经历战争,死亡都有关系。

界面娱乐:你对那个时代那么怀念强烈,前苏联的覆体是不是有对你的回忆造成影响?

张大磊:对,包括我们的集体家属楼都叫赫鲁晓夫,方方正正,标准的中国家属院。

界面娱乐:这部电影拍出来之后,也获得金马奖提名之类的奖项,你怎么看这些赞誉?

张大磊:我觉得还好,挺幸运,最开始我还会很兴奋,往后就只能觉得自己很幸运,后来就是接受这个事实,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就是已经很让我意外。金马奖我不敢讲,已经很意外了,不敢再奢望。当然有更好,谁都希望能得到更多认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金马奖|专访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九十年代真的很美

《八月》全片基本采取黑白摄影,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国企经历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下,内蒙古小城市里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琐碎,以及各式意象的重现。

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八月》剧照

在今年的台湾金马奖上,一部重现1990年代北方一家三口故事的中国大陆影片《八月》成为黑马。

影片《八月》是内蒙古80后导演张大磊致敬父辈的处女作品,这部并没有在院线公映的电影,已经获得今年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的六项提名,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以及最佳音效。

《八月》与院线青春片常有的相爱相杀主题有着鲜明的对比,全片基本采取黑白摄影,没有清晰的故事脉络,只是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国企经历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下,内蒙古小城市里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琐碎,以及各式意象的重现。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1994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共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试点,国企改革的大幕即此拉开。

国企职工买断工龄的新闻联播在影片《八月》中两次出现,时代的大背景影响了男主角12岁少年晓雷一家。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晓雷迎来暑假,但这个夏天却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非常多的闲暇。身为剪辑师的晓雷父亲和国营制片厂的同事们下岗无事,院子里的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

晓雷父母为了他升中学苦恼,找尽关系为晓雷安排学校,结果得知晓雷只是喜欢学校的校服。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八月离开家乡,去跟着私人的剧组做场工,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晓雷才着实感觉到生活不一样。立秋那天夜里,晓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

晓雷与爸爸。

在黑白摄像的影片末尾,屏幕打出“献给我们的父辈”,黑白摄影方式也让《八月》提名了金马奖最佳摄影。黑白的拍摄方式也是导演张大磊为了追逐简单而有意为之,把色彩里可能误导观众的信息去掉,色调和影片的叙事风格与时代相符,反倒加强整个影片那种梦幻的疏离的感觉,黑白更符合他对八、九十年代的印象。

国企改革转型过程中,给电影中晓雷和导演本人都带来巨大的变化,甚至是冲突。但张大磊并没有拍出冲突、对立或者批判,只是用最基本的叙事与抒情镜头为主,形成整体的氛围与情绪,全片的节奏也相对平稳,可谓观察而非批判。《八月》以某种“流水账式”的单纯回归到纯粹的影像表达,也不依托于任何一个主线故事。

在和界面新闻记者交流时,张大磊毫不忌讳地说这部电影甚至就是部“流水账”。从记者的观影来看,电影也的确没有加入个人判断,一幕幕场景没有前后联系地铺垫开,从家长里短中展现出那个时代人的状态与情感。    

影片带有导演极强的自传性质,孩子晓雷作为张大磊观察的对象之一,影片全部选择非职业演员,这也加剧了影片的真实性。虽然整部影片发生在1994年左右,但张大磊的电影抒情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间的整体感受一个感受。

1994年,张大磊正好12岁,正相当于电影主角晓雷的年龄。张大磊也懵懂感觉到暗涌,有次放学回家,发现父亲没有去单位,而是在家里,后来开始迷上太极拳,身边不少叔叔阿姨都这样。

对九十年代初特别着迷的张大磊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成长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高中曾自组摇滚乐队,2006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大学导演系。《八月》为其长片处女作。

电影中的晓雷没考上重点中学,而张大磊补习了一年后才考上高中,高一读了半年后就辍学。钟情摇滚乐的张大磊,在初中补习班第一次和社会产生接触,孤单感和空虚感涌向。对摇滚乐一发不可收拾的他,也似乎对抗性地和学校与家庭抗争。失去学校的约束后,张大磊并没有投入到音乐里,荒废了将近一年时间后决定去俄罗斯留学。

