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看来,乌托邦并非遥不可及。“无条件基本收入”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乌托邦式的构想;随着发达国家纷纷面临后工业转型,劳动者的工作形态也将发生巨大改变,“无条件基本收入”作为在社会保障层面应对自动化时代的方案被再度提及。在这个系列报道中,从思想奠基人到政策制定者再到实验参与者,我们尝试为你呈现这一浪潮的不同侧面。

近年来国际上的“无条件基本收入”讨论,与芬兰的实验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鸿沟。芬兰实验的终极目的是更多的税收收入,而“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终极理念则是希望人们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

“无条件基本收入”只是将人们继承的前人成果进行了公平再分配、而非“懒人搭便车”;真正的自由不仅是做自己想做之事的法律权利,也需要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自己做事的想法。

实践证明,不附加任何条件向民众发放现金,并不会减少人们的工作意愿。也就是说,“无条件基本收入”的乌托邦式构想最受诟病的问题可能并不存在。

毕加索的画作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抢拍热潮,日本和韩国的毕加索大展也是一票难求。他的作品为什么在亚洲国家如此受欢迎?

在艺术创作上,艾敬愿意称自己是“爱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