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一本正经地演苦大仇深,我却只能用笑场来掩饰尴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一本正经地演苦大仇深,我却只能用笑场来掩饰尴尬

唉,我真不愿相信尔冬升和徐克那么多年居然捣鼓出了这样一部片。

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看一部苦大仇深的武侠片,结果,笑得前仰后合。

该怎么形容《三少爷的剑》呢?就像是明明在找一部邵氏电影看,却误打误撞下了一部越南版同人电影,看的人七窍流血、心理崩溃。

这根本就不是这个次元的东西啊亲,你到底还是猜不透老怪和小宝的脑袋里再想什么啊,我看了不到一半就已经彻底缴械投降了啊!

你们真的,不是为了在B站传播才拍的这部片吗?

好吧,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就是说,神剑山庄的三少爷在无敌的寂寞之巅时突然不想杀人了,然后大隐隐于市,藏身到妓院里,结果害得一个妓院、一个村庄全部家毁人亡的故事。

老实说,这个故事的槽点真的不多,无非是扯淡的逻辑加上狗血的发展罢了。

比如说你根本不会同情电影里的任何一个人,所谓三少爷,就是个巨婴症患者,任何时候都是一副死了爹娘的表情,“我不想杀人啊,我不想杀人啊”,结果呢,果然他一个坏人都没杀,唯一一个杀的还是救了他们一家的好人……

比如说那个妓女,你明知道三少爷有未婚妻了,想上位也就罢了,毕竟人家还没结婚,但在人家杀上门的时候还在那叨逼叨,你一家人不被杀光才怪呢,而且啊,你都有那么多金银珠宝了,为了几个金豆子跑回去送命,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好吧,其实还能说下去,比如村民在那对燕十三高喊,你不教我们武功就是不管百姓死活,cao,人家欠你的啊?我要是燕十三早发怒了,但他不,他居然突然醒悟了,于是开始开始行侠仗义,学雷锋去了。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看着这些演技捉急的人口里念着古龙的台词,内心说有多崩溃就有多崩溃。

古龙的电影难拍啊,几倍于金庸的量,拍出来的只有金庸的零头,不是不好,而是很少有人能驾驭。

徐克也拍过古龙,那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那部剧我只看过片花,想着大概是《三少爷》最后大战那从天而降的四个人那样的设置。

而拍古龙最好的,大概就是古龙+楚原或者倪匡+楚原这样的组合,在邵氏的那个年代,也真出了几部能看的作品。

话说当时那“恩一头怨一头”的预告片出来时我还是满怀期待的,觉得能拍个以写意为主的古龙世界,谁知道,这却是这个尴尬的武侠世界的开头。

简单来说,非贬义的,古龙的人物是不说人话的,他爱玩文字,爱聊哲理,一副落魄孤独与通透。

而尔冬升是怎么处理这些台词的呢?就是以接近电视剧写实的手法直接拍了出来。

这感觉就像你对面有个人在和你说话,但他说的没一句是人话,你会不会有想抽他几巴掌的冲动?

如果一部电影都是这样呢?你不尴尬地笑笑,又如何承受得了?

说起来吧,这样的尴尬还是来源于错位。

尔冬升想拍什么呢,我猜大概是一种新技术下的怀念。

旧版《三少爷的剑》是尔冬升的代表作,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那不过是几百部邵氏电影中的一部而已,可对于尔冬升来说,那就是一个时代。

尔冬升想怀念的,是一个大起大落的风光岁月。

于是你看,在大部分时候,尔冬升并没有想把台词改得更接地气一点,他保留了古龙的说法,以使得电影更邵氏。

但是,新技术与旧语境却是很难相融的,在徐克主导下的3D技术势必要抛弃当年的粗糙得自成一格的镜头,变得更精细,更真实。

这种真实,与写意的古龙,存在着天然的隔阂。

这样的隔阂解决不了,留给观众的只能是一部喜剧片了,台上的演员真诚地在演,台下的观众真诚地嘲笑……

也许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那个演竹叶青的演员就是个很好的喜剧苗子嘛,他深刻地展现了一个琼瑶剧演员误入古龙剧片场的尴尬感。

比如说,电影深刻地教育了我们,什么都可以,千万别作死,所有人加起来都打不过一个人的情况下,就别想着称霸武林了。

比如说,这些老导演们啊,你们的情怀,比如吴宇森之于爱情片、尔冬升之于武侠片,该慎重的,还是慎重些吧。

唉,我真不愿相信尔冬升和徐克那么多年居然捣鼓出了这样一部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一本正经地演苦大仇深,我却只能用笑场来掩饰尴尬

唉,我真不愿相信尔冬升和徐克那么多年居然捣鼓出了这样一部片。

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看一部苦大仇深的武侠片,结果,笑得前仰后合。

该怎么形容《三少爷的剑》呢?就像是明明在找一部邵氏电影看,却误打误撞下了一部越南版同人电影,看的人七窍流血、心理崩溃。

这根本就不是这个次元的东西啊亲,你到底还是猜不透老怪和小宝的脑袋里再想什么啊,我看了不到一半就已经彻底缴械投降了啊!

