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临沂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临沂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河东以“营商”之变求“商赢”之果,用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擦亮“品质河东”硬招牌。

文 | 初晓萌

国无商不兴,城无商不荣。

培育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高发展的后劲所在。

将目光投向沂水之畔,作为“三圣故里”、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临沂,除了是一座文化古城之外,还因“北方最大的商贸和物流中心”等特色产业而闻名。正如业界所言:“南义乌,北临沂。”商贸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临沂市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而作为临沂的主城区之一,河东区一直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

在去年临沂市对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河东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评价两项指标均列全市第1名,是唯一一个“双第一”的县区。不仅如此,今年是河东区的“重点突破年”,河东区安排部署了“七大突破工程”,以更有力的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品质河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河东航拍大景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五个带头”是关键

在位于河东区的光伏产业园区,欧达年产10GWp光伏组件及2GWh智慧储能系统生产基地,4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运行。项目从开工到达产仅用了175天,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运营。自去年8月18日,基地一期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首件下线,至今已有1GW的产品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产值超10亿元。

今年6月,在同一光伏产业园区,临沂力诚新能源4GW高效组件投产暨8GW异质结电池奠基;7月8日,山东欧圣达新能源有限公司4.8MW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河东区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年产值过500亿元的光伏产业园区。

这样的项目发展速度,得益于河东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为企业提供的“保姆式”服务。

秉持着“一切工作到企业”的理念,河东区全力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营商环境。在7月12日举行的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暨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会议上,河东区委书记姚运明表示,“在推进营商环境过程中,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区级领导,重点是要做到五个带头。”

带头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一切工作到企业,区级领导要带头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诉求,看企业存在什么困难,全力帮助解决。特别是如果企业主动找上门,要认真接待,真正为企业搞好服务。

带头强化效率意识。为企业服务速度要快,对企业的诉求,要立即安排、定期调度,能解决的,要第一时间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向企业做好解释工作,赢得企业的理解支持。

带头强化诚信意识。对招商项目签订的协议,要想方设法抓好落实;对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历史问题,要认真研究,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国有企业也要强化政治意识,落实政治责任,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党委、政府确定的事项,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解决到位、落实到位。

带头强化廉洁意识。为企业办事,核心是依法依规,目标是促进发展,区级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廉洁意识,做到防微杜渐。纪委监委、营转办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服务企业敷衍塞责甚至“吃拿卡要”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带头强化抓营商环境的意识。对分管领域的工作,要始终牢牢抓在手上。要牢固树立“抓好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不抓营商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营商环境就是不称职”的理念,不管是分管哪个领域的工作,如果发现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要立即过问,立即调度,立即解决,及时回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每个人都要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区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五个带头’,要挺身而出‘敢担当’,对待企业和群众诉求,多说‘行’,少说‘不’,努力做到‘受理为常态、否定为例外’。”姚运明说。

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暨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会议

聚焦乡村振兴 吹响“机械强农”号角

春耕期间的田间地头,各类专业化农业机械设备驰骋于农田之中,或连片作业,或包片作业,亦或组团作业,到处一片忙碌景象……

农业机械化高标准作业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河东区吹响“机械强农”号角,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壮大行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等,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全面提高。

为激发农机行业创新发展活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审批环节复杂、时间长、申请人多头跑等问题,河东区聚焦审批、服务、监管全链条,创新推出农机行业“全链条审批、全周期服务、全方位保障”的一链办理“三全”服务模式,成立“农机一件事”集成办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临沂市审管联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机业务审管信息实时推送、监管结果自动集成,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农机工作“全方位”推进,变“独立体”为“共同体”。

位于河东的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建设的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

为做好今年的夏粮收储工作,河东区合胜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张连富这几天几乎是天天往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新建设的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跑”。而让张连富醉心于此的原因,就是山东鲁供农场有限公司新建设的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93亩,采用纯进口的两组省内最先进的大型烘干设备,每组每天可烘干1200吨,预计投产后在全区的烘干业务比重将达到70%以上。其配套建设的5个2000吨级的粮仓和占地1982平方的粮食暂存库均将在今年“三秋”之前建设到位,届时仅仅一个山东鲁供农场有限公司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就基本上可以满足河东区全域的粮食收储需求。

鉴于此,河东区采取“大中型为主、小型为辅、移动应急”的粮食烘干中心分级分类建设规划,在积极探索培育“三农”服务新业态的同时,按照“农业生产要素全面供给、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的目标要求,以全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提档升级”为突破口,以大型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建设为载体,对全区的粮食烘干项目进行区域性整合和要素性整合。整合之后,全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实现对全区及周边部分县区粮食烘干项目的100%全覆盖,而且通过要素化资源整合,大中型粮食烘干项目可实现粮食品类全产能全时段无缝隙烘干衔接。

