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中国传统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这是一个共识。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也是一个共识。在这两个共识中,我们看到有的工厂倒下去,有的工厂生意越做越好。他们怎么想,他们怎么变?界面记者带你去近距离观察。

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全球更多行业时,就能注意到裁员、减产、罢工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事实上,全球劳工的“维权”之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曾是著名魔术师刘谦的“魔术启蒙导师”,在台湾魔术师中排名前十,明明可以靠魔术赚钱,郭俊宏却选择回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家族制鞋企业,当起了“鞋二代”。此时,他和家族企业都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弯道上。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指出,“温州的银行存款余额去年有8600亿,长三角更有资金实力,这就是战胜危机的物质保障。温州(制造业)还没有流尽最后一滴血,只要有市场前景、有好的项目,这些钱照样会投出去,因为资本是逐利的。”

虽然东莞市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可以推动更多企业去升级产线,但“人”这个问题,仍是东莞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需要面对并解决的。

面对愈演愈烈的制造业倒闭潮,产业链低端的工厂正准备脱离,有技术含量的工厂选择留下,做属于自己的品牌。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城市里,以技术为主要标准的分割线划定了这些工厂主的未来。

2007年,港资企业占珠三角全部外资企业的72%,珠三角有半数的制造企业属于港资或有港资参与,这批企业共开设约5.7万家工厂。不过,港资制造企业数量从2007年的高峰期快速下降,2013年底仍然存活的估计约为3.2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