你们真的,不是为了在B站传播才拍的这部片吗?

好吧,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就是说,神剑山庄的三少爷在无敌的寂寞之巅时突然不想杀人了,然后大隐隐于市,藏身到妓院里,结果害得一个妓院、一个村庄全部家毁人亡的故事。

老实说,这个故事的槽点真的不多,无非是扯淡的逻辑加上狗血的发展罢了。

比如说你根本不会同情电影里的任何一个人,所谓三少爷,就是个巨婴症患者,任何时候都是一副死了爹娘的表情,“我不想杀人啊,我不想杀人啊”,结果呢,果然他一个坏人都没杀,唯一一个杀的还是救了他们一家的好人……

比如说那个妓女,你明知道三少爷有未婚妻了,想上位也就罢了,毕竟人家还没结婚,但在人家杀上门的时候还在那叨逼叨,你一家人不被杀光才怪呢,而且啊,你都有那么多金银珠宝了,为了几个金豆子跑回去送命,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好吧,其实还能说下去,比如村民在那对燕十三高喊,你不教我们武功就是不管百姓死活,cao,人家欠你的啊?我要是燕十三早发怒了,但他不,他居然突然醒悟了,于是开始开始行侠仗义,学雷锋去了。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看着这些演技捉急的人口里念着古龙的台词,内心说有多崩溃就有多崩溃。

古龙的电影难拍啊,几倍于金庸的量,拍出来的只有金庸的零头,不是不好,而是很少有人能驾驭。

徐克也拍过古龙,那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那部剧我只看过片花,想着大概是《三少爷》最后大战那从天而降的四个人那样的设置。

而拍古龙最好的,大概就是古龙+楚原或者倪匡+楚原这样的组合,在邵氏的那个年代,也真出了几部能看的作品。

话说当时那“恩一头怨一头”的预告片出来时我还是满怀期待的,觉得能拍个以写意为主的古龙世界,谁知道,这却是这个尴尬的武侠世界的开头。

简单来说,非贬义的,古龙的人物是不说人话的,他爱玩文字,爱聊哲理,一副落魄孤独与通透。

而尔冬升是怎么处理这些台词的呢?就是以接近电视剧写实的手法直接拍了出来。

这感觉就像你对面有个人在和你说话,但他说的没一句是人话,你会不会有想抽他几巴掌的冲动?

如果一部电影都是这样呢?你不尴尬地笑笑,又如何承受得了?

说起来吧,这样的尴尬还是来源于错位。

尔冬升想拍什么呢,我猜大概是一种新技术下的怀念。

旧版《三少爷的剑》是尔冬升的代表作,可能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那不过是几百部邵氏电影中的一部而已,可对于尔冬升来说,那就是一个时代。

尔冬升想怀念的,是一个大起大落的风光岁月。

于是你看,在大部分时候,尔冬升并没有想把台词改得更接地气一点,他保留了古龙的说法,以使得电影更邵氏。

但是,新技术与旧语境却是很难相融的,在徐克主导下的3D技术势必要抛弃当年的粗糙得自成一格的镜头,变得更精细,更真实。

这种真实,与写意的古龙,存在着天然的隔阂。

这样的隔阂解决不了,留给观众的只能是一部喜剧片了,台上的演员真诚地在演,台下的观众真诚地嘲笑……

也许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那个演竹叶青的演员就是个很好的喜剧苗子嘛,他深刻地展现了一个琼瑶剧演员误入古龙剧片场的尴尬感。

比如说,电影深刻地教育了我们,什么都可以,千万别作死,所有人加起来都打不过一个人的情况下,就别想着称霸武林了。

比如说,这些老导演们啊,你们的情怀,比如吴宇森之于爱情片、尔冬升之于武侠片,该慎重的,还是慎重些吧。

唉,我真不愿相信尔冬升和徐克那么多年居然捣鼓出了这样一部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