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今日午间发了题为《致光线影业同事们的一封信》,他回顾了电影公司十年以来经历的点点滴滴。自从2006年发行了第一部电影《伤城》以来,光线影业总共参加投资制作发行了91部影片,累积票房达到200亿元。
提到光线影业,观众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徐峥导演的《泰囧》、《港囧》系列,邓超主演的《分手大师》、《中国合伙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些电影都曾经是光线的票房收割机。
与此同时,王长田也反思了光线“曾经生产了一些品质不高的影片,因此饱受诟病”,去年年底邓超执导的《恶棍天使》上映时遭遇了广泛差评,即便是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大鱼海棠》也逃不过类似命运,最后取得的5亿元票房也远不及去年同期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令王长田感到遗憾的是,光线“没有自己的电影院线和视频网站”。凭借商业地产优势建立影院的万达院线,通过上下游的产业整合,逐步形成了电影业的托拉斯。传统民营电影公司中,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在全国也有品牌影院,内地院线的快速发展令王长田始料未及,无疑使光线面临了不小的尴尬。
另一个被提及的是光线在今年9月宣布放弃视频网站先看。2014年底,光线曾经与360合资成立视频公司,双方共同打造了“先看”的雏形。随后两年间,由于视频网站的硬件和内容采购耗费投资,两家公司都先后退出了这一项目。
对于以发行起家的光线来说,2009年,光线影业在地面电影发行网(下称“地网发行”)上取得了成功,并且一度风靡影视圈,然而随着近两年在线选座的崛起,无论是片方还是影院在与发行公司的合作上都更加多元了,地网发行受到了挑战,这些都促使光线传媒在上半年收购电商猫眼电影,为光线的线上发行打开了空间。
放弃传统的电视业务之后,光线传媒已经把业务重心都放在了电影上。截至目前,光线影业今年参与投资制作发行的票房已经超过50亿元,然而电影并不是一个稳定增长的行业,王长田也在公开信中承认“每年票房前50位影片中我们也许只能占到五分之一,还要分大小年”。因而,他在结尾时感慨“会一如既往的(注:地)做这个行业里最勤奋最抠门的老板”。
《致光线影业同事们的一封信》
同事们,
今天,随着《你的名字。》6天3.7亿票房,光线影业10年91部影片的总票房达到了200亿。
200亿有多大?阿里今年“双十一”,15分45秒交易额就达到了200亿;华为每两周入账200亿;李嘉诚上海卖栋大楼200亿;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一天的产值约200亿——美元。200亿,其实不大,我们却用了10年光阴才达到。
但是如果想想这200亿,意味着有6.6亿人次、花费了13亿小时观看了我们的电影,包括我们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再想想在网上、在电视上的观众人次和时间,可能还要再乘以10倍,包括那些盗版;想想我们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由此产生的海量话题,这个数字的份量其实还挺重的。
数字能衡量我们的商业成绩,却无法衡量电影的精神价值。这正是电影业的诱人之处,也是马首富、王首富都想占领这块小阵地的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以闯入者的身份,小小地改写了中国电影的历史。无论以200亿总票房成绩、每部2.2亿平均票房、34部过亿影片数量以及影片赢利规模来衡量,我们都成了在电影的投资、制作、发行领域最成功的综合电影公司。这是我们一开始就确定的目标,只有商业上的成功,我们才有可能在电影行业立足,才有机会站在电影行业的中心而不是边缘,才有能力去补贴、分担那些亏损的影片,那些创新作品和艺术作品。比如今年,我们上映了5部动画片,两部赢利,3部亏损,但是赢利影片的利润,足以继续支撑我们的动画片梦想。
这十年中,我偶然会有点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深陷纠结和痛苦之中,即使在今天,在200亿票房达成的时刻。
我经常在票房和口碑之间纠结。票房好的影片我常嫌它口碑不够好,口碑好的影片往往票房又不高,最糟糕的则是两者皆输,最稀有的是两者双赢。我们曾经生产了一些品质不高的影片,因此饱受诟病。我们竭尽全力仍不能避免差片甚至烂片的出现。同样无法避免的是这个行业与生俱来的江湖风波,误解、非议、栽赃、陷害,以及羡慕嫉妒恨。即使你做得再好,也躲不过明枪暗箭。而一旦你有所差池,则很可能遭受口诛笔伐。电影界,既光鲜亮丽,又是最大的是非之地。我们将继续承受这些纠结和痛苦。
我们虽然是个小行业里的“大公司”,但其实我们的力量非常渺小。我们无法把那些心仪的项目都笼络旗下,有的是别人看不上我们,有的是别人不愿意与我们合作,有的是我们自己搞砸了。每年票房前50位影片中我们也许只能占到五分之一,还要分大小年。一些明星导演的处女作因我们而诞生,但我们不能肯定他们会继续和我们走下去。我们也不知道还能发掘多少耀眼的新导演,但肯定会漏掉一些好导演。我们的IP储备看起来还不错,但它们离一个个成功的影片还路途遥远。还有我们想要内部培养的20个影视剧制片人,你们现在在哪里?寥寥无几且磕磕绊绊。
当然我们更没有自己的电影院线和视频网站,我们不能保证同行的那些境遇不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没有政治背景,资本也并不雄厚,一直有人说我们这样的公司将注定给别人打工,也有人说我们势单力薄,走不了多远。甚至在我们的主营业务利润已经成为行业最高的此刻,我们的市值仍然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8倍。许多人不相信我们,从动机到实力。
现实如此残酷,前途如此凶险,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想证明我们相信的那些东西是对的;因为我们想证明电影行业会因为我们而更加生动多彩;因为我们想赚钱但不愿卑躬屈膝;因为我们想铭刻在中国人的情感记忆里而不是成为过眼烟云;因为我们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电影公司,并在103年后还能存在。我们想要的这些,别人也同样想要,所以我们只能做得比别人更好。
我想和同事们说,好电影,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没有好电影,我们什么都不是。做好电影,智商、情商和努力一个都不能少,而且三者还必须经常在一起。智商,用于我们的选择、判断、标准和审美;情商,用于沟通和合作;努力,让我们的智商和情商得以充分的展现。我相信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感谢正在为光线电影梦想奋斗的所有同事们,也感谢曾经的同事们。
为了纪念这一刻,我们将在今年年初平均提薪15%的基础上,年内再平均提薪20%。今后大家还将得到更多,物质和精神双重所得,就像成功的电影一样,就像100年来成功的电影公司一样。一切为了电影,一切因为电影。
我会一如既往的做这个行业里最勤奋最抠门的老板。
是为光线影业10年/91部电影/200亿票房之纪念。
王长田
于2016年12月8日凌晨
评论