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阿代尔·特纳:对中国经济的潜力非常有信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阿代尔·特纳:对中国经济的潜力非常有信心

阿代尔·特纳认为,在中国,私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非常活跃的,这是关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整的非常成功的故事。这也使得他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潜在的强大特征非常有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12月2日,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理事会主席、英国金融服务局前主席阿代尔·特纳(Adair Turner)在第七届财新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信贷繁荣是否可持续。

特纳认为,债务的堆积不一定带来金融风暴,但它会导致资源无法合理配置。

阿代尔·特纳勋爵是英国知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金融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阿代尔·特纳出任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和其他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者紧密合作,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建。他还曾在麦肯锡、BP、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美林等企业和金融机构任职。

2015年,特纳出版了他的新书 《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修复全球金融》。在书中,特纳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转型及债务问题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经济仍有较大空间维持快速增长。如果政策得当,中国经济可在未来几十年内维持5%甚至更高的年均增速。对此,转变增长模式至关重要。

12月1日,界面新闻对特纳进行了专访。他认为,在中国,私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非常活跃的,这是关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整的非常成功的故事。这也使得他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潜在的强大特征非常有信心。

以下为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2008年其后的几年,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投资率大幅上升。您怎么看中国当下的信贷繁荣?

阿代尔·特纳:在2008、2009年,很明显,中国试图通过刺激国内经济来抵消被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出口下降。最快的方法就是从银行借钱来投资。而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了惊人的提高,从2008年的41%增加到2015年的47%。这一措施推动了所有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等。它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是成功的,问题就是大量的信贷被创造出来。直到今年信贷依然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一些再平衡的迹象也正在显现,比如消费的回升,投资占GDP的比例也开始下降,尽管它仍处于高位。

我认为政府面临的挑战是要多快地从投资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消费导向,以及多么迅速地减缓信贷繁荣。目前来看,信贷繁荣仍在继续,我认为这是由于希望在2020年达到GDP翻一番的增长目标,因此每年GDP增速不能低于6.5%。只要这个经济增长的目标还在,刺激经济的情况就存在。

界面新闻: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应对思路。这一改革被寄予厚望,您也应该注意到了吧?

阿代尔·特纳:目前我还很难了解到供给侧改革的进行情况。我只能说,在中国,私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非常活跃的。中国有许多私营企业正在通过结构调整来应对工资及成本的增加,这也促使他们尝试自动化操作等方式。我认为这是关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整的非常成功的故事。这也使得我对中国经济的潜力非常有信心。

而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重工业国有企业,如果存在硬预算约束(编者注:即经济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以自身拥有的资源约束为限),信贷流通会受到基本投资是否能收回回报的限制。而在中国,存在的则是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在重工业国有企业领域以及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领域都有体现。我认为这一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有待推进。

界面新闻:怎么样去看待去杠杆过程中经历的困难?

阿代尔·特纳:我认为去年中国政府曾试图降低杠杆率的增长。在去年年底,钢铁、煤炭等工业经济的放缓也很显著。今年政府就比较担心这会导致经济减速过快,以及因此导致的重工业领域的失业情况。显然,今年早些时候做出的决定是再次放松信贷。这些信贷主要流入两个领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地方政府投资领域;二是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一方面,政府想降杠杆;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这会降低经济增速。去年信贷控制严格,房地产建设放缓,政府也有意去产能,比如在煤炭和钢铁领域。这就造成了供应减少。但今年,信贷增多,供应的减少使得在过去几个月钢铁、煤炭、铜、锌等商品价格迅速上涨。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是,信贷增长迅速的情况下,如果你想控制一个方面,它会转移到另一方面。根本的问题是,只要信贷在迅速增长,它就必定在经济中产生压力。

界面新闻:对中国来说,应该怎么转变信贷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

阿代尔·特纳:政府除了控制杠杆率、重组国有企业外,还应该在某些阶段限制信贷繁荣。如果担心这么做的社会影响,比如可能造成钢铁、煤炭工人失业等,那可以用中央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来支付。

此外,应该改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减少防御性储蓄需求,进一步向消费密集型增长模式转型。对于国有企业,政府可以要求他们支付大量的分红给中央政府,以此提供更好的社会供给。

但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投资。这些由财政支出或信贷支持的投资应更积极地尝试向绿色投资的方向转变。可以预见,仍有大量的投资是需要的,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投资将保持在高位。但我认为可以为这些投资制定标准,比如进行环境友好型的投资,以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阿代尔·特纳:对中国经济的潜力非常有信心

