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2023年8月30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宣布将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归来。
据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本届艺术节推出八大艺术板块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超过400项,内容体量、场次规模相比往届增长超过20%,国际化程度和首演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艺术节将集中推出79台演出项目,包括境外项目45台、境内项目34台,其中13台世界首演、3台亚洲首演、7台中国首演、48台上海首演。
10月14日,指挥大师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将携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牵手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乔治乌,在上海展览中心喷水池广场奏响秋日音乐篇章。节日乐团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等乐团的声部首席和优秀乐手组成。
10月15日,上海昆剧团对汤显祖原著进行再创作的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将在上海文化广场全新亮相,以唯美舞台展现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画卷。
艺术节期间,瓦莱里·捷杰耶夫、祖宾·梅塔、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普拉西多·多明戈、安娜·奈瑞贝科、马林斯基剧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瑞士贝嘉芭蕾舞团、阿库·汉姆舞蹈团等一大批国际名家名团名作将带来精彩作品。
以舞蹈重现璀璨“三星堆文明”的《三星堆纪》、以古老秦腔讲述现代乡村振兴故事的《楷模村》等“中国风”作品,将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11月15日闭幕式,以色列爱乐乐团将在新任音乐总监拉哈夫·沙尼执棒下登台上海大剧院,联手演绎贝多芬、马勒的经典名作。这是这支历史名团自2020年重塑形象之后,首度到访中国的全新亮相。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届艺术节将紧紧围绕这一重要主题和时间节点,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传播叙事能力,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演出展览活动。”方世忠表示。
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多媒体交响音乐会《丝路颂》,将以朱践耳、赵麟、俞极三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为基础,音画融合,全新创排,艺术化呈现“一带一路”的历史文脉、全球视野和当代价值。
10月20 日,在“一江一河”交汇处的世界会客厅,将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圆桌论坛,50多家演艺机构将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演艺行业的新思路、新变革、新合作,并联合签署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筑文化艺术新丝路的《上海共识》。
本届艺术节还特设“丝路之光”系列展演,汇集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0多部作品。
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演艺项目交易市场,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在前滩31演艺中心举行,预计将吸引世界各国和地区500家左右专业机构、1500名左右业界嘉宾参与。
目前,包括ISPA国际表演艺术协会、欧洲艺术节联盟、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穗节、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中国香港艺术节等188家国内外艺术节、艺术机构总监级别的代表已确认参会,将联手推动交易会成为全球演艺产业风向标。
此外,艺术节主旨论坛将升级为国际城市文化论坛,聚焦“以艺通心、链接世界”主题,以国际城市文化交流为方向,集聚全球文化艺术领域的巨头和大咖,共同探讨全球城市文化发展的新挑战、新路径和新格局。
界面新闻获悉,艺术节将以“扶青计划”十周年为契机,深耕孵化、创作、交易、演出全链条,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征集作品,首次增设视觉艺术板块,将推出10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2个委约展览。
艺术节还将与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海内外院校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定向委约机制,扶持青年艺术人才和优秀原创作品走向舞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未来,艺术节将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和科技革命,抢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推出沉浸式演艺新项目。
艺术节品牌ARTRA“自定艺”将聚焦Z世代文化消费需求,策划推出新版《融》等多部跨界融合之作,打造年轻群体关注的“核爆点”。
艺术节还将与上海旅游节相衔接、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相交融。旅游节、艺术节、交易周三大重磅节展,将在金秋上海首次合体、深度融合,蓄力成为“全球艺场上海时间”的主声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