电影中的晓雷。

16岁的张大磊在出国前,被岩井俊二的《燕尾蝶》彻底打动,让他开始关心底层与边缘人的真实处境,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电影的魅力。原本想要考音乐学院的他才发现,音乐或许并不是很适合没有专业底子的自己。《燕尾蝶》的打动,再加上父亲也是做电影剪辑师的影响,张大磊2000年决定考电影学院。

在俄罗斯留学期间,张大磊恶补电影,追求先锋,确立了审美。俄罗斯的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对家乡的记忆很相像。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为张大磊打开了电影之门,明白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来创作一部影片。张大磊的《八月》与《四百击》同样都是孩子的故事,与流畅的叙事方式,就连他本人的微博名都叫特磊弗。

2008年的夏天,张大磊回到呼和浩特的姥姥家。眼见80多岁的姥姥瘫痪在床,母亲则用小勺给老人喂饭,这令他突然感觉恍若隔世,想起1994年的夏天,姥姥的母亲也同样卧床,姥姥也是这样扶着她的背。张大磊仿佛真的听到了94年的音乐声和那时经常会听到的火车鸣笛声从很远处传来,叫人恍惚。

1994年那个夏天的情景和过去一起生活的一帮人,陆续出现在张大磊的脑子里,张大磊决定拍一部记录的电影,2012年完成剧本第一稿,并在2015年8月份完成了《八月》的拍摄。

《八月》所重现的都是张大磊念念不忘的时代与人,更多都是纯感性的创作,他将《八月》作为那充满理想,简单纯粹浪漫的年代回望。作为一部单线条叙事电影,张大磊对于时代变化的原因,对社会气息,在做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去分析。

成长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张大磊形容自己的童年非常快乐,像活在梦里。张大磊对九十年代的城市电影也很迷恋,反复观看《青春无悔》。“当我回看这些电影和剧中角色,会想起陈佩斯、梁天,他们都是我们记忆和生活的一部分。”

张大磊也在《八月》加入当时的流行音乐和电影等诸多元素,比如陈佩斯喜剧片系列,还有94年第一部引进中国内地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影片里的父亲在离开制片厂之前与晓雷看了一场九十年代城市电影旗帜导演夏钢的电影《遭遇激情》,父亲在影院默默流泪。

影片后半部分,当晓雷家的昙花盛开,邻居们围着过来看昙花。剧本写作时期的名字是《昙花》,既象征一切像昙花一样,曾经灿烂过,也象征错过花期的晓雷成长,张大磊的母亲也养过一盆昙花,但电影拍完后,张大磊认为这样的片名会有完整的说理性,为了不把自己强加的东西放进去,索性不渲染、不解释,把电影名改为《八月》,留有很多理解的空间在里面,希望影片名能够不加分析不加判断的白描式,淡化主题。

回头观望九十年代的人与事,张大磊觉得有一些惋惜,有一些留念。他反复强调的那个时代很简单,“大家追求一个东西,都没有特别强的目的性,完全是欣赏”。

就如同拍完《八月》后,电影里很多作为场景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小区在三个月之内全部拆完,这让《八月》成了这些陈旧建筑的最后记忆。

张大磊的念叨,像极了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结尾地说,“1997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八月》导演张大磊

11月初,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一季-虚与实举行,《八月》位列放映电影之一,导演张大磊在深圳接受了界面娱乐的专访。

以下是界面娱乐与张大磊对话访谈:

界面娱乐:2006年你从俄罗斯回国后,在电影方面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据说你还拍过婚庆短片?

张大磊:回国后,一直到2015年完成这部电影期间,我只有四次进入正规的工业电影剧组。在剧组学到很多,了解到剧组每个人的工作是什么,每个职位间的合作方式是怎样。

但我也发现很多问题,他们和我想象的剧组不一样,纯工业化之后的电影更像是一种生产。导演多少应该有创作,但是发挥空间不大,有很多限制,包括时间、内容,以及演员等限制。剧组形成常规的工作流水和套路,这让我很不舒服。

界面娱乐:这样看你还是一个对电影比较纯粹理想化的人?