阿代尔·特纳认为,在中国,私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非常活跃的,这是关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整的非常成功的故事。这也使得他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潜在的强大特征非常有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12月2日,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理事会主席、英国金融服务局前主席阿代尔·特纳(Adair Turner)在第七届财新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信贷繁荣是否可持续。

特纳认为,债务的堆积不一定带来金融风暴,但它会导致资源无法合理配置。

阿代尔·特纳勋爵是英国知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金融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阿代尔·特纳出任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和其他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者紧密合作,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建。他还曾在麦肯锡、BP、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美林等企业和金融机构任职。

2015年,特纳出版了他的新书 《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修复全球金融》。在书中,特纳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转型及债务问题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经济仍有较大空间维持快速增长。如果政策得当,中国经济可在未来几十年内维持5%甚至更高的年均增速。对此,转变增长模式至关重要。

12月1日,界面新闻对特纳进行了专访。他认为,在中国,私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非常活跃的,这是关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整的非常成功的故事。这也使得他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潜在的强大特征非常有信心。

以下为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2008年其后的几年,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投资率大幅上升。您怎么看中国当下的信贷繁荣?

阿代尔·特纳:在2008、2009年,很明显,中国试图通过刺激国内经济来抵消被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出口下降。最快的方法就是从银行借钱来投资。而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有了惊人的提高,从2008年的41%增加到2015年的47%。这一措施推动了所有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等。它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是成功的,问题就是大量的信贷被创造出来。直到今年信贷依然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一些再平衡的迹象也正在显现,比如消费的回升,投资占GDP的比例也开始下降,尽管它仍处于高位。

我认为政府面临的挑战是要多快地从投资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消费导向,以及多么迅速地减缓信贷繁荣。目前来看,信贷繁荣仍在继续,我认为这是由于希望在2020年达到GDP翻一番的增长目标,因此每年GDP增速不能低于6.5%。只要这个经济增长的目标还在,刺激经济的情况就存在。

界面新闻:去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应对思路。这一改革被寄予厚望,您也应该注意到了吧?

阿代尔·特纳:目前我还很难了解到供给侧改革的进行情况。我只能说,在中国,私营企业的增长仍然是非常活跃的。中国有许多私营企业正在通过结构调整来应对工资及成本的增加,这也促使他们尝试自动化操作等方式。我认为这是关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整的非常成功的故事。这也使得我对中国经济的潜力非常有信心。

而对于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重工业国有企业,如果存在硬预算约束(编者注:即经济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以自身拥有的资源约束为限),信贷流通会受到基本投资是否能收回回报的限制。而在中国,存在的则是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在重工业国有企业领域以及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领域都有体现。我认为这一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有待推进。

界面新闻:怎么样去看待去杠杆过程中经历的困难?

阿代尔·特纳:我认为去年中国政府曾试图降低杠杆率的增长。在去年年底,钢铁、煤炭等工业经济的放缓也很显著。今年政府就比较担心这会导致经济减速过快,以及因此导致的重工业领域的失业情况。显然,今年早些时候做出的决定是再次放松信贷。这些信贷主要流入两个领域,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地方政府投资领域;二是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一方面,政府想降杠杆;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这会降低经济增速。去年信贷控制严格,房地产建设放缓,政府也有意去产能,比如在煤炭和钢铁领域。这就造成了供应减少。但今年,信贷增多,供应的减少使得在过去几个月钢铁、煤炭、铜、锌等商品价格迅速上涨。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是,信贷增长迅速的情况下,如果你想控制一个方面,它会转移到另一方面。根本的问题是,只要信贷在迅速增长,它就必定在经济中产生压力。

界面新闻:对中国来说,应该怎么转变信贷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

阿代尔·特纳:政府除了控制杠杆率、重组国有企业外,还应该在某些阶段限制信贷繁荣。如果担心这么做的社会影响,比如可能造成钢铁、煤炭工人失业等,那可以用中央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来支付。

此外,应该改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减少防御性储蓄需求,进一步向消费密集型增长模式转型。对于国有企业,政府可以要求他们支付大量的分红给中央政府,以此提供更好的社会供给。

但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投资。这些由财政支出或信贷支持的投资应更积极地尝试向绿色投资的方向转变。可以预见,仍有大量的投资是需要的,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投资将保持在高位。但我认为可以为这些投资制定标准,比如进行环境友好型的投资,以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