农机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同时,河东区顺应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的需求,盘活闲置资源开展农机化补短板行动,助推资源利用、资产盘活、粮食生产和集体经济增收,并通过烘干中心建设,不断壮大农业规模种植主体,大力提升粮食产后烘干能力和初加工能力,从而打通粮食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以机械强农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粮食烘干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河东区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产后干燥机械化水平,并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购、代销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全过程标准化农业机械服务。

数字化赋能 打通优化营商环境“全链条”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河东对优化营商环境还有更为朴素的理解和态度——让企业群众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办最多的事。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临沂市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突出“用户思维”,率先在全市创新打造集大厅自助设备“就近办”、同标事项“全域办”、在线咨询“帮代办”以及各类网办系统“指引办”等为内容的“数字政务门牌”,通过图文攻略、音视频交互等形式,让企业群众办事“一看就会、一线咨询、一键就办”,有效破解办事“找不到”“不懂办”“跑多趟”等问题。

“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人社、医保、税务、公积金、不动产等部门单位重点围绕企业群众常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要素标准化、规范化、颗粒化梳理,内容涉及事项通俗化表述、全渠道申报指引、材料审查要点、群众常见问题等,做到办事群众‘有参照’,窗口人员‘有依据’,事项审批‘有标准’。”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韦彬说。

围绕政务服务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理念,河东区一步优化、固化事项前置条件、环节,并对梳理成果实行统一管理、动态更新,使其成为企业群众办事的有效指引和窗口受理服务的高效支撑工具,审批服务全链条全环节更加规范高效。在“数字政务门牌”首批上线行政审批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23个,占日常事项的70%,实现材料压缩60%、环节减少30%、审批时间缩短40%。

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
引金融活水为工业助力

除了简化办理流程,河东区还将科技手段与营商环境监督检查充分融合,打造“一码监督”工作闭环,建立起“数字化运行+全流程监管+无盲区覆盖”的监督体系,实现从“传统监督”到“数字监督”、从“事后问责”到“事前预警”的监督模式转变。

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河东区纪委监委针对监测点反映的问题事项设立“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开出“药方”。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肃处理。对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流程不畅、环节繁琐、时限过长、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推动相关责任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抓整改,构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结合问题推动整改的监督闭环机制,督促行政服务按下“快进键”。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营商环境的优化也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这一点上,河东区有着充分的认识,也有着坚定的决心。

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河东以“营商”之变求“商赢”之果,用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擦亮“品质河东”硬招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临沂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河东以“营商”之变求“商赢”之果,用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擦亮“品质河东”硬招牌。

文 | 初晓萌

国无商不兴,城无商不荣。

培育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高发展的后劲所在。

将目光投向沂水之畔,作为“三圣故里”、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临沂,除了是一座文化古城之外,还因“北方最大的商贸和物流中心”等特色产业而闻名。正如业界所言:“南义乌,北临沂。”商贸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临沂市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而作为临沂的主城区之一,河东区一直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

在去年临沂市对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河东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评价两项指标均列全市第1名,是唯一一个“双第一”的县区。不仅如此,今年是河东区的“重点突破年”,河东区安排部署了“七大突破工程”,以更有力的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品质河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河东航拍大景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五个带头”是关键

在位于河东区的光伏产业园区,欧达年产10GWp光伏组件及2GWh智慧储能系统生产基地,4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运行。项目从开工到达产仅用了175天,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运营。自去年8月18日,基地一期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首件下线,至今已有1GW的产品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产值超10亿元。

今年6月,在同一光伏产业园区,临沂力诚新能源4GW高效组件投产暨8GW异质结电池奠基;7月8日,山东欧圣达新能源有限公司4.8MW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河东区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年产值过500亿元的光伏产业园区。

这样的项目发展速度,得益于河东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为企业提供的“保姆式”服务。

秉持着“一切工作到企业”的理念,河东区全力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营商环境。在7月12日举行的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暨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会议上,河东区委书记姚运明表示,“在推进营商环境过程中,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区级领导,重点是要做到五个带头。”

带头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一切工作到企业,区级领导要带头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诉求,看企业存在什么困难,全力帮助解决。特别是如果企业主动找上门,要认真接待,真正为企业搞好服务。

带头强化效率意识。为企业服务速度要快,对企业的诉求,要立即安排、定期调度,能解决的,要第一时间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向企业做好解释工作,赢得企业的理解支持。

带头强化诚信意识。对招商项目签订的协议,要想方设法抓好落实;对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历史问题,要认真研究,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国有企业也要强化政治意识,落实政治责任,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党委、政府确定的事项,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解决到位、落实到位。