张大磊:我确实比较理想化,我希望时大家共同创作的一种方式,所以这些年内没有过多参与工业设计。但是要生存,我们就选择另一种方式,我们就拍过服务性质的短片。

界面娱乐:这部《八月》的电影投资也不少,资金的来源方面是哪里?你现在是独立电影人的身份,还是属于哪家公司?

张大磊:在这部电影拍完前,我更像是一个影迷,还不是纯粹的电影创作者,我也不想当一个完全职业的导演。这部电影拍完前我还是个人形式,现在拍完后,认识很多朋友,再往下,我也许会和某个公司合作几部电影。

界面娱乐:在中国做纯粹独立性质的电影很不容易,这样一部电影顺利拍出来后,也没有公映,只是在影展放映,收益方面可能一般,这种投资和产出的比例有考虑过吗?

张大磊:我当时决定要拍《八月》,完全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当时凭直觉办事,觉得这个东西该拍了,而且当时家里人和朋友都支持我拍,大家希望我把作品做出来。我没有把收益放到第一位。

我比较幸运,电影拍完之后碰到特别好的合作伙伴,在成本回收各个方面,他们很有经验,做得很好。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中国需要有创作的部分,也要有负责市场发行各方面,都有专业的人在做。

界面娱乐:这部电影我看完后,很有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的感觉。你的微博名似乎也在向特吕弗导演致敬,《四百击》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

张大磊:对,我微博名叫特磊弗。在俄罗斯的电影学院我很盲目,追求先锋,越看不懂越要看,越觉得有思想,而认为好理解的和生活类似的东西就是肤浅的。直到我看到《四百击》,才真正给我把电影这扇门打开了,这让我真正明白要拍怎样的电影,可以以我自己的经历来创作一部影片,就像特吕弗一样,不用考虑之前想的说一定要思想。

有些东西就在这,完全没有之前设立的套路,电影完全是自由的。那时我才明白拍电影中,电影语言的自由,才明白这一个方向。

界面娱乐:这部电影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回忆,1994年国企改革大背景下,那一年为何对你影响比较深?

张大磊:我觉得是两部分,当时的改革和社会背景,以及整个影片背后的社会价值都是在1994年左右,但是我的电影抒情并不限于94年,而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间,我的一个感受。我是1982年出生,1994年正好12岁,正相当于电影主角晓雷的年龄。

界面娱乐:你在概述对九十年代回忆时候用了“简单”来概括,但其实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以及国企改革大背景下,应该是蛮复杂的。那个年代的回忆,为什么会让你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张大磊:我上中学是1995年,我所回味的人之间交往、对美的追求和珍惜,就是从1995年开始割裂了。从1995年到现在没有本质区别,我的界限就是在那年,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之前又是处于我最简单的时候。上中学后,人就慢慢有社会性。1995年之前,那是最简单、美好,不用为自己负责,肆无忌惮的时代。那个时候,真的是很美。

我的童年很幸福,那个时候有个强烈的家庭概念。爸妈都会在家,我的安全感会非常强,这是小家,大集体也是,所有人都会在。但从影片中的那个年代,我一下子明显感到变了。

界面娱乐:我注意到电影中,男主角晓雷有很多特写的长镜头,比如望着他母亲,望着人群等,这个处理的意味是怎样?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以孩子的视角来完成的电影吗?

张大磊:其实不是特写,都是中景或者全景。基本上这个孩子的出现,或者孩子在凝视某一件事,并不是直接孩子的主观,而是先是我的主观,是我看着这些人的背影,而孩子出现在我的视野,是这样的感觉。我可以看到我自己,看到我参与的过去,把他呈现到画面上,目的就是这样。这部电影是以我的视角,孩子也是我的观察对象之一。

界面娱乐:这次金马奖也提名了音效奖,你在电影里选择了巴赫、德彪西等古典音乐,但电影里还有前苏联歌曲《海港之夜》,还有一些布景有黑豹和崔健的海报,这么多音乐的符号在一起比较平稳,你是怎么处理的?