带头强化廉洁意识。为企业办事,核心是依法依规,目标是促进发展,区级领导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廉洁意识,做到防微杜渐。纪委监委、营转办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服务企业敷衍塞责甚至“吃拿卡要”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带头强化抓营商环境的意识。对分管领域的工作,要始终牢牢抓在手上。要牢固树立“抓好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不抓营商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营商环境就是不称职”的理念,不管是分管哪个领域的工作,如果发现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要立即过问,立即调度,立即解决,及时回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每个人都要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区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五个带头’,要挺身而出‘敢担当’,对待企业和群众诉求,多说‘行’,少说‘不’,努力做到‘受理为常态、否定为例外’。”姚运明说。

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暨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会议

聚焦乡村振兴 吹响“机械强农”号角

春耕期间的田间地头,各类专业化农业机械设备驰骋于农田之中,或连片作业,或包片作业,亦或组团作业,到处一片忙碌景象……

农业机械化高标准作业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河东区吹响“机械强农”号角,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壮大行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等,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全面提高。

为激发农机行业创新发展活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审批环节复杂、时间长、申请人多头跑等问题,河东区聚焦审批、服务、监管全链条,创新推出农机行业“全链条审批、全周期服务、全方位保障”的一链办理“三全”服务模式,成立“农机一件事”集成办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临沂市审管联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机业务审管信息实时推送、监管结果自动集成,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农机工作“全方位”推进,变“独立体”为“共同体”。

位于河东的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建设的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

为做好今年的夏粮收储工作,河东区合胜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理事长张连富这几天几乎是天天往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新建设的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跑”。而让张连富醉心于此的原因,就是山东鲁供农场有限公司新建设的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93亩,采用纯进口的两组省内最先进的大型烘干设备,每组每天可烘干1200吨,预计投产后在全区的烘干业务比重将达到70%以上。其配套建设的5个2000吨级的粮仓和占地1982平方的粮食暂存库均将在今年“三秋”之前建设到位,届时仅仅一个山东鲁供农场有限公司区域级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就基本上可以满足河东区全域的粮食收储需求。

鉴于此,河东区采取“大中型为主、小型为辅、移动应急”的粮食烘干中心分级分类建设规划,在积极探索培育“三农”服务新业态的同时,按照“农业生产要素全面供给、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的目标要求,以全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提档升级”为突破口,以大型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建设为载体,对全区的粮食烘干项目进行区域性整合和要素性整合。整合之后,全区粮食烘干中心项目实现对全区及周边部分县区粮食烘干项目的100%全覆盖,而且通过要素化资源整合,大中型粮食烘干项目可实现粮食品类全产能全时段无缝隙烘干衔接。

农机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同时,河东区顺应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的需求,盘活闲置资源开展农机化补短板行动,助推资源利用、资产盘活、粮食生产和集体经济增收,并通过烘干中心建设,不断壮大农业规模种植主体,大力提升粮食产后烘干能力和初加工能力,从而打通粮食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以机械强农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粮食烘干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河东区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产后干燥机械化水平,并通过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购、代销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全过程标准化农业机械服务。

数字化赋能 打通优化营商环境“全链条”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河东对优化营商环境还有更为朴素的理解和态度——让企业群众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办最多的事。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临沂市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突出“用户思维”,率先在全市创新打造集大厅自助设备“就近办”、同标事项“全域办”、在线咨询“帮代办”以及各类网办系统“指引办”等为内容的“数字政务门牌”,通过图文攻略、音视频交互等形式,让企业群众办事“一看就会、一线咨询、一键就办”,有效破解办事“找不到”“不懂办”“跑多趟”等问题。

“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人社、医保、税务、公积金、不动产等部门单位重点围绕企业群众常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要素标准化、规范化、颗粒化梳理,内容涉及事项通俗化表述、全渠道申报指引、材料审查要点、群众常见问题等,做到办事群众‘有参照’,窗口人员‘有依据’,事项审批‘有标准’。”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韦彬说。

围绕政务服务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理念,河东区一步优化、固化事项前置条件、环节,并对梳理成果实行统一管理、动态更新,使其成为企业群众办事的有效指引和窗口受理服务的高效支撑工具,审批服务全链条全环节更加规范高效。在“数字政务门牌”首批上线行政审批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23个,占日常事项的70%,实现材料压缩60%、环节减少30%、审批时间缩短40%。

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
引金融活水为工业助力

除了简化办理流程,河东区还将科技手段与营商环境监督检查充分融合,打造“一码监督”工作闭环,建立起“数字化运行+全流程监管+无盲区覆盖”的监督体系,实现从“传统监督”到“数字监督”、从“事后问责”到“事前预警”的监督模式转变。

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河东区纪委监委针对监测点反映的问题事项设立“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开出“药方”。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肃处理。对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流程不畅、环节繁琐、时限过长、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推动相关责任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抓整改,构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结合问题推动整改的监督闭环机制,督促行政服务按下“快进键”。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营商环境的优化也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这一点上,河东区有着充分的认识,也有着坚定的决心。

厚植经营主体成长沃土,河东以“营商”之变求“商赢”之果,用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擦亮“品质河东”硬招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