张大磊:我喜欢音乐,我对音乐特别敏感,很多写剧本的场景正是我处在一个环境,听到一个声音,我就会猛然想起一些场景。我主要在影片里用两种音乐,其中一种就是时代性的环境音乐,比如巴赫这些,作为影片的一部分,恰恰会加强影片的虚与实的感觉,但我本身不喜欢影片太多主观配乐。

影片中的环境音不是特别凸显,这跟我的观影经验有关系,比如侯孝贤、贾樟柯、杨德昌,他们都是声音大师,特别会利用影片的环境音,来传递很多信息,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这部影片的后期音效设计老师帮我做减法,用专业的耳朵,设计成似有非有,更像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音乐。

界面娱乐:金马奖在宣布提名你时,说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侯孝贤的《童年往事》。电影反复强调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背景。你自己童年是不是也受到国企改革的影响?这段经历怎么影响你?

张大磊:我父亲也在1994年下岗,也经历过彷徨。我不可能说对那个时代有特别理智的判断,我只能作为孩子,当时感觉到不一样。父亲空闲时间多了,会失眠,他以前不是这样。父母吃饭时候讲话少了,院子里面越来越多的不安出现了,经常有人喝醉酒,发生一些问题。我当时不知道原因,但我看到了那些场景,让我觉得不舒服,再往后就是父亲离家,剩下在院子里只有老人儿童,他们的孤独感会非常强。

界面娱乐:电影中的父亲在离开家乡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响起了《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个父亲的角色设定,是不是南下下海?

张大磊:他是去了剧组,他以前是剪辑师,但现在作为场工打杂,离家了。

界面娱乐:这个父亲的人物设定是怎样的?

张大磊:在我的真实生活中,父亲也会这样,他会突然去拍摄前线和外景地。在一个孩子的生活中,父亲的角色突然缺了,以前不懂孤零零,当时就理解了。我每天回家面对母亲,母亲是教师,还要准备教案,需要安静的环境,家里没有声音,这是我特别强烈的感受。

对父亲的描写,不光是来自我的父亲,还有把我自己理想中的自己,放在影片的父亲身上。我希望有些人坚持单纯,冒傻气地坚持一些事,可能不是很聪明,有些笨拙。

界面娱乐:电影本身,孩子是个观察对象,电影中你的影子有多少在里面?有多少场景是你童年故事再现?

张大磊:其实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些确定不了的事情。不光是梦境,很多都是确定不了,大部分都是经历过的,但又不一定是。电影没有递进的关系,是碎片式的,跟我做这个目的也有关系。我没有带着很明确的目的说,我想要深挖什么,来解释什么,这个是留白的部分,当时是直觉做出来的。

界面娱乐:电影中不少老房子、老街道、老游泳池,这些实景怎么拍?怎么会找到这些老建筑?应该很难找到了。

张大磊:对,都在内蒙古,的确很难找。我在内蒙古就没事出去拍,找遍了老建筑,直到开机,我才发现很多都拆掉了。拆房子,把之前经历过的时间就抹掉了,这让我特别觉得遗憾。我大爷正好有个老工厂,那里有套房空了,我去那一看,那里等于是被遗忘的一群人,他们院子还那个样子,人的生活方式还保留着,所以挺幸运能拍到这些场景。拍老房子的时候,有时还会遇到车子路过,所以没有拍大全景,但可能也歪打正着,大全景也未必合适,可能有限制,就反倒会简单干净点。

界面娱乐:你受俄罗斯影响,俄罗斯也比较特殊,这部电影中的俄罗斯对你来说有什么意味呢?

张大磊:俄罗斯音乐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伴随我们,我们父辈有前苏联情结,小时候我也看了很多苏联译制片,潜移默化在印象里形成一部分美的东西,后来去俄罗斯也有这原因。

影片当中,俄罗斯音乐的基调比较符合剧情的,情绪上有衬托,俄罗斯真是一个伤感的民族,和他们的天气和经历战争,死亡都有关系。

界面娱乐:你对那个时代那么怀念强烈,前苏联的覆体是不是有对你的回忆造成影响?

张大磊:对,包括我们的集体家属楼都叫赫鲁晓夫,方方正正,标准的中国家属院。

界面娱乐:这部电影拍出来之后,也获得金马奖提名之类的奖项,你怎么看这些赞誉?

张大磊:我觉得还好,挺幸运,最开始我还会很兴奋,往后就只能觉得自己很幸运,后来就是接受这个事实,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就是已经很让我意外。金马奖我不敢讲,已经很意外了,不敢再奢望。当然有更好,谁都希望能得到更多认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